首页

定风波读后感3篇

读后感 |

时间:

2022-04-06

|

【www.stokuaidi.com--读后感】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定风波读后感的文章3篇 , 欢迎大家参考查阅!

【篇一】定风波读后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于人生的旅途,东坡且停且歌,且行且吟,走得轻松,走得洒脱,他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出了千古的真理,让我们懂得了用乐观旷达的心态去对待生活,用感激欣赏的目光去看待人生。

  生活不如意事常八和九,改变不了生活,就改变自己的心态。纵观东坡的一生,他虽有雄才,却受人排挤,一贬再贬,可谓壮志难酬,命途多桀。面对现实,他没有悲观叹世,怨天尤人,而是改变自己的心态,旷达洒脱地对待生活。因此他一生历经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但都处处如天堂,即使被贬到荒蛮之地,他也愿意“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恪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真谛,尽我所能地带给别人帮助,风雨任平生。虽然漂泊不定,但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快乐相随,因为他晓得“此心安处是吾家”,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就能发现生活的美好。

  快乐其实很简单,对自己好,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就行了。据报道华中科技大学在11月份9天内有3名大学生跳楼自杀,其中有一位博士生跳楼前曾说“我很累,要休息了”。在这美好的青春里,他们却选择舍弃自己的生命,只因压力太大,难以实现目标,整天忧郁不安。对于他们,我只能说

  他们实在实在是太傻了,成不了大海,至少我们可以做一朵晶莹的浪花,成不了草原,我们至少可以做一颗快乐的小草,我自有我的精彩,何必整天活在别人的影子里。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有穷有福有高有低,但是穷人未必就难过,富人未必就快乐,高官未必就开开心心,平民未必就闷闷不乐,快乐只取决于自己的心态。不必太过看重别人的看法,因为是非成败转头空,当我们回首走过的路时,总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珍惜现在,感激生活的赐予,相信快乐很简单,我命有我不由天,快乐由我不由人,生活无论是“宝马香车”还是“竹杖芒鞋”,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它就是快乐的。坦然的面对生活,不求惊天动地,但求问心无愧。因为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正如“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篇二】定风波读后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呤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紧紧扣着道中遇雨这样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来写自己当时的内心感受,从而展示了作者豪迈的胸襟和达观洒脱的性格。作品的主要特点是写景与议论相结合,通过意境发议论。作品的开头十分壮观,风穿林,雨打叶,大自然的突然变化铺天卷地来,这是读者都可以感觉到的';但是作者本人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他依然徐步而行,从容呤啸。这两句下笔突兀,有声有色,气势饱满,景象宛然,活生生地勾画出一个在政治风浪中无忧无惧,自然自在的苏轼形象。

  "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作品前四句的小结,也是作者一生处世态度的总概括。这可以说是"豪放",也可以说是对自然、对社会的一种戏弄,洒脱中略带一点玩世不恭。

  "料峭春风"三句是写景,也有个人感受。从整个作品的思想上说,它是一个过渡,是为作品最后的议论所设的一个铺垫。"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好极了,说理警辟,气力圆足,写的是眼前景,说的是人生哲理,既有诗情画意,又似乎带一点禅味。

  在格式上,这篇作品有八个七言句,三个二字句。如果把"谁怕"、"微冷"、"归去"三个二字句抽掉,其余的八个七言句仍可构成一首完整的作品,而且基本意思未变。那么这三个二字句在作品中起什么作用呢?我想它的作用主要是突出感情气氛,增强节奏感。一首七言诗的旋律、节奏是迀徐平缓的,嵌入三个二字句后,其旋律、节奏立刻发生变化,读起来使感到跌宕起伏,豪迈奔放了。

【篇三】定风波读后感

  曾仰慕李白潇洒自如的诗,曾回味李清照婉约凄美的词,曾痴迷马致远优柔惨淡的曲……但当我读到苏轼《定风波》里的“一蓑烟雨任平生”,我便彻底的被他折服了。

  想想,苏轼竹杖芒鞋漫步于小道之上,在风雨中吟啸而来,那种闲庭信步的潇洒,要具有怎样的一种淡定的心态啊!他在穿林打叶声中走入了心灵的坦途,也走入了我的心里。

  遥想苏轼当年,22岁中进士,正是春风得意,青云之志等待机遇施展之时,却遇到了一连串的挫折,政治上的腥风血雨全然加之于上,导致一生颠沛流离,“乌台诗案”更让他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可他却在风雨中高呼:“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怎样的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啊!

  仕途的艰难,政治漩涡的挣扎,满腹冤屈的难述之苦……华年老大,功业少成,一般人难免心生苍凉消沉之情,而苏轼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不畏坎坷、淡泊超然。这一路的艰辛,这一路的坎坷,这一路的无奈,并没有使苏轼消沉、失落。他没有吟唱那软绵绵的情愁与悲苦,如小女子李清照的“凄凄惨惨戚戚”;没有学杜甫的多愁善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也没有玩深沉的李后主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他也没有隐者心境,如庄子《逍遥游》“御风而行,泠然善者。”如陶潜《归去来兮》“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而是让我们感受到一个伟大的灵魂在艰苦的跋涉,无声的探索,无歌无喜,无风无雨。

  人生再多的风雨,经过苏轼的过滤,都变成了一片晴空,他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那么在人生的穿林打叶声中,你到底选择一种什么样的姿态?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要有坦荡的内心和从容的气度,活得像苏轼一样的明亮,一样的豁达。

延伸阅读
读后感读后感是阅读书籍、文章等作品后,将获得的感受与启示整理而成的应用文体,属于读书笔记的常见形式,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核心范畴。其核心在于以“读”触发“感”,既包含对原文思想的提炼与延伸,也涵盖由阅读引发的个人反思、社会关联或情感共鸣。写作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东坡传第15章读后感范文汇总六篇
2025-10-09
读后感读后感是阅读书籍、文章等作品后,将获得的感受与启示整理而成的应用文体,属于读书笔记的常见形式,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核心范畴。其核心在于以“读”触发“感”,既包含对原文思想的提炼与延伸,也涵盖由阅读引发的个人反思、社会关联或情感共鸣。写作时。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汤姆索亚历险记篇章读后感范文(精选四篇)
2025-10-09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800字精选三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2025-10-09
读后感读后感是阅读书籍、文章等作品后,将获得的感受与启示整理而成的应用文体,属于读书笔记的常见形式,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核心范畴。其核心在于以“读”触发“感”,既包含对原文思想的提炼与延伸,也涵盖由阅读引发的个人反思、社会关联或情感共鸣。写作时。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西游记第24章读后感(通用5篇),仅供参
2025-10-03
开拓者,汉语词语,在以前专用来称呼那些发现未知土地或是在未知的土地上生活的人。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成为开拓者的读后感心得(合集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5-10-03
作文(composition)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作文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作文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南京大屠杀读后感500字【汇编六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2025-10-03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党史国史读后感300字精选五篇,欢迎品鉴!
2025-09-10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读后感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5-09-10
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时代新人读后感800字(通用6篇),欢迎品鉴!
2025-09-10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传承优良好家风争做时代新人读后感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5-09-03
  • 推荐访问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stokuaidi.com/www/caches/caches_template/default_lx/content/show.php on line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