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语文教学经验交流材料_经验交流;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地运用

经验交流材料 |

时间:

2019-10-21

|

推荐访问

【www.stokuaidi.com--经验交流材料】

经验交流;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地运用

一、多媒体教学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观察是认识的出发点,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是正常思维的必要条件。”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情绪性,不稳定性,容易分散注意力,缺乏一定的目的意识支配。而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图文音响资料,鲜艳的色彩,生动活泼的界面,逼真的音响效果,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使注意力持续时间延长,利于学生的深度观察和发展。

第七册课文《鸟的天堂》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写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在传统的教学中,最多只能给学生讲大榕树的特点和众鸟纷飞的情形,而多媒体教学中充分调用了动画的逼真效果,再现了大榕树的硕大无比、美丽的特点和众鸟活动的场面,并配以各种鸟叫的声音。这样身临其境的效果使学生仿佛置身其中,通过观察轻松的了解了鸟的天堂,并且把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所闻同时出现在屏幕上,可让学生随意调动各画面,让学生在观察中对两次所见所闻的不同特点加深了解,课后思考题便迎刃而解。

此外,多媒体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可反复调用,图文并茂,音响效果逼真,而且使用鼠标可实现画面静止、放大、重复等许多功能,这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大有帮助的。

二、多媒体教学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节,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上《棉鞋里的阳光》一课时,我特地利用多媒体课件音乐,配合课文朗读。上课了,柔和的音乐缓缓响起,同学们很快就安静了下来,于是我开始范读课文,随着音乐的流淌,老师以及同学们渐渐进入课文里的故事情境,教室里除了音乐和课文朗读声,再也没有其它声音,边平时最不专心的学生,此时也显得那么专注,出神。课文读完了,教室里出奇的安静。几秒钟后,绝大部分同学的脸上露出了愉快的微笑,此时的我也会心地笑了。这时,一个较调皮的学生打破安静:“陈老师,真好听!我还想听一遍,行吗?”这样合理的要求,相信没有任何一个老师会拒绝!我连忙说:“当然可以呀!不过老师对你们也有要求。在听第二遍的时候,可以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看看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耳朵能听到什么,鼻子能闻到什么,待会把你的感觉跟大家一起分享,好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好!”老师的第二遍范读又开始了。音乐再一次响起,同学们有的闭上眼睛,有的用双手托着下巴,有的眼睛看着窗外,但我相信,他们决对没有走神,因为他们后面的表现是那么出色!我读完后,还没等我开口,学生们的小手都雨后春笋般举起了,个个都是那样急切的眼神。我首先挑了一个平时不太爱举手的学生发言,“我真想把自己的棉衣、棉被、棉鞋也拿出去晒一晒啊!”“为会么呢?”我鼓励她继续讲。“因为我感觉很温暖。”这个平时很内向的小女孩,能够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已经很不容易了!我对她大加表扬了一番。又一个学生说:“我好像闻到了阳光的气味,好香好香,真好闻。”说得多好啊,这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小朋友。还有人说:“我看到了课文中的小朋友把奶奶的棉鞋,晒到了阳光底下,奶奶穿了,肯定会觉得很暖和。”“是呀,你看这个小朋友多懂事。”我借机说。还有的说:“我也好想出去晒晒太阳了。”……这节课,在音乐的美好氛围里,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且畅所欲言。

三、多媒体教学促进了学生的信息化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信息化自主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利用信息化环境所提供的手段和资源主动的、积极地、探索的学习,其实质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并在主体认知生成过程中融入学生的创造性见解,从而提高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教师应当创建有利于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环境及资源,培养学生的信息化自主学习能力。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可以在组织安排教学过程中,不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组织讲解教案上,而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放在简化利用资源所经历的实际步骤上。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初步了解知识要点,再从教师提供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中获取学习资源,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通过思考分析、结合实际、探究解决问题。把学习资源作为学生进行分析、思考、探究、发现的对象,帮助学生理解原理,并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如何从书本理论中获取知识、理解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如何进行问题探究,并利用资源材料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体独立参与学习,发挥主体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教学《科利亚的木匣》一课重点段时,动画演示:科利亚从家门口量十步埋下木匣。四年后,他回到家,先是数十步却没挖到木匣。经思考,他数五步挖到了木匣。此时,有学生质疑:既然德国法西斯快打到他们村子了,科利亚是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埋下木匣,尽快离开村子呢?从家门口量十步埋下木匣不是在耽误宝贵的脱险时间吗?能不能找到更好的位置,科利亚四年后回家更容易挖到木匣呢?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对这三个问题展开讨论,教师让持相同观点的学生一起合作,与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展开激烈辩论。课件中人物、木匣子可随鼠标移动,辩论各方运用课件模拟实验阐明自己的理由,深入理解了课文。媒体交互性特点为这一学习环节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直观、形象的画面为学生唇枪舌剑的辩论提供了保证,也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四、多媒体教学培养了学生的信息化合作学习的能力

英国大文豪肖伯纳曾作过一个著名比喻,他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各只有一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而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人均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这个比喻很形象地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如几个人一起交流自己的知识、思想,就会促进每个多学一点儿东西。通过合作、交流,每个人很可能得到一个,甚至几个金苹果。这实际上包含有合作学习的意思。信息化合作学习是指在信息化环境中,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以小组为学习单位,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信息技术获取、分析和处理学习资源,得到学习服务支持,进行分工协作,相互交流,以实现教育教学目的的过程。

计算机网络把多个终端连在一起,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甚至每一台机器都可以完全使用另一台或多台机的磁盘、操作系统及全部应用软件。这种一体化的特性使语文教学既可以实施个别化教学的策略,也可以实施协作式教学策略。其中协作式教学策略要求为每位同学提供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在学习过程中可采用竞争、协同、伙伴和角色扮演等多种不同的形式。利用网络进行协作式教学多采用竞争、协同、伙伴等形式。经过协作学习,最后互相补充,集思广益,对同一个问题得出较为全面、科学的认识。这样的协作式语文教学,使得每一位同学都要积极参与学习小组,都要有自己的观点、建议并与其他同学能随时进行交流,同时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吸纳或认同其他人的可取之处,对有疑义的地方坦率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但是,多媒体教学是一把双刃剑,教师利用不好,有时反而会产生负面作用。再者,计算机不是万能的,利用网络开展学习固然有它的优势,但应考虑学生的差异性,不可忽视学生的个体特点,学生学习的良好个性、品格、态度、兴趣及良好的习惯单靠网络学习是不可能形成的,只有与传统的好的学习方法相结合才可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延伸阅读
讲话稿是一个统称,涵盖面较大。它的适用范围,主要是各种会议和一些较庄重、隆重的场合。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高三化学备课组备考经验交流材料【八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5-04-11
交流是信息互换的过程。彼此间把自己有的提供给对方。通过沟通交流,信息流动传播的过程。交流的意义非常广泛,有意识的,也有物质的。交流如空气一般,供人呼吸、生存。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巡察工作经验交流材料范文(精选七篇),欢迎品鉴!
2025-04-09
《 经验交流 》创刊于1949年,是军队政工刊物。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银行贷款清收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10-25
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个领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是宏观社会的缩影。社会学家给社区下出的定义有140多种。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社区主题教育经验交流材料范文(通用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10-10
党支部: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在社会基层单位中发挥核心作用。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经验交流材料【汇编七篇】,欢迎品鉴!
2024-10-10
“会议”,是汉语词汇,拼音是huì yì,意思是指有组织、有领导、有目的的议事活动,它是在限定的时间和地点,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的。会议一般包括议论、决定、行动3个要素。因此,必须做到会而有议、议而有决、决而有行,否则就是闲谈或议论,不能成为会。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主题教育经验交流材料会议记录锦集九篇,仅
2024-09-30
讲话稿是指把为了某一目的,在一定场合下所要讲的话事先用文字有条理的写出来的文稿。换句话说,凡写出来供宣讲或宣扬的书面材料都叫讲话稿,又称“发言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巡察工作经验交流材料(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2024-09-27
交流材料,是公文材料中比较难驾驭的一种文体,难在既要“以文叙事”,又要“以文载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农村基层党建经验交流材料范文四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9-27
化学(chemistry)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基础自然科学。它源自生活和生产实践,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三化学备课组备考经验交流材料汇编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2024-09-27
材料是人类用于制造物品、器件、构件、机器或其他产品的那些物质。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两个带来经验交流材料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9-27
  • 推荐访问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stokuaidi.com/www/caches/caches_template/default_lx/content/show.php on line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