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易错成语解释及例句]形容酒的成语解释例句有哪些?常用描写酒的成语90个

常用文书 |

时间:

2020-09-15

|

推荐访问

【www.stokuaidi.com--常用文书】

杯中物bēi zhōng wù

成语解释:杯子中的东西,指酒。

成语出处:晋·陶潜《责子》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例句:赖有杯中物,还同海上鸥。(唐·杜甫《巴西驿亭观江涨》诗)

杯酒释兵权bēi jiǔ shì bīng quán

成语解释:释:解除。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将领的兵权。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

成语出处: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防止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以高官厚禄为条件,解除将领们的兵权。

闭门酣歌bì mén hān gē

成语解释:指闭门不出,尽兴饮酒,尽情歌舞。形容沉缅酒色,尽情享受。

成语出处:唐·李延寿《南史·徐绲似》:“绲为梁湘东王,镇西谘议参军,颇为声色,侍妾数十,……,便醉而闭门,尽日酣歌。”

杯觥交错bēigōngjiāocuò

成语解释:比喻相聚饮酒时的欢乐。觥,酒器。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例句:近30年未见的几个老同学齐聚一堂,杯觥交错,乐不可支。

匕鬯不惊bǐchàngbù jīng

成语解释:匕:古代的一种勺子;鬯:香酒;匕和鬯都是古代宗庙祭祀用物。形容军纪严明,所到之处,百姓安居,宗庙祭祀,照常进行。

成语出处:《周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例句:赣、宁之乱,坐镇上游,匕鬯不惊,指挥若定。(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十六回)

貂裘换酒diāo qiú huàn jiǔ

成语解释:貂裘:貂皮做的大衣。用貂皮大衣换酒喝。形容宝贵者放荡不羁的生活。

成语出处:《晋书·阮孚传》:“(孚)迁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尝以金貂换酒,复为所司弹劾。”

残杯冷炙cán bēi lěng zhì

成语解释:残:剩余;杯:指酒;炙:烤肉。指吃剩的饭菜。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

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不可令有称誉,见役勋贵,处之下坐,以取残杯冷炙之辱。”

例句:做人不可攀结权贵,靠人施舍,以受残杯冷炙之辱。

杯酒言欢bēi jiǔ yán huān

成语解释:相聚饮酒,欢快地交谈。

仗气使酒zhàng qì shǐ jiǔ

成语解释:仗:凭借,倚仗;使:放任。指任性发酒疯。

成语出处:《北齐书·崔瞻传》:“与赵郡李概为莫逆之交。概将东还,瞻遗之书曰:‘仗气使酒,我之常弊,底诃指切,在卿尤甚。’”

沉湎酒色chén miǎn jiǔ sè

成语解释:沉湎:沉迷。沉溺于酒和女人中间。形容对于美酒和女色过于放纵,毫无节制。

成语出处:《尚书·泰誓上》:“沉湎酒色,敢行暴虐。”

酒足饭饱jiǔ zú fàn bǎo

成语解释:酒已尽量,饭也吃饱。形容吃饱喝足。

成语出处: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一折:“俺这里安排一席好酒……,我着他酒醉抉饭饱,走不动。”

箪食壶酒dān sì hú jiǔ

成语解释:箪:盛饭竹器。一箪食,一壶酒。指少量饮食。

成语出处:明·李东阳《中书舍人徐君寿六十序》:“今以箪食壶酒与人则终身不忘,惟天德帝力广大莫测,故有终身囿之而不知者。”

乞浆得酒qǐ jiāng dé jiǔ

成语解释:讨杯水喝,却得到了酒。比喻得到的超过所要求的。

成语出处:宋·李石《续博物志》卷一:“太岁在酉,乞浆得酒。”

如醉方醒rú zuì fāng xǐng

成语解释:方:刚才。象酒醉才醒一般。比喻刚从沉迷中醒悟过来。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四回:“三藏闻言,如醉方醒,似梦初觉,乐以忘忧,称谢不尽。”

挥洒自如huī sǎ zì rú

成语解释:挥:挥笔;酒:洒墨。形容画画、写字、作文,运笔能随心所欲。

成语出处:唐·李颀《赠张旭》:“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

例句:家人送上一枝蘸满墨水的笔。珏斋提笔,在纸上挥洒自如的写了一百多字。(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五回)

不胜杯杓bù shèng bēi sháo

成语解释:不胜:经不起。杓:舀东西的器具。杯杓:泛指酒器。比喻喝酒太多,已经醉了。

成语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斗酒只鸡dǒu jiǔ zhī jī

成语解释:斗:酒器。古人祭亡友,携鸡酒到墓前行礼。后作为追悼亡友的话。

成语出处:汉·曹操《祀故太尉桥玄文》:“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怪。”

例句:既然肯来赴约呵,您兄弟斗酒只鸡,等待我的哥哥也。(元·宫大用《范张鸡黍》楔子)

饮鸩止渴yǐn zhèn zhǐ kě

成语解释: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成语出处:《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

例句:杨嗣昌的加征练饷办法是使朝廷饮鸩止渴。(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觥筹交错gōng chóu jiāo cuò

成语解释:觥:古代的一种酒器;筹:行酒令的筹码。酒杯和酒筹杂乱地放着。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例句:余大先生抬头看尊经阁上绣衣朱履,觥筹交错。(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七回)

放歌纵酒fàng gē zòng jiǔ

成语解释:放歌:高声歌唱;纵酒:任意饮酒,不加节制。尽情歌唱,放量地饮酒。形容开怀畅饮尽兴欢乐。

成语出处: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酒食地狱jiǔ shí dì yù

成语解释:陷入终日为酒食应酬而奔忙的痛苦境地。

成语出处:宋·朱彧《萍洲可谈》卷三:“东坡倅杭,不胜杯酌……疲于应接,乃号杭倅为酒食地狱。”

酒酸不售jiǔ suān bù shòu

成语解释:酒已经变酸了,依然卖不出去。原比喻奸臣阻拦了有学问、有贤德的人为国家效力,使国君受到蒙蔽。后比喻经营无方或办事用人不当。

成语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宋人有酤酒者,……著然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问长者杨倩,……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而狗迎龁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醇酒妇人chún jiǔ fù rén

成语解释:醇酒:味厚的酒。比喻颓废腐化的生活。

成语出处:《史记·魏公子列传》:“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

例句:蔡锷软禁京都,正具醇酒妇人计策,破掉那袁政府的疑心。(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五十一回)

醴酒不设lǐ jiǔ bù shè

成语解释:醴酒:甜酒。置酒宴请宾客时不再为不嗜酒者准备甜酒。比喻待人礼貌渐衰。

成语出处:《汉书·楚元王传》:“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将钳我于市。”

例句:待人礼貌衰曰“醴酒不设”。(宋·胡继宗《书言故事·延接类》)

觥饭不及壶飧gōng fàn bù jí hú sūn

成语解释:丰盛的酒肴没有准备好,不如一壶水泡饭可以解除饥饿。比喻事情很急,不能等待。

成语出处:《国语·越语下》:“觥饭不及壶飧。今岁晚矣,子将奈何?”

灌夫骂座guàn fū mà zuò

成语解释:灌夫:西汉著名将领。指灌夫酒后骂人泄愤。形容为人刚直敢言。

成语出处:《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遂怒,劾灌夫骂座不敬,系居室。”

例句:推门看竹,何妨王子乘舆,索酒指瓶,便仿灌夫骂座。(明·陈汝元《金莲记·郊遇》)

壶浆塞道hú jiāng sāi dào

成语解释:壶浆:以壶盛着酒浆;塞道:挤满道路。形容群众欢迎自己所拥护的军队的场面。

成语出处:《周书·于翼传》:“襄城民庶等喜复见翼,并壶浆塞道。”

青州从事qīng zhōu cóng shì

成语解释:青州:古代州名,在今山东东部;从事:古代官名。好酒的代称。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恒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则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

例句:青州从事孔方君,终日纷纷喜事生。(宋·李清照《感怀》)

琼浆玉液qióng jiāng yù yè

成语解释:琼:美玉。用美玉制成的浆液,古代传说饮了它可以成仙。比喻美酒或甘美的浆汁。

成语出处:汉·王逸《九思·疾世》:“吮玉液兮止渴,啮芝华兮疗饥。”战国楚·宋玉《招魂》:“华酌既陈,有琼浆些。”

例句:师父,我这酒赛过琼浆玉液哩。(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一折)

黄垆之痛huáng lú zhī tòng

成语解释:垆:放酒瓮的土墩子;黄垆:黄公酒垆;痛:悲痛。收集亡友的话。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乘轺车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曰:‘吾昔与稽叔夜、阮嗣宗共酣饮于此垆,……自稽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时所羁绁。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

痛饮黄龙tòng yǐn huáng lóng

成语解释:黄龙:即黄龙府,辖地在今吉林一带,为金人的腹了。原指攻克敌京,置酒高会以祝捷。后泛指为打垮敌人而开怀暢饮。

成语出处:《宋史·岳飞传》:“金将军韩常欲以五万众内附。飞大喜,语其下曰:‘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

例句:内忧外患澄清日,痛饮黄龙定约君。(朱德《和郭沫若同志〈登尔雅台怀人〉》诗)

瓮尽杯干wèng jìn bēi gān

成语解释:原指酒已喝尽。比喻钱已用完。

借酒浇愁jiè jiǔ jiāo chóu

成语解释:借助酒来排遗心中的积郁。

宴安鸠毒yàn ān zhèn dú

成语解释:宴安:贪图安逸、享乐;鸠毒:喝毒酒自杀。安乐就象毒药。指贪图享受就等于喝毒酒自杀。

成语出处:《左传·闵公元年》:“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宴安鸠毒,不可怀也。”

移樽就教yí zūn jiù jiào

成语解释:樽:古代盛酒器;就:凑近。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

例句:也罢,我们“移樽就教”罢。(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一回)

金龟换酒jīn guī huàn jiǔ

成语解释:解下金龟换美酒。形容为人豁达,恣情纵酒。

成语出处:唐·李白《对酒忆贺监诗序》:“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呼余为‘谪仙人’,因解金龟,换酒为乐。”

饮醇自醉yǐn chún zì zuì

成语解释:醇:浓酒。比喻与宽厚人交,不觉心醉。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与周公谨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玉液琼浆yù yè qióng jiāng

成语解释:琼:美玉。用美玉制成的浆液,古代传说饮了它可以成仙。比喻美酒或甘美的浆汁。

成语出处:汉·王逸《九思·疾世》:“吮玉液兮止渴,啮芝华兮疗饥。”战国楚·宋玉《招魂》:“华酌既陈,有琼浆些。”

玉卮无当yù zhī wú dàng

成语解释:卮:古代盛酒的器皿;当:底。玉杯没有底。后比喻事物华丽而不合实用。

成语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为人主而漏其君臣之语,譬犹玉卮之无当。”

例句:不涉笔,则通篇之文如玉卮无当,玉盘缺角。(清·恽敬《答伊扬州书三》)

酒酣耳热jiǔ hān ěr rè

成语解释:形容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

例句:酒酣耳热,攘袂持杯。(清·张潮《虞初新志·王翠翘传》)

酒后失言jiǔ hòu shī yán

成语解释:酒喝多了以后,不能自持,说了不该说的话。

醉翁之意不在酒zuì wēng zhī yì bù zài jiǔ

成语解释:原是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醉瓮亭记》:“醉瓮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例句:松坡果乐此不倦,我也可高枕无忧,但恐醉翁之意不在酒,只借此过渡,瞒人耳目呢。(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五二回)

风花雪月fēng huā xuě yuè

成语解释: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也指爱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

成语出处:宋·邵雍《伊川击壤集序》:“虽死生荣辱,转战于前,曾未入于胸中,则何异四时风花雪月一过乎眼也。”

例句:小弟每常见前辈批语,有些风花雪月的字样,被那些后生们看不见,便要想到诗词歌赋那条路上去,便要坏了心术。(清·吴敬梓《儒林外史》

酒入舌出jiǔ rù shé chū

成语解释:形容人喝酒以后喜欢唠叨。

浮白载笔fú bái zǎi bǐ

成语解释:浮:罚人饮酒;白:指专用来罚酒的大杯;浮白:指喝酒和干杯;载笔:拿着笔。一面喝酒,一面写作。旧时比喻文人的雅量和才气。

例句: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自志》)

酒食征逐jiǔ shí zhēng zhú

 

 

成语解释:征:召唤;逐:追随。指酒肉朋友以吃喝交往。

成语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

浮一大白fú yī dà bái

成语解释:浮:违反酒令被罚饮酒;白:罚酒用的酒杯。原指罚饮一大杯酒。后指满饮一大杯酒。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善说》:“魏文侯与大夫饮酒,使公乘不仁为觞政,曰:‘饮不釂者,浮以大白。’”

例句:得此喜信,胜听挞音,当浮一大白。(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四回)

酒有别肠jiǔ yǒu bié cháng

成语解释:指酒量大小,与身材高矮无关。

成语出处:清·吴任臣《十国春秋·闽·景宗纪》:“帝曰:‘维岳身甚小,何饮酒之多?’左右曰:‘酒有别肠,不必长大。’”

例句:酒有别肠,信然。(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十四)

高阳酒徒gāo yáng jiǔ tú

成语解释:高阳:古乡名,在今河南杞县西南。秦末郦其食即此乡人,对刘邦自称“高阳酒徒”。用以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

成语出处:《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

开怀畅饮kāi huán chàng yǐn

成语解释:开怀:心情无所拘束,十分畅快。比喻敞开胸怀,尽情饮酒。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射柳棰丸》第三折:“令人们安排酒肴,与众大人每玩赏端阳,开怀畅饮。”

平原督邮píng yuán dū yóu

成语解释:平原:古代地名;督邮:古代官名。劣酒、浊酒的隐语。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桓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

例句:尽是青州从事,那有平原督邮。(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六回)

漏卮难满lòu zhī nán mǎn

成语解释:卮:励酒器。渗漏的酒器难于盛满。多比喻权利的外溢。

成语出处:《淮南子·氾论训》:“今夫溜水足以溢壶榼,而江河不能实漏卮。”

南箕北斗nán jī běi dǒu

成语解释:箕:星宿名,形状象簸箕;斗:星宿名,形状象酒斗。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例句:今国子虽有学官之名,而无教授之实,何异兔丝燕麦,南箕北斗哉!(《北史·邢邵传》)

小器易盈xiǎo qì yì yíng

成语解释:盈:满。器物小,容易满。原指酒量小。后比喻器量狭小,容易自满。

成语出处:汉·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小器易盈,先取沈顿。”

低唱浅斟dì chàng qiǎn zhēn

成语解释:低唱:轻柔地歌唱;斟:喝酒。听人轻柔地歌唱,并自在地慢慢饮酒。形容一种安乐自在的神态。

成语出处:宋·无名氏《湘湖近事》:“陶谷学士,尝买得党太尉家故妓……,妓曰:‘彼粗人也,安有此景,但能销金暖帐下,浅斟低唱,饮羊羔美酒耳。’谷愧其言。”

器小易盈qì xiǎo yì yíng

成语解释:盈:满。器物小,容易满。原指酒量小。后比喻器量狭小,容易自满。

成语出处:汉·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小器易盈,先取沈顿。”

例句:若令器小易盈,妄自尊大,那些骄傲俗吏看见,真要愧死。(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

牵羊担酒qiān yáng dàn jiǔ

成语解释:牵着羊,挑着酒。表示向人慰劳或庆贺。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四折:“老夫如今牵羊担酒,与孩儿庆喜。”

例句:愚有一计:并不劳牵羊担酒,纳士献印。(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

浅斟低唱qiǎn zhēn dī chàng

成语解释:慢慢地喝酒,低低地歌唱。形容封建时代的士大夫消闲享乐的情状。

成语出处:宋·柳永《鹤冲天》词:“忍把浮名,换了浅尝低唱。”

例句:这公则会阔论高谈,那里知浅斟低唱。(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二折)

荒淫无度huāng yín wú dù

成语解释:荒:荒唐;淫:淫乱;度:限度。形容征逐酒色,生活糜烂。

成语出处:汉·杨恽《报孙会宗书》:“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是日也,拂衣而喜,奋袖低昂,顿足起舞,诚淫荒无度,不知其不可也。”

例句:由于荒淫无度,乡长的身体越来越加坏了,随常都在闹病,于是他的太太硬把她的愤怒转注在所有的流娼身上。(沙汀《一个秋天的晚上》)

猜枚行令cāi méi xíng lìng

成语解释:猜枚:一种酒令,原指手中握若干小物件供人猜测单双、数目等。现亦指划拳。行令:行酒令。喝酒时行酒令。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三折:“……某已来了也,有酒拿来我先打三钟,然后猜枚行令耍了。”

黄公酒垆huáng gōng jiǔ lú

成语解释:垆:酒肆放置酒坛的土台子,借指酒店,酒馆。又见到了黄公开的那个酒馆。比喻人见景物,而哀伤旧友,或作为伤逝忆旧之辞。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王浚冲为尚书令,著公服,乘轺车,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今日视虽近,邈若山河。’”

盛宴难再shèng yàn nán zài

成语解释:筵:酒席。盛大的宴会难再遇到。比喻美好的光景不可多得。

成语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双斧伐孤树shuāng fǔ fá gū shù

成语解释:指嗜酒好色,摧残身体。

成语出处:《元史·阿沙不花传》:“而惟曲蘖是耽,妃姬是好,是犹双斧伐孤树,未有不颠仆者。”

陶陶兀兀táo táo wù wù

成语解释:形容沉湎于酒,放纵傲慢。

成语出处:《晋书·刘伶传》:“伶虽陶兀昏放,而机应不差。未尝厝意文翰,惟著《酒德颂》一篇。”宋·黄庭坚《醉落魄》词:“陶陶兀兀,尊前是我华胥国。”

斗酒百篇dǒu jiǔ bǎi piān

成语解释:饮一斗酒,作百篇诗。形容才思敏捷。

成语出处:唐·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例句:房师孙瑞人先生,文章淹雅,而性嗜酒,醉后所作与醒时无异,馆阁诸公以为斗酒百篇之亚也。(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一)

头没杯案tóu mò bēi àn

成语解释:头伏在酒杯和桌子间。比喻尽情欢乐,不拘形迹。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

浆酒霍肉jiāng jiǔ huò ròu

成语解释:把酒肉当作水浆、豆叶一样。形容饮食的奢侈。

成语出处:《汉书·鲍宣传》:“使奴从宾客浆酒霍肉。”

例句:张灯悬彩,浆酒霍肉,竟有昏昏达旦者。(《歧路灯》第九十五回)

恶醉强酒wù zuì qiǎng jiǔ

成语解释:强:硬要。怕醉却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成语出处:《孟子·离娄上》:“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

斗酒学士dǒu jiǔ xué shì

成语解释:指酒量大的文士或名臣。

成语出处:《新唐书·王绩传》:“以前官待诏门下省,故事,官给酒三升。或问:‘待诏何乐邪?’答曰:‘良酝可恋耳。’侍中陈叔达闻之,日给一斗,时称‘斗酒学士’。”

腥闻在上xíng wén zài shàng

成语解释:腥闻:原指酒肉的腥味,引伸为丑恶的名声。比喻丑名远扬。

成语出处:《尚书·酒诰》:“腥闻在上,故天降丧于殷。”

金貂换酒jīn diāo huàn jiǔ

成语解释:取下冠饰换美酒。形容不拘礼法,恣情纵酒。

成语出处:《晋书·阮孚传》:“迁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尝以金貂换酒,复为所司弹劾,帝宥之。”

一觞一咏yī shāng yī yǒng

成语解释:觞:古代盛酒器,借指饮酒;咏:吟诗。旧指文人喝酒吟诗的聚会。

成语出处: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金谷酒数jīn gǔ jiǔ shù

成语解释:罚酒三斗的隐语。旧时泛指宴饮时罚酒的斗数。

成语出处:晋·石崇《金谷诗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

例句:诸位是有能诗的,各自做来;如不能者,罚依金谷酒数。(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四十回)

以酒解酲yǐ jiǔ jiě chéng

成语解释:酲:喝醉了神志不清。用酒来解酒醉。比喻用有害的方法救急。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

薏苡明珠yì yǐ míng zhū

成语解释:薏苡: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可供食用酿酒,并入药。薏米被进谗的人说成了明珠。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

成语出处:《后汉书·马援传》:“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

例句:梧桐夜雨词凄绝,薏苡明珠谤偶然。(清·陈彝尊《酬洪昇》诗)

对酒当歌duì jiǔ dāng gē

成语解释:对着酒应该放声高唱。原意是人生时间有限,应该有所作为。后也用来指及时行乐。

成语出处:汉·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例句:尽都是把手为话,对酒当歌,郑州浪汉委实多。(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三折)

金浆玉醴jīn jiāng yù lǐ

成语解释:浆:酒;醴:甜酒。原指仙药,后指美酒佳酿。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内篇》:“朱草生名山岩石中,汁如血,以金玉投其中,立便可丸如泥,久则成水。以金投之,名为金浆,以玉投之,名为玉醴,服之皆长生。”

玉液金波yù yè jīn bō

成语解释:比喻美酒。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他其实咽不下玉液金波 。”

金瓯无缺jīn ōu wú quē

成语解释:金瓯:盛酒器,比喻国土。比喻国土完整。

成语出处:《南史·朱异传》:“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

例句:但各州之地,俱半错卫屯,半沦苗孽,似非当时金瓯无缺矣。(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

范张鸡黍fàn zhāng jī shǔ

成语解释:范:范式;张:张劭;鸡:禽类;黍:草本植物,指黍子。范式、张劭一起喝酒食鸡。比喻朋友之间含义与深情。

成语出处:《后汉书·范式传》载:“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酒池肉林jiǔ chí ròu lín

成语解释:古代传说,殷纣以酒为池,以肉为林,为长夜之饮。原指荒淫腐化、极端奢侈的生活,后也形容酒肉极多。

成语出处:《史记·殷本纪》:“以酒为池,悬肉为林。”《汉书·张骞传》:“行赏赐,酒池肉林。”

例句:纣王听信妲己,造酒池肉林,一无忌惮,朝纲不整,任意荒淫。(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七回)

折冲尊俎zhé chōng zūn zǔ

成语解释:折冲:打退敌人的战车,指抵御敌人;尊俎:古代盛酒肉的器皿。原指诸侯国会盟的宴席上制胜对方。后泛指进行外交谈判。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五》:“此臣之所谓比之堂上,禽将户内,拔城于尊俎之间,折冲席上者也。”

例句:总算没有另外赔款割地,已经是他折冲尊俎的大功。(清·曾朴《孽海花》第六回)

只鸡斗酒zhī jī dǒu jiǔ

成语解释:斗:酒器。准备好一只鸡,一壶酒。原指对死者的祭奠物品,多用作追悼亡友之辞。后也指招待来客。

成语出处:汉·曹操《祀故太尉桥玄文》:“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怪。”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zhū mén jiǔ ròu chòu,lù yǒu dòng sǐ gǔ

成语解释:富贵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穷人门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

成语出处: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祝哽祝噎zhù gěng zhù yē

成语解释:祝:祷祝;哽、噎:食物堵住食道。古代帝王敬老、养老的表示: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

成语出处:汉·贾山《至言》:“然而养三老于太学,亲执酱而馈,执爵而酳,祝噎在前,祝哽在后。”

醉生梦死zuì shēng mèng sǐ

成语解释:象喝醉酒和做梦那样,昏昏沉沉,糊里糊涂地过日子。

成语出处:宋·朱熹《小学》卷五引程灏曰:“虽高才明智,胶于见闻,醉生梦死,不自觉也。”

例句:一切有志者都不应该醉生梦死、浑浑噩噩地虚度年华。

酒后无德jiǔ hòu wú dé

成语解释:指醉酒之后胡言乱语或行为出路。

成语出处:我当着你大奶奶、姑娘们替你赔个不是,担待我~罢!

酒阑人散jiǔ lán rén sàn

成语解释:阑:尽。酒席完毕,客人归去。

成语出处:唐·蒋防《霍小玉传》:“时春物尚余,夏景初丽,酒阑宾散,离思萦怀。”

例句:酒阑人散仲仲,闲阶独倚梧桐。(宋·晏殊《清平乐》词)

杯弓蛇影bēi gōng shé yǐng

成语解释: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成语出处:《晋书·乐广传》记载有人作客饮酒,见酒杯里有条蛇,喝后吓得病了。后来知道这蛇原来是屋角上一张弓照在杯里的影子,他的病就好了。

例句:金玦厖凉含隐痛,杯弓蛇影负奇冤。(清·黄遵宪《感事》诗)

延伸阅读
事务文书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处理日常事务时用来沟通信息、安排工作、总结得失、研究问题的实用文体,是应用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党务工作常用文书(通用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9-27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机关其他常用文书的写作基础知识(合集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11-13
新能源(NE):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db:tag]
2024-01-01
表现,汉语词汇,拼音是biǎoxiàn,意思是施展出来;显露出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岗双责落实不到位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岗双[db:tag]
2024-01-01
谈话,汉语词语,拼音是tánhuà,意思是指彼此的对谈。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从严治党谈话记录【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第一篇: 从严治党谈话记录  一[db:tag]
2024-01-01
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db:tag]
2024-01-01
作风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zuòfēng,是指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态度或行为风格;文艺家或作品的风格。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工作作风不够扎实[db:tag]
2024-01-01
安全生产知识宣传安全就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过程中或生产过程中的设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铁路安全宣传资料【六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db:tag]
2024-01-01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就党史学习教育作出部署安排。3月,中央军委印发《关于在全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对全军开展[db:tag]
2024-01-01
入党是指经过一定手续,得到某政党组织批准而成为该党之成员。亦特指加入中国共产党。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入党动机最佳回答集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第1篇[db:tag]
2024-01-01
  • 推荐访问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stokuaidi.com/www/caches/caches_template/default_lx/content/show.php on line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