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逾慈母ēn yú cí mǔ
成语解释:逾:超过。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成语出处:唐·韩愈《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陛下恩逾慈母。”
画荻教子huà dí jiào zǐ
成语解释: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成语出处:《宋史·欧阳修传》:“家贫,致以荻画地学书。”
孟母三迁mèng mǔ sān qiān
成语解释: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成语出处:汉·赵歧《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母以子贵mǔ yǐ zǐ guì
成语解释:母亲因儿子的显贵而显贵。
成语出处:《公羊传·隐公元年》:“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例 句:任凭他是青楼婢妾,到得收他做了侧室,后来生出儿子,做了官,就可算的母以子贵。(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三回)
断织之诫duàn zhī zhī jiè
成语解释:孟子的母亲用割断织布机上的纱,使机上的纱不能成布的损失来告诫中途放弃学业的儿子。后用这个故事告诫中途辍学的人。
成语出处:汉·刘向《列女传·母仪传》:“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学,若吾断斯织也。’”
寒泉之思hán quán zhī sī
成语解释:指子女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成语出处:《诗经·邶风·凯风》:“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升堂拜母shēng táng bài mǔ
成语解释:升:登上;堂:古代指宫室的前屋。拜见对方的母亲。指互相结拜为友好人家。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贤妻良母xián qī liáng mǔ
成语解释:丈夫的好妻子,孩子的好母亲。
例 句:在女子教育,则那里候最时行,常常听到嚷着的,是贤母良妻主义。(鲁迅《坟·寡妇主义》)
曾母投杼zēng mǔ tóu zhù
成语解释:指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杀人”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投杼而走,谓流言可畏。
成语出处:《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例 句:联以不明,虽有曾母投杼之疑,犹冀言者不信,以为国福。(《三国志·吴书·孙权传》)
如丧考妣rú sàng kǎo bǐ
成语解释:丧:死去;考:已死的父亲;妣:已死的母亲。好象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
成语出处:《尚书·舜典》:“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