箪瓢屡空dān piáo lǚ kōng
成语解释:箪:盛饭竹器;瓢:舀水器。吃的喝的匮乏。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成语出处: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掣襟露肘chè jīn lù zhǒu
成语解释:掣:牵接。接一下衣襟胳膊肘儿就露出来。形容衣服破烂,生活贫困。
成语出处:《明史·刘应节传》:“边长兵寡,掣襟露肘。”
例 句:宗昭原是寒素之家,中了举,百务齐作的时候,去了这四十两银,弄得手里掣襟露肘。(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shàng wú piàn wǎ,xià wú chā zhēn zhī dì
成语解释:头顶上没有一片瓦,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
例 句:贫农们不怕失掉什么。他们中间有很多人,确实是“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他们有什么不进农会?(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è sǐ shì xiǎo,shī jié shì dà
成语解释:失节:原为封建礼教指女子失去贞操,后泛指失去节操。贫困饿死是小事,失节事情就大了。
成语出处:《二程全书·遗书二十二》:“又问:‘或有孤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分文不名fēn wén bù míng
成语解释:名:占有。一分钱一个铜板也没有。比喻非常贫困。
牵萝补屋qiān luó bǔ wū
成语解释:萝:女萝,植物名。拿藤萝补房屋的漏洞。比喻生活贫困,挪东补西。后多比喻将就凑合。
成语出处:唐·杜甫《佳人》诗:“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环堵萧然huán dǔ xiāo rán
成语解释:环堵:玶着四堵墙;萧然:萧条的样子。形容室中空无所有,极为贫困。
成语出处:晋·陶潜《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饥寒交迫jī hán jiāo pò
成语解释:交:一起,同时。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成语出处:晋·陶潜《劝农》:“宴安自逸,岁暮奚冀?担石不储,饥寒交至。”宋·王谠《唐语林》卷一:“上谓曰:‘汝何为作贼?’对曰:‘饥寒交迫,所以为盗。’”
例 句: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济困扶危jì kùn fú wēi
成语解释:济、扶:帮助。救济贫困的人,扶助有危难的人。
成语出处: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三折:“一个报冤仇称了子胥,一个打赌赛去了包胥,何处也济困扶危重复楚。”
例 句:你是最肯济困扶危的人,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人家来摆布死了我们娘儿们不成?(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
家徒四壁jiā tú sì bì
成语解释: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成语出处:《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与驰归成都,家徒四壁立。”
例 句:他已穷到家徒四壁,身无分文的地步了。
乐道安贫lè dào ān pín
成语解释:道:信念;乐道:以守道为乐;安贫:安于贫困。处在贫困的境地中,仍以守道作乐趣。
成语出处:《晋书·儒林传论》:“……文博之漱流枕石,铲迹销声;宣子方乐道安贫,弘风阐教:斯并通儒之高尚也。”
贫贱之交pín jiàn zhī jiāo
成语解释:贫困时结交的知心朋友。
成语出处:《后汉书·宋弘传》:“(光武帝)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甘贫乐道gān pín lè dào
成语解释:甘贫:情愿受贫困;乐道:乐于守道。甘于受贫,乐于守道。是儒家所倡导的处世态度。
成语出处:《后汉书·韦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不仰慕之。”
樵苏不爨qiáo sū bù cuàn
成语解释:柴草做不成饭。比喻贫困。
成语出处:三国魏·就休琏《与侍郎曹长思书》:“幸有袁生,时步玉趾,樵苏不爨,清淡而已,有似周党之过闵子。”
穷困潦倒qióng kùn liáo dǎo
成语解释:穷困:贫穷、困难;潦倒:失意。生活贫困,失意颓丧。
成语出处:唐·杜甫《登高》诗:“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例 句:破了房县,又有一些穷困潦倒而没有出路的读书人参加了他的义军。(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三章)
三旬九食sān xún jiǔ shí
成语解释:旬:十天叫一旬。三十天中只能吃九顿饭。形容家境贫困。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立节》:“子思居于卫,缊袍无表,二旬而九食。”晋·陶潜《拟古》诗:“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
点金乏术diǎn jīn fá shù
成语解释:术:法术,方法。没有点铁成金的法术。比喻没有最好的方法筹集钱财,解决贫困。
成语出处:明·徐光启《恭承新命谨陈急切事宜疏》:“只今辽左用饷不赀,司农束手,臣又一一求多,实是点金无术。”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shàng wú piàn wǎ,xià wú lì zhuī zhī dì
成语解释: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
身后萧条shēn hòu xiāo tiáo
成语解释:形容死后家境冷落、贫困。
食不果腹shí bù guǒ fù
成语解释:果:充实,饱。指吃不饱肚子。形容生活贫困。
成语出处:《庄子·逍遥游》:“適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下》:“和州刘录事者,大历中罢官居和州旁县,食兼数人,尤能食鲙,常言鲙味未尝果腹。”
一寒如此yī hán rú cǐ
成语解释:一:竟然;寒:贫寒。竟然穷困到这样的地步。形容贫困潦倒到极点。
成语出处:《史记·范睢蔡泽列传》:“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一绨袍以赐之。”
例 句:赖是同乡复同味,一寒如此遽春还。(元·方回《次韵许大初见赠》诗)
糠菜半年粮kāng cài bàn nián liáng
成语解释:一年之中有半年用糠和菜代替粮食。形容旧社会劳动人民的生活极其贫困。
典妻鬻子diǎn qī yù zǐ
成语解释:典:典当;鬻:卖。典卖妻子。形容生活极其贫困。
例 句:亩亩穷民何能堪此?势必倾家荡产,典妻鬻子以偿其用矣。(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设便民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