襟怀坦白jīn huái tǎn bái
成语解释:形容心地纯洁,光明正大。
成语出处:宋·黄榦《黄勉斋文集·七·祭李贯之》:“贯之性质粹美,襟怀坦夷,凝静有常。”
例 句: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是襟怀坦白,忠实,积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
襟怀磊落jīn huái lěi luò
成语解释:襟怀:胸怀。磊落:光明正大。心怀坦荡,光明磊落。
成语出处:宋·胡梦昱《竹林愚隐集·象州祭弟利用行十八文》:“弟之襟怀磊落,交游敬之。”
襟怀洒落jīn huái sǎ luò
成语解释:襟怀:胸怀;洒落:洒脱。心情坦率,光明正大。
成语出处:宋·周必大《益公题跋·三·跋唐子西贴》:“不妄与人交,而襟怀洒落,人自受之。”
正襟危坐zhèng jīn wēi zuò
成语解释:襟:衣襟;危坐:端正地坐着。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成语出处:《史记·日者列传》:“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
例 句:R先生把我请在一把上位的太师椅上坐下,正襟危坐和我对话起来。(郭沫若《学生时代·到宜兴去》)
襟江带湖jīn jiāng dài hú
成语解释:襟:衣襟。带:衣带。形容江河湖泊之间相互萦绕交错,如同衣襟和衣带一样。
成语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襟三江而带五湖。”
马牛襟裾mǎ niú jīn jū
成语解释:襟、裾:泛指人的衣服。马、牛穿着人衣。比喻人不懂得礼节。也比喻衣冠禽兽。
成语出处: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潢潦无根源,朝满夕已除。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
例 句:闻孝氏孝友之风而无兴起之志。诚马牛襟裾者也。(明·赵弼《赵氏伯仲友义传》)
泣下沾襟qǐ xià zhān jīn
成语解释:襟:衣服胸前的部分。泪水滚滚流下,沾湿衣服前襟。哭得非常悲伤。
成语出处:《尸子》卷下:“曾子每读《丧礼》,泣下沾襟。”
例 句:昔季流子向风而鼓琴,听之者泣下沾襟。(三国魏·阮籍《乐论》)
推襟送抱tuī jīn sòng bào
成语解释:襟、抱:指心意。向对方表示殷勤的心意。
成语出处:《南史·张充传》:“所可通梦交魂,推襟送抱者,唯丈人而已。”
血泪盈襟xuè lèi yíng jīn
成语解释:血泪:悲痛的眼泪;盈:满。眼泪流湿了衣襟。形容非常悲痛。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虢州刺史崔公墓志铭》:“遂置笏伏陛,极言是非,血泪盈襟,词竟不屈。”
割襟之盟gē jīn zhī méng
成语解释:割襟:指腹为婚时,各自割下衣襟,彼此珍藏作为信物。指男女在未出生前就由其父母订立下婚约。
成语出处:《元史·刑法志·二·户婚》:“诸男女议婚,有以指腹割衿为定婚者,禁之。”
例 句:这两家割襟之盟,果是有之,但工部举家已绝,郎君所遇,乃其幽官,想是夙愿了。(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三十回)
捉襟见肘zhuō jīn jiàn zhǒu
成语解释: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成语出处:《庄子·让王》:“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例 句:平时所过的早就是捉襟见肘的生活,更那有什么余钱来做归国的路费呢?(郭沫若《学生时代·创造十年》)
掣襟露肘chè jīn lù zhǒu
成语解释:掣:牵接。接一下衣襟胳膊肘儿就露出来。形容衣服破烂,生活贫困。
成语出处:《明史·刘应节传》:“边长兵寡,掣襟露肘。”
例 句:宗昭原是寒素之家,中了举,百务齐作的时候,去了这四十两银,弄得手里掣襟露肘。(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