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理力争jù lǐ lì zhēng
成语解释:依据道理,竭力维护自己方面的权益、观点等。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十八回:“老兄既管了一县的事,自己也应该有点主意。外国人呢,固然得罪不起,实在下不去的地方,也该据理力争。”
例 句:这是原则问题,一定要据理力争。
查无实据chá wú shí jù
成语解释:查究起来,没有确实的根据或证据。
凭几据杖píng jī jù zhàng
成语解释:形容傲慢不以礼待客。
成语出处:《战国策·燕策一》:“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
言必有据yán bì yǒu jù
成语解释:说话一定要有根据。
进退失据jìn tuì shī jù
成语解释:前进和后退都失去了依据。形容无处容身。也指进退两难。
成语出处:《后汉书·樊英传》:“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
例 句:进退失据,两无所容,此可谓调和者之戒矣。(章炳麟《诸子学略说》)
窃据要津qiè jù yào jīn
成语解释:比喻用阴谋手段占据重要的职位。
据鞍读书jù ān dú shū
成语解释: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成语出处:《渊鉴类函·驴三》:“江邻几调蓝山尉,骑驴赴官,第据鞍读书,至迷失道,家人求之乃觉。”
引经据典yǐn jīng jù diǎn
成语解释: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
成语出处:《后汉书·荀爽传》:“爽皆引据大义,正之经典。”
例 句:吃到这些臭东西,还要替他考证,你也忒爱引经据典了。(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二回)
凿凿有据záo záo yǒu jù
成语解释:凿凿:确实。有确实的证据。
成语出处: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龚起潜为余谈之甚晰,皆凿凿可据。”
真凭实据zhēn píng shí jù
成语解释:确凿的凭据。
成语出处: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五回:“我本是个安分良民,人家说我私贬鸦片,都是雠扳,没有什么真凭实据。”
例 句:处理任何案件,都必须有真凭实据。
据为己有jù wéi jǐ yǒu
成语解释:将别人的东西拿来作为自己的。
成语出处:明·李开先《宝剑记》第二十四出:“先从片进,累建大功,童贯占为己有欺瞒皇上。”
例 句:有的人很自私,经常把集体的财产据为己有。
不足为据bù zú wéi jù
成语解释:足:够得上;据:证据。不能作为依据。
成语出处:宋·刘安世《论蔡确作诗讥讪事第六》:“诗板是明白已验之迹,便可为据;开具乃委曲苟免之词,不足为凭。”
例 句: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