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验交流材料|经验交流;电教媒体与数学课堂

经验交流材料 |

时间:

2019-10-21

|

【www.stokuaidi.com--经验交流材料】

作为一名农村普通的数学教师,我有幸见证了农村数学课堂从“三个一”(一块黑板一根粉笔一张嘴)模式彻底改变,电教媒体逐渐走进课堂,成为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让枯燥的数学课堂变的生动起来,让学生马上高兴起来,让教师立刻兴奋起来。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我借助电教媒体,快捷、清晰,从直观入手,动态地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提高教学质量不再是农村小学教师的难题。
一、运用电教媒体,调动积极性,使学生更爱学习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起点,是获得知识的开始。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奇好动,对事物的内部联系,对学习的目的、意义缺乏认识,还是处在直接兴趣阶段。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意识,进而产生浓厚的求知欲,就会变苦学为乐学。电教手段教学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演示力,它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具有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的作用,使教学内容更形象,更生动。在我教学小学数学第二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时,我运用覆盖抽拉片,先出示33根小棒,很明显看出3不够减7,接着移动下上面的活动片,将1捆小棒覆盖,同时用于牵动一张抽拉片,将这捆小棒折开为10根小棒,这样将其与原数中的3根和并为13根,再拉动活动的抽拉片,从13根中去掉7根,剩下2捆6根,即33-7=26,通过使用电教覆盖、抽拉片,使图中的小棒变静为动,学生在动态表表象中想象,在有限的空间里形成联想,加深记忆,配有鲜明的色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通过投影,展现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全过程,既调动了积极性,又突破了难点。
二、运用现代电教媒体,创设问题情境,使“数学”主题更有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怎样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思维,使他们想学、愿学。在教学中,我采用过直观导入、实验导入、故事导入、问题导入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自觉地积极地进入学习活动之中。例如故事导入,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先放录音听故事:猴山上的小猴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了。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子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分成四块,分给猴甲一块。猴乙见到说:“太少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猴乙两块。猴丙更贪心了,它抢着说:“我要三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十二块。小朋友,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得最多吗?随着上述情境的不断展开,学生趣味盎然,悬念顿生,思维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此时教师把握时机,导入新课。这样的开头一下就抓住了学生。
三、运用现代电教媒体,撷取活动素材,使“数学”形式更灵活
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亲自操作感知,就会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在动脑中形成鲜明的知觉表象,有助于揭示数学问题的本质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启迪心智,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探究精神,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在一堂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摆一摆、量一量、折一折、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看一看、猜一猜,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调动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获取新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圆的认识》一课中有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形的?车轴应装在哪里?如果车轮做成长方形或三角形的行不行?为什么?教师如果只进行讲解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因为现实生活中,学生无法看到可以这么比较的物体,没有感性认识,没有直接的生活经验。而用电教媒体设计的课件却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个问题。课件演示:装着长方形(正方形)车轮的汽车在跳跃着前进;装着椭圆形车轮的汽车忽高忽低的前进着;车轴没有装在圆心的汽车歪歪斜斜地行驶着……学生在笑声中最直接的感受到了车轮是圆的,车轴应装在车轮圆心的道理。
四、运用现代电教媒体,增强自主能力,使“数学”个性更突出
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给学生创设富有变化而且能激发学生求异感的学习情境,启发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求异,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例如:在巩固“求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出示练习题“有一个长方体长8厘米,宽6厘米,高5厘米,把它平均分成两个长方体,分成的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可能是()平方厘米,也可能是()平方厘米,还可能是()平方厘米。”练习中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怎样分。由于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还不够强,对这类知识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我在学生讨论后,结合电教进行教学,出示一个长方体,按学生的方法在电脑上演示,分别沿着长、宽、高将这个长方体平均分成了两个长方体,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不同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若注重运用电教媒体,则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概念,挖掘确切的数学意义和运用条件,能利用它们顺利地进行正向迁移,有效解决一些实际数学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数学情境的想象的真正结合。小学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是培养空间思维能力的教学难点,也是学生的薄弱环节,课堂教学中应强化空间抽象能力。运用计算机三维动画的形象、直观、逼真性。从不同角度展示情景,从而获得很强的视觉刺激,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多维性。
实践证明,学生爱学,老师爱教,方法得当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数学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它的作用是其它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只有切实贯彻和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的教育技术,只有把计算机辅助教学纳入整体优化教学中,才能达到优化数学教学过程,全面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目的。

延伸阅读
讲话稿是一个统称,涵盖面较大。它的适用范围,主要是各种会议和一些较庄重、隆重的场合。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高三化学备课组备考经验交流材料【八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5-04-11
交流是信息互换的过程。彼此间把自己有的提供给对方。通过沟通交流,信息流动传播的过程。交流的意义非常广泛,有意识的,也有物质的。交流如空气一般,供人呼吸、生存。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巡察工作经验交流材料范文(精选七篇),欢迎品鉴!
2025-04-09
《 经验交流 》创刊于1949年,是军队政工刊物。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银行贷款清收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10-25
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个领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是宏观社会的缩影。社会学家给社区下出的定义有140多种。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社区主题教育经验交流材料范文(通用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10-10
党支部: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在社会基层单位中发挥核心作用。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经验交流材料【汇编七篇】,欢迎品鉴!
2024-10-10
“会议”,是汉语词汇,拼音是huì yì,意思是指有组织、有领导、有目的的议事活动,它是在限定的时间和地点,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的。会议一般包括议论、决定、行动3个要素。因此,必须做到会而有议、议而有决、决而有行,否则就是闲谈或议论,不能成为会。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主题教育经验交流材料会议记录锦集九篇,仅
2024-09-30
讲话稿是指把为了某一目的,在一定场合下所要讲的话事先用文字有条理的写出来的文稿。换句话说,凡写出来供宣讲或宣扬的书面材料都叫讲话稿,又称“发言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巡察工作经验交流材料(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2024-09-27
交流材料,是公文材料中比较难驾驭的一种文体,难在既要“以文叙事”,又要“以文载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农村基层党建经验交流材料范文四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9-27
化学(chemistry)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基础自然科学。它源自生活和生产实践,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三化学备课组备考经验交流材料汇编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2024-09-27
材料是人类用于制造物品、器件、构件、机器或其他产品的那些物质。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两个带来经验交流材料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9-27
  • 推荐访问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stokuaidi.com/www/caches/caches_template/default_lx/content/show.php on line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