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范文(精选四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弄清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
3、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一)分数的产生。
1、请一位同学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说一说,用“米”作单位,其结果能不能用整数表示?
2、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的苹果数是不是整数?
(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分数的意义。
1、以前我们已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下面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了几份?想一想: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怎样用分数来表示?
(依次出现糕点图、正方形图、1米长的线段图)
2、我们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如一堆苹果、一批玩具、一班学生等。
出示图片“苹果图”
教师提问:这幅图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把它平均分成了几份?
每份是几个苹果?
每份苹果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边讨论边板书)
出示图片“熊猫图”
教师提问:这幅图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把它平均分成了几份?
每份是几只熊猫玩具?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4只熊猫玩具是其中的几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边讨论边板书)
3、将下面的两幅图与上面的三幅图进行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点与相同点?
明确:一个物体、一个单位或是一些物体都可以看成整体1.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它们的相同点在于都是把各自的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者几份。
(板书:单位“1”若干份一份或者几份分数)
4、总结、归纳分数的意义。
根据上面的例子,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数叫做分数?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6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六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同学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使同学在说明所表示的意义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与笼统、概括的能力,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
教学难点:引导同学自主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教学对策: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习情境,组织同学动手操作、动脑考虑,自主探索,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和启迪同学考虑。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二、新授。
1.教学例1
出示例1中的一组图
请大家根据每幅图的意思,用分数表示每个图中的涂色局部。写出分数后,再想一想: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在小组内交流。
同学汇报所填写的分数,你认为这些图中分别是把什么平均分的?
一个饼可以称为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图形,“1米”是一个计量单位,而左起第四个图形是把6个圆看成一个整体。
左起第四个图形与前三个图形有什么不同?
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1)在这几个图形中,分别把什么看成单位“1”的?
(2)分别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用分数表示这样的几份?
(3)从这些例子看,怎样的数叫作分数?
拿12根小棒自已发明一个分数
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假如老师要表示6根小棒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
2.教学“试一试”
同学在小组内说说上面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以和各有多少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反馈交流时,教师请同学同桌两人合作回答,一人说分数,另一人说分数单位。
3.完成“练一练”
各图中的涂色局部怎样用分数表示?请大家在书上填空。说说是怎样想的。
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三、巩固
1.做练习六的第1题
每个分数的分母与分数单位有什么联系?
2.做练习六的第2题
先让同学在每个图里涂色表示三分之二,再说说是怎样涂的、怎样想的。
同样是三分之二,为什么涂色桃子的个数不同?
3.做练习六的第3题
照样子说说题中每个分数的意义。
在研究分数时,把哪个数量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数量就是单位“1
4.做练习六的第4题
先让同学看图指一指直线上从几到几的这一段可以表示单位“1”。再让同学中直线上的点表示各分数。然后让同学说说各是怎样想的。
5.做练习六的第5题
同学独立完成后,说说所填写的两个分数有什么不同。
这两个分数都是把12枝铅笔看作单位“1”平均分后得到的;第一个分数要把单位1平均分成12份,第二个分数要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
四、总结。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教学反思:分数意义的归纳鼓励同学用自身的语言说出,切实做到了淡化概念,注重实质。使同学建构的过程得以凸显,内化的知识得到外显。特别是“若干”一词,扣得很有价值,让同学做到了真正理解,使同学在新情景中实现迁移,举一反三。
授后小记
早在三年级的时候同学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的意义,本课主要让同学弄清“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意义。
1、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看作单位“1”。
2、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同学的练习中,“‘一节课的时间是2/3小时’的分数意义”一题中把什么看作单位“1“个别同学仍有一定困难。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3
一、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60-62,做一做和63页练习十一第1-4,教材通过古人度量长度得不到整数结果揭示分数的重要性。再通过举例说明四分之一这个分数的意义,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拓展分数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了解"分数"产生的原因。
2.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
3.渗透“形式与实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分数,知道分数各个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等,为本课知识打下基础。需要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一定基础。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教材为师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学时应充分利用,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归纳概括,以发挥形象思维和生活体验对于抽象思维的支持作用。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长方形、圆形纸片,线段图等操作材料。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创设情景,温故引新
二,联系实际,探究新知
三,加强练习,深化概念
1,提问:A,大家知道分数吗 谁能说一个分数
B,你能举个实例说说这个分数的意义吗
2,述:说得好,对不能用整数准确表示结果的问题,我们可用分数来解决.即: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或者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它的一份或几份来表示.
3,揭示课题:分数的意义
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分数的知识.
2,探究深化,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课件1]
(2)填空.[课件2]
① 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1份是它的( )/( );4份是它的( )/( ).
② 把一块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 )/( ).
③ 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1份是它的( )/( );3份是它的( )/( )
(4)抢答. [课件3]
① 把8枝铅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是( )
② 把10枝铅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是( )
③ 把这个文具盒你所有的铅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是( ).为什么是1/2 若平均分给5位;10位;50位同学呢
④ 如果这个文具盒里只有6枝铅笔.现在把它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还能用1/2表示吗 谁来说说这里的1/2所表示的意义
⑤ 如果把8枝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还能用1/2表示吗 谁来说说这里的1/2所表示的意义 如果是100;1000枝呢
(5)说说下列分数所表示的意义.[课件4]
5/7 3/8 3/( ) ( )/9 ( )/( )
3,小结.
我们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比如:一堆苹果,一批玩具,一班学生,一个计量单位或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 把它叫做单位 "1".
板书: 一个物体
单位"1" 一个计量单位
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比赛:请两位同学站起来.
提问:A,这两位同学是这组人数的几分之几
B,这两位同学是两组人数的------- 这两位同学是全班人数的-------
学生事先查找资料,本节课预设从生活情景引入后,激发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的冲突(怎样用合适的数来表示不同地区的温度),调动生活经验,主动接纳负数概念;
学生汇报比较:+16°( > )-16°{填>,<或=}
报
学生思考汇报
学生展示收集的生活中不同用法的负数,并说说表示什么?
学生提出疑难问题
板书设计:
一个物体
计量单位 单位“1”
一些物体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理解单位“1”的含义,认识分数单位,能说明一个分数中有几个分数单位。
3.在理解分数含义的过程中,渗透比较、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认识分数单位。
学具:圆片,正方形和长方形纸片,一板面包图片(分格的),4个面包图片,一段绳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出示1/4
你们会读这个分数吗?它的各个部分叫什么?书空写一写这个分数。
这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分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分数的意义
1、动手操作,表示1/4
在发下去的学具上,通过折一折,画一画等,表示出它的1/4。
(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
2、反馈交流
同桌相互说一说你是怎么表示出它的1/4的。
展台展示学生作品,并请学生自己解说是怎么表示出它的1/4的。
(强调说清楚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
注意:把四个面包平均分成4份的时候着重讲,现在不是分一个图形,而是平均分一些面包。
3、归纳小结,认识单位“1”
仔细观察这些作品,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都是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一份,表示他的1/4)
有什么不同点?
(分的东西不同,有的是一个图形,有的是一些物体)
小结: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4。这个整体我们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它单位“1”。
想一想:还有哪些东西可以看成单位“1”?
(引导补充一个计量单位也能看成单位“1”,如1米。把1米平均分成十份,每份就是1/10米,也就是10分米)
4、深入研究1/4,3/4
这是一幅表示1/4的作品,露出来的部分是整体的1/4,你能摆一摆它的整体是怎么样的吗?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林丽君
谁上来摆一摆?为什么这么摆?这里的1/4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摆出来的部分应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为什么用3/4来表示?
5、研究几分之几
看来大家都了解了1/4、3/4的意思了,下面请同学们任意写出一个分数,和同桌说说你写的分数表示的意思。
请同学来分享一下你写的分数(请写几分之几的同学起来说)
注意:在说分数的意义的时候,要说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
小结:把一个整体,也就是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其中,平均分用“分数线”来表示,分成若干份用“分母”来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用“分子”来表示。
三、认识分数单位
独立完成课本46页做一做。
反馈:集体校对。
这里把什么看作单位“1”?
像这样,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如:把这堆糖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1/2,1/2就是一个分数单位。
你能说说2/3、3/4、5/6的分数单位分别是什么吗?
它们分别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四、巩固提升
1、完成课本48页第6题。同桌说一说,再请同学说。
2、完成课本48页第7题。集体反馈。
3、任选一个分数,在下图中表示出来。
1/21/31/41/81/12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林丽君
问:为什么不选1/3、1/12表示?它的1/2是几个?1/4、1/8、1/16呢?
小结:刚才我们都是把16个苹果看成一个整体也就是单位“1”进行平均分,分的分数不同,每一份的数量也就不同,它的分数单位也不同。
五、分数的产生
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意义,你知道分数是怎么产生的吗?我们来听一听小精灵的介绍吧。
(课件演示课本45页图片中的内容)
总结:正是因为在生活中测量和分物时,或者在计算时,得不到一个整数的结果,于是产生了分数,以后,我们好会继续认识其他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