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分析成绩、不足、经验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校教导处教学工作总结2022年精选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 学校教导处教学工作总结2022年
1、认真备课。
开学初,各学科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根据教材内容、学生情况,认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科教学计划。我们要求教师备课做到精益求精。做到在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认真钻研教材,认真研究学生,认真开展教学反思。教导处要求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以便今后改进提高。全体教师的教案均做到完整,教学目标明确,讲授内容具体,有重点难点分析,教学过程设计精心,有教学方法,有板书设计、作业布置和教具准备情况。
2、认真上课。
为提升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我们想方设法创造机会,努力引领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狠下功夫,提高其有效性。我们加强了教研组的建设,赋于组长责任,让他们带动全组的教师开展互听、互学、互研活动,提高每一位教师的素质。全体教师都能做到课前准备充分,上课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课堂安排合理紧凑,能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在授课过程中,全体教师重视学法指导和思维训练,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课堂教学进步明显。
3、认真布置与批改作业。
开学初,教导处明确规定:作业量要适当,要适合学生实际,难易要适度,并能适合不同层次的要求。对学生作业的书写要求明确,严格控制作业的量;努力提升作业的质;规范作业的书写;加强作业的评析。同时,教导处不定期的进行抽查,切实保证了该项工作更好地实施。
4、认真辅导学生。
我校实行早读、晚读和晚自习辅导制度,学校要求任课教师认真分析学生学习情况,确定不同类型的辅导对象,认真制订切实可行的辅导计划,采取不同的辅导方法。认真辅导抓好“两头”。注重培养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悉心指导学习方法,注意因材施教,发挥成绩优秀学生的学习特长。对于一些学有困难的特殊学生耐心进行个别教育、辅导,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改进学习方式,弥补知识缺漏,努力取得进步。开展了转化后进生,培养优秀生、特长生的活动,跟踪了解他们发展变化的情况,促使这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了一定进步。
第二篇: 学校教导处教学工作总结2022年
一学期来,我们认真落实新来的林校长的工作精神,结合中心校教导处的工作计划,立足我校实际,全面深化教育教学,以育人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为主要目标,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充分发挥村完小“协调、组织、检查、管理”等功能,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切实加强各学科的教学研究和业务上的指导与检查,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使我校的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时发挥教导处的教育教研作用,将我校的教研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一、加强理论学习,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改革 。
本学期中,我校教导处多次组织全体教师集体备课,就教学中的问题共同商讨,并学习新课标理念,潜移默化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并逐步落实到了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改变了因循守旧、经验式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以新课程标准来指导和规范我们的工作,为我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加强教学工作的月查,规范教学过程 。
认真工作是衡量一位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最基本的尺度,更是对学生是否负责最直接的体现。我校教导处和各班主任加强联系,密切配合,经常性地对部分教师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信息和填写工作月查表。在教学管理环节中主要抓好备课和上课两个环节,努力引导教师把功夫下在备课上,本事显在课堂里。
1、备课:平时做到教师互相交流,共同研究集体备课,杜绝了不备课进课堂的现象,并根据每位教师的实际情况确定如何有效的备课。本学期进行了备课改革,将备课的中心转移到备学生上去,加强备课的针对性。期中考试后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从检查情况看,各科目的备课情况较好。在期中工作分析汇报会上,教导处能起到导航作用,指出了在阅卷、作文批阅中的不足,表扬了一批在教学业务上有创新的教师,业务认真的教师,交流了他们的工作方法和业务特色。
2、上课:一方面,在各位老师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很抓质量,向40分钟要效益,做到精讲多练,改变以往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做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整体上看效果明显,各学科教学质量都有了大面积的提高。教导处尽量每周亲临教室听课,及时了解和掌握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并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公开课,每周一次“同课异构”,给教师展示的平台,给全校教师指引课改的方向,并组织有成效的评课,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抓好作业的布置和批改工作:通过随机柚查和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的作业情况,及时总结,反馈给任课教师,真正掌握等一手材料,在期中时组织部分学生进行教育访谈,了解学生的作业负担。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要求教师听课10节以上。
4、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开学初进行了全校学生的“交通安全”作文竞赛,“元旦”举行了朗读比赛。全面开展阅读计划,开学初将阅读书目发到每个班级。注重落实“几个一”的实施,有方案,有计划,有考查。
5、做好期中段测和期末检测的各项工作,及时进行成绩统计和分析,并做到每位老师写出失分原因,以此来调整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成绩得到提高。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整体水平和教学能力 。
1、加强教研组织建设,组织教师学习各学科教育丛书和新教材调整意见,积极探索各种教学模式,开展各项活动,使全体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提到提高。
2、做好老教师的思想工作,督促他们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完成教学任务。
3、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让他们多去参加教研培训和听课活动,使他们迅速成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加强教学管理,深化素质教育 。
我校教导处认真安排课表、管好课表,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开齐上足各类学科,特别加强对一些小学科的课程执行的管理,使课程执行计划得到了保证。
总之,在过去的一学期中,我校教导处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种种不足,我们将以学校创优精神为动力,进一步树立信心,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勤奋工作,讲究实效,努力开创西徐村完小的新局面!
第三篇: 学校教导处教学工作总结2022年
本学期,我校教导处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 彻落实课改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 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学校提出的工作思路和工作要求,努 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向管理要质量, 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育质量,充分调动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圆满完成了 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 现将一学期来, 教导处工作总结如下:
一、规范课程设置,推进课程改革 全面规范的开设学校课程是学校正常开展教育教学工 作的保证,是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基础,是提升教育教学质 量的保障。
1.严格执行教学法规,开足开好各种课程 严格执行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实施素质教育的 10 项 基本要求和省教育厅颁发的《海南省中小学管理规范》 ,切 实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严格执行“三表” ,坚决做 到开齐课程, 上足课时,实现学科安排合理, 课表设计有效, 为高质量完成各科教育教学任务奠定基础。继续加强活动课 程的教学与管理,综合实践活动能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重视过程,让学生得到感受和体验。
2.全面更新教学理念,扎实推进课程实施
新一轮课程改革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快速转 变教学观念,全面更新教学理念,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我们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领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 的精神以及各科课程标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将 教改基本理念转化为具体教学行为,优化各科教学过程。积 极开展新教材的培训和使用工作。不但全面组织教师积极参 加全市新课程培训,而且努力开展好校本培
训工作,着力做好一至六课改的教学指导,各科在新课 标引领下,用好新教材,加强教学研究工作。
二、推崇务实求真,提升教学质量 我校在工作中以教学质量为中心,倡导教风严谨,工作 细致的精神,强化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着力提高办学水平 和教学质量。
1、以“六认真”为抓手,强化过程管理 我们严格要求教师努力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继续规范 加强教学“六认真”工作的考核,端正教风,严谨治学。各 科以优化课堂教学,规范作业的布置与批改为着力点,精心 备课,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设计自主的学习方式,构建开 放的学习环境,注重个性教学设计形成。语文、数学、外语 作业的设置在保证双基的前提下力求探索综合性、实践性、 活动性作业。我们十分重视教学“六认真”工作,有明显具 体的要求,“六认真”月查基本形成制度。根据实际情况, 每月进行“六认真”考核,如实作好记载,不弄虚作假,扬 长避短。目前,由主管教育的校长教导、教研组长、教师几 方面组成的教学过程管理机制日趋完善,各学科课堂教学常 规在实践中逐步形成。
2.以“月考核”为入口,强化质量意识 为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我校扎实有效的开展了“月考 核”活动,并逐步形成了制度。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虽 然使教学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但更主要的是引导 教师重视教学常规的执行。为此,本学期我们采取了强化检 查,分层管理的有力措施,使常规管理切实执行。教导处不 定期抽查和分阶段普查相结合的形式,检查每位教师的教案、 作业批阅、听课笔记、学生成绩考核 (记分册 )等,随查随记 ( 载入教师业务档案 ) 并做总结通报,达到规范教学各环节的 目的。
我们采取教导处和年级组两个层次对教学工作实行有 序管理。教导处负责全校总的教学活动的监控调度,主要抓 下属的各年级组,各年级组长负责日常管理,落实具体的教 学目标及各项任务的完成。这样的“分层管理”做到了条块 结合,职责明确。既让校领导集中精力抓教学,又使教师兢 兢业业搞教学。有效地稳定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3.以“教研组”为单位,加强教学研讨 我们注重教学常规的过程管理, 形成了校长室、 教导处、 教研组的三级监控机制,开展定期与不定期、定向与随机相 结合的教学常规监控,要求教师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对教师 下班级教学从晨间到课堂,从午间到兴趣小组活动,都作了 全面计划和部署。继续加强教研组建设,各教研组能认真制 订学期教学研究计划,明确研究重点任务,积极开展教学研 究活动,切磋教法学法,上好课改示范课、研讨课,新教师 展示课,积极开展评课交流,不断总结提高。活动做到有主 题,有内容。同时,引导教师自觉学习教育刊物教改经验, 指导课堂教学,关心新教师成长,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增 强争先创优意识。
4.以“学生”为中心点,规范学习行为 教育质量的提高,受制于学生的素质和学习风气。我们 清晰的意识到,班风不正,学风不正,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 得无聊。教育质量就难以提高。我们精心挑选优秀班主任, 同时要求各科老师努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关注学生的 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使 学生明确目标,端正态度。同时我们畅通学科老师和家长的 联系渠道,要求老师家长互相交换电话号码,一有情况及时 联系。我们注重早自习的利用,加强对学生的上课、作业、 预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