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上不足,比下有余bǐ shàng bù zú,bǐ xià yǒu yú
成语解释: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成语出处:汉·赵岐《三辅决录》:“上比崔杜不足,下比罗赵有余。”晋·张华《鹪鹩赋》:“将以上方不足而下比有余”。
例 句:在些地方我不如人,但有些地方人不如我,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杨献珍《加强党性锻炼》)
大器晚成dà qì wǎn chéng
成语解释:大器:比喻大才。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
成语出处:《老子》:“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例 句:二位先生高才久屈,将来定是大器晚成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九回)
屠门大嚼tú mén dà jiáo
成语解释:屠门:肉店。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
成语出处:汉·桓谭《新论》:“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而向西笑;知肉味美,则对屠门而大嚼。”三国魏·曹植《与吴质书》:“过屠门而大嚼,虽不得肉,贵且快意。”
无官一身轻wú guān yī shēn qīng
成语解释:不做官了,感到一身轻松。封建官僚官以后常用这句话来自我安慰。现也泛指卸去责任后一时感到轻松。
成语出处:宋·苏轼《贺子由生第四孙》诗:“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
例 句:交卸之后,又在长沙住了些时。常言道“无官一身轻”,刘蕃台此时却有此等光景。(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七回)
吉人天相jí rén tiān xiàng
成语解释:吉人:善人;相:帮助,保佑。迷信的人认为好人会得到天的帮助。多用作对别人的患病或遇到困难、不幸的安慰话。
成语出处:《左传·宣公三年》:“石癸曰:‘吾闻,姬、姞耦,其子孙必蕃。姞,吉人也。’”又《昭公四年》:“晋楚唯天所相,不可与争。”
例 句:既然庚贴返去,原聘也必然还璧。但吉人天相,令郎尊恙,终有好日,还要三思而行。(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九)
过屠门而大嚼guò tú mén ér dà jiáo
成语解释:屠门:肉店。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
成语出处:汉·桓谭《新论》:“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而向西笑;知肉味美,则对屠门而大嚼。”三国魏·曹植《与吴质书》:“过屠门而大嚼,虽不得肉,贵且快意。”
例 句:她做母亲的至少也该让孩子们到马路上睁大了惊异的眼睛,聊且“过屠门而大嚼”。(茅盾《过年》)
聊以自慰liáo yǐ zì wèi
成语解释:姑且用来安慰自己。
成语出处:汉·张衡《鸿赋序》:“南寓衡阳,避祁寒也……余五十之年,忽焉已至,永言身事,慨然其多绪,乃为之赋,聊以自慰。”
例 句: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粉饰,聊以自慰。(鲁迅《华盖集·通讯》)
后会有期hòu huì yǒu qī
成语解释:期:时间。以后有见面的时候(用在分别时安慰对方)。
成语出处:元·乔梦符《扬州梦》第三折:“小官公事忙,后会也有期。”
例 句:女菩萨千万保重!我们后会有期,暂且失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一回)
望梅止渴wàng méi zhǐ kě
成语解释: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例 句:鸾拆书看了,虽然不曾定个来期,也当画饼充饥,望梅止渴。(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四)
画饼充饥huà bǐng chōng jī
成语解释: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例 句:小生待画饼充饥,小姐似望梅止渴。(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六出)
眼不见为净yǎn bù jiàn wéi jìng
成语解释:指心里不以为然,但又没有办法,只好撇开不管。也在怀疑仪器不干净时,用作自我安慰的话。
指雁为羹zhǐ yàn wéi gēng
成语解释: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自我陶醉zì wǒ táo zuì
成语解释:陶醉:沉醉于某种事物或境界里,以求得内心的安慰。指盲目地自我欣赏。
成语出处:唐·崔曙《九日登望仙台》诗:“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例 句:学习有了进步时,决不能沾沾自喜,自我陶醉。
堪以告慰kān yǐ gào wèi
成语解释:堪:能,可以。可以感到或给予一些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