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形容大象耳朵的成语_形容耳朵的成语解释例句有哪些?常用描写耳朵的成语38个

常用文书 |

时间:

2020-09-15

|

【www.stokuaidi.com--常用文书】

蔽聪塞明bì cōnɡ sè mínɡ

成语解释:蔽:遮;聪:听觉灵敏;明:香得清楚。掩住耳朵,挡住眼睛。比喻对客观事物不闻不问。

例  句:二、是对于现实要“蔽聪塞明”,麻木冷静,不受感触,先由努力,后成自然。(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

不痴不聋bù chī bù lóng

成语解释:人不傻,耳朵也不聋。常与“不成姑公”连用,意为不故作痴呆,不装聋作哑,就不能当阿婆阿公。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

成语出处:汉·刘熙《释名》卷二:“不瘖不聋,不成姑公。”

例  句:鄙谚有之:“不痴不聋,不作家翁。”(《资治通鉴·唐纪代宗大历二年》)

面命耳提miàn mìng ěr tí

成语解释: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鼎铛有耳dǐng chēng yǒu ěr

成语解释:鼎、铛:均为两耳三足的金属炊具。电鼎和铛都有耳朵。指某人或某事影响大,凡是长耳朵的都应该听说、知道。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太祖宠待赵韩王(普)如左右手。御史中丞雷德骧劾奏赵普擅市人第宅,聚敛财贿。上怒叱曰:‘鼎铛尚有耳,汝不闻赵普吾之社稷臣乎?’”

洗耳恭听xǐ ěr gōng tīng

成语解释: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成语出处: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请大王试说一遍,容小官洗耳恭听。”

例  句:如此甚妙,我们洗耳恭听。(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八回)

耳目股肱ěr mù gǔ gōng

成语解释:股:大腿;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起到耳朵、眼睛、手臂的作用。比喻辅佐帝王的重臣。也比喻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

成语出处: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然耳目股肱,寄于卿辈……事有不安,可极言勿隐。”

口耳之学kǒu ěr zhī xué

成语解释: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而没有真正的学识。

成语出处:《荀子·劝学》:“小人之学耳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盗钟掩耳dào zhōng yǎn ěr

成语解释:盗:盗窃;钟:古代一种乐器。偷钟时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耳提面命ěr tí miàn mìng

成语解释: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例  句:有一种文字,即有一种文字之法脉准绳,载之于书者,不异耳提面命。(清·李渔《曲话·结构》)

耳听八方ěr tīng bā fāng

成语解释: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很机警。

耳听心受ěr tīng xīn shòu

成语解释:用耳朵听,并记在心里。

例  句:长辈们的谆谆教导,晚辈们当耳听心受

肥头大耳féi tóu dà ěr

成语解释:一个肥胖的脑袋,两只大耳朵。形容体态肥胖,有时指小孩可爱。

例  句:看上去有七八岁光景,倒生得肥头大耳。(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二回)

风鬟雾鬓fēng huán wù bìn

成语解释:鬟:环形发髻;鬓: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形容女子头发的美。也形容女子头发蓬松散乱。

成语出处:宋·苏轼《题毛女贞》诗:“雾鬓风鬟木叶衣,山川良是昔人非。”宋·范成大《新作景亭程咏之提刑赋诗次其韵》:“花边雾鬓风鬟满,酒畔云衣月扇香。”

例  句: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宋·李清照《永遇乐》词)

俯首帖耳fǔ shǒu tiē ěr

成语解释:象狗见了主人那样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卑屈驯服的样子。

成语出处: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例  句:他们习惯于猛于虎的官威,以为老百姓只要一加威吓,便自会俯首帖耳。(郭沫若《少年时代·反正前后》)

附耳低言fù ěr dī yán

成语解释:附:贴近。贴近别人的耳朵低声说话。形容和对方密谈要事。

成语出处:明·天然痴叟《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仇》:“……遂附耳低言道:‘这桩事,除非先如此如此,种下根基,等待他落入我套中,再与你商量后事。’”

抓耳挠腮zhuā ěr náo sāi

成语解释:挠:搔。抓抓耳朵,搔搔肋帮子。形容心里焦急而无法可想的样子。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大郎听罢,气得抓耳挠腮,没有是处。”

例  句:孙悟空在旁闻讲,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

充耳不闻chōng ěr bù wén

成语解释:充:塞住。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成语出处:《诗经·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例  句:这里袁伯珍只装作充耳不闻,一面出了告示,按户收起捐来。(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九回)

面红耳赤miàn hóng ěr chì

成语解释:脸笔耳朵都红了。形容因激动或羞渐而脸色发红。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卷二九:“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于头红耳赤;子文却三仕三已,略无喜愠。”

例  句:不住的面红耳赤,意往神弛,身上不知怎样才好。(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

耳视目听ěr shì mù tīng

成语解释:用耳朵看,用眼睛听。三代道家荒唐地认为视听由精神主宰,可以不受器官限制。

成语出处:《列子·仲尼》:“老聃之弟子有亢仓子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

明目达聪míng mù dá cōng

成语解释:眼睛明亮,耳朵灵敏。形容力图透彻了解。

成语出处:《书·舜典》: “明四目,达四聪”。

例  句:当此际者,正宜明目达聪,励精图治。(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五)

目濡耳染mù rǔ ěr rǎn

成语解释: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成语出处: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目食耳视mù shí ěr shì

成语解释:用眼睛吃,用耳朵看。比喻颠倒错乱。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迂书·官失》:“世之人不以耳视而目食者,鲜矣。”

倾耳而听qīng ěr ér tīng

成语解释:倾:歪,侧着。侧着耳朵仔细听。

成语出处:《礼记·孔子闲居》:“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

例  句:民皆引领而望,倾耳而听,悲号仰天,叩心而怨上,故陈胜大呼,天下响应。(《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如雷贯耳rú léi guàn ěr

成语解释:贯:贯穿,进入。响亮得象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一折:“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

搔头摸耳sāo tóu mō ěr

成语解释:抓抓头皮,摸摸耳朵。形容一时无法可想的焦急神态。

成语出处: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十三回:“两个人搔头摸耳,没有法想。”

舌敝耳聋shé bì ěr lóng

成语解释:讲的人舌头破了,听的人耳朵聋了。形容议论多而杂,别人不予理睬。

成语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舌敝耳聋,不见成功。”

挖耳当招wā ěr dāng zhāo

成语解释:人家用手挖耳朵,却以为是在招唤自己。比喻希望达到目的的心情非常迫切。

雾鬓风鬟wù bìn fēng huán

成语解释:鬓: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鬟:环形发髻。形容女子头发的美。也形容女子头发蓬松散乱。

成语出处:宋·苏轼《题毛女贞》诗:“雾鬓风鬟木叶衣,山川良是昔人非。”宋·范成大《新作景亭程咏之提刑赋诗次其韵》:“花边雾鬓风鬟满,酒畔云衣月扇香。”

耳红面赤ěr hóng miàn chì

成语解释:耳朵和面部都红了。形容过于用力、情绪激动或羞愧时的脸色。

例  句:忽见禁子走来,轻轻的向倪完耳边说了几句。倪完吃了一惊,不觉耳红面赤。(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六十一回)

迅雷不及掩耳xùn léi bù jí yǎn ěr

成语解释: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

成语出处:《六韬·龙韬·军势》:“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

例  句:因此我给他个迅雷不及掩耳的突然袭击,一口把他吃掉,是完全有可能的。(曲波《林海雪原》二九)

掩耳盗铃yǎn ěr dào líng

成语解释: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例  句:硬把汉奸合法化了,只是掩耳盗铃的笨拙的把戏。(闻一多《谨防汉奸合法化》)

掩人耳目yǎn rén ěr mù

成语解释:遮掩别人的耳朵和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人,欺骗人。

成语出处:《大宋宣和遗事》亨集:“虽欲掩人之耳目,不可得也。”

例  句:必须假手他人,死于道路,方可掩人耳目。(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二回)

震耳欲聋zhèn ěr yù lóng

成语解释: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例  句: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则是茶堂倌震耳欲聋的吆喝。(沙汀《呼嚎》)

执牛耳zhí niú ěr

成语解释: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代表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权威的地位。

成语出处:《左传·哀公十七年》:“诸侯盟,谁执牛耳?”

昏聩无能hūn kuì wú néng

成语解释:昏:眼睛看不清楚;聩:耳朵听不清楚。眼花耳聋,没有能力。比喻头脑糊涂,没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耳濡目染ěr rǔ mù rǎn

成语解释: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成语出处: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例  句:她完全没有读过书,但她单凭耳濡目染,也认得一些字,而且能够暗诵得好些唐诗。(郭沫若《少年时代·我的童年》)

闭目塞听bì mù sè tīng

成语解释: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自纪》:“闭目塞聪,爱精自保。”

例  句:一个闭目塞听、同客观外界根本绝缘的人,是无所谓认识的。(毛泽东《实践论》)

延伸阅读
事务文书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处理日常事务时用来沟通信息、安排工作、总结得失、研究问题的实用文体,是应用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党务工作常用文书(通用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9-27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机关其他常用文书的写作基础知识(合集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11-13
新能源(NE):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db:tag]
2024-01-01
表现,汉语词汇,拼音是biǎoxiàn,意思是施展出来;显露出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岗双责落实不到位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岗双[db:tag]
2024-01-01
谈话,汉语词语,拼音是tánhuà,意思是指彼此的对谈。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从严治党谈话记录【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第一篇: 从严治党谈话记录  一[db:tag]
2024-01-01
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db:tag]
2024-01-01
作风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zuòfēng,是指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态度或行为风格;文艺家或作品的风格。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工作作风不够扎实[db:tag]
2024-01-01
安全生产知识宣传安全就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过程中或生产过程中的设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铁路安全宣传资料【六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db:tag]
2024-01-01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就党史学习教育作出部署安排。3月,中央军委印发《关于在全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对全军开展[db:tag]
2024-01-01
入党是指经过一定手续,得到某政党组织批准而成为该党之成员。亦特指加入中国共产党。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入党动机最佳回答集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第1篇[db:tag]
2024-01-01
  • 推荐访问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stokuaidi.com/www/caches/caches_template/default_lx/content/show.php on line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