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草寻蛇bō cǎo xún shé
成语解释: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例 句:现今惧太后梗阻新改,你反拨草寻蛇,撩起太后那边,好不误事!(《晚清文学丛钞·大马扁》第十二回)
不得善终bù dé shàn zhōng
成语解释:善终:正常死亡。指人不得好死。常指恶人应有的坏下场。
为虎添翼wèi hǔ tiān yì
成语解释: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
成语出处:《逸周书·寤敬篇》:“毋为虎傅翼,将飞入邑,择人而食之。”《淮南子·兵略训》:“今乘万民之力而反为残贼,是为虎傅翼,曷为弗除。”《韩非子·难势》:“毋为虎傅翼,将飞入邑,择人而食之
剪恶除奸jiǎn è chú jiān
成语解释:剪、除:扫除。扫除恶人与奸人。
例 句:似你我行侠尚义,理应济困扶危,剪恶除奸。(清·石玉昆《七侠五义》第六十回)
与虎谋皮yǔ hǔ móu pí
成语解释:跟老虎商量要它的皮。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绝对办不到。
成语出处:《太平御览》卷二0八引《符子》:“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
天堂地狱tiān táng dì yù
成语解释:原为佛家语。指善人死后升入天堂,恶人死后堕入地狱。佛家用以劝善惩恶。后常用以比喻幸福和凄苦两种截然相反的生活境遇。
成语出处:《宋书·天竺迦毘黎国传》:“且要天堂以就善,曷若服义而蹈道;惧地狱以敕身,孰与从理以端心。”
例 句:天堂地狱门相对,任君拣取那边好。(元·无名氏《度柳翠》第二折)
为虎傅翼wèi hǔ fù yì
成语解释:傅:通“附”;翼:翅膀。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
成语出处:《逸周书·寤敬篇》:“毋为虎傅翼,将飞入邑,择人而食之。”《淮南子·兵略训》:“今乘万民之力而反为残贼,是为虎傅翼,曷为弗除。”《韩非子·难势》:“毋为虎傅翼,将飞入邑,择人而食之
官仓老鼠guān cāng láo shǔ
成语解释:官仓:放公粮的地方。比喻有所依恃的恶人。
成语出处:唐·曹邺《官仓鼠》:“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也不走。”
为虎作伥wèi hǔ zuò chāng
成语解释:伥:伥鬼,古时传说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变成伥鬼,专门引诱人来给老虎吃。替老虎做伥鬼。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成语出处:《太平广记》卷四百三十:“伥鬼,被虎所食之人也,为虎前呵道耳。”宋·孙光宪《北梦琐言逸文》卷四:“凡死于虎,溺于水之鬼号为伥,须得一人代之。”
例 句:为着要得虎子而身入虎穴,决不是身入虎穴去为虎作伥。(郭沫若《〈闻一多全集〉序》)
以毒攻毒yǐ dú gōng dú
成语解释:攻:治。中医用语,指用含有毒性的药物治疗毒疮等恶性病。比喻利用不良事物本身的矛盾来反对不良事物,或利用恶人来对付恶人。
成语出处: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九:“骨咄犀,蛇角也,其性至毒,而能解毒,盖以毒攻毒也。”
例 句:以毒攻毒,反而证明了反对白话者自己的不识字,不通文。(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从“别字”说开去》)
引虎自卫yǐn hǔ zì wèi
成语解释:引:招引。引来老虎,保卫自己。比喻企图依仗恶人,结果反受其害。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严颜在巴郡,闻刘璋法正请玄德入川,拊心而叹曰:‘此所谓独坐穷山,引虎自卫者也!’”
撩蜂剔蝎liáo fēng tì xiē
成语解释:比喻招惹恶人,自讨苦吃。
与虎添翼yǔ hǔ tiān yì
成语解释:翼:翅膀。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
成语出处:《逸周书·寤敬篇》:“毋为虎傅翼,将飞入邑,择人而食之。”《淮南子·兵略训》:“今乘万民之力而反为残贼,是为虎傅翼,曷为弗除。”
例 句:若纵之使之归袁绍,是与虎添翼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
帮虎吃食bāng hǔ chī shí
成语解释:比喻帮助恶人做坏事。
例 句:又兼陆好善的母亲、妻子帮虎吃食,狐假虎威,陪看皇姑寺,煞是有趣,……。(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七十八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