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形容解释不清楚的成语|形容才能的成语解释例句有哪些?常用描写才能的成语148个

常用文书 |

时间:

2020-09-15

|

推荐访问

【www.stokuaidi.com--常用文书】

百巧千穷bǎi qiǎo qiān qióng

成语解释:指有才能者境遇反而不好。

成语出处:宋·陈师道《早起》诗:“有家无食违高枕,百巧千穷只短檠。”

并驾齐驱bìng jià qí qū

成语解释:并驾:几匹马并排拉着一辆车;齐驱:一齐快跑。并排套着的几匹马一齐快跑。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是以驷牡异力,而六辔如琴;并驾齐驱,而一毂统福。”

例  句:若让我估量这本书的总价值,我以为只逊于《红楼梦》一筹,与《儒林外史》是可以并驾齐驱的。(朱自清《歧路灯》)

并日而食bìng rì ér shí

成语解释:并日:两天合并成一天。不能天天得食,两天三天才能得一天的粮食。形容生活穷困。

成语出处:《礼记·儒行》:“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例  句: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

博学多才bó xué duō cái

成语解释: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成语出处:《晋书·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环伟倜傥,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例  句:贯忠博学多才,也好武艺,有肝胆。(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一回)

人尽其才rén jìn qí cái

成语解释: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成语出处:《淮南子·兵略训》:“若乃人尽其才,悉用其力。”

例  句:如果能够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我们的国家就会发展得更快。

避让贤路bì ràng xián lù

成语解释:避让:辞职的谦词;贤路:贤才仕进路。辞官退隐,让有才能的出来做事。

成语出处:《史记·万石张叔列传》:“愿归丞相侯印,乞骸骨归,避贤者路。”

不露锋芒bù lù fēng máng

成语解释:锋芒:比喻锐气或才干。不显露出锐气或才干。多指有意地将自己的才能、抱负等加以掩饰。

成语出处: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寇准)能断大事,不拘小节;有干将器,不露锋芒。”

才德兼备cái dé jiān bèi

成语解释:才:才能。德:品德。备:具备。才能和品德都具备。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娶小乔》第一折:“江东有一故友,乃鲁子敬,此人才德兼备。”

尺寸可取chǐ cùn kě qǔ

成语解释:比喻有些许长处。这是认为自己有才能的谦虚说法。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负重故也。”

才高行厚cái gāo xíng hòu

成语解释:厚:不可轻薄,端谨。指才能高,品德端谨。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命禄》:“或时才高行厚,命恶,废而不进;知寡德薄,命善兴而超迈。”

才兼文武cái jiān wén wǔ

成语解释:指人具有文武两方面的才能。

成语出处:《后汉书·卢植传》:“熹平四年,九江蛮反,四府选植才兼文武,拜九江太守。”

才识过人cái shí guò rén

成语解释:才能和见识超过一般人。

成语出处:元·马致远《荐福碑》第四折:“果然不干我事,是兄弟才识过人。”

不羁之才bù jī zhī cái

成语解释:非凡的、不可拘束的才能。

成语出处:《汉书·司马迁传》:“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

席珍待聘xí zhēn dài pìn

成语解释:席:铺陈;聘:请人任职。铺陈珍品,待人选用。旧指有才能的人等待受聘用。

成语出处:《礼记·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

德薄才疏dé bó cái shū

成语解释:薄:浅;疏:空虚。品行和才能都很差。常作谦辞。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八回:“小弟德疏才薄,怎敢承当此位!若得居末,尚自过分。”

灿若繁星càn ruò fán xīng

成语解释:灿:灿烂。繁:众多。亮晶晶的就像天上众多的星星。比喻才能出从的人很多。

独鹤鸡群dú hè jī qún

成语解释:一只鹤站在鸡群中。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超群出众。

成语出处:晋·戴逵《竹林七贤论》:“嵇绍入洛,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南朝梁·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例  句:独鹤鸡群自寡俦,三间老屋日西头。(清·钱谦益《客途有怀吴中故人周吏部景文》)

烈火见真金liè huǒ jiàn zhēn jīn

成语解释:真金是不怕烈火烧的,所以只有在烈火中才能鉴别出是不是真金。比喻在关键时刻最能考验人。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lù yáo zhī mǎ lì,rì jiǔ jiàn rén xīn

成语解释: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则愿得姐姐长命富贵,若有些儿好歹,我少不得报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例  句:但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在长期和残酷的战争中,游击战争将表现其很大的威力,实在是非同小可的事业。(毛泽东《论持久战》)

民保于信mín bǎo yú xìn

成语解释:指执政的人有信还要有义,才能受到人民拥护。

成语出处:《左传·定公十四年》:“谚曰:‘民保于信。’吾以信义也。”

初露锋芒chū lù fēng máng

成语解释:比喻刚开始显示出力量或才能。

例  句:他在这次比赛中初露锋芒,夺得第一名。

高材疾足gāo cái jí zú

成语解释:高材:才能高;疾足:迈步快。形容人才能出众,行事敏捷。

成语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才华超众cái huá chāo zhòng

成语解释: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才能远远超出一般人。

出类拔萃chū lèi bá cuì

成语解释: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成语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例  句:而在那海一样的人民当中,到处都有出类拔萃的劳动英雄,这些英雄本身就是人民当中开出的鲜艳花朵。(杨朔《迎春词》)

生花之笔shēng huā zhī bǐ

成语解释: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成语出处: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淑质英才shū zhì yīng cái

成语解释:淑:善良;英:非凡。善良的品质,非凡的才能。

成语出处:《后汉书·祢衡传》:“字正平,淑质贞亮,英才卓砾。”

措置裕如cuò zhì yù rú

成语解释:措置:处理,安排;裕如:从容不迫,很有办法的样子。处理事情从容不迫。常用来称赞人有办事的才能和经验。

成语出处:清·刘坤一《提督因疾出缺请旨简放折》:“前署苏松、福山等镇篆务措置裕如,堪以很令署理。”

例  句:在所谓国民党偏师说的的指导之下,使得反对第四次“围剿”丧失了措置裕如的能力的事实。(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才气过人cái qì guò rén

成语解释:才:才能;气:气魄。才能气魄胜过一般的人。

成语出处:《史记·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己惮籍矣。”

藏器待时cáng qì dài shí

成语解释:器:用具,引伸为才能。比喻学好本领,等待施展的机会。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例  句:李如真四月二十六日书到黄安,知兄已到家,藏器待时,最喜最喜。(明·李贽《续焚书·与焦弱侯》)

材高知深cái gāo zhì shēn

成语解释:材:通“才”。知:通“智”。才能出众,智慧高超。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程材》:“今世之将,材高知深,通达众凡,举纲持领,事无不定。”

学浅才疏xué qiǎn cái shū

成语解释:才能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若学浅而空迟,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闻。”明·高明《琵琶记·南浦嘱别》:“你读书思量做状元,我只怕你学疏才浅。”

例  句:本人学浅才疏,只能尽力而为之。

出将入相chū jiàng rù xiàng

成语解释:出征可为将帅,入朝可为丞相。指兼有文武才能的人,也指文武职位都很高。

成语出处:唐·崔颢《江畔老人愁》诗:“两朝出将复入相,五世迭鼓乘朱轮。”

例  句:当下姑娘脸上的那番得意,漫说出将入相,八座三台,大约立刻叫她出将入相,升成佛天,她也不换。(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七回)

德薄能鲜dé bó néng xiǎn

成语解释:鲜:少。德行浅薄,才能不足(表示自谦的话)。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泷冈阡表》:“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例  句:我到手的帝位,不料竟成泡影,我是德薄能鲜,不容多说了。(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六十七回)

德才兼备dé cái jiān bèi

成语解释:德:品德;才:才能;备:具备。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娶小乔》第一折:“江东有一故友,乃鲁子敬,此人才德兼备。”

东床快婿dōng chuáng kuài xù

成语解释:指为人豁达,才能出众的女婿。是女婿的美称。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郗太傅在京品,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礼贤下士lǐ xián xià shì

成语解释: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计自己的身分去结交。

成语出处:《新唐书·李勉传》:“其在朝廷,鲠亮廉介,这宗臣表,礼贤下士有始终,尝引李巡、张参在幕府。”

例  句:我今天看见了一位礼贤下士的大人先生,在今世只怕是要算绝少的了。(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

两鼠斗穴liǎng shǔ dòu xué

成语解释:比喻敌对双方在地势险狭的地方相遇,只有勇往直前的才能获胜。

成语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

藏巧于拙cáng qiǎo yú zhuō

成语解释:有才能而不显示出来。

多才多艺duō cái duō yì

成语解释: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成语出处:《尚书·金滕》:“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艺。”

例  句:那字刻得细入毫芒,却又波磔分明,不觉叹道:“此公真是多才多艺!”(清·吴趼人《二十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三回)

龙蟠凤逸lóng pán fèng yì

成语解释:如龙盘曲,如凤深藏。比喻有才能而没有人赏识。

成语出处:唐·李白《与韩刑州书》:“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

乱世英雄luàn shì yīng xióng

成语解释:乱世:动乱的不安定的时代;英雄:才能勇武超过常人的人。混乱动荡时代中的杰出人物。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曹公少时见乔玄。玄谓曰:‘天下方乱,群雄虎争,拨而理之非君乎?然君实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

才高识远cái gāo shí yuǎn

成语解释:才能超众,见识深远。

成语出处:宋·强至《祠部集·送王宾玉》:“志节慷慨忠义俱,才高识远器有余。”

名实难副míng shí nán fù

成语解释:名声大,实际才能与名声不相称。

成语出处:《后汉书·黄琼传》:“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盖世之才gài shì zhī cái

成语解释:盖世:压倒当世,超出世上所有的;才:才能。形容超出当代、无与伦比的才能。

成语出处:宋·苏轼《留侯论》:“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高材捷足gāo cái jié zú

成语解释:高材:才能高;捷足:迈步快。形容人才能出众,行事敏捷。

成语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例  句:有力量者十二首都作也可;不能的作一首也可。高材捷足者为尊。(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踔绝之能chuō jué zhī néng

成语解释:踔绝:高超。高超的本领、才能。

成语出处:《汉书·孔光传》:“非有踔绝之能,不相逾越。”

人才辈出rén cái bèi chū

成语解释:辈出:一批一批地出现。形容有才能的人不断涌现。

成语出处: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元纪·世祖至元二十年》:“得如左丞许衡教国子,则人才辈出矣。”

例  句:我们的时代是人才辈出的时代。

出口入耳chū kǒu rù ěr

成语解释:指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成语出处:《左传·昭公二十年》:“言出于余口,入于尔耳,谁告建也?”

人中狮子rén zhōng shī zǐ

成语解释:像狮子是兽中之王那样。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成语出处:《释氏要览》:“天竺大乘沙门佛陀斯那天才特拔,诸国独步,内外综博,无籍不练,世人咸曰人中狮子。”

任重才轻rèn zhòng cái qīng

成语解释:责任重大,才能薄弱。表示力不胜任。常作谦词。

成语出处:三国蜀·诸葛亮《与参军掾属教》:“任重才轻,故多阙漏。”

瑚琏之器hú liǎn zhī qì

成语解释:瑚琏:古代祭祀时盛黍稷的尊贵器械皿,夏朝叫“瑚”殷朝叫“琏”。比喻人特别有才能,可以担当大任。

成语出处:《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日:‘赐也何如?’子日:‘女器也’。日:‘何器也?’日:‘瑚瑚也。’”

例  句:公以瑚琏之器为郎官,以干将之断宰赤县。(唐·李华《卢郎中斋居记》)

聪明才智cōnɡ mínɡ cái zhì

成语解释:指人的智慧和才能。

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如有聪明才智,识达古今,正当辅佐君子,助其不足”

识时务者为俊杰shí shí wù zhě wéi jùn jié

成语解释: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襄阳记》:“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

例  句:语曰:“识时务者为俊杰。”我愿今日的三民主义者记取此语。(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大显身手dà xiǎn shēn shǒu

成语解释:显:表露,表现;身手:指本领。充分显示出本领和才能。

例  句:爱唱的人,就在舞台上痛痛快快唱吧!爱种棉花的,就在连成片的土地上大显身手吧!(茹志娟《高高的白杨树》)

韬光晦迹tāo guāng huì jì

成语解释:韬光:把才华隐藏起来;晦迹:不让人知道自己的踪迹。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成语出处:《旧唐书·宣宗记》:“历太和会昌朝,愈事韬晦,群居游处,未尝有言。”

韬晦之计tāo huì zhī jì

成语解释:韬:把才华隐藏起来;晦:不让人知道自己的踪迹。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成语出处:《旧唐书·宣宗记》:“历太和会昌朝,愈事韬晦,群居游处,未尝有言。”

例  句: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

大展经纶dà zhǎn jīng lún

成语解释:经纶:整理丝缕,比喻治理国家,也指政治才能。充分施展政治才能。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先取荆州后取川,大展经纶补天手。”

简能而任jiǎn néng ér rèn

成语解释:简:选择。任:作用。选择有才能的人委以重任。

成语出处:《旧唐书·魏征传》:“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江海不逆小流jiāng hǎi bù nì xiǎo liú

成语解释:江海的浩瀚,是能容纳细流的缘故。比喻人气度大才能担当大事。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尊贤》:“太山不辞壤石,江海不逆小流。”

妒贤嫉能dù xián jí néng

成语解释:妒、嫉:因别人好而忌恨。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成语出处:《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妒贤嫉能,御下蔽之。”

例  句:此人只怀妒贤嫉能之心,但恐众豪杰势力相压。(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九回)

将门无犬子jiàng mén wú quǎn zǐ

成语解释:将门:将、相的家庭。比喻父辈有才能,子孙也不会有庸才俗辈。

祥麟威凤xiáng lín wēi fèng

成语解释:麒麟和凤凰,古代传说是吉祥的禽兽,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见到。后比喻非常难得的人才。

成语出处:《宋史·符瑞志中》:“元康四年,南郡获威凤。”

蛟龙得水jiāo lóng dé shuǐ

成语解释:传说蛟龙得水后就能兴云作雨飞腾升天。比喻有才能的人获得施展的机会。也比喻摆脱困境。

成语出处:《管子·形势》:“人主待得民,而后成其威,故曰:蛟龙得水,而神可立也,虎豹得幽,而威可载也。”

例  句:西伯夸官先饮宴,蛟龙得水离泥沙。(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回)

道远知骥,世伪知贤dào yuǎn zhī jì, shì wěi zhī xián

成语解释:骥:良马。路途遥远才可以辨别良马,世间的虚伪狡诈才能鉴别贤才。比喻经过长久的磨练,才能看出人的优劣。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矫志》“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巾帼奇才jīn guó qí cái

成语解释:巾帼: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妇女。女子中有特殊才能的人。

例  句:据这景象,岂但是一二闺秀,只怕尽是巾帼奇才哩!(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

矜才使气jīn cái shǐ qì

成语解释:矜:自夸;使气:意气用事。倚仗自己的才能,使意气,不谦虚。

例  句:先生学问渊博,矜才使气,医卜艺术之书,无不周览。(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十五回)

英雄气短yīng xióng qì duǎn

成语解释:指有才能的人因沉迷于爱情而丧失进取心。

例  句:倘若有冒功等事,岂不使英雄气短,谁肯替国家出力!(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二十三回)

经天纬地jīng tiān wěi dì

成语解释:规划天地。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做非常伟大的事业。

成语出处:《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经纬天地曰文。”《国语·周语》:“天六地五,数之常也。经之以天,纬之以地。”

例  句:想先生意中,必以为这一篇经天纬地的妙文,定能使《新青年》诸记者拜服得五体投地。(刘半农《奉答王敬轩先生》)

敬老尊贤jìng lǎo zūn xián

成语解释:尊敬年纪大的或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

敬谢不敏jìng xiè bù mǐn

成语解释: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或不能接受。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

成语出处:唐·韩愈《寄卢仝》诗:“买羊沽酒谢不敏,偶逢明月曜桃李。”

举善荐贤jǔ shàn jiàn xián

成语解释:贤:胡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举善荐贤,乃美事也;卿何荐人于朝,即自焚其奏稿,不令人知耶?”

劳思逸淫láo sī yì yín

成语解释:逸:安逸。指参加实际劳动,才能想到爱惜物力,知道节俭;贪图安逸就容易放荡堕落。

成语出处:《国语·鲁语》:“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

老牛破车lǎo niú pò chē

成语解释:老牛拉破车。比喻做事慢吞吞,一点不利落。也比喻才能低。

例  句:要想完成这顶任务,就不能像老牛破车似的,要雷厉风行,说干就干。

妒能害贤dù néng hài xián

成语解释:贤、能:有德有才的人;害:陷害。嫉妒有才能的人,陷害贤明的人。指容不下才能、品德比自己高的人。

成语出处:《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妒贤嫉能,御下蔽之。”

例  句:您听者,李存信妒能害贤,飞虎将负屈啣冤。(元·关汉卿《哭存孝》第四折)

炼石补天liàn shí bǔ tiān

成语解释:炼:用加热的方法使物质纯净或坚韧。古神话,相传天缺西北,女娲炼五色石补之。比喻施展才能和手段,弥补国家以及政治上的失误。

成语出处: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覆,地不周载……于是女娲练五色石以补苍天。”

盖棺论定gài guān lùn dìng

成语解释:盖上棺材盖,才能下结论。人死后对其一生作出评价。

成语出处:唐·韩愈《同冠峡》诗:“行矣且无然,盖棺事乃了。”

例  句:在过去说来,她这个小命运已是被盖棺论定了,然而在今天,这一切都要重新估计。(茹志娟《在果树园里》)

量才录用liàng cái lù yòng

成语解释:根据才能大小分配一定工作。

成语出处:《礼记·王制》:“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辨然后使之。”

例  句:凡愿继续服务者,在人民政府接管后,准予量才录用。(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

盖世无双gài shì wú shuāng

成语解释:盖:压倒,超过。才能或武艺当代第一,没有人能比得上。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

例  句:这么大的钻石,真是盖世无双

灵蛇之珠líng shé zhī zhū

成语解释: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成语出处:《淮南子·说览冥训》:“譬如惰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

例  句: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三国魏·曹植《与汤德祖书》)

柳絮才高liǔ xù cái gāo

成语解释:表示人有卓越的文学才能。多指女子。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拟?’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操刀伤锦cāo dāo shāng jǐn

成语解释:操刀和割锦本不是一回事,后人并而为一,比喻才能太低,不能胜任责任重大的事情。

成语出处:《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於子?……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

伐功矜能fá gōng jīn néng

成语解释:伐、矜:夸耀。指吹嘘自己的功劳和才能。形容居高自大,恃才傲物。

成语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

露才扬己lù cái yáng jǐ

成语解释:显露自己的才能。也比喻炫耀才能,表现自己。

成语出处:汉·班固《离骚序》:“今若屈原,露才扬己,竞乎危国群小之间,以离谗贼。”

例  句:既失博学知服之义,且开露才扬己之风,此学者之大病也。(清·陈澧《东塾读书记·郑学》)

凤凰在笯fèng huáng zài nú

成语解释:笯:鸟笼。凤凰被关在笼中。比喻有才能者不能施展报负。

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九章·怀沙》:“凤凰在笯兮,鸡鹜翔舞。”

绵里薄材mián lǐ bó cái

成语解释:力量小,没有什么才能。常用作谦词。

成语出处:《汉书·严助传》:“且越人绵里薄材,不能陆战。”

例  句:在昔之懋勋明德,尚莫敢居,如臣之绵里薄材,岂宜非据。(宋·王安石《乞免使相充观察使第二表》)

高世骇俗gāo shì hài sú

成语解释:高世:超出世人;骇:惊吓,震惊。具有令一般人吃惊的才能。比喻才智超群。

名过其实míng guò qí shí

成语解释:名声超过实际才能。

成语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故禄过其功者削,名过其实者损。”

鹤立鸡群hè lì jī qún

成语解释: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成语出处:晋·戴逵《竹林七贤论》:“嵇绍入洛,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例  句:正在谈论,谁知女儿国王忽见林之洋杂在众人中,如鹤立鸡群一般。(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九回)

明珠暗投míng zhū àn tóu

成语解释:原意是明亮的珍珠,暗里投在路上,使人看了都很惊奇。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也比喻好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

成语出处:《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明月之珠,夜光的璧,以暗投于道路,人无不按剑相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

例  句:又在扬州商家见有虞山客携送黄杨翠柏各一盆,惜乎明珠暗投。(清·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能不称官néng bù chèn guān

成语解释:才能跟职位不相称。

成语出处:《汉书·刑法志》:“德不称位,能不称官。”

牛刀小试niú dāo xiǎo shì

成语解释:牛刀:宰牛的刀;小试:稍微用一下,初显身手。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

成语出处:宋·苏轼《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诗:“读遍牙签三万轴,欲来小邑试牛刀。”

铅刀一割qiān dāo yī gē

成语解释:铅刀虽不锋利,偶尔用得得当,也能割断东西。比喻才能平常的人有时也能有点用处。多作请求任用的谦词。

成语出处:《后汉书·班超传》:“况臣奉大汉之威,而无铅刀一割之用呼?”

曲突徙薪qū tū xǐ xīn

成语解释:曲:弯;突:烟囱;徒:迁移;薪:柴草。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成语出处:《汉书·霍光传》:“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例  句:曲突徙薪广恩泽,愿亟靖海安天骄。(清·黄遵宪《福州大水行同张樵野丈龚蔼人丈作》)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quán bù lí shǒu,qǔ bù lí kǒu

成语解释:练武的人应该经常练,唱歌的人应该经常唱。比喻只有勤学苦练,才能使功夫纯熟。

群空冀北qún kōng jì běi

成语解释:比喻有才能的人遇到知己而得到提拔。

成语出处:唐·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

教一识百jiāo yī shí bǎi

成语解释:形容具有特殊的才能、智慧。

成语出处:汉·刘向《列女传·母仪》:“文王生而明圣,太任教之,以一而识百。”

人才济济rén cái jǐ jǐ

成语解释:济济:众多的样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

成语出处:《书·大禹漠》:“济济有众,咸听朕命。”

例  句:闺臣见人才济济,十分欢悦。(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二回)

鸿渐之仪hóng jiàn zhī yí

成语解释:对人风采才能的赞词。

成语出处:《周易·渐》:“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人中骐骥rén zhōng qí jì

成语解释:骐骥:良马。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成语出处:《南史·徐勉传》:“此所谓人中骐骥,必能致千里。”

怀璧其罪huái bì qí zuì

成语解释:怀:怀藏。身藏璧玉,因此获罪。原指财能致祸。后也比喻有才能而遭受忌妒和迫害。

成语出处:《左传·桓公十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任贤使能rèn xián shǐ néng

成语解释:任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成语出处:《荀子·王制》:“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汉·王充《论衡·自然》:“舜、禹承安继治,任贤使能,恭己无为而天下治。”

例  句:吴主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二回)

厚积薄发hòu jī bó fā

成语解释:厚积:指大量地、充分地积蓄;薄发:指少量地、慢慢地放出。多多积蓄,慢慢放出。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

日下无双rì xià wú shuāng

成语解释:京城无人可比。比喻才能出众。

成语出处:《梁书·伏挺传》:“父友人乐安任深相叹异,常曰:‘此子日下无双。’”

入铁主簿rù tiě zhǔ bù

成语解释:比喻有才能有经验的官员。

成语出处:《北齐书·许淳传》:“淳清识敏速,达于从政,任司徒主簿,以能判断,见之时人,号为入铁主簿。”

生花妙笔shēng huā miào bǐ

成语解释: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成语出处: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加人一等jiā rén yī děng

成语解释:加:超过。超过别人一等。比喻学问才能超过一般人。也指争强好胜。

成语出处:《礼记·檀弓上》:“献子加于人一等矣。”

例  句:你这见解,一定加人一等,这等玄妙高超法,我两个怎能帮助你得来(《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

师道尊严shī dào zūn yán

成语解释: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成语出处:《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怀才不遇huái cái bū yù

成语解释:怀:怀藏;才:才能。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难以施展;多指屈居微贱而不得志。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五:“眼见别人才学万倍不如他的,一个个出身显通,享用爵禄偏则自家怀才不遇。”

例  句:高曾祖考,俱是怀才不遇的秀才。(清·夏敬渠《野叟曝言》)

恃才傲物shì cái ào wù

成语解释:恃:依靠、凭借;物:人,公众。仗着自己有才能,看不起人。

成语出处:《南史·萧子显传》:“恃才傲物,宜谥曰骄。”

例  句:唐薛澄州昭纬,即保逊之子也。恃才傲物,亦有父风。(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

嫉闲妒能jí xián dù néng

成语解释:嫉、妒:因别人好而忌恨。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成语出处:《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妒贤嫉能,御下蔽之。”

岁寒知松柏suì hán zhī sōng bǎi

成语解释: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

成语出处:《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例  句:岁寒松柏当朝选,忠臣要剖葵心献。(明·王世贞《鸣凤记》第十六出)

济济一堂jǐ jǐ yī táng

成语解释: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成语出处:《书·大禹谟》:“济济有众。”

例  句:摄影中济济一堂的满是儿童。(朱自清《“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韬光养晦tāo guāng yǎng huì

成语解释: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成语出处:《旧唐书·宣宗记》:“历太和会昌朝,愈事韬晦,群居游处,未尝有言。”

将门虎子jiàng mén hǔ zǐ

成语解释:将门:世代为将的人家。比喻父辈有才能,子孙也身手不凡。也指后生子弟不辱门庭。

铁中铮铮tiě zhōng zhēng zhēng

成语解释:铮铮:金属器皿相碰的声音。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成语出处:《后汉书·刘盆子传》:“卿所谓铁中铮铮,庸中佼佼者也。”

例  句:黑闼何足道!如汉田横,唐之李密,亦可谓铁中铮铮者也。(明·瞿祐《剪灯新话·华亭逢故人记》)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jiān tīng zé míng,piān xìn zé àn

成语解释: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成语出处:汉·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例  句:唐朝人魏徵说过:“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毛泽东《矛盾论》)

威风祥麟wēi fēng xiáng lín

成语解释:麒麟和凤凰,古代传说是吉祥的禽兽,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见到。后比喻非常难得的人才。

成语出处:《宋史·符瑞志中》:“元康四年,南郡获威风。”《宋史·乐志一》:“九年,岚州献祥麟。”

纬武经文wěi wǔ jīng wén

成语解释:指有文有武,有治理国家的才能。

成语出处:《晋书·齐王攸传赞》:“自家刑国,纬武经文。”

文章憎命wén zhāng zèng mìng

成语解释:憎:厌恶。文章厌恶命运好的人。形容有才能的人遭遇不好。

成语出处:唐·杜甫《天末怀李白》诗:“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梧鼠技穷wú shǔ jì qióng

成语解释:梧鼠:即“鼯鼠”,为鼣鼠之误。比喻才能有限。

成语出处:《荀子·劝学》:“腾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

物腐虫生wù fǔ chóng shēng

成语解释:东西腐烂了才会生虫。比喻祸患的发生,总有内部的原因。也比喻本身有了弱点,别人才能乘机打击。

成语出处:《荀子·劝学》:“肉腐出虫,鱼枯生蠹。”宋·苏轼《范增论》:“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

退让贤路tuì ràng xián lù

成语解释:退让:辞职的谦词;贤路:贤才仕进路。辞官退隐,让有才能的出来做事。

成语出处:《史记·万石张叔列传》:“愿归丞相侯印,乞骸骨归,避贤者路。”

贤良方正xián liáng fāng zhèng

成语解释:贤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

成语出处:《史记·平准书》:“当是之时,招尊方正贤良文学之士,或至公卿大夫。”

例  句:门首都竖着金字匾额,也有写着“贤良方正”的,也有写着“孝悌力田”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三回)

显露头角xiǎn lù tóu jiǎo

成语解释:露:显露。头上的角已明显地突出来了。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

成语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焉。”

淡泊明志dàn bó míng zhì

成语解释: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

成语出处:三国·蜀·诸葛亮《戒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例  句:至于宽闲之野,寂寞之滨,每自寓其天怀之乐,而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未尝不处处流露。(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三)

将相之器jiàng xiàng zhī qì

成语解释:将:将帅;相:宰相;器:度量,才干。有担任将帅或宰相的度量和才能。

成语出处:《后汉书·贾复传》:“贾君之容貌、志气如此,而勤于学,将相之器也。”

胸中甲兵xiōng zhōng jiǎ bīng

成语解释:甲兵:披甲的士兵。比喻人具有军事才能。

成语出处:《魏书·崔浩传》:“汝曹视此人尪纤懦弱,手不能弯弓持矛,其胸中所怀乃逾于甲兵。”

秀出班行xiù chū bān háng

成语解释:秀出:高出,引伸为才能出众,优秀;班行:班次行列,指在朝为官的位次,后也指同列、同辈。才能优秀,超出同辈。

成语出处:唐·韩愈《太原王公神道碑铭》:“秀出班行,乃动帝目。”

绣花枕头xiù huā zhěn tóu

成语解释:比喻徒有外表而无学识才能的人。

成语出处: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六回:“顶冠束带,居然官宦人家,谁敢说他是个绣花枕头,外面绣得五色灿烂,里面却包着一包稻草。”

萧曹避席xiāo cáo bì xí

成语解释:萧曹:指汉高祖的丞相萧何、曹参;避席:起立离座,表示敬意。连萧何、曹参都要对他肃然起敬。比喻政治才能极大,超过前人。

成语出处:《旧唐书·李德裕传论》:“语文章,则严、马扶轮;论政事,则萧、曹避席。”

言过其实yán guò qí shí

成语解释:实:实际。原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书·马良传》:“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例  句:我不能不将他们那旗人的历史对你讲明,你好知道我不是言过其实。(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

野无遗贤yě wú yí xián

成语解释:有才能的人都受到任用。指任人唯贤,人尽其才。

成语出处:《书·大禹漠》:“野无遗贤,万邦咸宁。”

一树百获yī shù bǎi huò

成语解释:树:种植。种一次收获一百次。比喻培植人才能长期获益。

成语出处:《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以貌取人yǐ mào qǔ rén

成语解释:根据外貌来判别一个的的品质才能。

成语出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之;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例  句:真是糟糕,他早又不说,但也只怪我们以貌取人,在事前没有经过一道甄别了。(郭沫若《涂家埠》)

因任授官yīn rèn shòu guān

成语解释:根据才能授予官职。

成语出处:《韩非子·定法》:“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

经国之才jīng guó zhī cái

成语解释:经:治理。有治理国家的才能。形容才能卓著。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序》:“一时莫论,经国之才。”

英雄无用武之地yīng xióng wú yòng wǔ zhī dì

成语解释:比喻有才能却没地方或机会施展。

成语出处:《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

例  句:齐先生之所以英雄无用武之地,岂不是当时腐败的社会所造成的吗?(沙叶新《陈毅市长》)

有才无命yǒu cái wú mìng

成语解释:有才能但遭遇不好。指不得志。

成语出处:唐·杜甫《寄狄明府博济》诗:“比看书父四十人,有才无命百寮底。”

褎然举首yòu rán jǔ shǒu

成语解释:褎然:出众的样子;举:推举;首:第一。指人的才能超出同辈。

成语出处:《汉书·董仲舒传》:“今子大夫褎然为举首。”

崭露头角zhǎn lù tóu jiǎo

成语解释:崭:突出;露:显露。头上的角已明显地突出来了。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

成语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焉。”

例  句:此番吴氏北返,独倡保定会议,无非欲崭露头角,力与段派抗衡。(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一五回)

真才实学zhēn cái shí xué

成语解释:真正的才能和学识。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九回:“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

例  句:一百个说空话的人,不如一个有真才实学的实干家。

知人善任zhī rén shàn rèn

成语解释:知:了解,知道;任:任用,使用。善于认识人的品德和才能,最合理地使用。

成语出处:汉·班彪《王命论》:“盖在高祖,其兴也有五:一曰帝尧之功裔,二曰体貌多奇异,三曰神武有征应,四曰宽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

例  句:只有知人善任,才能人尽其才。

知人之明zhī rén zhī míng

成语解释:能看出人的品行才能的眼力。

例  句:前任督宪是兄弟同门世好,最有知人之明。阁下不以兄弟不才,时加教诲,为幸多矣!(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二回)

锥处囊中zhuī chǔ náng zhōng

成语解释:囊:口袋。锥子放在口袋里,锥尖就会露出来。比喻有才能的人不会长久被埋没,终能显露头角。

成语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卓立鸡群zhuó lì jī qún

成语解释: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成语出处:晋·戴逵《竹林七贤论》:“嵇绍入洛,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南朝梁·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作威作福zuò wēi zuò fú

成语解释:原意是只有君王才能独揽权威,行赏行罚。后泛指凭借职位,滥用权力。

成语出处:《尚书·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

例  句:姜三膘子一辈子是作威作福,花天酒地。(曲波《林海雪原》二)

拔犀擢象bá xī zhuó xiàng

成语解释:擢:提升。比喻提拔才能出众的人。

成语出处:宋·王洋《与丞相论郑武子状》:“敕局数人,其间固有拔犀擢象见称一时者,然而析理精微,旁通注意,鲜如克(郑武子)。”

例  句:既然要人任人唯亲,又怎能做到拔犀擢象呢?

延伸阅读
事务文书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处理日常事务时用来沟通信息、安排工作、总结得失、研究问题的实用文体,是应用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党务工作常用文书(通用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9-27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机关其他常用文书的写作基础知识(合集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11-13
新能源(NE):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db:tag]
2024-01-01
表现,汉语词汇,拼音是biǎoxiàn,意思是施展出来;显露出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岗双责落实不到位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岗双[db:tag]
2024-01-01
谈话,汉语词语,拼音是tánhuà,意思是指彼此的对谈。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从严治党谈话记录【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第一篇: 从严治党谈话记录  一[db:tag]
2024-01-01
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db:tag]
2024-01-01
作风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zuòfēng,是指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态度或行为风格;文艺家或作品的风格。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工作作风不够扎实[db:tag]
2024-01-01
安全生产知识宣传安全就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过程中或生产过程中的设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铁路安全宣传资料【六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db:tag]
2024-01-01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就党史学习教育作出部署安排。3月,中央军委印发《关于在全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对全军开展[db:tag]
2024-01-01
入党是指经过一定手续,得到某政党组织批准而成为该党之成员。亦特指加入中国共产党。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入党动机最佳回答集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第1篇[db:tag]
2024-01-01
  • 推荐访问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stokuaidi.com/www/caches/caches_template/default_lx/content/show.php on line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