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烟火食bù chī yān huǒ shí
成语解释:烟火食:熟食。道教以为仙人可以不吃熟食。旧时用来称赞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一般。
成语出处: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九引《直方诗话》:“文潜先与李公择辈来予家作长句。后再同东坡来,坡读其诗,叹息云:‘此不是吃烟火食人道底言语。’”
例 句:我看你每每宁神养性,不食烟火,虽然有些道理;但这上面事迹,你何能晓得,却要观看。(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回)
大块文章dà kuài wén zhāng
成语解释:大块:大地。原指大自然锦绣般美好的景色。后用以称赞别人内容丰富的长篇文章。
成语出处: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例 句:眉山苍苍,大块文章,兽纽头,篆鸟迹,中空无物,何止容卿辈数十。(清·黄景仁《砚铭》)
粲花之论càn huā zhī lùn
成语解释:粲花:鲜艳的花朵;论:言论。称赞言论的典雅隽妙。
成语出处: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粲花之论》:“每与人谈论,皆成句读,如春葩丽藻,粲于齿牙之下,时人号曰:‘李白粲花之论。’”
例 句:此自师粲花之舌耳。然默验人情,实亦为理之所有。(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七)
衙官屈宋yá guān qū sòng
成语解释:衙官:军府的属官;屈:屈原;宋:宋玉。要以屈原、宋玉为属官。原为自夸文章好。后也用以称赞别人的文采。
成语出处:《新唐书·杜审言传》:“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
例 句:先生文学士,必能衙官屈宋,欲烦椽笔赋海市,幸无吝珠玉。(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
有脚阳春yǒu jiǎo yáng chūn
成语解释:承春:指春天。旧时称赞好官的话。
成语出处: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有脚阳春》:“宋璟爱民恤物,朝野归美,时人咸谓璟为有脚阳春,阳春言所至之处,如阳春煦物也。”
功德无量gōng dé wú liàng
成语解释:世界各地:功业和德行;无量:无法计算。旧时指功劳恩德非常大。现多用来称赞做了好事。
成语出处:《汉书·丙吉传》:“所以拥全神灵,成育圣躬,功德已无量矣。”
例 句:现在先生既然得到原文,我的希望是给他们彻底的修改一下,虽然牺牲太大,然而功德无量。(《鲁迅书信集·致孟十还》)
共挽鹿车gòng wǎn lù chē
成语解释:挽:拉;鹿车:古时的一种小车。旧时称赞夫妻同心,安贫乐道。
成语出处:《后汉书·鲍宣妻传》:“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著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
后来居上hòu lái jū shàng
成语解释:后来的超过先前的。有以称赞后起之秀超过前辈。
成语出处:《史记·汲郑列传》汲黯对汉武帝说:“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
例 句:今老矣,乐不预少年文酒之会,后来居上,又不知其为谁?(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十四)
呼牛呼马hū niú hū mǎ
成语解释:呼:称呼。称我牛也好,称我马也好。比喻别人骂也好,称赞也好,决不计较。
成语出处:《庄子·天道》:“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
例 句:呼牛呼马,无关轻重也。(清·俞樾《七侠五义序》)
天上麒麟tiān shàng qí lín
成语解释:称赞他人之子有文才。
成语出处:《南史·徐陵传》:“(徐陵)年数岁,家人携以候沙门释宝志,宝志摩其顶曰:‘天上石麒麟也。’”
毁誉不一huǐ yù bù yī
成语解释:毁誉:诋毁和称赞;不一:不一样,不一致。有人说好,有人说坏,说法不一。
例 句:外臣毁誉不一,俱着各自据实奏闻。(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十七回)
箕风毕雨jī fēng bì yǔ
成语解释:箕、毕:均为星名。古时认为月亮经过箕星时风多,经过毕星时雨多。原比喻人民的好恶不一样。后用于称赞为政体恤民情。
成语出处:《尚书·洪范》:“庶民惟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
例 句:箕风毕雨,育岭生峨。(南朝·梁·吴均《八公山赋》)
交口称誉jiāo kǒu chēng yù
成语解释:异口同声地称赞。
成语出处:唐·韩愈《柳志厚墓志铭》:“交口荐誉之。”
例 句:凡所实施,光明正大。艰苦奋斗,不敢告劳。全国人民,交口称誉。(毛泽东《陕甘宁边区政府、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
脍炙人口kuài zhì rén kǒu
成语解释: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和称赞和传讼。
成语出处:五代·王定宝《唐摭言·海叙不遇》:“如‘水声常在耳,山色不离门’,又‘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皆脍炙人口。”
例 句:一部脍炙人口的《国风》与《小雅》,也是“三百篇”的最精采部分,便是诗歌合作中最美满的成绩。(闻一多《歌与诗》)
鹿车共挽lù chē gòng wǎn
成语解释:鹿车:古时的一种小车;挽:拉。旧时称赞夫妻同心,安贫乐道。
成语出处:《后汉书·鲍宣妻传》:“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著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
马工枚速mǎ gōng méi sù
成语解释:原指枚皋文章写得多,司马相如文章写得工。后用于称赞各有长处。
成语出处:《汉书·枚乘传》:“为文疾,受诏辄成,故所赋者多;司马相如善为文而迟,故所作少而善于皋。”
屈艳班香qū yàn bān xiāng
成语解释:屈:指屈原;班:指班固。象《楚辞》、汉赋那样词藻艳丽,情味浓郁。称赞诗文优美。
成语出处:唐·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高摘屈宋艳,浓薰班马香。”
善善恶恶shàn shàn wù è
成语解释:称赞善事,憎恶坏事。形容人区别善恶,爱憎分明。
成语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
例 句:久闻刘景升善善恶恶,特往谒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
善颂善祷shàn sòng shàn dǎo
成语解释:关于颂扬,关于祝祷。用来称赞能在颂扬之中带有规劝的意思。
成语出处:《礼记·檀弓下》:“北面再拜稽首。君子谓之善颂善祷。”
措置裕如cuò zhì yù rú
成语解释:措置:处理,安排;裕如:从容不迫,很有办法的样子。处理事情从容不迫。常用来称赞人有办事的才能和经验。
成语出处:清·刘坤一《提督因疾出缺请旨简放折》:“前署苏松、福山等镇篆务措置裕如,堪以很令署理。”
例 句:在所谓国民党偏师说的的指导之下,使得反对第四次“围剿”丧失了措置裕如的能力的事实。(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画荻教子huà dí jiào zǐ
成语解释: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成语出处:《宋史·欧阳修传》:“家贫,致以荻画地学书。”
一字千金yī zì qiān jīn
成语解释: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成语出处:《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例 句: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
口碑载道kǒu bēi zài dào
成语解释:形容群众到处都在称赞。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七:“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有口皆碑yǒu kǒu jiē bēi
成语解释:碑:指记功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比喻人人称赞。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七:“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有目共赏yǒu mù gòng shǎng
成语解释:赏:称赞。谁看见了都称赞。
成语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二回:“这人负一时盛名,而《湘军志》一书做的委实是好,有目共赏。”
誉不绝口yù bù jué kǒu
成语解释:不住地称赞。
赞不绝口zàn bù jué kǒu
成语解释:不住口地称赞。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四回:“宝玉看了,赞不绝口。”
例 句:他常常在我面前把秋桐的文章捧上了天,赞不绝口。(邹韬奋《经历·新闻记者的作品》)
不虞之誉bù yú zhī yù
成语解释:虞:料想;誉:称赞。没有意料到的赞扬。
成语出处:《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例 句:但是,“不虞之誉”,也和“不虞之毁”一样地无聊。(鲁迅《三闲集·我和(语丝)的始终》)
爱民如子ài mín rú zǐ
成语解释:旧时称赞某些统治者爱护百姓,就象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
成语出处:《礼记·中庸》:“子,庶民也。”汉·刘向《新序·杂事一》:“良君将赏善而除民患,爱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若地。”
例 句:一路地方官员馈送礼物,岳爷始终不受……只是吩咐他们学好做官,须要爱民如子,无负朝廷。(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八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