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寒啼饥háo hán tí jī
成语解释: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成语出处:唐·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哭寒,年丰而凄啼饥。
伤心惨目shāng xīn cǎn mù
成语解释:伤心:使人心痛;惨目:惨不忍睹。形容非常悲惨,使人不忍心看。
成语出处:唐·李华《吊古战场文》:“伤心惨目,有如是也?”
例 句:因得常哭于芸娘之墓,形单影只,备极凄凉。且偶经故居,伤心惨目。(清·沈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
负老携幼fù lǎo xié yòu
成语解释:背着老人,带着孩子。形容百姓全体出动,流离失所的悲惨情景。
成语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吴太伯传》:“邠人父子兄弟相帅负老携幼揭釜甑而归。”
不忍卒读bù rěn zú dú
成语解释: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例 句:闽督何公小宋,挽其夫人一联,一字一泪,如泣如诉,令人不忍卒读。(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
凄风苦雨qī fēng kǔ yǔ
成语解释:凄风:寒冷的风;苦雨:久下成灾的雨。形容天气恶劣。后用来比喻境遇悲惨凄凉。
成语出处:《左传·昭公四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饿莩遍野è piǎo biàn yě
成语解释:莩:饿死的人。到处是饿死的人。形容人民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
成语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例 句:是岁大荒,百姓皆食枣菜,饿莩遍野(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三回)
啼饥号寒tí jī háo hán
成语解释:啼:哭;号:叫。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成语出处:唐·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例 句:值岁凶,啼饥号寒。(清·王晫《今世说·贤媛》)
天愁地惨tiān chóu dì cǎn
成语解释:天地都感到愁苦、凄惨。形容极其悲惨(多用作渲染气氛)。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四回:“是夜,天愁地惨,月色无光,孔明奄然归天。”
易子而食yì zǐ ér shí
成语解释:子:指儿女。原指春秋时宋国被围,城内粮尽,百姓交换子女以当食物。后形容灾民极其悲惨的生活。
成语出处:《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例 句:有的是报告灾荒的严重情形,充满了“赤地千里”、“人烟断绝”和“易子而食”等触目惊心的字句。(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
嗷嗷待哺áo áo dài bǔ
成语解释: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食。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形容受饥饿的悲惨情景。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汉·荀悦《前汉纪·成帝纪三》:“作治数年,天下遍被其劳,国家疲弊,府库空虚,下至众庶,嗷嗷苦之。”
例 句:文章尽可在别的刊物上发表,对于嗷嗷待哺的创造社的几种刊物却一字也不肯飞来。(郭沫若《学生时代·创造十年续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