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王亚平事迹感悟
今日,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随后航天员王亚平平安顺利出舱。王亚平在接受央视总台记者采访时对女儿说道: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
王亚平是我国第1位在太空行走的女航天员,两次进入太空的航天女英雄。但谁曾想过,她原本也是一个在田埂上奔跑打闹的农村女娃娃!
王亚平是地地道道的山东烟台人。父母都是以种地为生的农民。农家孩子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体力运动,例如和小伙伴们在乡间小路上肆意奔跑、帮父母做些农活等,这就为王亚平锻炼超强的身体素质奠定了基础。
王亚平从小在学习上也是个强将。王亚平勤奋好学、工作能力强,是个数一数二的“尖子生”。小学时期担任多年班长,深受同学们和老师的喜爱。班级和学校组织的活动和比赛里,总能看见小亚平的身影。
1997年,王亚平赶上了我国空军下地方招收第七批女飞行员。不近视的王亚平参加报名,随后通过层层体检项目与招飞考核,以优异的高考成绩,成为长春飞行学院全国第七批37名女飞行员之一,此时的她年仅17岁。4年间,她完成了大学文化课程的学习,还掌握了飞行驾驶技术。
一年之后,王亚平首次驾机驶上蓝天。感受到飞上蓝天的快乐,她决定坚持蓝天梦。此后9年间,她的天空飞翔时间达到800多个小时。在她21岁那年,优秀的王亚平获得了军事学学士学位,以总成绩第二名的优异表现毕业,并被选入航空兵部队,成为一名飞行员,熟练掌握4种机型驾驶的她,更成为一名年轻的骨干飞行员。
23岁当她看到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进入太空,王亚平的太空梦也油然而生。她为有朝一日进入太空而准备了6年,终于在2009年载人航天工程开始选拔包含女士在内的航天员,王亚平毫不犹豫报名参与,并凭实力通过多项考核顺利晋级,在2010年5月,正式成为中国第二批航天员。
两年后王亚平入选神舟九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更因为其过硬的飞行技术和超强的心理素质,经过重重选拔,王亚平最终被确定为神舟十号飞船首飞女航天员乘组。
2013年,33岁的王亚平成功入选了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飞行乘组,随后如愿乘坐着神州十号进入太空,成为首次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
2021年10月16日,41岁的王亚平二度“逐梦九天”,乘载神州十三号载人航天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飞入太空。她与5岁的女儿约定,要为自家孩子与其同学摘回很多星星。
今日身为母亲,安全着陆后不忘与女儿的约定,开心地向女儿说:摘星星的妈妈回来啦!从中可见,每一位代表国家出征的伟大人物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遥不可及”,其实她们也是依靠柴米油盐、有家庭有孩子的平常人。
王亚平从普通农村小孩变成现在伟大的航天员,其中的艰辛和困苦无数,但是就是承受了胜于常人的苦难才能成就今天的王亚平,所以,今日这份荣耀她值得!
第二篇: 王亚平事迹感悟
今天,我有幸作为学生代表参加了“天宫课堂”航天授课活动。
在课堂中,亚平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了空间站中的工作生活场景,之后又演示了微重力下细胞的生长实验成果、漂浮活动与液体表面张力为原理的实验,进一步让我了解了在太空环境下的种种科学原理。
在老师向水膜中放入纸花时,纸花在水膜中绽放开来,美丽而奇妙。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师的水张力实验。先向水球中注入蓝色色素,使水球变得晶莹透亮,就像我们蔚蓝色的家园——地球。再将黄色泡腾片放入水球,使它溶解在其中,而产生的气泡却不会离开水球,看到这一现象,我既是赞叹又是吃惊,这是因为太空的失重环境而发生的现象。渐渐地,泡腾片溶解在水泡中了,变成了深绿色,就像地球上的绿水青山。
这就是航天太空的奥秘,空间站的发射,标志着我国科学研究的进步,天宫课堂的开设,引领着我对科学的探索与研究,这是一次让我终身难忘的经历。
第三篇: 王亚平事迹感悟
神十飞天,太空对接,美女航天员王亚平作为中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授太空科学知识,她铿锵有力的声音透过云层,传递到全国乃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我们的地球母亲也不禁为之震撼。应该说,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壮举,它不仅标志着中国已经能够熟练的运用载人航天技术,也意味着我国的航天科学技术已经向教育领域伸出了橄榄枝。
其实,太空授课并不是我国航天员的首创。早在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就曾经制定了“教师在太空”计划,女教师考利夫被幸运选中。然而,事与愿违,不仅考利夫没能顺利实现太空发声,就连“挑战者”号因意外爆炸,成为了太空实验的牺牲品。时隔21年之后,美国教师芭芭拉·摩根再战太空,并在“奋进”号内讲授了人类有史以来的“太空第一课”。尽管整个过程只有短短的25分钟,但是,它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开启了人类太空旅程的新篇章。此次,王亚平作为中国航天员的杰出代表,在300公里的太空传递科学知识,并用各种太空实验向世人展示宇宙的魅力,更是激发了无数学生对神秘太空的兴趣。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用太空讲课的方式亲自传授科学知识,这也只能是人类现代史上才能完成的壮举。孔子当年杏林游学时又怎会想到有一天,他的后辈会像嫦娥一样奔向太空,并在太空上传道授业解惑呢?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摩根和王亚平却把这种职业的光辉洒向太空,让整个宇宙都沐浴在人性的光辉下。
如果说浩瀚的宇宙是一本书籍的话,那么强大的综合国力、扎实的航天技术无疑是打开这本书的智慧钥匙。王亚平的太空授课,王亚平已经为我们开启了神奇的太空之旅,她发出的“中国好声音”也正在感染和感动着我们身边每一个人。然而,广袤太空的未知以及教育意义的深远也给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从宇宙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就必须大力发展载人航天和教育事业。而我们也期待神舟十号的此次太空历险记将我们带到更遥远的地方去,好让更多的地方都能够倾听到“中国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