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党支部工作基本情况
双埠村党支部共有直管党员36名,其中妇女党员7名,男性党员29名,60岁以上党员11名。在党支部书记吴义安的带领下,是一支精诚团结的队伍。
双埠村党员干部是村级建设的参与者和带头人,支部制定了党员学习制度,利用党课、座谈会、宣传栏、远程教育等方式,搞好党员的经常性教育。为了充分发挥村广大党员参与村工作的积极性,我们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 “创先争优”、等活动与村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定期召开支部大会、支部委员会,按计划上好党课,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党员组织生活开展正常。认真做好流动党员管理,主动关心他们,积极为他们工作、生活、学习提供帮助。
双埠村党支部在村级各项事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多次获得领导的充分肯定。在成绩面前,双埠村党支部一班人永不满足,在新的一年里又有了新的更大的目标,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样一个坚强、团结,有凝聚力、战斗力集体的带领下,双埠村在今后会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第2篇: 党支部工作基本情况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党总支成立于2006年7月5日,由职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组成。现共有党员48名,其中学生党员25名。
党总支在学院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密切结合自身工作特点,不断探索抓好基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机制和方法。认真按照"从严治党"的要求,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努力发挥党组织在各个部门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别加强对青年教职师、优秀学生的培养工作,把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教职工、学生吸收到党组织,壮大组织力量,系(部)负责人、学生工作负责人、主要课题负责人及骨干教师大多数都为中共党员,在各项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党总支还团结、尊重各民主党派教职工及非党员教职工,形成合力,共同战斗。
第3篇: 党支部工作基本情况
冯家屯党支部共有党员12名,其中在职党员9名,离岗党员3名。支部党员中有党员领导干部4人,具有中学高级职称的2人,具有中级职称的9人,初级职称的1人;
1名研究生,11本科学历。支部委员会由党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3人组成。我校党支部把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
系列讲话贯穿于全体党员教育工作的始终:努力建设一支充满朝气、求真务实、奋发有为、勇于创新的班子队伍;
建设一支党性强、奉献精神强、大力探索新模式、新方法、成为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先锋党员队伍;
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教艺精湛、师德高尚、一专多用的教师队伍。以党建促特色,以创新求发展,现正为建设一流的党支部而努力奋斗。
第4篇: 党支部工作基本情况
冯家屯党支部有党员12人,其中在职党员9人,脱产党员3人。支部党员中,党员领导干部4人,高级中学职称2人,中级职称9人,初级职称1人;研究生1名,本科11名。
党支部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党支部书记、组织委员会委员和宣传委员会委员。我们学校的党支部把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贯穿于对全体党员的教育之中:
努力打造一支朝气蓬勃、求真务实、奋发有为、勇于创新的团队;
建设党性强、事业心强的先锋队党员队伍,大力探索新的模式和方法,成为学校改革发展的先锋;
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精湛教学技能、高尚师德、多功能的教师队伍。我们努力建设一流的党支部,以党建促特色,以创新求发展。
扩展数据
设置党支部的基本要求:
1、凡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而不足50名的基层单位,成立党支部委员会;
2.正式党员不足3人,没有条件单独成立党支部的单位,可以与邻近单位党员组成联合党支部;
3、凡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临时任务时间短或因故暂时无法成立正式党支部的,可成立临时党支部。
第5篇: 党支部工作基本情况
编办党支部共有党员13名,其中男党员8名(包括1名少数民族),女党员5名(包括少数民族1人),入党积极分子1名。
支部党员中有党员领导干部5人,具有研究生学历2人,本科学历的7人,专科学历的3人,中专学历的1人。年龄分布在25-45周岁之间的有7人,45-65周岁之间的有6人。
支部委员会由党支部书记、支部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统战委员、纪检青年委员5人组成。
我办党支部结合两学一做,把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贯穿于全体党员工作的始终:努力建设一支充满朝气、求真务实、奋发有为、勇于创新的班子队伍;
建设一支党性强、奉献精神强、大力探索新模式、新方法、成为改革和发展的先锋党员队伍。
第6篇: 党支部工作基本情况
巴音镇友联村位于阴山脚下,地处临赛线和固察线的交汇地带,全村有3个村民小组826人,党员31人,有耕地2120亩。村“两委”班子三人,支书、主任一肩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
近年来,村党支部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依托自身优势,积极响应上级党委号召,扎实开展“双链双推”活动,并延伸活动链条,和东矿公司建立了村企联建机制,深入开展“村企互助链”活动。开展活动以来,村党支部根据村实际情况,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将活动内容落实到增加农民收入上,落实到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使村企双方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双向服务,互惠互助,推动了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村企互助链”加快了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村党支部建立了劳动力储备库,健全了“双向选择”的用人机制。聘请了劳务协管员,将各类用工信息及时送到农民手中,成功实现了求职、用工信息有效对接,完成了村剩余劳动力转移80多人,使全村农民人均增收400多元。村民有事干有钱花,社会上偷盗、赌博、上访滋事等不良现象大大减少,团结互助、维护社会稳定、带头致富帮扶等文明风气越来越浓,为促进地方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村企互助链”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通过建立“村企互助链”,村党支部与片内企业协商,通过租赁土地、共同开发资源等形式增加集体收入,甩开了依靠农业税收增加集体经济深入的“原始积累”方式,村集体收入年均5万元以上,加快了集体经济增收步伐,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村支部连续三年被评为旗级先进基层党组织,今年又被命名为市级“五个好”嘎查村党支部。
“村企互助链”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由于片内企业和村民住宅区紧紧相连,饮用水水源以及生活环境受到污染,形成老大难上访问题。村党支部先后有效调解了5起村与企业、村民与企业的矛盾,没有影响到企业的生产,使企业生产顺利。村党支部争取企业帮扶资金33万元,为三组村民安装了自来水,有效解决了村民吃水问题。修建了5公里村级路,解决了农村夏季下雨出行难的问题。
“村企互助链”活动增进了村企之间的相互理解,加强了村企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村企之间建立起了友谊的桥梁,成为村企加强党建、共同进步的良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