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延安精神主题党课讲稿
每当响起这熟悉的旋律,内心有种思念久久不能平复;
这首歌,鲜活了您的人生,照亮了我们的心灵;
这首歌,信仰着您的信仰,融入了我们的血液;
在陕甘的大地上,这里的一山一水,都记录着您和战士们战斗的足迹;
这里的一草一木,都留存着您和战士们匍匐前进时留下的体温;
忘不了您,是每一个陕甘儿女的心声,也会是那留在岁月深处最不能忘怀的铭记;
群众领袖,民族英雄——xx!
时光倒回到1936年2月,东征战役打响了,xx率领的红28军在神木与佳县交界的一个村庄宿营时,一位双目失明的老大娘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从人群中走来,边走边说道:“你们给我让一让,叫我老婆子也看一看咱们的老刘!”人们惊讶的询问她:“大娘,您的眼睛不好使,怎么看咱们的老刘呀?”大娘不高兴地说:“看不见,我还不能用手摸一摸呀!快让大娘看一看啊!”xx见状忙趋步上前,双手扶住老大娘,亲切地说:“大娘,我在这儿,我就是xx。”大娘抚摸着xx的脸庞,流着热泪说:“好呀!刘军长,你可是咱老百姓的救命恩人呐……”那颤抖的双手,那重复的动作,那朴素的语言,那纯真的情感,使在场的人们都落泪了。
同样在现场亲眼目睹这一切的周恩来,也曾多次回忆起这件事,并高度赞扬道:“xx和老百姓是真正的鱼水关系,他在陕甘人民中深得人心。”
1929年11月,xx和同桂荣的女儿“力贞”出生了,在女儿之前,他们还有过一个儿子,但不幸夭折。1935年春,他们的第三个孩子“蛮娃”出生了,是个男孩。在永坪镇,力真与蛮娃同时生病,xx又率领部队上了前线,急得同桂荣不知如何是好,慌忙去找军团部,军团部派了一名从国民党军队俘虏来的军医给两个孩子诊治,力真吃了药后头晕恶心,坐在地上怎么也站不起来。蛮娃吃了药更严重,口吐白沫、翻白眼,不到两个时辰便气绝身亡。同桂荣抱着儿子的尸体哭着去找医生,可她哪里知道,那军医早已跑掉了。她死死的搂着儿子冰凉的身体,满脸泪水,一边哭泣,一边祈祷:“蛮娃呀,你睁开眼睛看看妈妈呀!你睁开眼睛看看妈妈呀……
她没有把蛮娃死的事告诉丈夫,担心会影响xx在前线指挥战斗的情绪,独自承受着失去儿子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的痛苦。
1936年4月14日,三交镇战役打响了,xx亲临前沿阵地,在三交镇东南的山头上,观察地形、了解敌情。跟随xx一起行动的红28军特派员裴周玉,记录了当时的情况:我曾几次拉过xx的衣服,让他姿势低一点,防止危险,谁知就在我最后一次拉他时,只见他的两只手往胸前一抱,踉跄的跌倒下去……xx被子弹击中了左胸,伤到了心脏,这位钢铁般的英雄就这样的走了……在清理他的遗物时,人们发现刘xx身上,没有一分钱,只有半截铅笔和几支抽了一半的香烟,他就这样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走了。
1943年春天,xx烈士的灵柩由子长县移回志丹陵园,阔别家乡多年的xx终于回到了家乡。党中央为了纪念xx,指示鲁艺的艺术家们为公祭大会专门创作了哀悼音乐《公祭xx》。毛泽东为他题词“群众领袖,民族英雄。”
这就是一个共产党人的追求,他用生命践行了誓言的铮铮铁骨;
这就是一个共产党人的信仰,他用鲜血谱写了壮丽的革命诗篇;
他所创造的光辉业绩将与日月同辉,他英雄的故事将代代相传,历史不会忘记,人民更不会忘记,我们的群众领袖,民族英雄——xx!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组工干部,我们要始终弘扬延安精神,弘扬xx革命精神,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坚定理想信念;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组工干部,我们要始终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第2篇: 延安精神主题党课讲稿
自今年二月中共中央发布“两学一做”(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起,全国上下刮起了一股浓厚的学习之风,各地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开展形式多样的“两学一做”教育活动。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是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也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因此我们必须积极主动的加入到这一学习浪潮中,不断增强政治素养,以严格的标准来进行自我约束。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应该结合工作与生活实际,将“两学一做”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对于身处革命圣地延安的我们来说,就是要主动投身于“两学一做”的学习浪潮中,不断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努力领会的系列讲话精神,通过“两学一做”教育活动来践行延安精神,做一名合格的党员,从而努力做一名延安精神的践行者。
对于许多人来说,延安精神已经随着战乱年代的结束而日渐凋零,因此我们必须不断重申延安精神,让延安精神在创新与发展中能得以不断提升。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一笔非常巨大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深刻地影响着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发展进程,在中国的革命中起到了重要的主推作用。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在新的时代,我们必须对延安精神进行深刻解读,更好地将其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与党的当前路线方针结合起来,与自我的工作实际结合起来,从而不断深化其精神内涵,更好地应用于实践中。
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在当前这样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我们必须脚踏实地,学会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去创造财富。也正因为处于这样一个时代,创业压力空前巨大,因此必须学会吃苦耐劳,学会在艰苦的条件中磨练自己的心性,从而做一名吃的了苦,干得成事的新青年。
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延安精神与这一宗旨并行不悖,始终将是否坚持为人民服务作为衡量一名党员合格与否的最根本的标准。对于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来说,必须坚守岗位职责,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高为群众服务的能力。
延安精神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在“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之时,我们应该牢记之所以学习理论知识,是为了用它来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所以在我们手抄党章时,在我们学习系列讲话时,在我们参观革命遗址时,都必须时刻牢记这一点,学会在学习中思考,在实践中总结,不断开拓创新,从而才能积极进取,提升自我。
延安精神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在当前,许多领导干部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为了获得上级的嘉奖刻意夸大成绩,用一些虚假夸大的数字来“褒扬”自己。这些情况的出现,体现了这些领导干部不能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因此我们要在学习中充分领会这一核心,通过对实际情况的把握与灵活变通,学会与时俱进,让延安精神不断焕发新的魅力。
“两学一做”教育活动的开展,是促进党员锤炼党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根本措施,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要努力把握这一学习浪潮,将“两学一做”教育活动与弘扬延安精神积极结合起来,用好“两学一做”,做延安精神的传承者。
第3篇: 延安精神主题党课讲稿
习总书记五年前来陕考察时指出,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养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总书记今年来陕考察时,再次强调,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发展抗战的特殊时期形成的一种伟大精神,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是默默无闻、勇挑重担的"骆驼精神"。
总书记提出,要弘扬延安精神,净化政治生态。延安精神永不退色,光辉灿烂。作为新时代的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延安精神内涵,坚定信仰,不忘初心,不辱使命,敢于人先,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梦想的忠诚践行者,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艰苦奋斗、不懈拼搏。
弘扬延安精神,要坚定政治方向。我们党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延安精神是马列主义中国化的一种传承和发展,我们要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淬炼党性,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培养精神、坚定信仰,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与党中央始终保持高度一致,守住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责任。
弘扬延安精神,要敢于自我革命。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党的三大作风之一,是我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特点,也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保障。新时期,我们更需要自我革新的勇气,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弘扬整风精神,切实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有效武器,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才能自我净化、自我完善、革新提高,不断塑正自己的“三观”,让自己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不走偏道,不误歧途,不负党和人民。
弘扬延安精神,要敢于担当作为。敢于担当就是要有政治担当的坚定、为人民担当情怀;敢于作为就是要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勇于奉献、勇于创新。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把准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时刻保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民担当就要一切从人民出发,谋事、干事都要以人民为重,做顺民意、谋民利、惠民生的事,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敢于作为就是在工作中,忠于职守,敬业奉献,奋发有为,善作善成。
弘扬延安精神,要发扬勤俭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带头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带头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把勤俭节约贯穿于生活和工作的点点滴滴,以俭养德,以俭修性,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传承发扬下去,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