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宣讲红色故事弘扬红色精神
这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
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鸡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赶着一群羊作掩护送信去了。没想到,海娃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在了“老头羊”的尾巴里,瞒过了鬼子小队长。
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猪一样的鬼子的腿缝里溜了出来。他赶到羊圈里,小心地把鸡毛信取了下来,一口气跑了几里路。后面伪军也追来了,海娃又被他们抓回去。他把鬼子带到了一条山路上,鬼子的骡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机拼命往山上爬,愈爬愈远,鬼子开枪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着疼拉开嗓子喊“八路军叔叔……”海娃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
第二篇: 宣讲红色故事弘扬红色精神
19世纪初,清朝政府卖国媚洋,帝国主义列强像一群恶狼似地窜到了中国大地。徐特立那时正在湖南修业学校教书,为了启发大家都投身到爱国救亡运动中去,他决定给学生进行时事演讲。
全校的教员、学生和工友,都争着去听,不一会儿,礼堂里就挤满了人。徐特立身穿一件青衣长衫,两眼炯炯有神,昂然站在讲台上,揭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暴行和清政府丧权辱国的罪行,号召大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要把挽救民族危亡的担子挑起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忽然,他转身奔下讲台,从厨房里取来一把菜刀,当着大家的面,砍断了自己的一个手指头,用鲜血写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八个字,表示为国雪耻的决心!
殷红的鲜血,溅满了徐特立的衣衫,全场的人为之震惊。他的这一壮举,很快传遍了长沙城,影响到整个湖南,使更多的人很快觉醒起来。
第三篇: 宣讲红色故事弘扬红色精神
爱祖国,就要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祖国的河山,处处闪耀着革命的光芒,印记着红色的史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特别是学习活的知识,学习做人的好方法。
但是毕竟不能人人在少年时代就踏遍祖国大地。
我们先来参加这“红色之旅”的读书活动,通过书本先来跨越祖国广袤的空间。
随着空间的跨越,我们完成了时间的转换,来到那火热的年代。
通过这次时空大转移的活动,我们了解的不仅是地理知识和历史故事,更了解了中国的社会,中国人的灵魂、气质和精神。
我们思考之后弄懂了:许多伟大的事件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他们有什么意义。
我们将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的信念。
我们将更加坚定为民族振兴、为中国人民造福的决心。
我们将更加勇敢,更加顽强,更加坚韧不拔的前行。
我们感激前人,学习前人,也要无愧于前人。
我们也将做出我们这一代人的贡献,为后人留下我们的脚印。
“红色之旅”主要历经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他们分别是::沪浙红色旅游区,湘赣闽红色旅游区,左右江红色旅游区,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陕甘宁红色旅游区,东北红色旅游区,鲁苏皖红色旅游区,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太行红色旅游区,川陕渝红色旅游区,京津冀红色旅游区。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它对中国革命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就有了新的领导核心;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就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就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我们走进韶山毛主席纪念馆吧。韶山冲是毛泽东童年和少年生活的地方,从小热爱劳动,关心别人,懂得关心天下,是他成为中国革命伟大领袖的品质基础。
走进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吧。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人民武装反抗国民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建立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走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吧。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开辟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它证明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它告诉人们只要代表人民的利益,革命的星星之火是可以燎原的。
走进福建上杭古田纪念馆吧。古田会议使党和军队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无产阶级思想武装,在党的建军史上树起了光辉的里程碑。
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是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壮举。它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诗篇。红军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经过了28年的顽强奋斗之后,终于****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第一声礼炮,使******迎来了新生,使中华大地迎来了新生。
毛泽东主席在******城楼的正中主席台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红色之旅到这里全部结束了。这些革命纪念地,承载着深厚的革命历史,纪录着光辉的革命事迹,弘扬着灿烂的革命精神。
历史的红色旅程结束了,未来的红色旅程却刚刚开始!未来的红色旅程就是:高举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历史的红色旅程是革命的先辈们开创的,未来的红色旅程是要靠我们新一代来开创的。
我们就是要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立志做有思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立志为人民做贡献,为祖国做贡献,为人类做贡献。
第四篇: 宣讲红色故事弘扬红色精神
第五篇: 宣讲红色故事弘扬红色精神
《视死如归的刘胡兰》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10月,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她凭着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铡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这种表现,恰恰是共产党的革命教育深入千千万万农民心中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