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医者仁心博爱天使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同道:
大家好!
我是来自XX镇人民医院的医生XX。我演讲的题目是《医者大爱,仁心仁术》。
今天,在党的生日即将到来之际,我很高兴能够站在这里参加演讲活动。二十年前,我以同样的命题在母校参加演讲,那时候,我对“医者大爱”的理解还停留在书本上和老师的讲解中,对于医生的责任还不甚理解,如今,我离开母校二十年,在平凡的诊疗工作中、在一次次对危重患者的抢救中、在应付突发事件的过程中,我逐渐感受的肩上责任的重大。“医者大爱,仁心仁术”是对我们工作的真实刻画,也是我们医者应该永远恪守的道德准则。
医者对患者的爱,是平凡的爱,更是无私地大爱。因为对患者的爱,那位美丽的提灯女神——来自英国的弗洛伦斯·南丁格尔下定决心潜心改善病室的卫生条件,加强对病人的护理和营养,大大降低了伤病员的死亡率,并在1860年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因为对患者的爱,著名的胸外科医师诺尔曼·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战争中的中国,在手部受伤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为伤员做手术,直至最后牺牲。因为对患者的爱,古代名医李时珍遍尝百草,研读大量医学书籍,诊治病人无数,完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数不清的医学前辈为后世医学的发展做出了艰苦的努力,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沉甸甸的大爱,也是医者对患者的责任。
受到前辈的影响,如今的医务工作者,更是时时刻刻努力践行着救死扶伤的职责。投身卫生工作后,每一天所到之处,耳濡目染,我们都被一些人和事感动着。我们不会忘记,在1998年抗洪抢险的紧要关头,我们的医务人员不顾自己的安危,首先将患者转运至安全地带;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无数医务人员无暇照顾亲人,却对患者伸出了温暖的手;2003年,“非典”来临,钟南山院士作为中国抗击“非典”的领军人物,不但始终坚守在第一线抢救危重患者,主动向省卫生厅请缨把危重患者转到他所在的医院,还多次奔赴各疫区指导开展医疗工作;今年,禽流感袭击了我国部分省市,医务人员立即投入到对患者的抢救工作中,使这次疫情迅速得到了控制。在重大疫情面前,所有的医务人员都表现出了忘我的精神和无私的大爱,在平凡岗位上,更是处处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医务人员匆匆忙忙的身影,那是他们在抢救危重病人;医务人员被不理智的患者误解或者辱骂会经常发生,但是没有医务人员去申辩,他们不是无力还击,而是希望用自己无私的大爱温暖患者、化解矛盾。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不是以个人的经济利益为主,而是以最大限度的减轻患者的痛苦作为我们工作的目标,时刻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
作为医务工作者,不但要在心中永远装着对患者的爱,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不但要有“仁心”,还要有“仁术”。医学在人类不断与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得到了迅猛发展,在我国,不但吸收了西方先进的医学技术,更有古老的中医药技术,知识的不断更新、前沿技术的不断利用,是我们提高诊疗技能的重要保证。
在这里,我要说:“医者大爱,仁心仁术”就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中国梦!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梦一定能够梦圆中国!
谢谢大家!
第二篇: 医者仁心博爱天使演讲稿
“人之初,性本善”,尤其是医者更是怀着悬壶济世、普救众生的理念做事、做人。从医者在健康和疾病之间,在生与死之间,用良心和信念、用医术和仁爱祛除痛苦,还原生命,赢得尊重。医者是光明与黑暗间的使者,我们给予医者最大的褒奖莫过于华佗再世、扁鹊重生的称谓,但请注意,医者是人不是神。当我们把生命托付给医者时,总期望妙手回春,可医学不是万能的,是需要不断探索、不断解决问题的科学。每个医者都会有遗憾,正是这种遗憾激励着他们从未停下追求真理和科学的脚步,也正是这种遗憾让医学在困顿和曲折中发展进步。
当我们为孩子、房子、就业、物价上涨等苦恼时,为社会出现的不公愤愤不平时,请不好把医者排除在外,他们也是我们中的一员,他们的孩子也要受教育,他们也需要住房,也要为柴米油盐奔波操劳,也需要尊重和明白。“好的时候把医生捧到天上,不高兴时说翻脸就翻脸”剧中江一丹的烦恼代表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经常应对的尴尬和无奈。
常说“医者父母心”,有多少人还记得医者的以前和此刻?在“非典”肆虐的2003年初夏,是他们身处险境为我们筑起一到安全的长城;当H1N1病毒横行时,是他们的坚守在病房里日夜呵护倍加;当手足口病爆发时,是他们的无私奉献挽救了众多患儿的生命;累了、困了、病了都无法撼动他们神圣的誓言。可又有多少人能够明白和认同我们的白衣天使了,总是把拿回扣、乱收费和他们联系在一齐,这很不公平!在我的眼里,他们是战士,是天使、是殉道者、是面无惧色的飞蛾。
在职责和义务面前,医者所表现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常常被弱化,我们不否定有极少数医生医德丧失、背弃了医者的誓言和信仰,小病大治、开回扣处方,但社会舆论导向中有失公允的夸大报道,加剧了患者和医院、医生的对立,大多数医者成了最大的受害者,他们成了“医闹”的牺牲品,背上沉重的思想负担,甚至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理想和现实总是有距离的,“就医难、看病贵”是现实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改革开放的中国不可避免的一个现象,当今政府从未停止过对医疗体制改革的试点和探索。***总理曾动情的说:我有一个梦想,就是让中国的老百姓都能看的起病。此刻的医疗体制改革就是要根本摆脱“以药养医、以医养药”的恶性循环,建立有保障的、健康的、有序的就医环境和竞争机制。各级政府、医疗机构也在依据自身所处的环境不一样进行着改革的尝试,我们不能苛求在一夜之间,所有的问题都会得到解决,社会进入大同,人性完美无缺。
愿望需要过程来实现,医院需要生存,离不开患者的信任,离不开德艺双馨的医者,更离不开良好的运营机制来保证。当医疗行业由社会纯福利性事业被推向市场时,医院的生存就不能违背市场竞争的规律,其面临的经营风险、道德风险、法律风险、公共安全风险等也随之而来,医生就被推上了峰口浪尖。市场经济要求医院在救治患者的同时不断积累资金,引进人才、技术、设备、加强基础建设、改善职工福利等等,剧中的陈光远、王冬之流就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迷失了自己、忘记了希波克拉底的誓言,给医院和医疗行业的形象抹了黑,加剧了医患矛盾。医生所从事的职业是良心的职业,“医无德者,不堪为医”是中国医生职业的传统理念,以钟立行为代表的绝大多数医务工作者,他们淡泊名利、追求科学、坚持信念的优良品质犹如春风,驱散了冬的严寒,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和明白,奏响了这个时代医疗行业的主旋律。
还医者一片洁净的天空。我们坚信,建立完善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会不断净化我们的社会风气,医者将会还原他们“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仁者形象;我们更加坚信***保总理的梦想在不远的将来必须会实现。
第三篇: 医者仁心博爱天使演讲稿
大家好!
我叫于xx,来自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不忘初心、医者仁心。
亲爱的朋友们,近几年来,不管是道德讲堂,还是各种大型活动,都是以初心为核心的,那么初心到底是什么呢?有人说,是李保国同志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是吕玉兰同志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英雄气概,是廖俊波同志用生命践行了什么是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福利,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这无疑是向全党发出了时刻不忘初心、担当使命奋斗的铮铮誓言!夜深人静时,我时时叩问自己的内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人们心目中的白衣天使,我的初心是什么?
"医者仁心,救死扶伤",对!这就是我的初心,我的信念,我的梦想!
在我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个集体,这样一群战友,他们和我一样,有着坚定的信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他们就是我们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的各位兄弟姐妹们。
众所周知,今年冬季,全国各地的儿科都迎来了病人的高峰期,我们医院也不例外,今年的"高峰期似乎来得更快,更凶猛,快到大家都来不及思考,就全身心投入到这场战斗中去,而每天都有一幕幕感人的事迹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上演!
我们儿科的大主任孙京电,今年已经53岁,从医三十年来,经他诊治过的患儿达60万之多,每天不管有多少门诊病人,不管看到多晚,他都是坚持看完最后一个病人才下班,经年累月,每天如此。
那年,一场手足口病疫情肆虐神州。作为第一人民医院的学科带头人,孙主任勇挑重担,带头奋战在抢救一线,连续33个日夜没有走出病房一步。等到终于走进家门时,他的宝贝女儿竟不幸也染上了手足口病,并且还十分危重,最后不得不送到省城的大医院,才挽救了女儿的生命。都说医者德为先,我们的孙京电主任就是这样怀着一颗炽热真诚的大德之心,舍小家为大家,呵护着每一个脆弱的生命。
就在今年深冬,凌晨四五点钟,一个危重患儿突然呼吸困难,病情加重,由于道路结冰,转院已经来不及,患儿家属情绪激动。零下十几度的天气,孙主任冒着严寒,一步一滑的徒步往医院赶。一路上不知跌了多少跤,赶到医院时,双腿一瘸一拐的,左手的手背也擦伤了,血津津的一片。大家心疼他,让他包扎一下,他摆摆手说,快去抢救孩子。边说边走进了抢救室。在他的悉心诊治下,患儿的病情逐渐稳定下来,家属激动的握着他的手,满眼泪花,不停的说着,谢谢,谢谢。等忙完这一切的时候,已经到了早上交接班的点,他连早饭都没有顾上吃一口,就又投入到新一天的忙碌中去!
在我们儿科,孙主任的精神感召着每一个人。尽管在高强度的工作下,大家精神高度紧张,没空吃饭,没空喝水,甚至连去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可有的时候还是因为太忙,遭到了病人家属的误会和侮辱。面对这些,大家都是把委屈的.泪水咽进肚里,抹干眼泪后,继续投入到工作中去。
平心而论,我们都是血肉凡人,都有自己的家庭和父母亲人。我们也想在自己孩子生病发烧时,陪在他的身边;在爱人工作劳累时,做上一顿可口的饭菜;在父母打电话叮嘱多回来看看时,立刻飞奔回去。可是这一切对我们来说都是不可能的奢望,因为我们还有使命,我们还有梦想,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着初心,那就是对每一个患者负责,全心全意的为他们的健康服务!
20XX已经过去,展望20XX,我们还将在救死扶伤的路上奉献和打拼。也许我们就这样平淡一生,但我们在平淡中发光发热,在平淡中付出血泪,用我们的青春诠释着不一样的伟大,因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是我们一生的信仰,我要时刻以共产党员的准则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更好的服务于汝州的父老乡亲,在医务工作者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再创佳绩!谢谢大家!
第四篇: 医者仁心博爱天使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是公卫科李**,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医者仁心博爱天使》。
古人云:医无德者,不堪为医。
唐朝药王孙思邈也曾说: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这些说到的都是大家很关心的医德医风问题。那么,到底何为医德?顾名思义,医德就是医护人员应有的职业道德。而医风,也就是医德的具体表现,是整个医护行业里应该有的良好的行业风气。
一直以来,人们都亲切的称我们“白衣天使”,把我们比作生命的使者、健康的卫士、爱神的化身。然而,随着经济和物质建设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大有进步,有些人的精神面貌、道德规范却走向反面,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开始淡泊,在行业作风建设的认识上产生了误区,表现为重经济效益及自身利益、轻社会效益,服务意识不强,对待病人检查不仔细,诊疗不认真,服务态度差,不按规章制度办事,缺乏责任心。
本人承担的是老年人保健工作,所服务人群均为高龄人,大多数不同程度还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及时威胁着其自身生命,所以这类人更需要我们这些保健者的呵护,给于更多的关心指导,但目前仍有较多的问题存在,比如下乡体检组织不积极,诸如有时天气或个人情绪影响服务不周到,检查和给病人解释不耐烦,给人民增加了负担。或者遇到不配合者直接给予其负面指责,不愿告知他现有政策说服其接受服务。时而因为年复一日下乡做检查总有不定期的出现厌倦思想。再加上体检面对人多范围广、有时会出现些疑难杂症而我们公卫人员临床经验都较少肯定会不能帮别人解决困难,就会胡乱搪塞或者找些谎言推脱,事后并没有说去查阅资料或者请教临床医师去一起帮困难人解绝困难,遇挫止步。这些问题都属于医德问题,虽是个人和不经常出现的事,但其影响不可低估,它使医患之间产生了鸿沟,甚至互不信任,直接影响到公卫服务满意度的形象,同时还会对同事造成不良影响。可以说,医德、医风的好坏是社会风气好坏的反映,医德医风更是全民族整体道德素质的重要表现。
说到现在,我们到底该如何从核心下手有效地进行医德医风建设?首先,我们必须要发扬“高尚医德、纯洁医风”的院风,必须牢固地树立为人民服务的
思想意识,必须具有“视重点人群如亲人”的崇高精神,“一切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从语言、仪表、礼仪、服务及职责等方面实行规范化学习,重点人群的需要,就是我们工作的最终目标。其次,我们要加强专业技术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我们业务技术水平的高低与疾病治疗、重点人群服务密切相关,为此,我们自身要有计划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医学技术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质量。另外,对于患有慢性病的重点人群,我们需要多看,多问,多关心,态度要温和,积极为民排忧解难。
事实表明,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医德风尚,对于促进医院和医务人员的优质服务,提高医疗质量,技术上精益求精,个人及集体荣誉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更要弘扬好医德医风,为人民服务满意进行到底。
第五篇: 医者仁心博爱天使演讲稿
我非常喜欢剧中的心外科主任-,他洁身自好、隐忍、内敛、清高、包容,以自身的言行践诺了希波克拉底誓言,该剧确实塑造了这样一个在职业道德上和技术素养上都十分完美的医生形象。而现实中像钟立行这样的好医生实在是太少。
-对所有的病人,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贫民百姓都是一视同仁,如对待来看病的金行长母亲,他没有献殷勤,依然维护着医生该有的尊严。他说过不想建立超出医生和病人以外的关系。
同时,医院也不是一块净土,医院这个“知识分子扎堆”的地方同样有争权夺利、尔虞我诈、明争暗斗,那种极具嫉妒性、名利性、贪婪性和不择手段损人利己的人。现实中,像剧中-这种嫉妒心强、虚荣、卑微、贪婪的人,不乏其人。只是现实不同于电视剧,“-”之流会把自己的恶劣本质隐藏得很深很深,而把虚假的阳光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于是乎这种人物在医院里就会混得如鱼得水、风生水起,只要不东窗事发,就不会有-那样的下场。
在这个现实的社会里,要做一个像-这样的好医生太难。电视剧中,钟在国内艰难行医一年,不告而别飞到美国后,我以为他再也不会回国了,但结局出乎意料,他还是回来了,我想这一定是导演的特意安排。
我是护士出身,于是不得不关注剧中的护士长-,太多的感慨不需要我再一一细说,就以-遗书中的一段话来诠释:“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护士这个职业,不那么崇高了,我们在劳碌辛苦中,在人们的呵斥声中,没日没夜地工作,没有人关心你,也没有人在乎你,就是在这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煎熬中,我一点点变老,一点点变得绝望……”虽然这是护士的现状但还是有点偏激。
《医者仁心》的成功和意义,在于最终,剧中主要人物在冲突与对立中找到了平衡点,重新找回了希波克拉底誓言给予的崇高与责任,找到了“医者仁心”的职业信仰,这也是所有人的愿望。
愿所有的好人都能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