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春意正浓话谷雨国旗下的讲话
大家好!
民间流传着“谷雨过三天,园里看牡丹”的说法,还有“月季花落只去蒂,花朵随开无停滞”的谚语,形容这一节气百花盛开的人间春色。
谷雨节的天气谚语大部分围绕有雨无雨这个中心,如“谷雨阴沉沉,立夏雨淋淋”、“谷雨下雨,四十五日无干土”等等。还有谷雨节气如气温偏高,阴雨频繁,会使三麦病虫害发生和流行。广大农村要根据天气变化,搞好三麦病虫害防治。
我国古代将谷雨节气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呜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任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谷雨节气,东亚高空西风急流会再一次发生明显减弱和北移,华南暖湿气团比较活跃,西风带自西向东环流波动比较频繁,低气压和江淮气旋活动逐渐增多。受其影响,江淮地区会出现连续阴雨或大风暴雨。
谢谢!
第二篇: 春意正浓话谷雨国旗下的讲话
很多年没有在家过谷雨节了,小时候对于它而言是一种神往。在我的家乡有个仓颉庙,每年在谷雨前后都有近一个礼拜的庙会。没有人知道这庙会始于何时,只是在与它的相遇中释放着自己的快乐。
今天是谷雨节,家里打电话问能不能回去。想着自己身边的诸多事宜,只能无奈放之了。而我的思绪,也随着这一通电话回到了童年的往事中。其实人之所以怀念过去,很大的成分是因为我们失却了稚子的乐趣。那时我们家境一般,而我们家又是距庙宇最近的地方。方圆几十里内的农人都汇聚于此,那些各行各业的商贩也来了。这些商贩带来了,我们期待已久的繁华。琳琅满目商品,使我们贫瘠的眼睛变得阔气起来。
庙会,在少年的我们看来,甚至比过年还要喜庆。那些诱人的小吃,那些远道而来的杂技团,那些通宵的录像和电影,都是我们喜欢的东西。唯有那唱上七天七夜的秦腔戏,是不为我们所接受。我们喜欢的东西,父母亲并不能全部满足。只是在我们卖力的讨好后,父母才会给一些机会。到如今想来,不是父母不疼爱我们,而是我们家那阵的日子不好过。
由于离庙宇最近,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懂得做起生意。或是去街面上去拣那些啤酒瓶、饮料瓶,或是让母亲在前一夜提前熬好红豆稀饭,第二天一早我和妹妹两人,把装满两铁桶的红豆稀饭,再分别装在玻璃罐头瓶里。放在我们面前的桌子上,一瓶五分钱。一天如果生意好了,可以赚到十元左右。一个庙会下来,也能赚几十元。除了给我们留下点零用钱,剩下的就交给母亲做家庭补贴用。我拿着钱,可以随意去看电影,随意去吃小吃。那种感觉,不仅是快乐的,也是自豪的。
而在此之前的人穷志短,也是粒粒在目。我们不喜欢看戏,可外公喜欢看戏。跟着外公,可以吃到令我们眼馋的东西。为了口福,我们违背着自己的意愿,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讨好别人。为了看买票的电影,我在剧院的门口听着电影的剧情,从喇叭里传出来。于是我在那等着、等着,等到电影快要结束的时候,人家也许感动于我的执着,终于放我进去。后来,我上高中、大学,故乡的谷雨庙会,就成了一笔可以随时回忆的财富。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里的谷雨。只是不知故乡的谷雨庙会,是否亦如曾经那般令人陶醉。窗外淅淅沥沥的雨,清洗着城市的喧嚣。而我的故乡,此刻大概也在雨中吧!
第三篇: 春意正浓话谷雨国旗下的讲话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xx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春意正浓话谷雨。
宋朝诗人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中有一句诗,谷雨如丝复似尘,意思是谷雨时节的雨巷。丝线一样细腻,落在地上,飞溅起来又像是尘土。
谷雨是中国24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源自于古人雨生百谷之说,在这个节气中,雨水会慢慢增多。是播种移苗、种瓜点豆的最佳时节。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气象专家表示,谷雨时节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我们应该种下健康的种子。天气回暖,杨絮柳絮,四处飞扬,我们应注意,防止花粉症以及过敏性鼻炎、哮喘等。谷雨到来,万物生长健旺,天气渐热,早晚温差大,同学们应适当添减衣物,尤其注意切勿大汗后吹风,以防感冒。毕竟在疫情防控和即将面临不同阶段考试的我们,也应该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
最后,身为学生的我们也应该付出实际行动,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播种绿色,播撒文明,我们的校园更加美丽,我们的生活也会变得更加美好。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