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
读书笔记
>
【张养浩集】“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读书笔记
|
时间:
2020-11-03
|
推荐访问
山坡羊张养浩
张养浩散曲集
【www.stokuaidi.com--读书笔记】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①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游京师,献书于平章②不忽木,大奇之,辟为礼部令史,乃荐入御史台。一日病,不忽木亲至其家问疾,四顾壁立,叹曰:“此真台掾也。”及为丞相椽,选授堂邑县尹。人言官舍不利,居无免者,竟居之。首毁淫祠③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道经华山,祷雨于岳祠,泣拜不能起,天忽阴翳,一雨二日。及到官,复祷于社坛,大雨如注,水三尺乃止,禾黍自生,秦人大喜。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籴,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每一念至,即抚膺痛苦,遂得痰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元史·列传六十二·张养浩传》)
【注】①楮(chǔ)币:元代发行的一种纸币。②平章:元代官职,职权类似宰相。③淫祠:在正神(谷神、土神等)以外滥设的神祠,如供奉“狐仙”“蛇妖”等的祠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游京师,献书于平章不忽木游:游学B.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纳:上交C.民持钞出籴,稍昏即不用昏:模糊不清D.夜则闭户,张灯窃读窃:盗窃【小题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张养浩“为官能为民着想”的一组是()
①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②人言官舍不利,居无免者,竟居之
③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
④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⑤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
⑥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A.①③④B.③⑤⑥C.②④⑤D.①②⑥【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养浩从小就讲道义,不忽木来看望他,他和家人恭敬地迎接;做县尹时,官舍不好也不计较;对做过盗贼的人和李虎这样的暴戾之人都能用宽容去感化他们。B.张养浩把钱财看得很淡,做御史台时两袖清风;调任陕西时,把家里的所有东西都送给了乡里贫困的人;还常拿自己的钱赈济百姓。C.张养浩往陕西赴任的途中,到华山祷雨,结果“一雨二日”,到官后又求雨,结果大雨如注。这些事虽带有迷信色彩,但可见他心里装着老百姓。D.张养浩为官清廉,心系百姓,也赢得了老百姓的拥戴,他调离堂邑十年之后,当地群众仍为他竖碑颂德;他去世以后,百姓悲哀得如失去父母。【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5分)
(2)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5分)
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A
【小题4】(1)张养浩接到任命后,立即把自己家里的财产都分给村里的穷人,自己便登上车子向陕西进发,碰到饥饿的灾民就赈济他们,看到饿死的灾民就埋葬他们。(2)张养浩到陕西做官四个月,从来没有回到自己家里住过,一直住在官府,晚上便向上天祈祷,白天就出外救济灾民,一天到晚没有丝毫的懈怠。答案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窃,偷偷地。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
点评: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侧重“理解”能力的考核。答本题时可假设这些重点实词的意义都是对的,一一代入原句,看是否符合具体的语境。可这样,采用排除的办法解答本题。
【小题2】试题分析:①表现他少年时的高尚品德,②表现他对生活条件不计较,④表现百姓对他的铭记感恩。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
点评:筛选文章信息,解答此题,一要读懂文意,结合文意判断,二要用排除法,排除干扰项。具体地做法是,弄懂所给的各个句子的文意,从而进行排除。
【小题3】试题分析:原文说“不忽木亲至其家问疾,四顾壁立”,“四顾壁立”是指他家贫如洗,没有多余的财产,也无“家人恭敬地迎接”意;对做过盗贼的人能宽容感化他们,但对李虎,“尽置诸法,民甚快之”,依法惩办,并不宽容。
考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
点评:解题时仔细阅读原文并把选项内容与原文进行比对。“四顾壁立”是指他家贫如洗,没有多余的财产;对李虎这样的为害百姓的土匪头子依法惩办,并不宽容;文中无“家人恭敬地迎接”意。
【小题4】试题分析:本题的翻译要处理好这样几个词语:既闻命,接到任命后;就道,出发;赈,赈济;家居,在家里住过。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
点评:翻译句子时,第一步:联系语境明大意。联系具体语境,把握句子大意,写出主干。第二步:字句落实莫疏漏。注意重要实词、虚词,看清语法现象,如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等;明确特殊句式如省略、倒装、固定句式等。第三步:翻译句子要得法。第四步:隐性失分要避免。回顾原文,检查是否符合语境——“看”;再读一遍,保证句子准确通顺——“念”;誊上卷子,字迹清楚端正无误——“写”。
附参考译文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张养浩从小就有德行和节义。有一次他出门,碰到一个人,那人把钞票遗失在路上,当张养浩发现的时候,那个人已经走了,张养浩就追上去把钱还给他。年仅十岁,就一天到晚不停地读书,父母担心他过于用功而制止他读书,他就白天默默地背诵,到了夜晚就关上房门,点上灯,偷偷地读书。山东按察使焦遂听说这个情况,就推荐张养浩做东平县学正。后来,张养浩游学京师,把自己写的文章献给宰相不忽木,不忽木大为称奇,因此任命他为礼部令史,并推荐他进入御史台。一天张养浩生病了,不忽木亲自到他家里探问,当看到张养浩家里四壁空空,什么也没有时,感慨叹息说:“张养浩这种人才是真正的监察御史的好材料啊!”后来他做了宰相的属官,又被选授为堂邑县尹。人们传说堂邑县县官住的房子不吉利,住进去的人没有一个能免除灾难的,但是张养浩还是住了进去。张养浩带头捣毁了滥设的神祠三十多所,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张养浩说:“他们都是善良的百姓,因为生活困难,为饥寒所迫,不得已而去做了强盗;既然已经处罚过了,现在仍旧把他们看成强盗,这是断绝他们悔过自新的道路啊!”强盗们感动得流了眼泪,他们相互劝戒说:“不要对不起张公。”有一个叫李虎的人,曾经杀过人,他的同党也都暴虐残忍,为害百姓,百姓不堪忍受,从前的县尹都不敢过问这件事。张养浩到这里以后,将他们全部依法惩处,老百姓非常高兴。张养浩调离堂邑十年,百姓仍然为他立碑,歌颂他的恩德。
天历二年,陕西大旱,饥饿的老百姓人吃人,朝廷特拜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张养浩接到任命后,立即把自己家里的财产都分给村里的穷人,自己便登上车子向陕西进发,碰到饥饿的灾民就赈济他们,看到饿死的灾民就埋葬他们。路过华山,就到西岳庙去求雨,哭拜在地上都爬不起来,这时,天空忽然阴云密布,一连下了两天雨。等到张养浩到了官府,又到土地庙里去求雨,结果大雨如注,下了三尺深才停下来,庄稼由此长起来了,陕西的民众十分高兴。当时一斗米值十三贯钱,百姓拿着钞票出去买米,钞票稍有不清或破损就不能用,拿到府库中去调换,那些奸刁之徒营私舞弊,百姓换十贯只给五贯,而且等了好几天还是换不到,老百姓处境非常困难。于是张养浩检查府库中那些没有损毁、图纹可以看得清的钞票,得到一千八百五十多万贯,全部在它的背面盖上印记,又刻十贯和五贯的小额钞票发给穷人,命令米商凭钞票上的印记把米卖给他们,到府库验明数目便可换取银两,于是那些奸商污吏再也不敢营私舞弊。张养浩又率领富人家出卖粮食,为此又向朝廷上奏章请求实行纳粮补官的法令。张养浩听到民间有人为了奉养母亲而杀死自己儿子的事,为此大哭了一场,并拿出自己的钱救济了这户人家。
张养浩到陕西做官四个月,从来没有回到自己家里住过,一直住在官府,晚上便向上天祈祷,白天就出外救济灾民,一天到晚没有丝毫的懈怠。每想到一件牵挂的事,就按着胸,感到痛苦,于是卧病不起,去世的时候才六十岁。陕西的老百姓,悲哀的程度像失去了父母。
本文来源:
https://www.stokuaidi.com/xindetihui/89486.html
上一篇:
《繁星春水》好句摘抄_《繁星春水》节选阅读答案
下一篇: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看过《【张养浩集】“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年度廉政报告集合3篇
2022-06-10
向政府请款报告范文六篇
2022-06-10
关于年终奖申请书报告版【三篇】
2022-06-10
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工作情况汇报范文(通用6篇)
2022-06-10
个人廉情报告范文(通用14篇)
2022-06-10
党委主体责任报告范文(通用20篇)
2022-06-10
2021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汇报【3篇】
2022-06-10
2021党史学习教育情况总结汇报材料【七篇】
2022-06-10
党支部书记述责述廉报告2021年(通用3篇)
2022-06-10
疫情防控排查报告17篇
2022-06-10
关于党委书记一岗双责履职报告【三篇】
2022-06-10
本人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一岗双责履职报告范文(精选5篇)
2022-06-10
延伸阅读
儒林外史读书笔记(合集7篇)
《儒林外史》是清代现实主义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长篇章回小说。该书共五十六回,成书于乾隆十四年或稍前,先以抄本传世,初刻于嘉庆八年。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儒林外史读书笔记(合集7篇),欢迎品鉴!
2025-04-23
读书笔记三国演义(通用7篇)
《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 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书笔记三国演义(通用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
2025-04-23
读书笔记100字精选七篇
读书笔记怎么写呢?写读书笔记通常会是学生最为头疼的作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书笔记100字精选七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5-04-23
关于林海雪原读书笔记【三篇】
读书笔记怎么写呢?写读书笔记通常会是学生最为头疼的作业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林海雪原读书笔记【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5-04-23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范文(精选八篇)
笔记是汉语词汇,拼音是bǐjì,意思是用笔所做的记录。笔记体著作起源于唐代,在宋代最繁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国演义读书笔记范文(精选八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5-04-23
关于读书笔记800字【九篇】
读书笔记怎么写呢?写读书笔记通常会是学生最为头疼的作业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读书笔记800字【九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5-04-21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8篇】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首次出版。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朝花夕拾读书笔记【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5-04-21
毛概读书笔记500字左右三篇
专著,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zhuānzhù,指的是针对某一专门研究题材的,是著作的别称。根据学术论文的长短,又可以分为单篇学术论文、系列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三种。一般而言,超过4—5万字的,可以称为学术专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毛概读书笔记500字左右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5-04-16
论党的自我革新读书笔记汇编5篇
读书,犹如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从古老的经史子集到现代的各类学术著作,每一本书都是作者智慧的结晶。通过阅读,人类可以汲取先人的思想精华,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风貌。在历史书籍里,能目睹王朝的兴衰更迭,感受时代的风云变幻;于文学作品中。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论党的自我革新读书笔记汇编5篇,仅供参
2025-04-16
水浒传的读书笔记【5篇】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作者一般被认为是施耐庵。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水浒传的读书笔记【5篇】,欢迎品鉴!
2025-04-16
读书笔记>>
图文推荐
儒林外史读书笔记(合集7篇)
读书笔记三国演义(通用7篇)
读书笔记100字精选七篇
资讯推荐
年度廉政报告集合3篇
向政府请款报告范文六篇
关于年终奖申请书报告版【三篇】
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工作情况汇报范文(通用6篇)
个人廉情报告范文(通用14篇)
党委主体责任报告范文(通用20篇)
推荐访问
Warning
: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stokuaidi.com/www/caches/caches_template/default_lx/content/show.php
on line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