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死不活bàn sǐ bù huó
成语解释:形容筋疲力尽,精神不振的样子。
例 句:想跑,水裹住他的脚,他就那么半死不活的,低着头一步一步的往前曳。(老舍《骆驼祥子》十八)
不知死活bù zhī sǐ huó
成语解释:形容不知利害,冒昧从事。
例 句:彼时日色将晚,前无行人,就把他尽力一推,推落崖下,不知死活。(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
草间求活cǎo jiān qiú huó
成语解释:草间:草野之中。形容只求眼前能马马虎虎活下去。
成语出处:《晋书·周顗传》:“吾备位大臣,朝廷丧败,宁可复草间求活,外投胡越邪!”
不死不活bù sǐ bù huó
成语解释:形容没有生气或处境尴尬。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卷四八:“箕子虽不死,然便死却又到了,唯是被囚不死不活,这地位如何处,直是难。”
例 句:你买东西忙什么呢?先来给我送个信儿多好,叫人家盼望的不死不活的干么呢?(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第三回)
生吞活剥shēng tūn huó bō
成语解释:原指生硬搬用别人诗文的词句。现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的搬用经验、理论等。
成语出处:唐·刘肃《大唐新语·谱谑》:“有枣强尉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人为之谚云:‘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
例 句:他们从欧美日本回来,只知生吞活剥地谈外国。(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耳软心活ěr ruǎn xīn huó
成语解释:比喻自己没有一点主见,就是相信别人的话。
例 句:那司棋也曾求了迎春,实指望能救,只是迎春语言迟慢,耳软心活,是不能做主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七回)
心活面软xīn huó miàn ruǎn
成语解释:比喻自己没有一点主见,就是相信别人的话。
七死八活qī sǐ bā huó
成语解释:如同多次死去活来一般。形容受尽痛苦。
成语出处:元·吴昌龄《张天师》楔子:“今日弄的我一个身子,七死八活。仙子,你那里是报恩,分明害杀小生也。”
例 句:若不得人情时,这一百棒打得七死八活。(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回)
强死强活qiǎng sǐ qiǎng huó
成语解释:比喻非常勉强。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三回:“探春哪里肯饮?却被湘云、香菱、李纨等三四个人,强死强活,灌了一钟才罢。”
神气活现shén qì huó xiàn
成语解释:自以为了不起而显示出来的得意和傲慢的样子。
例 句:最怪的是那批神气活现的流氓,就象狗样。(沙汀《一个秋天晚上》)
生龙活虎shēng lóng huó hǔ
成语解释: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五回:“城外元兵虽多,却被张世杰一马在前,宗仁、宗义在后,如生龙活虎一般,杀入阵去。”
活龙活现huó lóng huó xiàn
成语解释: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一般。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五:“再说王氏闻丈夫凶信,初时也疑惑。被吕宝说得活龙活现,也信了。”
例 句:他把那个的的模样说得活龙活现。
死马当活马医sǐ mǎ dāng huó mǎ yī
成语解释:比喻明知事情已经无可求药,仍然抱万一希望,积极挽救。也泛指做最后的尝试。
成语出处:宋·集成《宏智禅师广录》卷一:“若恁么会去,许尔有安乐分,其或未然不免作死马医去也。”
死去活来sǐ qù huó lái
成语解释:指因极度的疼痛或悲哀,晕过去,又醒过来。多形容被打得很惨,或哭得很厉害。
例 句:柳知府已经吓得死去活来。(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回)
四清六活sì qīng liù huó
成语解释:形容机灵干练。
你死我活nǐ sǐ wǒ huó
成语解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形容斗争非常激烈。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度柳翠》第一折:“世俗人没来由,争长竞短,你死我活。”
寻死觅活xún sǐ mì huó
成语解释:寻:求,找。闹着要死要活。多指用自杀来吓唬人。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金钱池》第二折:“只为杜蕊娘他把俺赤心相待,时常与这虔婆合气,寻死觅活,无非是为俺家的缘故。”
例 句:直至日晚,身边无银子还酒钱,便放无赖,寻死觅活,自割自吊。(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六)
养家活口yǎng jiā huó kǒu
成语解释: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九回:“那些书吏衙役,都是花了钱买着粮道的衙门,那个不想发财?俱要养家活口。”
源头活水yuán tóu huó shuǐ
成语解释: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成语出处:宋·朱熹《观书有感》诗:“问渠哪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
活灵活现huó líng huó xiàn
成语解释: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一般。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五:“再说王氏闻丈夫凶信,初时也疑惑。被吕宝说得活龙活现,也信了。”
例 句:他忽然把个乐正子又请出来,说的活灵活现,倒也有个意思。(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