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恨终天bào hèn zhōng tiān
成语解释:恨:悔恨;终天:终身。旧指因父母去世而一辈子感到悲痛。现指因做错某事而后悔一辈子。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丹客住了哭,对富翁道:‘本待与主翁完成美事,少尽报效之心,论证知遭此大变,抱恨终天!’”
例 句:今老母已丧,抱恨终天。(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
懊悔无及ào huǐ wú jí
成语解释:后悔已来不及了。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八回;“令人往探之,果是虚营,只插着数十面旌旗,兵已去了二日也。曹真懊悔无及。”
后悔无及hòu huǐ wú jí
成语解释: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成语出处:《左传·哀公六年》:“既成谋矣,何及其未作也,先诸?作而后悔,亦无及也。”
例 句:挨了半日,只听他说了一句“后悔无及”,早已气断身亡。(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七回)
九死未悔jiǔ sǐ wèi huǐ
成语解释:纵然死上九回也不后悔。形容意志坚定,不认经历多少危险,也决不动摇退缩。
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噬脐莫及shì qí mò jí
成语解释:噬脐:用嘴咬肚脐。象咬自己肚脐似的,够不着。比喻后悔也来不及。
成语出处:《左传·庄公六年》:“若不早图,后君噬齐(脐),其及图之乎?”
悔之不及huǐ zhī bù jí
成语解释:后悔也来不及了。
成语出处:《后汉书·光武帝纪》:“反水不收,后悔无及。”
例 句:设或耽搁下来,被人家弄了去,岂不是悔之不及。(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五回)
悔之无及huǐ zhī wú jí
成语解释:后悔也来不及了。
成语出处:《左传·哀公六年》:“既成谋矣,何及其未作也,先诸?作而后悔,亦无及也。”
例 句:倘一有拒捕之名,弄假成真,百口难诉,悔之无及矣。(《古今小说》第三十九卷)
既有今日,何必当初jì yǒu jīn rì,hé bì dāng chū
成语解释:既然现在后悔,当初为什么要那样做?
成语出处:《五灯会元·天衣怀禅师法嗣·惠林宗本禅师》:“曰:‘中下之流,如何领会?’师曰:‘伏尸万里。’曰:‘早知今日事,悔不慎当初。’”
例 句:宝玉在身后面叹道:“既有今日,何必当初?”(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八回)
嗟悔无及jiē huǐ wú jí
成语解释:叹息和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成语出处:《尚书·盘庚上》:“汝悔身何及。”
例 句:否则,因循坐误,责有攸归;全国丧亡,嗟悔无及。(毛泽东《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
悔不当初huǐ bù dāng chū
成语解释:悔:后悔;当初:开头,起初。后悔不在当初采取另一种行动。
成语出处:唐·薛昭纬《谢银工》诗:“早知文字多辛苦,悔不当初学冶银。”
例 句:这一声叹息,大有悔不当初的意味。(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噬脐何及shì qí hé jí
成语解释:噬脐:用嘴咬肚脐。象咬自己肚脐似的,够不着。比喻后悔也来不及。
成语出处:《左传·庄公六年》:“若不早图,后君噬齐(脐),其及图之乎?”
例 句:如若抗拒,真火焰昆冈,俱为齑粉,噬脐何及?(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二回)
悔恨交加huǐ hèn jiāo jiā
成语解释:交加:一起袭来,两种事物同时出现或同时加在一个人身上。既后悔又怨恨。形容非常懊悔痛心。
早知今日,悔不当初zǎo zhī jīn rì,huǐ bù dāng chū
成语解释:既然现在后悔,当初为什么要那样做?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天衣怀禅师法嗣·惠林宗本禅师》:“曰:‘中下之流,如何领会?’师曰:‘伏尸万里。’曰:‘早知今日事,悔不慎当初。’”
恨相知晚hèn xiāng zhī wǎn
成语解释:恨:懊悔;相知:互相了解,感情很深。后悔彼此建立友谊太迟了。形容新结交而感情深厚。
成语出处:《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两人相引为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甚欢,无厌,恨相知晚也。”
例 句:后褒坐事左转高唐令,临云,握伦臂诀曰:“恨相知晚。”(《后汉书·第五伦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