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手可得chuí shǒu kě dé
成语解释:垂:垂下。手不动就能得到。形容毫不费力。
例 句:优异的学习成绩,决非垂手可得,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获得。
爱不释手ài bù shì shǒu
成语解释:释:放下。喜爱得舍不得放手。
成语出处: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
例 句:虽是不合他的路数,可奈文有定评,他看了也知道爱不释手。(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五回)
白手起家bái shǒu qǐ jiā
成语解释:白手:空手;起家:创建家业。形容在没有基础和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卷一0七:“今士大夫白屋起家,以致荣显。”
例 句:你看,他发了多少财,白手起家,靠的是谁?如今也忘了水源头了,墙上的草,两边倒着呢。(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赤手空拳chì shǒu kōng quán
成语解释:赤手:空手。两手空空。比喻没有任何依靠。
成语出处: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一折:“争奈他赤手空拳。”
例 句:老人没了主意,日本兵有枪,他自己赤手空拳。(老舍《四世同堂》三十五)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quán bù lí shǒu,qǔ bù lí kǒu
成语解释:练武的人应该经常练,唱歌的人应该经常唱。比喻只有勤学苦练,才能使功夫纯熟。
断手续玉duān shóu xù yù
成语解释:断:砍下;续:接上。砍下手来再接上一块玉。比喻得不偿失。
成语出处:《韩非子·用人》:“不察私门之内,轻虑重事,厚德迫祸,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祸。”
寸铁在手cùn tiě zāi shǒu
成语解释:寸铁:很短的兵器。手里拿着一件短小的兵器。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衣袄车》第一折:“自幼学成十八般武艺,寸铁在手,有万夫不当之勇。”
妙手空空miào shǒu kōng kōng
成语解释:指小偷,也形容手中一无所有。
成语出处:宋·李昉《太平广记》卷一百九十四引裴刑《传奇·聂隐娘》:“后夜当使妙手空空儿继至。空空儿之神术,人莫能窥其用,鬼莫得蹑其踪。”
例 句:隔牖窥妆,私语切切;深宵胠箧,妙手空空。(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九回)
束手无策shù shǒu wú cè
成语解释:策:办法。遇到问题,就象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宋季三朝政要》:“(秦)桧死而逆亮(金主完颜亮)南牧,孰不束手无策。”
例 句:梅飏仁正在束手无策的时候,听了师爷的话说甚是中听,立刻照办。(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五回)
先下手为强xiān xià shǒu wéi qiáng
成语解释:在对手没有准备好的时候首先动手,取得主动地位。
成语出处:《隋书·元胄传》:“兵马悉他家物,一先下手,大事便去。”
例 句:这个说不得。从来说“先下手为强”。况且原该是我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大打出手dà dǎ chū shǒu
成语解释:打出手:戏曲中的一种武打技术,一出剧中的主要人物与多个对手相打,形成种种武打场面。比喻逞凶打人或殴斗。
例 句:有些人缺乏法律观念,为一点小事也能大打出手。
出手得卢chū shǒu dé lú
成语解释:卢:古时樗蒲戏一掷五子皆黑,为最胜采。比喻一下子就取得胜利。
成语出处:《南齐书·张瓌传》:“瓌以百口一掷,出手得卢矣。”
慌手慌脚huāng shǒu huāng jiǎo
成语解释:形容动作忙乱。
例 句:他干什么都不稳重,慌手慌脚的。
搓手顿脚cuō shǒu dùn jiǎo
成语解释:形容焦急不耐烦的样子。
例 句:县太爷急的搓手顿脚,叫了签稿,请了刑名师爷,大家斟酌,想不出一个法子。(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十四回)
毒手尊前dú shǒu zūn qián
成语解释:泛指无情的打击。
成语出处:《新五代史·唐臣传·李袭吉》:“至于毒手尊拳,交相于暮夜;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村。”
手挥目送shǒu huī mù sòng
成语解释:手挥:挥动手指弹琴;目送:眼睛追视归鸿。手眼并用,怎么想就怎么做。也比喻语言文字的意义双关,意在言外。
成语出处:三国魏·稽康《赠兄秀才公穆入军》诗:“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额手称庆é shǒu chēng qìng
成语解释:把手放在额上,表示庆幸。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七回:“文公至绛,国人无不额手称庆。百官朝贺,自不必说。”
例 句:他“额手称庆”,实在高兴得太快了。(鲁迅《伪自由书·“有名无实”的反驳》)
不择手段bù zé shǒu duàn
成语解释:择:选择。指为了达到目的,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
例 句:要谋生,谋生之道,则不择手段。(鲁迅《三闲集·通信》)
手足之情shǒu zú zhī qíng
成语解释: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的感情。
成语出处:唐·李华《吊古战场文》:“谁无兄弟,如足如手。”宋·苏辙《为兄轼下狱上书》:“臣窃哀其志,不胜手足之情。”
反手可得fǎn shǒu kě dé
成语解释:反:翻转。翻转手掌学可得到。形容极其易得。
成语出处:《荀子·非相》:“诛旦公,定楚国,如反手尔。”
例 句:我等费了许多军马,用了许多钱粮,目下南郡反手可得。(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
高抬贵手gāo tái guì shǒu
成语解释:旧时恳求人原谅或饶恕的话。意思是您一抬手我就过去了。
成语出处:元·范子安《竹叶舟》第四折:“弟子愚眉肉眼,怎知道真仙下降,只望高抬贵手,与我拂除尘俗者。”
例 句:娘是小的一个主儿,娘不高抬贵手,小的一时儿存站不的。(《金瓶梅词话》第二十三回)
措手不及cuò shǒu bù jí
成语解释:措手:着手处理。来不及动手应付。指事出意外,一时无法对付。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千里独行》楔子:“咱今晚间,领着百十骑人马,偷营动寨,走一遭去,杀他个措手不及。”
例 句: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
心慕手追xīn mù shǒu zhuī
成语解释:慕:羡慕;追:追求。心头羡慕,手上模仿。形容竭力模仿。
成语出处:《晋书·王羲之传赞》:“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例 句:京口程君梦湘同游焦山,一路论诗,渠最心折于吾乡樊榭先生,心慕手追,几可抗手。(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三)
拱手让人gǒng shǒu ràng rén
成语解释:拱手:双手合抱在胸前,以示敬意。恭顺地让给别人。形容怯弱可欺或甘心为奴仆、附庸。
例 句:明知众寡不敌,守不住这个青岛,但若拱手让人,殊不甘心。(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十一回)
拱手听命gǒng shǒu tīng mìng
成语解释:拱手:双手合抱在胸前,以示敬意。恭顺地听从对方的命令,毫无反抗。
成语出处:《明史·陈九畴传》:“边臣怵利害,拱手听命,致内属番人勾连接引,以至于今。”
一手包办yī shǒu bāo bàn
成语解释:指一人独揽,不让别人插手。
狠心辣手hěn xīn là shǒu
成语解释:残忍的心肠,毒辣的手段。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三卷:“那小娘子听了,欲待不信,又见十五贯钱堆在面前;欲待信来,他平白与我没半句言语,大娘子又过得好,怎么便下得这等狠心辣手。”
例 句:诡行颇僻之刘宗周,狠心辣手之黄某,意指此一事也。(清·黄宗羲《南雷文集·辨野史》)
如左右手rú zuǒ yòu shǒu
成语解释:象自己的左右手一样。比喻极得力的助手。也比喻两者关系极为密切或配合得很好。
成语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例 句:周访与侃亲姻,如左右手,安有断人左手而右手不应者乎!(《晋书·陶侃传》)
假手于人jiǎ shǒu yú rén
成语解释:假:利用。借助别人来为自己办事。
成语出处:《后汉书·吕布传》:“诸将谓布曰:‘将军常欲杀刘备,今可假手于术。’”
得心应手dé xīn yìng shǒu
成语解释:得:得到,想到;应:反应,配合。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
成语出处:《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例 句:挟了七八万现款的冯云卿就此走进了公债市场,半年来总算得心应手,扯起息来,二分半是有的。(茅盾《子夜》)
举手投足jǔ shǒu tóu zú
成语解释:一抬手,一动脚。形容轻而易举,毫不费力。
成语出处: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 “庸讵知有力者不哀其穷,而忘一举手一投足之劳而转之清波乎?”
手到拈来shǒu dào niān lái
成语解释:比喻事情很容易办到。
成语出处: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这是揉着我山儿的痒处,管教他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手高手低shǒu gāo shǒu dī
成语解释:形容用手或用一般的器皿分东西,难免多少有出入。
手疾眼快shǒu jí yǎn kuài
成语解释:形容机灵敏捷。
手忙脚乱shǒu máng jiǎo luàn
成语解释:形容遇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问:‘如何是大悲境?’师曰:‘千眼都来一只收。’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手忙脚乱。’”
例 句:諕的我手忙脚乱紧收拾。(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
手无缚鸡之力shǒu wú fù jī zhī lì
成语解释:连捆绑鸡的力气都没有。形容身体弱、力气小。
成语出处:元·《赚蒯通》第一折:“那韩信手无缚鸡之力。”
手下留情shǒu xià liú qíng
成语解释:下手的时候留点情面。比喻处理事情不要太苛刻。
手泽之遗shǒu zé zhī yí
成语解释:手泽:为手汗所沾润。指先人遗物。
成语出处:《礼记·玉藻》:“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手泽存焉尔。”
手足胼胝shǒu zú pián zhī
成语解释:胼、胝:手掌、足底的老茧。手掌足底生满老茧。形容经常地辛勤劳动。
成语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劳有功者也。”《荀子·子道》:“有人于此,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然而无孝之名,何也?”
蝮蛇螫手,壮士解腕fù shé shì shǒu,zhuàng shì jiě wàn
成语解释:手腕被腹蛇咬伤,便立即截断,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比喻事到紧要关头,必须下决心当机立断。也比喻牺牲局部,照顾全局。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书·陈泰传》:“古人有言,蝮蛇螯手,壮士解其腕。”
例 句:蝮蛇螫手,壮士解腕,英雄作事不顾小名小义,今贪能容之虚名,受诛夷之实祸,还恐噬脐无及。(《隋唐演义》第四十六回)
拿手好戏ná shǒu hǎo xì
成语解释:原指演员擅长的剧目。泛指最擅长的本领。
例 句:最后,当老场长的拿手好戏《借东风》收场的时候,三星高高地升起,天已经是在半夜了。(峻青《壮志录》)
革面敛手gé miān liǎn shǒu
成语解释:指改恶从善,不敢恣意妄为。
例 句:严打斗争的深入开展,使社会上的一些不法分子不得不革面敛手。
蹑手蹑脚niè shǒu niè jiǎo
成语解释:形容放轻脚步走的样子。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四回:“于是大家蹑手蹑脚,潜踪进镜壁去一看。”
例 句:为了不影响别人,同学们在阅览室里走路都是蹑手蹑脚的。
拍手称快pāi shǒu chēng kuài
成语解释:快:痛快。拍掌叫好。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五:“又见恶姑奸夫俱死,又无不拍手称快。”
胼手胝足pián shǒ zhī zú
成语解释:胼、胝:老茧。手脚上磨出老茧。形容经常地辛勤劳动。
成语出处:《荀子·子道》:“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
例 句:侨胞的金钱不是容易得到的,是由于他们终年胼手胝足,千辛万苦,省吃俭用,积蓄起来的。(邹韬奋《抗战以来·热烈爱国的千万侨胞》)
举手之劳jǔ shǒu zhī láo
成语解释:一举手那样的辛劳。形容轻而易举,毫不费力。
成语出处: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
棋逢对手qí féng duì shǒu
成语解释:比喻争斗的双方本领不相上下。
成语出处:《晋书·谢安传》:“安常棋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唐·杜荀鹤《观棋》诗:“有时逢敌手,对局到深更。”
例 句:他两个在半空中,这场好杀: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四回)
棋高一着,缚手缚脚qí gāo yī zhāo,fù shǒu fù jiǎo
成语解释:本指棋艺,后比喻技术高人一头,对方就无法施展本领。
心闲手敏xīn xián shǒu mǐn
成语解释:闲:熟悉;敏:灵敏。形容技艺熟练了,心里闲静,手法灵敏。
成语出处:三国魏·嵇康《琴赋》:“于是器冷弦调,心闲手敏。”
强中更有强中手qiáng zhōng gèng yǒu qiáng zhōng shǒu
成语解释:比喻技艺无止境,不能自满自大。
成语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侠女散财殉节》:“列位看官,你道强中更有强中手,丫环之中,尚有……顶天立地之人
亲如手足qīn rú shǒu zú
成语解释:象兄弟一样的亲密。多形容朋友的情谊深厚。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魔合罗》第四折:“想兄弟情亲如手足。”
轻手轻脚qīng shǒu qīng jiǎo
成语解释:手脚动作很轻,使没有响声。
例 句:她是个文静的姑娘,干什么都轻手轻脚的。
一举手之劳yī jǔ shǒu zhī láo
成语解释:比喻不费力,只是一抬手那样。
河梁携手hé liáng xié shǒu
成语解释:河梁:桥。指送别。
成语出处:汉·李陵《与苏武》诗:“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徘徊蹊路侧,悢悢不得辞。”
一手遮天yī shǒu zhē tiān
成语解释:一只手把天遮住。形容依仗权势,玩弄手段,蒙蔽群众。
成语出处:唐·曹邺《读李斯传》诗:“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
以手加额yǐ shǒu jiā é
成语解释:把手放在额上。表示欢欣庆幸。
成语出处:宋·杨万里《章贡道院记》:“斯言一出,十邑之民,以手加额,家传人诵。”
例 句:国人见庄公母子同归,无不以手加额,称庄公之孝。(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回)
如手如足rú shǒu rú zú
成语解释: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的感情。
成语出处:唐·李华《吊古战场文》:“谁无兄弟,如足如手。”
炙手可热zhì shǒu kě rè
成语解释: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成语出处:唐·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例 句:炙手可热握大权,待郎充犬吠篱边。(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一回)
斫轮老手zhuó lún lǎo shǒu
成语解释:斫轮:斫木制造车轮。指对某种事情经验丰富的人。
成语出处:《庄子·天道》:“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
例 句:两人不来多嘴,全凭那斫轮老手徐世昌及倚马长才王式通悉心研究。(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六十七回)
垂手而得chuí shǒu kě dé
成语解释:垂:垂下。手不动就能得到。形容毫不费力。
例 句:如果说过去日寇差不多不费一点气力垂手而得东四省,现在就非经过血战不能占领中国的土地了。(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
伸手不见五指shēn shǒu bù jiàn wǔ zhǐ
成语解释: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举手加额jǔ shǒu jiā é
成语解释:拱手与额相齐,是古人表示欢庆的意思。
成语出处:宋·杨万里《章贡道院记》:“斯言一出,十邑之民,以手加额,家传人诵。”
手不释卷shǒu bù shì juàn
成语解释: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例 句:闵象南老好观书,年七十余,每夜漏下二三十筹,手不释卷。(清·王晫《今世说·德行》)
手不停挥shǒu bù tíng huī
成语解释:手不停顿地挥写。形容不停地写作。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九:“李白左手将须一拂,右手举起中山兔颖,向五花笺上,手不停挥,须臾,草就吓蛮书。”
手到病除shǒu dào bìng chú
成语解释:刚动手治疗,病就除去了。形容医术高明。也比喻工作做得很好,解决问题迅速。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二折:“嬷嬷,你放心,小人三代行医,医书脉诀,无不通晓,包的你手到病险除。”
妙手回春miào shǒu huí chūn
成语解释:指医生医术高明。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但是药铺门里门外,足足挂着二三十块匾额:什么‘功同良相’,什么‘扁鹊复生’,什么‘妙手回春’……”
手到擒来shǒu dào qín lái
成语解释:擒:捉。原指作战一下子就能把敌人捉拿过来,后比喻做事有把握,不费力就做好了。
成语出处: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这是揉着我山儿的痒处,管教他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例 句:这事交给他去办肯定会手到擒来。
两手空空liǎng shǒu kōng kōng
成语解释:形容人手头很紧,一个钱也没有。
妙手丹青miào shǒu dān qīng
成语解释:妙手:技能高超的人;丹青:绘画的颜料,比喻绘画的艺术。指优秀的画家。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庄濯江寻妙手丹青画了一幅‘登高送别图’,在会诸人,都做了诗。”
鹿死谁手lù sǐ shuí shǒu
成语解释:原比喻不知政权会落在谁的手里。现在也泛指在竞赛中不知谁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成语出处:《晋书·石勒载记下》:“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鞭而争先耳;脱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
例 句:古人把争天下比做“逐鹿中原”。也只有稳据中原,才能定鹿死谁手。(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七章)
手零脚碎shǒu líng jiǎo suì
成语解释:手脚不干净。比喻小偷小摸。
毛手毛脚máo shǒu máo jiǎo
成语解释:做事粗心,不细致。
手无寸铁shǒu wú cùn tiě
成语解释:寸:形容细微短小;铁:指武器。手里没有任何武器。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九回:“郭淮引兵赶来;见维手无寸铁,乃骤马挺枪追之。”
妙手偶得miào shǒu ǒu dé
成语解释: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成语出处:宋·陆游《文章》诗:“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
例 句: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茅盾《白杨礼赞》)
手舞足蹈shǒu wǔ zú dǎo
成语解释:蹈:顿足踏地。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也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
成语出处:《诗经·周南·关雎·序》:“永(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人手一册rén shǒu yī cè
成语解释:人人拿着一本(书)。多形容书的读者多。
手眼通天shǒu yǎn tōng tiān
成语解释:比喻办法多,手段高明。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fān shǒu wéi yún,fù shǒu wéi yǔ
成语解释: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
成语出处:唐·杜甫《贫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例 句:猴子虽然有手,却不会制造工具,至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猴子更不会。(茅盾《手的故事》)
手足重茧shǒu zú chóng jiǎn
成语解释:手上脚上长满了层层老茧。形容长期劳累。
成语出处:《淮南子·修务训》:“昔者楚欲攻宋,墨子闻而悼之,自鲁趋而往,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何处。”
例 句:手足重茧,不堪其苦。(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劳山道士》)
目送手挥mù sòng shǒu huī
成语解释:手眼并用,怎么想就怎么用。也比喻语言文字的意义双关,意在言外。
成语出处:三国魏·稽康《赠兄弟才公穆入军》诗:“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手足无措shǒu zú wú cuò
成语解释: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成语出处:《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例 句:正忧疑不定,忽报宋兵到了,惊得手足无措。(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二回)
人多手杂rén duō shǒu zá
成语解释:指动手的人多。也只人头杂的场合,东西容易散失或丢失。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七回:“老太太屋里还罢了,太太屋里人多手杂,别人还可已,那个主儿的一伙子人见是这屋里的东西,又该使黑心弄坏了才罢。”
束手待毙shù shǒu dài bì
成语解释:毙:死。捆起手来等死。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坐着等失败。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回:“兵临城下,将至壕边,岂可束手待毙!”
束手就擒shù shǒu jiù qín
成语解释:束手:自缚其手,比喻不想方设法;就:受;擒:活捉。捆起手来让人捉住。指毫不抵抗,乖乖地让人捉住。
成语出处:《宋史·苻彦卿传》:“与其束手就擒,曷若死战,然未必死。”
例 句:宁王闹了两年,不想被新建伯王守仁一阵杀败,束手就擒。(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
束手束脚shù shǒu shù jiǎo
成语解释:捆住手脚。比喻做事过分小心,不敢放手去做。
捏手捏脚niē shǒ niē jiǎo
成语解释:形容轻手轻脚地走。也形容轻薄的举动。
例 句:为了不影响别人,同学们在阅览室里走路都是捏手捏脚的。
水来伸手,饭来张口shuǐ lái shēn shǒu,fàn lái zhāng kǒu
成语解释:形容懒惰成性,坐享别人劳动成果的人。
顺手牵羊shùn shǒu qiān yáng
成语解释:顺手把人家的羊牵走。比喻趁势将敌手捉住或乘机利用别人。现比喻乘机拿走别人的东西。
成语出处:《礼记·曲礼上》:“效马效羊者右牵之。”
例 句:据说座山雕的部下有个顺手牵羊的老方子,一撮毛可能是想施展这个伎俩。(曲波《林海雪原》十二)
缩手缩脚suō shǒu suō jiǎo
成语解释:由于寒冷而四肢不能舒展的样子。也形容做事胆小,顾虑多,不敢放手。
唾手可得tuò shǒu kě dé
成语解释:唾手:往手上吐唾沫。动手就可以取得。比喻极容易得到。
成语出处:《后汉书·公孙瓒传》李贤注引《九州春秋》曰:“始天下兵起,我谓唾掌而决。”
握手言欢wò shǒu yán huān
成语解释:握手谈笑。多形容发生不和,以后又和好。
成语出处:《后汉书·李通传》:“及相见,共语移日,握手极欢。”
例 句:文于去年北上,与公握手言欢,闻公谆谆以国家与人民为念,以一日在职为苦。(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二八回)
无所措手足wú suǒ cuò shǒu zú
成语解释:手脚没有地方放。形容没有办法,不知如何是好。
成语出处:《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洗手奉职xǐ shǒu fèng zhí
成语解释:洗手:使手干净,比喻廉洁;奉职:担任职务。比喻忠于职守,廉洁奉公。
成语出处:唐·韩愈《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监胡良公墓神道碑》:“建中四年,侍郎赵赞为度支使,荐公为监察御史,主馈给渭桥以东军,洗手奉职,不以一钱假人。”
七手八脚qī shǒu bā jiǎo
成语解释: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上堂七手八脚,三头两面,耳听不闻,眼觑不见,苦乐逆顺,打成一片。”
例 句: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
小手小脚xiǎo shǒu xiǎo jiǎo
成语解释:形容不大方。也形容做事没有魄力。
心狠手辣xīn hěn shǒu là
成语解释:心肠凶狠,手段毒辣。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三卷:“那小娘子听了,欲待不信,又见十五贯钱堆在面前;欲待信来,他平白与我没半句言语,大娘子又过得好,怎么便下得这等狠心辣手。”
例 句:他颐指气使人,心狠手辣。(林平《从夏三虫说开去》)
心灵手巧xīn líng shǒu qiǎo
成语解释:心思灵敏,手艺巧妙(多用在女子)。
成语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栖真》:“香姐心灵手巧,一捻针线,就是不同的。”
拱手而降gǒng shòu ér xiáng
成语解释:拱手:两手在胸前合抱表示恭敬。恭恭敬敬地俯首投降。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聚兽牌》第一折:“斩汉将汤浇瑞雪,放心杀敌兵拱手而降。”
心手相应xīn shǒu xiāng yìng
成语解释:形容手法熟练,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
成语出处:《南史·萧子云传》:“笔力劲骏,心手相应,巧逾杜度,美过崔寔,当与元常并驱争先。”
强将手下无弱兵qiáng jiàng shǒu xià wú ruò bīng
成语解释:英勇的将领部下没有软弱无能的士兵。比喻好的领导能带出一支好的队伍。
成语出处:宋·苏轼《题连公壁》:“俗语去:‘强将手下无弱兵。’真可信。”
信手拈来xìn shǒu niān lái
成语解释:信手:随手;拈:用手指捏取东西。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
成语出处:宋·苏轼《次韵孔毅甫集古人句见赠》诗:“前身子美只君是,信手拈来俱天成。”
例 句:惹一番信手拈来斧痕。(元·无名氏《度柳翠》第一折)
袖手旁观xiù shǒu páng guān
成语解释: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成语出处:唐·韩愈《祭柳子厚文》:“不善为斫,血指汗颜,巧匠旁观,缩手袖间。”宋·苏轼《朝辞赴定州论事状》:“奕棋者胜负之形,虽国工有所不尽,而袖手旁观者常尽之。”
例 句:荪老三的事就和我自己的事一样,我不能袖手旁观。(茅盾《子夜》四)
眼高手低yǎn gāo shǒu dī
成语解释:指要求的标准很高(甚至不切实际),但实际上自己也做不到。
眼明手快yǎn míng shǒu kuài
成语解释:看得准,动作敏捷。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想起俺少时节,眼明手捷,体快身轻。”
例 句:到了此时,我方才佩服那广东人的眼明手快,机警非常。(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
摇手触禁yáo shǒu chù jìn
成语解释:摇:动;触:触犯。摇一下手就触犯禁令。比喻法令繁琐苛刻。
成语出处:《汉书·食货志下》:“民摇手触禁,不得耕桑,繇役繁剧。”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yī lái shēn shǒu,fàn lái zhāng kǒu
成语解释:形容懒惰成性,坐享别人劳动成果的人。
大手大脚dà shǒu dà jiǎo
成语解释:形容花钱、用东西不节省。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一回:“成年家大手大脚的,替太太不知背地里赔垫了多少东西,真真赔的是说不出来的,那里又和太太算去。”
例 句:他平时不节俭,花钱总是大手大脚的。
情同手足qíng tóng shǒu zú
成语解释:手足:比喻兄弟。交情很深,如同兄弟一样。
成语出处:唐·李华《吊古战场文》:“谁无兄弟,如足如手。”
例 句:名虽各姓,情同手足。(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一回)
一手独拍,虽疾无声yī shǒu dú pāi,suī jí wú shēng
成语解释:疾:急速,猛烈。比喻一个人或单方面的力量难以办事。
成语出处:《韩非子·功名》:“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一手托天yī shǒu tuō tiān
成语解释:比喻无法办到的事。
一手一足yī shǒu yī zú
成语解释:一个人的手足。指单薄的力量。
成语出处:《礼记·表记》:“后稷天下之为烈也,岂一手一足哉?”
三拳不敌四手sān quán bù dí sì shǒu
成语解释:比喻人少的敌不过人多的。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yī zhāo quán zài shǒu,biàn bǎ lìng lái xíng
成语解释:一旦掌了权,就发号施令,指手画脚。
成语出处:明·顾大典《青衫记·承璀受阃》:“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大小三军,听吾命令。”
上下其手shàng xià qí shǒu
成语解释: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做弊。
成语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载:伯州犁有意偏袒公子围,叫皇颉作证,并向皇颉暗示,举起手说:“夫子为王子围,寡君之贵介弟也。”把手放下说:“此子可为穿封戍,方城外之县尹也,谁获子?”
例 句:亏得尚有“巧妙不同”一句注脚,还可上下其手一番。(朱自靖《“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游手好闲yóu shǒu hào xián
成语解释:指人游荡懒散,不愿参加劳动。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章帝纪·元和三年诏》:“今肥田尚多,未有垦辟。其悉与赋贫民,给与粮种,务尽地力,勿令游手。”元·无名氏《杀狗劝夫》:“我打你个游手好闲,不务生理的弟子孩儿。
例 句:这位督办,那时候正在上海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正好有功夫做那些不相干的闲事。(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八回)
右手画圆,左手画方yòu shǒu huà yuán,zuǒ shǒu huà fāng
成语解释:比喻用心不专,什么事也办不成。也形容心思聪明,动作敏捷。
成语出处:《韩非子·功名》:“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
指手画脚zhǐ shǒu huà jiǎo
成语解释: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十五回:“见这李虞侯、张干办在宋江前面指手划脚,你来我去,都有心要杀这厮,只是碍着宋江一个,不敢下手。”
例 句:站在他们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大显身手dà xiǎn shēn shǒu
成语解释:显:表露,表现;身手:指本领。充分显示出本领和才能。
例 句:爱唱的人,就在舞台上痛痛快快唱吧!爱种棉花的,就在连成片的土地上大显身手吧!(茹志娟《高高的白杨树》)
着手成春zhuó shǒu chéng chūn
成语解释:着手:动手。一着手就转成春天。原指诗歌要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刚一动手病情就好转了。
成语出处:唐·司空图《诗品·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舅逢花开,如瞻岁新。”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shí mù suǒ shì,shí shǒu suǒ zhǐ
成语解释:指个人的言论行动总是在群众的监督之下,不允许做坏事,做了也不可能隐瞒。
成语出处:《礼记·大学》:“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碍手碍脚ài shǒu ài jiǎo
成语解释:妨碍别人做事。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三十二卷:“后边有些嫌忌起来,碍手碍脚,到底不妙。”
例 句:宝钗因说道:“咱们别在这里碍手碍脚。”说着,和宝玉等便往迎春房中来。(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八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