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很多人都写过作文。作文是培养人们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你还对你的作文感到困惑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课外书的读后感范文四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读课外书的读后感
从朋友那里偶得《我们仨》这本书,认真拜读之后,我思索良久。
对于中国这个著名的家庭亲情故事,面对他们的温暖与欢乐、沧桑与忧伤,面对书中简单而朴实的文字,任何的评价都属于多余。那种罕见的真情和达观在作者杨绛那里是一种淡定自然。
我佩服她对万事万物淡然处之的超脱,怀抱一颗赤子之心,不论周遭境遇高低始终保持真我,静守自己的一片天空。用杨降翻译过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我与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杨绛先生与钱钟书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可以称之为是见过大世面的人,敬佩她在面对繁华时的从容,面对坎坷时的沉着冷静。人活一生,酸甜苦辣都会经历,于是能敢于面对者,才是真正的见过“大世面”。所谓见过大世面,不是无知者无畏,也不是楞头青式热血沸腾,更不是退缩者的看破红尘,而是经历磨难后的坦然,是经历风雨后对自身的修持,是承受悲欢后,对生命的敬畏!善待自己,不忘初心。杨降先生便是如此。
一个真正见过大世面的人,会在人群中散发不一样的气质,温和却有力量,谦卑却有内涵,从她们身上时时会折射出人性的光辉!
杨绛先生真可谓是见过大世面的女中豪杰!
【篇2】读课外书的读后感
“我们因梦想而伟大,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大梦想家:在冬夜的火堆旁,在阴天的雨雾中,梦想着未来。有些人让梦想悄然绝灭,有些人则细心培育、维护,直到它安然度过困境,迎来光明和希望,而光明和希望总是降临在那些真心相信梦想一定会成真的人身上。”梦想的力量不容小觑,生命常常因为梦想而多姿多彩,这个道理是一部纯美小说——曹文轩的《根鸟》告诉我的,它带着我在书中的世界体验人生。
《根鸟》的主人公根鸟一次独自打猎时,遇到了一只罕见的白鹰,他从鹰脚上取下了一封求救信。于是根鸟义不容辞地踏上了寻找紫烟的路。他经过重重困难,经历了从一个只有梦想的孩童到一位寻找梦想、坚持梦想的青少年的蜕变,终于,他找到了,找到了梦中天堂般的大峡谷,以及那银杏树下的紫烟姑娘。
是什么支撑着根鸟?是什么带动着根鸟?是什么召唤着根鸟?没错,是梦想的力量。根鸟在寻梦的途中有过放弃,有过困苦,当然也有现实的残酷。根鸟的梦一次次丢了又拾,一直在坎坷中追着,一直坚守着那个信念,那个美丽的梦,虽然有时只剩孤独与冰冷,挫折与困苦,但根鸟依然不屈不挠,不向艰险低头。
在一次次的磨炼中,根鸟变得坚强,他成长了,经历了那么多,他的眼睛里透露出坚定,但又忧虑,一切的困苦,让他变得更成熟。根鸟是我们的楷模,一个有梦想的孩子,注定他的一生将不平凡。
读了这本书,我受益匪浅,我的生活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以前,我没有梦想,当然也不会有努力的动力;现在,我树立了目标,寻找到了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我将一个大梦想,化解成一个个小梦想,逐一去实现:在运动场上,我的梦想便是那终点的终线;读书的时候,我的梦想便是读好那朗朗上口的古诗,赢得大家的称赞;写作的时候,我的梦想便是把一个个刚劲端庄的方块字组成一句句优美生动的语言,获得老师的肯定。
我坚信:梦想的力量将会指引我前进,光明和希望最终会降临在我身上。
在困难挫折面前,我们可能会退缩和迷茫,但只有坚寻梦想的人才能通往成功的大门,任何坎坷和我诱惑都阻挡不了我们的脚步!
《根鸟》让我明白,梦想的力量是无穷的,再找不到自信和执著踪影的角落里,到处只有几片枯枝败叶;在成功者的面前,到处散发毅力的花朵。
【篇3】读课外书的读后感
做最好的自己,我觉得最好不仅仅是形容词或固定的一种状态,而是一种持续前进的动态表现,或者是一种目标导向。最好不是代表不变,而应该是不断完善自己向最好这一终极目标无无限接近。《做最好的自己》一书中,详细介绍了李开复老师从上学,工作一直到创业的整个过程,李开复老师一生都在前进,逐渐完善自己,从不固步自封安于现状。
我们不可能人人都成为李开复,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皆不相同,所以成功不能完全复制,但是我们可以理解李开复的成功哲学,并利用李开复的经验和方法,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
一是认识发现。“人无完人”这个千百年来都无法推翻的事实说明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都有改善和进步的空间,缺点可大可小。显眼的缺点你本身就应知晓,而一些缺点可能不严重不显眼,你本身未觉察分毫,这就需要他人帮助或者自己多学习打开视野了解本身不足。
二是主动行动。“在所有最重要的人生态度中,积极主动应该排在第一位。”李开复老师说的这一句话是自我改善所有步骤中最重要的一点,如果只是认识发现自我,而不去主动学习改变,没有实质的行为,那认识发现的过程是毫无意义的。无论多么完美无缺的计划,不去实施,都只是纸上谈兵毫无意义。发现就要立马采取行动,无论最后结果如何,“听到的会忘掉,看到的能记住,做过的才真正明白”,当你做过,你就能真正明白适合你的改善路径。
三是检查自省。任何改善都是需要决心,需要坚持,需要自控力。
我们都在向做最好自己的方向上努力,一切都会在不经意间悄悄改变,直到有一天你会从他人口中或亲自发现本身的蜕变,并正向他人展现更好的自己。成功,并没有绝对的意义,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并把最好的自己呈现出来。
【篇4】读课外书的读后感
每天晚上睡觉前看上几页杨绛先生的《我们仨》,真的是一种享受,我是从第三部分开始看的-《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前两部分我还没看,我是个平凡的人,我只想看他们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生活,而对于他们的生离死别我真的不忍心看,如果不是这本书,我还真的忘了钱老和圆圆离开我们已久了。
我最衷情钱仲书夫妇的低调和博学,而钱老的幽默和杨老的平和更是让人生敬,一本书反反复复看了几遍,可是我却无法说出我的感受,他们面对困苦时的平静,面对荣誉时的低调,为人处事只求无悔于心,钱老一家人的生活是平凡的,但他们一家人始终是乐观的,无论困苦与荣耀,始终宠辱不惊,真是于平凡中显出不平凡。
对中国这个著名的家庭的亲情故事,面对他们的温暖与欢乐,沧桑与忧伤,面对书中简单而朴白的文字,任何的评价都属多余,那种罕见的真情和达观,在作者那里是一种淡定自然,在读者那里却常常禁不住潸然泪下。生活在回忆中的杨绛先生,可谓得了汉语的精髓,世入了人生的化境,读这样的书,真是让人既心往之,又感慨万千。
一个不平凡的人,写了一本平凡的书,却引起了意想不到的反响,这就是杨绛和她的《我们仨》。2003年度文学十大好书评选结果已揭晓:《我们仨》居首位。
看杨绛先生的书是一种享受。今天看完了全书,杨降先生的文笔真的很优美宁静,平凡家事国家大事娓娓道来,面对别人的陷害也看不到一丝的恨,只是泰然处之。而前面两节,三人走失在古驿道,采用虚实相间的手法,经梦起至梦醒,一家人走散了,而一家人相聚相守相依相助的往事却给了杨绛先生最好的回忆。钱老是名人,而杨绛先生的眼中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一个儿子的角色,有幸相携至老也不枉此生了。
好的书每看一次会有不同的感受,人过了30岁,对生活有了不同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