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亨塞尔与格莱特的故事读后感范文汇总九篇

【www.stokuaidi.com--读后感】

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亨塞尔与格莱特的故事读后感范文汇总九篇,欢迎品鉴!

亨塞尔与格莱特的故事读后感1

  最近几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读了《格林童话》这本书,其中《汉塞尔与格莱特》这一个故事是我最受益匪浅。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个男孩汉塞尔和他的妹妹格蕾特尔,第一次因为闹饥荒,被他们的继母遗弃在森林里。因为听到父母的讲话,哥哥汉塞尔用准备好的鹅卵石作了记号,他们顺利的回到家。第二次因为闹灾荒,被继母丢到森林的更深处,因为没有准备哥哥汉塞尔只能用自己的面包屑撒在路上作记号,面包屑被树林里的小鸟吃了,他们没能找到回家的路,可他们并没有因为害怕而放弃寻找,哥哥汉塞尔一路上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妹妹格蕾特尔,妹妹格蕾特尔把自己的面包给哥哥吃,就在他们拼命寻找回家的路时,又落到一个巫婆的手上。就在巫婆想把妹妹格蕾特尔推到炉子里烧着吃时,却被聪明的格蕾特尔推到炉子里烧死,救出哥哥汉塞尔,最后回到家,和父亲快快活活地生活在一起的故事。

  每当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想喊爸爸妈妈时,我就会想到这个小故事。这个故事,不仅让我对亨塞尔和格莱特的聪明机智产生了敬佩之情,他们遇到各种困境不畏惧并与之抗衡,最终凭借聪明的才智获得成功了。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当遇到事情时要多动脑筋、多思考,想办法,不能冲动。在遇到紧急事件的情况下要机智、灵活,随机应变的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亨塞尔与格莱特的故事读后感2

  童话,是人们不可拒绝的,童话,是人们所盼望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生活的世界像童话般的不可思议,像童话般的幸福与美好。

  《格林童话》这本书里,我最感兴趣的是《亨塞尔和格莱特》的童话故事。

  故事讲述的是,在一座森林里住着一位樵夫和他的妻子,妻子生了一儿一女,男孩叫亨塞尔,女孩叫格莱特。由于家里太穷了,夫妻俩就决定把孩子们扔进森林里。第1次哥哥用石子标记找到了回家的路,第2次用面包碎却被小鸟吃掉了,他们只能一直走啊走…他们走到了一间用零食做成的小屋子,同时找到了食物,吃着吃着,从屋子里面走出来了一位老太太,老太太把他们领进了屋。其实老太太是个巫婆,巫婆想用零食把孩子们吸引过来吃掉。第2天巫婆把孩子关了起来,让女孩做好吃的给男孩,希望把男孩养胖再吃。每次巫婆来摸孩子的.手有没有长胖,男孩就伸出一根骨头给她摸,一直等啊等都不长胖,巫婆等不及了,让女孩去打水和烧好烤炉,但女孩却假装不会,巫婆只好自己进去,结果女孩把门关上了,把巫婆关进了烤炉里面。两个孩子逃了出来,还带上了巫婆的金银财宝,一路上他们摸索着回家的路,路上碰到了鸭子,鸭子把他们带回了家,找到了爸爸,从此他们一家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从这个故事,我知道遇到危险时要冷静,要思考如何脱离危险。例如怕迷路了,我们可以像男孩那样用石子来做标记,要学会找到身边能用的东西来标记认路;碰到了坏人也要先冷静,勇敢的去面对,同时要运用聪明才智去对付坏人,能力对比悬殊的情况之下,要学会利用有利的条件,不要轻信坏人,有事情找不到爸爸妈妈,就需要找到警察叔叔帮忙自救,这样才成功逃生!

亨塞尔与格莱特的故事读后感3

  《汉赛尔与格莱特》,收录于《格林童话》中的一则童话寓言故事。《格林童话》用富有象征意义的形象来影射善与恶,将生动有趣的故事来表达善恶观,让儿童引发对自我的追问,形成正确的善恶观。童话中对童话形象的设置和对话的建构,体现了格林兄弟对儿童的成长和人类自身的关注。

  故事让儿童可以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故事中主人公不同的人生经历与冒险,而这些奇妙的经历正是儿童在可以独碰的日常环境中难以实现的。

  这些内容丰富又饱含趣味性的童话故事扩展了儿童的思维世界,在轻松愉说的阅读中总结经验教训,唤起儿童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激发儿童善恶观的形成。

亨塞尔与格莱特的故事读后感4

  今天,我读了《格林童话》中的一篇“玛利亚代养的孩子”的故事。读完后我深受启发和感想,我明白:做人要诚实不能撒谎。

  在一个大森林里,樵夫和他妻子常常为孩子吃不上饭而发愁。后来,圣母把他的孩子抱走了,取名叫玛利亚。圣母很疼她,每天都有天使陪伴她。但是,玛利亚学会了撒谎,圣母把她罚到人间,并把她变成了哑巴。玛利亚被罚到人间后生活得很艰辛,过了很长时间国王救了她,并娶她做了王妃。可是玛利亚还是不承认撒谎的错误。圣母就把她的孩子先后都抱走了。大臣说:“玛利亚是吃人的魔鬼。”,决定要烧死她。在最后的时刻玛利亚终于承认了撒谎的错误,圣母原谅了她并还给了她孩子,使她又能说话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不能撒谎,知错就改。

亨塞尔与格莱特的故事读后感5

  《亨塞尔与格莱特》也叫《汉赛尔与格莱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危急时刻要保持镇定,不要慌乱,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多动脑,勤思考才能想出化解危局的办法。一定不能冲动,保持冷静的头脑是必要的,人在危难之时可以依靠的往往只是自己。

  故事讲述了主人公是一对兄妹,为樵夫的前妻所生,在后母的逼迫下,被父亲抛弃。兄妹俩前后经历了两次遗弃,第一次,汉赛尔沿途用石子做记号,兄妹俩重新回到了家中。第二次被遗弃,汉赛尔用面包屑做记号,却被鸟儿啄食干净,兄妹俩在森林中迷了路。几天的寻路,让他们饥饿难忍,腿脚无力,来到了一个用面包做屋项,糖果做窗户的小屋。饥饿让他们忘记了疲惫及潜在的危险,啃起了屋子。结果在巫婆的诱骗下,哥哥被锁屋中,妹妹被迫做劳力,就在巫婆要吃掉哥哥之时,妹妹借向巫婆学习添柴之机,将巫婆推入炉中。兄妹俩带着巫婆的财宝,回到了家中。后母己经去世,兄妹俩和父亲一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亨塞尔与格莱特的故事读后感6

  寒假期间我读了《格林童话》中的一篇叫《亨塞尔与格莱特》的故事,这个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了我,让我亲不自禁地读了又读。其中有两件事让我对亨塞尔与格莱特的聪明才智非常佩服。

  第一件是他狠心的父母把他们扔到了森林里,想让他们回不去。这件事被聪明的亨塞尔听见了,于是,亨塞尔想了个巧妙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一边走,一边扔小石子做标记”,这样就不会迷路了。然后他们就靠着小石头做的标记回到了家中。

  第二件是他们的父母把他们扔到了森林深处,他们在森林里遇到了一个邪恶的巫婆,巫婆想把他们关进烤炉里烤着吃了。这时妹妹格莱特看出了巫婆的心思,随机应变地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格莱特对巫婆说:“我不知道怎么做,怎样才爬得进去呢”,巫婆骂道:“蠢货!炉口够大的,你瞧,我自己也能爬进去。”说着巫婆便跑过来,把头伸进了炉口。格莱特这时赶紧推了巫婆一下,把巫婆推进了烤炉,然后关上铁门,插紧插销,把万恶的巫婆烧成了灰烬。

  这个故事,不仅让我对亨塞尔和格莱特的聪明机智产生了敬佩之情,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当遇到事情时要多动脑筋、多思考,想办法,不能冲动。在遇到紧急事件的情况下要机智、灵活,随机应变的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亨塞尔与格莱特的故事读后感7

  我最近读了《格林童话》这本书,这本书讲了很多童话故事。看着这本书,我觉得自我就像在童话的世界里游荡,作者的想象力真的异常丰富。

  我最喜欢的故事是“穿靴子的猫”,故事讲得是有一个磨坊主,他有三个儿子,还有一个磨坊、一头驴和一只猫。过了一段时间,磨坊主死了,老大继承了磨坊,老二继承了驴,老三只继承了一只猫。老三心里十分难过,他想,一只猫能干什么,我不如把它杀了,做一付手套。那只猫突然张口说话了,它说:“你如果给我一双靴子,你就会得到我的帮忙。”老三就帮猫订了一双靴子。穿上靴子的猫利用自我的智慧为国王抓住了山鹑,猫又用智慧让魔法师变成了耗子,吃掉了魔法师,帮忙老三得到了很多麦田,最终连国王的女儿都嫁给了他,猫的主人成为了国王,猫成为了天下第一大臣。

  读完这个故事,我觉得这只猫好聪明呀!它用自我的智慧不但救了自我,也给主人带来了衣食无忧的生活。所以人必须要有智慧,运用智慧才能让自我过上想要的生活。

亨塞尔与格莱特的故事读后感8

  《亨舍尔和格丽特尔》讲述了砍柴匠的妻子早早地就去世了,留下两个孩子,儿子亨舍尔和亨舍尔女儿格丽特尔。不久后,砍柴匠又娶了一个妻子,他希望她能照顾两个孩子。她不仅没有好好照顾两个孩子,还经常虐待两个孩子。妻子天天都在抱怨他,提意要丢掉两个孩子。砍柴匠坚决反对,但最终还是被说服了。亨舍尔听到继母和父亲的对话就告诉胆小的格丽特尔,听后她害怕的哭起来。亨舍尔摸着妹妹的头说:“别怕,有哥哥在,就算把我们丢在森林,我一样可以找到回家的路。”

  有一天,继母和父亲真的把他们丢在了森林里,可他们迷路了,又累又饿,亨舍尔只有带着格丽特尔去找食物。他们来到一座用糖果做的小房子,房子里面住着一个老巫婆,老巫婆想要把他们吃掉,格丽特尔想了一个好办法,最后把老巫婆活活烧死了。这时父亲也正好找到他们,说:“你们的继母因急病去世了,是我对不起你们,以后我再也不你丢下你们了。”从此一家人在糖果屋里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亨舍尔亨舍尔格丽特尔用他们的聪明才智打败了老巫婆,他们这种聪明勇敢的精神很值得我学习,以后我遇到什么困难也要想方设法解决。通过这个故事,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人要有一颗善良心,凶恶的心肠是没有好下结果的。

亨塞尔与格莱特的故事读后感9

  暑假到了,业余时间多了,我拿出最喜爱的故事书《格林童话》,迫不及待得看了起来。我之所以最喜爱《格林童话》这本书,不仅因为书里面有许多妙趣横生的故事和奇特非凡的人物,更因为它教会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

  我印象最深的故事有三个,分别是《毛驴王子》《幸福的汉斯》和《星光变成银元》,它们教会了三个不同的道理。

  《毛驴王子》这个故事告诉我,遇到困难不要放弃,要懂得坚强,困难是可以克服的。我们只要不放弃,就会有希望;我们只要勇敢地去面对,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幸福的汉斯》这个故事告诉我,当我们做事情应该考虑周到,要看重自己的努力得来的一切,并且要知道感恩,回报亲人。这个故事告诉我,在生活中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只要我们能为这个社会做出一点贡献,这个世界就会因此变得更加温暖。

  《格林童话》通过讲述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这个世界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有真善美的心灵。我们应当学习书中的主人公善良美好的品德,不怕困难的精神,在日常的生活中,要乐于助人,懂得感恩;在成长的道路上,要不怕艰难,勇于面对。只要我们的内心有爱和希望,我们就能充满正能量,我们的人生就能不断收获精彩和美好,我们的世界也将因此更加美好!

延伸阅读
读后感读后感是阅读书籍、文章等作品后,将获得的感受与启示整理而成的应用文体,属于读书笔记的常见形式,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核心范畴。其核心在于以“读”触发“感”,既包含对原文思想的提炼与延伸,也涵盖由阅读引发的个人反思、社会关联或情感共鸣。写作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东坡传第15章读后感范文汇总六篇
2025-10-09
读后感读后感是阅读书籍、文章等作品后,将获得的感受与启示整理而成的应用文体,属于读书笔记的常见形式,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核心范畴。其核心在于以“读”触发“感”,既包含对原文思想的提炼与延伸,也涵盖由阅读引发的个人反思、社会关联或情感共鸣。写作时。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汤姆索亚历险记篇章读后感范文(精选四篇)
2025-10-09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800字精选三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2025-10-09
读后感读后感是阅读书籍、文章等作品后,将获得的感受与启示整理而成的应用文体,属于读书笔记的常见形式,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核心范畴。其核心在于以“读”触发“感”,既包含对原文思想的提炼与延伸,也涵盖由阅读引发的个人反思、社会关联或情感共鸣。写作时。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西游记第24章读后感(通用5篇),仅供参
2025-10-03
开拓者,汉语词语,在以前专用来称呼那些发现未知土地或是在未知的土地上生活的人。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成为开拓者的读后感心得(合集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5-10-03
作文(composition)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作文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作文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南京大屠杀读后感500字【汇编六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2025-10-03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党史国史读后感300字精选五篇,欢迎品鉴!
2025-09-10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读后感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5-09-10
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时代新人读后感800字(通用6篇),欢迎品鉴!
2025-09-10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传承优良好家风争做时代新人读后感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5-09-03
  • 推荐访问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stokuaidi.com/www/caches/caches_template/default_lx/content/show.php on line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