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群众路线教育心得体会2000字
敬爱的党组织:
作为一名独立学院的学生工作者,在工作中务必根据“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这一总目标的要求,确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走进学生思想,走进学生学习,走进学生生活,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深入学生,掌握学情。独立学院学生相较母体学校学生虽有很多相同和相似之处,但在思想、心理、学习、行为等方面也有一些群体上的差异。第一,最直观的就是生源的层次性:录取分数线跟母体学校学生相比有较大的差距,总体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底子薄,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进取心、主动性不强;第二,个体需求的务实性:由于三本学生相对收费较高,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具有更强的主体意识,学生和家长在一定程度上视自己为学校教育的消费者和投资者,要求获得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和价值,自我意识浓厚。第三,心理上的自卑性:中学老师的评价,高考成绩的差距,社会的认可程度等都导致三本学生自信心不足,存有一定的自卑感。第四,个性特征的多元性:三本学生大多兴趣广泛,求新求异意识浓厚,人际沟通、组织协调、文体活动等能力较强。
在独立学院的学生工作中务必树立人性化的工作理念,既要尊重、关心、培养和激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行为性,也要切实转变工作角色和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才有利于充分满足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内在需求,促进帮助其全面发展。
二、把握服务教育管理指导四个层面,构建科学的学生工作模式。独立学院从建院之初完全沿袭照搬母体学校的管理模式,到逐步适应独立学院运作和发展的需要,学生工作内部架构不断进行再认识、再调整,从以管理为主向以服务为主转变,在工作中应着力把握服务、管理、教育和指导四个层面。
第一,服务层面: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独立学院的发展必须要适应市场需要,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独立学院的学生缴纳了相对高昂的学费,学生具有受教育者、教育投资者和消费者三重身份。因此,独立学院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的基本功能更加突出,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之需,是学生工作必须首先认识的问题。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围绕人才培养着一中心任务,树立服务意识,了解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普遍关心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把教育管理寓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提高教育管理的水平和效果,限度地激发学生成才的内在动力。
第二,教育层面:独立学院要生存则必须关注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教育是一个双方互动的过程,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且要学会学习,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接受且要学会思考,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做学问且要学会做人。三本学生进校后,要重点加强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建立严格的学习制度,有针对性的加强基础课程的教学并给予激励。
第三,管理层面:学生管理工作应树立制度管理的意识,倘若制度不完善,不健全,就会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无章可循,出现空白,带来困扰。建立科学规范完整的学生工作制度,一方面是做好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对引导大学生的行为,对培育优良学风校风都起着保障性的作用。由于三本学生更为活跃、敏感甚至激进,对于他们的教育,应该更多地采取“攻心为上”的策略,在管理上不能只有简单的处罚,更要有积极的鼓励、赏识和奖励。管理的手段上也要从直接管理、被动管理、强迫管理向导向管理、主动管理、自主管理上转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管理,自发规范自身行为。
第四,指导层面:对三本学生更需要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人生设计、学业设计、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加强具体指导。学生工作者要深入学生,走进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一起交流、探讨、沟通,在潜移默化中将学生的思想、行为向积极方向引导。同时通过设立一些咨询服务机构,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遇到的诸多问题,减轻他们在学习、经济、情绪、就业等等方面的各种压力,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经验性、专业性的有效指导,以在更高层面上发展学生潜能。
第2篇: 群众路线教育心得体会2000字
在学校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本人按照要求,认真学习了xxx同志《为了谁 依靠谁 我是谁——关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几点思考》一文,并作了深入思考。准确把握“我是谁”,才能准确定位自己而不忘做人之本、不移为师之心,始终摆正同人民群众间的关系;切实解决“为了谁”,才能明确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和使命,始终将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真正认清“依靠谁”,才能将人民满意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才能从家长和学生当中获取不竭的力量源泉。
一、以德立教
作为宿迁中学的教师,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思想品德修养的根本,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思想修养,坚持与时俱进,勇于更新观念,不断创新思维,胸怀大局,坚持原则,公道正派,待人以诚,以身作则,把实现个人价值和服从工作安排、开创工作新局面紧密结合起来,认真学习和落实校长室、校党委的各项工作要求,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用实际行动践行“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
二、学以致教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要让学生收获一杯水,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一片海。作为宿迁中学的教师,应成为奔淌的河流,具有保持方向的定力,寻找源头活水的眼力,吐故纳新、不断向前的动力。这是做人民满意教师的重要前提,也是教师从“一桶水”到“长流水”,从“传道解惑”到“汲取丰富”的基础能力。我们要把学习、读书和探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一种行为习惯,视为一种人生享受。
三、依法从教
作为宿迁中学的一名教师,必须学习教育法规,提高教育法律意识,增强教育法制观念,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必须尊重学生人格,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从思想上引领学生,从行动上影响学生,努力构建平等、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学校也要充分发挥班主任、学科组长和学生干部的重要作用,坚持以人为本、民主管理、依法管理。
四、廉洁施教
作为宿迁中学的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自律,廉洁从教。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从点滴小事严格要求自己,以党纪国法、政策规定为准绳,经常检查自己、反省自己、约束自己。以平和之心对“名”,以淡泊之心对“位”,以知足之心对“利”。
第3篇: 群众路线教育心得体会2000字
树立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是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法宝。如何继承和发扬这一法宝的作用,是每个党员干部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尤其是离群众最直接、最近的基层领导干部。基层领导干部是党直接面对群众的媒体和窗口。他们能否真正走群众路线,直接关系到党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影响到党与群众的亲密关系,进而影响到我们党的执政基础的力量。因此,基层领导干部要带头践行群众路线,努力树立榜样。群众是我们党力量的源泉和胜利的基础。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因此,群众路线是党员干部的必然选择。
坚持群众路线,必须正确理解党的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路线不仅包括“一切为群众,一切依赖群众”的群众观点,还包括“从群众到群众”的工作方法。党的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群众观点是群众路线的前提,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坚持群众路线,必须坚持领导与群众的结合。在所有的实际工作中,所有正确的领导都必须从群众到群众。领导要深入群众,倾听各方面的意见,科学处理群众的各种意见,形成领导机关的思想、政策、计划和方法,即“来自群众”。把集中的意见变成领导决策,然后落实到群众身上,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就是“走向群众”。实践证明,只有领导的热情,没有广大群众的热情,势必冷清,难以打开局面,必然是少数人的忙碌。相反,只有群众的热情,没有领导的热情,群众的热情和行动就不能持续下去,也很难保证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达到令人满意的状态。
坚持群众路线,必须坚持一般号召与个人指导相结合。一般来说,路线、政策和政策属于一般事物,必须在实践中检验这种一般事物是否正确。无论做什么工作,没有一般号召,都不可能动员群众行动。但是,如果仅限于一般号召,领导没有具体号召。
第4篇: 群众路线教育心得体会2000字
尊敬的党支部:
一、充分认识群众路线教育的重大意义。群众路线是我党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党的根本路线,这是由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党的发展壮大的历程,就是一部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生动历史;党长期执政的历程,是一部为了群众、服务群众的鲜活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党的xx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xx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搞好群众路线教育是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动我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内在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党员干部要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积极探索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路径。
二、搞好群众路线教育是首先要做好群众工作。群众工作就是民情工作,基层工作就是民生工作。服务群众,要弄清楚群众要我们做什么,能为群众做什么,认识清楚,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才能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在一个新时期中,认真的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只有做到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为具体的行动、实际的效果、群众的利益,服务群众的工作才算做到了位、做到了家。切勿在一片表态的声音中走了样,在一片落实的声音中落了空!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努力做好新时期下的工作。我们党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始终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力量源泉。这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党的事业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三、搞好群众路线教育尤其要深入基层群众的生活。始终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我们才能真正了解到群众的所思、所想,才能更深切地感受到民生疾苦,才能更具体地知晓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要求,从而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有的干部觉得现在群众工作难做,是因为利益多元化了,群众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利益上看问题。事实上,当你的主张不能得到群众理解时,首先该把自己置于他们的位置上,用群众的眼光、从群众的立场来看问题、想问题、处理问题,充分考虑不同群众的利益和承受能力。带着深厚感情,走到群众中去,才能集思广益,找到化解矛盾的方法;才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得到广大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近期机关和各党支部开展的到叙永县水尾镇月明村“扶贫帮困”工作,帮助他们切实解决生活、工作困难就是很好落实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实践,既解决了老百姓的实践困难,也让我们干部受到教育,加强了党群干群联系,重塑了党的形象。今后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切实增强群众工作的本领。
一、充分认识群众路线教育的重大意义。群众路线是我党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党的根本路线,这是由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党的发展壮大的历程,就是一部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生动历史;党长期执政的历程,是一部为了群众、服务群众的鲜活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党的xx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是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xx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搞好群众路线教育是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动我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内在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党员干部要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积极探索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路径。
二、搞好群众路线教育是首先要做好群众工作。群众工作就是民情工作,基层工作就是民生工作。服务群众,要弄清楚群众要我们做什么,能为群众做什么,认识清楚,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才能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在一个新时期中,认真的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只有做到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为具体的行动、实际的效果、群众的利益,服务群众的工作才算做到了位、做到了家。切勿在一片表态的声音中走了样,在一片落实的声音中落了空!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努力做好新时期下的工作。我们党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始终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力量源泉。这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党的事业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三、搞好群众路线教育尤其要深入基层群众的生活。始终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我们才能真正了解到群众的所思、所想,才能更深切地感受到民生疾苦,才能更具体地知晓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要求,从而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有的干部觉得现在群众工作难做,是因为利益多元化了,群众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利益上看问题。事实上,当你的主张不能得到群众理解时,首先该把自己置于他们的位置上,用群众的眼光、从群众的立场来看问题、想问题、处理问题,充分考虑不同群众的利益和承受能力。带着深厚感情,走到群众中去,才能集思广益,找到化解矛盾的方法;才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得到广大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近期机关和各党支部开展的到叙永县水尾镇月明村“扶贫帮困”工作,帮助他们切实解决生活、工作困难就是很好落实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实践,既解决了老百姓的实践困难,也让我们干部受到教育,加强了党群干群联系,重塑了党的形象。今后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切实增强群众工作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