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是写作体裁,一卷书没有固定主题,一段写天文,下一段可以是写狐狸故事,是一种作者个人的“随笔”或“杂记”性质之文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范文四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对于如何教育孩子从古至今一直是个经久不变的话题,也永远是个不朽的话题。
大凡有所作为的人,必定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父母或一个与众不同的童年。傅雷与儿子傅聪13年的通信。就每封信都记录编号,且字迹干净、大小得体这一点而言就表现了傅雷作为父亲自身严于律己的精神。
我们大多数人往往不知道或装做不知道,在对孩子提出要求的同时,也是在对自己提要求。有时父母都做不到,怎么会得到孩子从口到心的信服呢。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常常要求孩子少看电视或电脑,而自己却在电视和电脑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傅雷与儿子像朋友一样无话不谈,这很难得。这也正是许多父母苦恼的问题。很多父母总是抱怨孩子和自己没话说,却从不反省自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把孩子当作朋友,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才会得到真诚的交流。
现在的孩子和傅雷的儿子的那代人,相比管教是否更难些。应该承认:要难很多。现在外面的世界诱惑太大。网络是时代的进步,也会使人误入歧途。西方一些开放的思想,像空气一样到处在改变孩子的呼吸方式。暴力、色情无处不在。真不知如何对应。要让孩子了解社会的阴暗面,同时更多的是充满阳光的清新世界是何等的不容易。人不可能永远做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怎样教孩子用过滤的方式呼吸呢。
管教,这两个字但从字面理解,管理和教育要同时进行,缺一不可。然而当父母的如何能恰到好处的掌握分寸哪。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童年。
第二篇: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傅雷家书给了我许多影响,傅雷的严谨作风和深遂的思想潜移默化地教导了我;我喜爱这本书,敬佩傅雷为人与学识,羡慕他和一家的相亲相爱,感动于文字间的深情,又为傅雷和其夫人和自杀感到难过。下面是读书时作和一些摘抄,我喜爱像傅雷这样一位长辈的谆谆教导。
《傅雷家书》这绝不是普通的家书,它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我们看傅雷怎样培育他的孩子,从家书中显而易见。他在给儿子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地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年轻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不论在做人方面还是其他各方面。”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傅聪在异国漂流的生活中,从父亲的这些书信中汲取了多么丰富的精神养料。时时给他指导,鼓励与鞭策。使他有勇气与力量,去战胜各式各样的魔障。踏上自己正当的成长道路。傅聪这种热爱祖国,信赖祖国的精神,与傅雷在数万里之外对他的教育,是不能分开的。优秀的父亲,出色的儿子,不平凡的家书。
第三篇: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1、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才能廓然无果,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才不至于受伤……慢慢地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去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在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去分析前因后果,作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2、母性的伟大不在于理智,而在于那种直觉的感情。
3、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4、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5、“以后要多注意:坚持真理的时候必须注意讲话的方式、态度、语气、声调,要做到越有理由,态度越随和。坚持真理原是一件艰巨的斗争,也是教育工作;需要好的方法。方式。手段,还有是耐性。万万不能动火,令人误会。” ——理直也不要气壮,得理也要饶人。态度谦恭,虚怀若谷!
6、有一天夜里,她劝你明天再练,你回答说,象你那样,我还会有成绩吗?对付人家的好意,用反批评的办法,自然不行。 从这些小事情上推而广之,你我无意之间伤害人的事一定不大少,也难怪别人都说我们骄傲了。 人们常常都会这样,对自己亲近的人更是。我有时也会。所以要反省啊。 待人要谦和有礼,善解人意,知恩图报!
7、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其所能,无愧于心。
8、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盖房子要按图纸搭好框架,框架搞好,再进行房子装修;写文章也一样,要先想好文章的主要内容、层次结构,这叫做列提纲。我们读一篇文章,要逐段地把作者隐含的提纲找出来,记下来,弄清楚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编提纲可以采用文中语句和自己语言相结合的方式写,提纲的语言要简洁扼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提纲式笔记可以帮助我们抓住中心,记住要点,理清思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9、对方把你作为她整个的世界固然很危险,但也很宝贵!你既已发觉,一定会慢慢点醒她:最好旁敲侧击而勿正面提出,还要使她感到那是为了维护她的人格独立,扩大她的世界观。倘若你已经想到奥里维的故事,不妨就把那部书叫她细读一二遍,特别要她注意那一段插曲。像雅葛丽纳那样只知道love, love, love的人只是童话中任务,在现实世界非但得不到love,连日子都会过不下去,因为她除了love一无所知,一无所有,一无所爱。
10、过去我一再问及你经济情况,主要是为了解你的物质基础,想推测一下再要多少时期可以减少演出,加强学习——不仅仅音乐方面的学习。我很明白在西方社会中物质生活无保障,任何高远的理想都谈不上。但所谓物质保障首先要看你的生活水准,其次要看你会不会安排收支,保持平衡,经常有规律的储蓄。生活水准本身就是可上可下,好坏程度、高低等级多至不可胜计的;究竟自己预备以哪一种水准为准,需要想个清楚,弄个彻底
11、平日你不能太忙。人家拉你出去,你时候要补足功课,这个对你精力是有妨碍的。还是以练琴的理由,多推辞几次吧。要不紧张,就不宜于太忙;宁可空下来自己静静想想……切勿一味重情,不好意思。工作时间不跟人出去,做成了习惯,也不会得罪人的。人生精力有限……
12、孩子,可怕的敌人不一定是面目狰狞的,和颜悦色、满腔热血的友情,有时也会耽误你许多宝贵的时间。
曹文轩用他那风趣又不失庄重的风格,用他那华丽而又显清新的文笔,向我们栩栩如生地讲述了男孩桑桑与他的同伴们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
13、为学最重要的是“通”,通才能不拘泥,不迂腐,不酸,不八股;“通”才能培养气节、胸襟、目光。“通”才能成为”大“,不大不博,便有坐井观天的危险。
14、把自己的思想写下来(不管在信中或是用别的方式),比着光在脑中空想是大不同的。写下来需要正确精密的思想,所以写在纸上的自我检讨,格外深刻,对自己也印象深刻。
第四篇: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书信,已经被时代远远抛弃到后面,也许我们,几乎没有机会再感受打开一封远方来信时的期待或喜悦。这正是这本《傅雷家书》吸引我的地方,但它真正的深远意义,来自于一位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导和殷切期待。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傅雷先生的儿子傅聪远洋过海,书信成了父子之间唯一的联系方式,它承载的是对远方亲人的牵挂,是失意时最好的安慰。
当傅聪成功的时候,他告诉儿子要精益求精;当他偶然失利一次,父亲则给予他最诚恳的鼓励。书信中也不乏包括对音乐艺术的探讨,对国家建设的看法和建议,和对儿子生活的关心,虽然没有母子通信的嘘寒问暖,但他们之间的默契是无可代替的。
我对书中这样一段话感慨良深:“说到不完整??你提到的perfection(完美),其实perfection根本不存在的,整个人生,世界,宇宙,都谈不上perfection??我们一辈子的追求,有史以来多少世代人的追求,无非是perfection,但永远是追求不到的,因为人的理想、幻想,永无止境,??。”
是啊,其实我们都在追求完美,而恰恰是我们现在的不完美,把我们带到了追求完美的境界,促成了其他一方面相对的完整。而真正当有一天,所谓的完美在身上发生时,我们倒有可能失去很多。最令我震撼的,还是傅雷在艺术方面的造诣。他对音乐,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也许在文学方面颇有建树的人,在艺术领域也有着
很深的研究吧。也正因如此,他的文学作品也给人以那样一种不俗的氛围和回味的余地。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领会到傅雷先生那热烈的、恬静的、深刻的、朴素的、温柔的、高傲的、微妙的、直率的内心世界,我们不光明白了傅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翻译名家的原因,更会从中学到如何育子成才的人生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