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是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工作中都制定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实际上有许多不同种类,它们不仅有时间长短之分,而且有范围大小之别。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艾梅乙工作计划范文(精选五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艾梅乙工作计划篇1
为进一步推进我社区艾滋病防治工作全面发展,完成镇政府下达我社区20XX年年艾滋病防治工作目标任务,推进我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现将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安排如下:
1、加强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坚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将艾滋病防治工作列入村委会的议事日程,作为主要工作来抓。
2、利用村民小组长会、户长会、村民大会、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做好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每2月宣传一次艾滋病防治知识,每半年宣讲一次艾滋病防治知识,每年到学校宣讲艾滋病防治知识2次。
3、社区积极支持、配合工会、共青团、妇联、卫生等部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健全信息报送制度。
4、加强外出人员管理,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防艾知识,增强公民防艾意识。建立流动人员的台账。
5、积极组织好无偿献血活动。
6、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各种数据、材料、信息收集上报。
艾梅乙工作计划篇2
各行政村(场、居)企事业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根据《关于印发20xx年县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的通知》要求,结合本镇实际,制订20xx年陶庄镇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现将工作计划下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一、工作目标
根据全县艾滋病感染情况,及时了解掌握我镇艾滋病感染的状况和动态,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使我镇艾滋病感染率控制在零状态或较低水平,力争使性病发病率有所下降。
二、工作指标
1、认真落实重点及高危人群的监测工作,公共场所每月监测次数不少于一次。
2、加强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的宣教工作,15—49岁人群中知晓率力争在75%以上,高危人群知晓率在85%以上。
3、认真落实公共场所安全套及艾滋病防治宣传资料的放置,放置率达100%,业主培训率达100%。
4、认真开展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活动,干预工作开展频率每月不少于一次。
5、认真落实外来婚嫁女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大力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教,提高人群知晓率。
1、部门联动,形成合力
文化、卫生、计生、教育、社区教育中心、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应根据各部门教育的对象,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和形式广泛开展《艾滋病防治条例》和防治知识的宣传。中学将艾滋病防治知识、性病防治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程。镇社区教育中心要把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相关内容纳入领导干部培训,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政策的知晓率。
2、突出重点,形成声势
要抓住12月1日世界艾滋病宣传日契机,精心策划,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利用宣传日和现有的健康宣传阵地,举办百姓课堂、“三下乡”等活动,并邀请县艾滋病防治策略团进村、进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宣讲,营造宣传声势,推进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深入开展。
3、加强对重点行业、人群的宣传
加强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吸毒人员、性病患者及流动人口进行《艾滋病病防治条例》的宣教,推动高危行为干预指导和健康咨询顺利开展,提高重点人群的防病意识。
(二)认真做好疫情监测和高危行为干预
1、继续开展对孕产妇、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艾滋病抗体检测,结合农民健康体检对来自艾滋病高流行地区婚嫁女、外来务工人员和外出返乡人员艾滋病抗体筛查工作。
2、镇卫生院要组织对干预工作人员及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业务水平,认真为求询者提供咨询转介服务,告知其有关咨询检测方式方法。加强服务质量的提高,进一步扩大干预覆盖面,使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3、完善陶庄镇卫生高危行为干预工作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县娱乐场所目标人群艾滋病/性病干预实施方案》,扎实开展娱乐场所的高危行为干预工作。
4、继续做好重点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和行为干预活动,通过同伴教育和外展服务等形式,提高重点人群的防病意识。
5、加强安全套的推广使用
(1)组织开展推广安全套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普及正确使用安全套的知识,营造安全套预防艾滋病良好共识。
(2)在流动人口集中地区和公共场所安装自动售套机或放置安全套,扩大安全套供应网点,方便人群购买或自主选用。
(3)开展高危行为干预工作的基础上,对重点人群进行面对面宣传推广安全套。
(4)对特殊人群(感染者、病人及性伴等)免费发放安全套。
(三)认真做好“四免一关怀”政策的宣传落实
1、认真贯彻落实《市艾滋病人及感染者的医学管理办法》,为自愿咨询检测者提供免费服务和帮助,提供咨询转介服务。
2、认真贯彻落实《市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要求,加强对孕产妇的艾滋病知识的宣教,为其提供免费艾滋病咨询和检测服务,对检测阳性的感染者及其婴儿免费提供预防艾滋病的咨询、产前指导、阻断治疗等服务。
(四)加强职业暴露保护
根据《县艾滋病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开展对实验室、医护、预防保健人员等高风险人员的防护知识培训,确保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事件时,能够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
艾梅乙工作计划篇3
一、指导思想:
xxx年12月1日是第XX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宣传的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副标题是“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控制艾滋”,根据上级部门有关文件精神的要求,我校将12月份确定为防治艾滋病宣传月,在全校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防艾知识水平,为遏制艾滋病传播与蔓延作出努力
二、活动目的:
充分发挥学生优势力量,通过开展“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倡议活动,向广大学生宣传防艾知识,发动广大学生将倡议书带入家庭和社区进行宣传,并督促师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为遏制艾滋病的蔓延作出积极贡献。
三、活动时间:
12月1日——12月14日
四、具体活动安排:
1、各校广播站开设《防艾禁毒从我做起》栏目,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
2、各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一次关于“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的主题班会,各班利用班会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
3、在学校内张贴关于艾滋病宣传的海报、横幅、标语及版画等宣传资料,发给学生预防艾滋病手册。
4、利用学校宣传栏展示防艾主题、防艾知识防艾影视等。(主要体现对艾滋病的基本情况、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内容进行了宣传,把预防教育作为根本,使人群在学校、家庭内都能接受预防艾滋病的宣传)
5、通过校园微信群向老师们发放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
艾梅乙工作计划篇4
为全面落实国家性病艾滋病防治政策,完善“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防控机制,提升我区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水平,按照xx市**年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和xx市卫生局**年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要求,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艾滋病防治工作
(一)完善“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防控机制,加强机构组织建设
1.与区妇联合作,加强妇女“面对面”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妇女相关知识知晓率。
2.加强学生艾滋病防治教育,将防治知识纳入初中以上健康教育课程,疾控中心加强工作指导。
3.与公安部门合作,根据职责分工开展在押人员、吸毒人员的艾滋病干预及初筛检测工作,开展公安司法人员的培训工作。
4.与广播电视等部门合作,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
5.将艾滋病培训纳入党校课程,并与相关部门沟通,开展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
6.各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妇儿中心要安排专人负责艾滋病防治工作,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各项工作措施。
(二)健全艾滋病监测检测体系,提高病人发现率
1.具有艾滋病初筛实验室资质的检测单位要严格按照《检测技术规范》要求操作,完善实验室建设,保障人员及设备符合检测标准,做好实验室的质量控制。
2.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及妇儿中心要做好术前、输血前、有创检查前、孕产妇艾滋病抗体及梅毒检测工作,检测率要达到100%。
3.疾控中心加强高危及重点人群检测工作,商业性性服务者1200人/年、吸毒者400人/年、男男同性恋者200人/年、流动人口1800人/年,完成暗娼哨点检测400人/年。
4.疾控中心、各医疗机构加强自愿咨询检测工作,完成1500人/年。
(三)认真落实艾滋病干预措施,扩大综合干预覆盖面
1.做好高危人群干预工作。疾控中心制定商业性服务人群、吸毒人群、男男同性恋人群干预工作方案,成立高危人群干预队,定期深入场所开展干预工作。推动高危人群干预工作进社区进程,组织好相关的培训和督导工作。
2.开展流动人口干预。疾控中心与建设、流动办等部门联合做好流动人口的干预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流动人群同伴教育、外展服务,做好活动记录并及时上报干预记录及信息。
(四)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各类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
1.开展艾滋病防治大众宣传。疾控中心要充分发挥电视台、报纸、互联网等媒介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各医疗等有关单位要在辖区内采取宣传栏、墙报、条幅标语等多种形式,定期开展宣传教育,做好“6.26国际禁毒日”“7.28肝炎防治宣传日”“12.1世界防治艾滋病日”宣传活动。
2.开展青少年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疾控中心与教育局沟通协作,进一步提高初中及以上学校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课程质量,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学校宣传教育。依托居(村)委会开展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活动。
(五)加强艾滋病网络直报综合信息管理
各有关单位完善艾滋病性病疫情报告制度,提高艾滋病性病疫情信息报告工作和管理质量,加强艾滋病性病网络直报管理。对确认阳性的hiv新发病例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疾控中心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流调及随访并进行网络报告。具备初筛检测资质的单位每月5日前完成《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数及阳性人数统计报表》的网络直报工作。
(六)加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管理
疾控中心要对每个感染者/病人建立规范的档案,对符合治疗条件的艾滋病病人/感染者进行转介治疗。对艾滋病感染者全年2次、艾滋病病人全年4次的追踪随访,并做好随访记录。督促感染者每年1次cd4检测,病人每年2次cd4检测及每年病毒载量检测1次。
(七)培训与督导工作
疾控中心要及时对公安司法干警、各级医疗单位医务人员、各类娱乐场所负责人、初中以上学校健康教育教师、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进行艾滋病防治政策、流行形势、相关知识、职业暴露预防、高危人群干预方法等知识的培训。各医疗单位要做好单位内部及辖区乡村医生的培训工作。
疾控中心要加强对各单位艾滋病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导,并将督导报告及时上报卫生局,每年至少督导2次。
二、性病防治工作
及时收集性病疫情资料,疾控中心按时上报性病季度、年度报表、疫情分析及工作总结,做到上报及时、数据准确、无逻辑错误。各有关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要求对符合要求的各类性病进行网络时报,做到不迟报、不漏报。疾控中心积极开展性病漏报调查工作,每年至少调查2次,查找迟报、漏报原因,杜绝迟报、漏报现象发生。
艾梅乙工作计划篇5
为惯彻落实我区《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扎实推进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母婴传播工作,维护广大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计划:
1、加强宣传,提高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知晓率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和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的良好氛围。
当地卫生局和妇幼、计生等专业机构会将三病防治知识和正确求医知识纳入到生殖健康相关宣传工作中。各级医疗机构应在妇产科、计划生育门诊、青少年保健门诊、孕妇学校、婚前保健门诊、社区卫生机构等多种服务场所开展健康教育,结合常规医疗保健服务,为服务对象提供咨询和指导,提高孕产妇、育龄妇女对服务的利用。针对育龄人群和孕产妇等重点人群,广泛宣传三病的危害、早期发现和规范诊疗的重要性。
2、加强职业暴露防护,做好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
3、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4、进一步提高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的咨询率、检测率、干预率。
5、规范信息上报制度,完善信息资料上报,提高信息数据的及时,准确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