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学校消毒工作简报1
为确保学校安全有序开学,为了切实保障全体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从源头上彻底切断新冠病毒传播渠道,改善校园食堂环境面貌,以环境整洁促进疫情防控。8月12日,乐山市嘉州卫生职业学校后勤处组织全体后勤人员进行食堂三层楼卫生大扫除活动,对食堂进行大清扫、大消毒,为复学做好充分准备。
此次食堂卫生大扫除,后勤处周密谋划,对食堂前厅后厨进行彻底清扫及消毒,对后厨所有用品进行分类及规整,做到食堂无垃圾、无杂物,确保卫生整洁。后勤处严格按照学校对疫情防控期间的工作要求,进行开学前每日消毒工作,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任务,明确分工,责任到人,随时对食堂各区域进行消毒及巡视检查,切实落实好疫情防控工作职责,严肃工作纪律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疫情期间学校消毒工作简报2
为严防疫情输入校园,提升学校应急响应及处置能力,11月22日,广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组织开展2022年第五次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演练。校领导丘毅清担任演练总指挥,谭卫文、龙辉等领导担任演练现场指挥,多部门参与演练。
据悉,演练以核酸筛查中发现广州幼专一名学生核酸检测结果疑似阳性为模拟场景,学校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校园实行静态管理,演练共分宿舍封闭管理、配合流行病学调查、重点人员转运隔离、分类核酸采样、送餐到学生宿舍、垃圾消毒清运等六个环节。
宿舍封闭管理
学校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后,迅速封闭校园各出入口,学校保卫部立即响应,封锁宿舍区域出入口,围蔽宿舍楼栋,宿舍网格员穿好防护服到达宿舍楼层指定位置,维持现场秩序,宿舍实行静态管理。
配合流行病学调查
学校积极配合防控部门开展流调溯源,及时提供全校师生、第三方人员台账,协助流调人员通过问询、查看师生信息、调取视频监控等手段开展流调工作,迅速统计出密接师生名单及人数。
重点人员转运隔离
为确保确诊病例2小时内完成转运、密切接触者8小时内完成转运,学校安排专门人员配合疾控部门对密接师生进行转运隔离。转运前,辅导员对学生进行了动员部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转运隔离的必要性,避免紧张恐慌,以积极心态配合学校做好转运工作。
分类核酸采样
根据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医护人员到密接同学所在宿舍进行核酸采样,后勤人员及时进行环境消杀,组织其他学生依次前往宿舍指定区域进行全员核酸检测。采样现场,在网格员的引导下,同学们有序等候,分批次进行检测。
保障物资供应
学生宿舍实行静态化管理后,实行送餐上门服务。为保障学生一日三餐的正常供应,学校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全力保障物资供应,确保学生在宿舍安心进行线上学习。
垃圾消毒清运
演练模拟了学校在属地疾控或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开展校园环境消毒工作,确保医疗废物及时、有序全部无害化处置,生活垃圾“先消毒、双套袋”,统一进行收集堆放并全面消杀后及时转运,做到“日产日清”。
本次演练各组紧密配合,流程有条不紊,有效检验了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演练结束后,校领导丘毅清对本次演练进行总结并提出具体要求:一是全体师生要充分认识疫情防控重要性,严格落实“四方责任”要求,主动配合学校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二是各部门要全面复盘本次演练出现的个别环节纰漏,对每个流程进行再熟悉;三是强化工作责任,将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位,做好应急物资、人员准备工作,坚决守护好校园安全。
疫情防控不懈怠,筑牢防线不放松。广州幼专将以本次演习为契机,总结经验,完善应急预案,将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防患于未然,牢固筑起校园疫情防控防线。
疫情期间学校消毒工作简报3
为进一步加强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防控和落作,坚决阻断病毒的侵扰,确保全体师生有一个健康、卫生、安心的生活环境。我校建立了每周一次全方位大消杀制度。
上午,我校对校内所有区域进行了全方位的.卫生消毒,全力杜绝细菌、病毒滋生,做好防疫基础营造健康校园。
消杀人员对我校的所有教室、宿舍、楼梯走廊、办公室、功能室、卫生间等区域进行了全面消杀,确保疫情防控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食堂工作人员对学校食堂进行了多次全面的大扫除,并进行全面消毒。对所有餐具、地面等进行消毒处理。努力做到科学清洁消毒,避免过度消毒,通过对食堂设施及物品科学的清洁消毒,确保师生的食品安全。
通过此次的全面消杀,有效控制和消灭细菌、病毒,阻断各种病毒媒虫的传播途径,给师生提供了一个安全卫生的校园环境。我们也将继续落实消杀制度,让家长、孩子放心。
疫情期间学校消毒工作简报4
我县党员干部主动投入到宣传普及、消毒防疫、就医转诊等疫情防控一线,用基层干部强烈的担当精神,树起了守护百姓健康平安的坚强屏障。
一是当好疫情防控宣传员。县镇村三级干部和党员志愿者,顶风冒雨进村入户张贴和发放《县委县政府一封信》《县委县政府倡议书》35000余份,21个县乡两级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声,宣传防控疫情知识,澄清疫情谣言4个,引导群众正确佩戴口罩。24台流动宣传车巡回播报,劝阻群众不要外出,不搞红白喜事聚会聚餐,不走亲访友拜年,鼓励利用新技术联络感情,信息拜年、视频祝福,以“静”致敬。
二是当好疫情防控冲锋员。
基层党组织发挥党支部、党小组和党员中心户作用,组织动员村(社区)“两委”干部网格员、物业工作人员、民警、楼栋长、小组长等纷纷组建党员服务队,全面摸排登记中心城区返乡人员,采取逐村(社区)、逐(楼栋)、逐户逐人拉网式排查的方式,全覆盖对辖区村民(居民)进行体温测量。对发热病人进行全面摸排,登记造册和掌握实时动态情况。
三是当好疫情防控消杀员。基层党组织在开展爱国卫生大扫除的基础之上,组织村(社区)“两委”干部、网格员、村医、环卫人员等组成党员服务队,对党群服务中心、卫生室、公共厕所、垃圾池等进行全覆盖杀毒,新设废弃口罩投放点300个,确保疫情防控不留死角。
四是当好群众贴心服务员。各级党组织加大对独居老人、发热病人和生活困难家庭的关心关爱,定期采取电话询问、上门慰问等方式,及时了解生活需求和健康状况,力所能及解决各种困难。严格落实“民呼我应”机制,科学调配辖区车辆、人员和生活物资等资源,及时响应和协调居民群众紧急出行、物资采购和其他服务需求,对不能解决的及时上报上级党委统筹协调。
疫情期间学校消毒工作简报5
建立学校环境卫生检查小组,制定卫生检查标准,指定负责人,加强校园环境卫生领导工作。由学校主管卫生人员每周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对各卫生区域进行检查和督促,记录每次检查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并整改。
每日对教室、食堂、宿舍、实验室、图书馆、厕所、礼堂、浴室等公共场所及垃圾桶站消毒一次。疫情期间每日对上述场所开窗通风情况进行检查。
规范保洁卫生操作,清洁人员需每日工作前接受体温检测,腋温不超过37.3℃或额温不超过36.8℃方可开始工作。工作时须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橡胶或乳胶手套工作结束后洗手消毒并按要求对场所等消毒工作做好记录。
规范相关垃圾规范处理操作,卫生保健室和独立的隔离场所产生的垃圾要用医疗废物专用袋严密包装,并及时清运。未清运的垃圾要置于有盖的桶内,每天用有效氯含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垃圾桶内外表面等;按照《医疗废物垃圾管理办法》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做好不同垃圾分类处理。
疫情期间学校消毒工作简报6
0xx年1-5月,某市以预防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工作重点,强化传染病报告与管理,切实做好流感、手足口病、麻疹、结核病、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强化部门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发挥领导小组作用,加强各成员单位领导联系,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和监督评估,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形成牵头部门齐抓共管、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共同作战的工作格局。
2.强化基层网络,筑牢防控阵线。调整充实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实现关口前移,源头防控,着力构建网络健全、人员落实、资金到位、机制完善的市、县、乡(镇)三级传染病综合防控体系,提升传染病防控的质量和效果。
3.强化疫情和监测预警处置。通过认真落实疫情和监测预警处置等各种防控措施,1-5月我市没有重大疫情暴发流行,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无非典、脊灰、人禽流感等病例发生,流感、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结核病、艾滋病防控及免疫从划仕方按予时进度元成,为日姓健康构巩屏障。
4.强化传染病防控宣教和督导工作。采取宣传折页发放、媒体播放、AAA公众号,中心网站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教育群众树立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自我防护意识。并对重点医疗单位、学校等机构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督导。
5.强化医务人员技能培训。对传染病防治工作人员进行艾滋病防治、结核病防治、传染病报告管理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相关技能培训,通过培训使医务人员更好地掌握传染病防治和预防控制等相关知识。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参加省疾控举办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疾控队伍的系统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