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加油站防雷安全管理制度资料
一、加强对加油站员工的安全教育。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让所有员工充分认识到雷雨季节工作安全的重要性。养成不携带手机、打火机等危险源进行加油、卸油作业的良好习惯;同时密切注意进站顾客的情况,发现有使用手机或在站内危险场所吸烟的要及时劝阻并禁止不安全行为。
二、严格遵守油站安全操作规程。加油站站长及管理人员要做好现场安全管理。对进入站内的加油车辆要严格管理,加油作业时必须熄火加油,尽可能做到车内乘客下车在站外等候,摩托车、拖拉机必须推出站外启动;
三、管理好小额配送的静电防护。认真做好塑料桶及铁桶、小额配送车的罐油作业,严禁直接加罐或双枪罐油,加罐小额配送车时还必须连接有效的静电接地装置,将加油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导入地下。
四、加油站卸油作业监护到位。加油站卸油作业时要做到卸油员、司机等相关人员的全程现场监护,一步一步按卸油确认表的要求进行操作,切忌为了图快而省略某个步骤。在遇有强雷雨天气或附近有危险作业时,应暂停作业。同时,在作业现场配备消防器材并设置监护人员,加强监督检查。
五、对油站和周边环境有效监控。加油站内划定禁止使用非防爆通信设备(如手机)区域,外来与站内业务无关的车辆及行人禁止穿越加油站。油站人员对站外周边环境要进行实时监控,防止外围不安全因素影响站内安全。
在现代企业不断追求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安全更显出其重要性。如果简单把经营比作是企业的一只航船,那么安全就是营销之路的一盏指路灯。在这漫漫的旅途中,规程永远是企业的生命之本,违章永远是企业的安全祸源,安全永远是企业效益的保障。
第二篇: 加油站防雷安全管理制度资料
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防止或减少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各单位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的防雷安全管理制度。
一、成立防雷安全领导小组,包括组长和组员,明确防雷安全生产责任人和具体的联络办事人员。
二、制定雷电灾害应急预案,在最短时间内做到组织领导到位、技术指导到位、物资资金到位、救援人员到位,确保高效妥善处理灾情。
三、建立健全雷电灾害报告制度,在遭受雷电灾害后应及时向上级部门和气象主管机构报告灾情,并协助气象主管机构组织做好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工作,分析雷电灾害事故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
四、有专人负责关注气象部门发出的雷暴预报,并及时告知有关部门和人员。
五、为确保防雷设施安全有效,各单位应加强对防雷设施的检查维护,如发现防雷设施损坏的,应及时告知所在市(区)的防雷检测所,尽快排除防雷安全隐患。在检测报告、合格证失效前提前十五个工作日向防雷检测所提出检测申请,积极配合做好防雷设施定期检测工作。
六、新建、扩建、改建的防雷装置必须向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报建,通过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后方可进行施工,投入使用前要经过防雷验收合格。
七、要加强防雷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员防雷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八、对违反法律法规导致雷击责任事故的,要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三篇: 加油站防雷安全管理制度资料
一、加油站特点及雷电安全防护
庆阳市位于甘肃省最东部,陕甘宁三省区交界处,系黄河中下游黄土高原沟壑区,这里东、西、北三面隆起,中南部低缓,故又有“盆地”之称,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包括丘陵山地、河流滩地和河谷,且属内陆季风气候,市内极易形成强对流天气,使得庆阳市雷暴活动频繁且灾害严重,雷击灾害造成的财产损失每年高达80万元以上。庆阳市年平均雷暴日数为22d,80年代起雷暴趋于增多,年雷暴日数达到20d以上的年份占87%;一年中雷暴日数集中在6-8月,约占全年总雷暴日数的71%,其中1月、2月和12月为庆阳市无雷期,3月、10月和11月为少雷期,月平均雷暴日数不超过1d,4月、5月和9月为多雷暴期,月平均雷暴日数1~3d,6-8月为强雷暴期,月平均雷暴日为4~6d。近些年来,随着庆阳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辆增多,相应的加油站也越建越多,加油站雷电防护工作成为庆阳市防雷工作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附录B规定,加油站属于爆炸危险区域,加油站气机周围,油罐内部和通气口周围,阀井及油罐卸车场在运营操作时存在着爆炸危险可能性,应作I类防雷保护。参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GB15599-1995、《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等国家防雷标准和《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IEC61312标准,在雷电多发区,加油站应加强雷电防护措施,除了做好必要的直击雷和感应雷防护外,电源线路要采取至少两级防护措施,信号线路至少应采取一级防护,这样才能达到雷电防护要求。
二、加油站常见的防雷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1.直击雷防护
(1)储油区防雷。《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GB15599-1995中规定,露天有关要做好防雷接地,接地点要大于两处且对称敷设。钢质油罐顶板厚度>4mm或是铝质油罐顶板厚度>7mm时可不作直击雷防护,如果油罐不符合上述两种情况时必须安装直接雷防护设施。油罐要作环形接地,及地点要不少于两处,接地点之间的周长距离应≤30m,接地体接地电阻要≤10Ω,与电气设备连接共用接地时接地电阻应≤4Ω;接闪杆、接地体与罐体距离要≥3m,而且接闪杆保护范围要设置为超过油罐呼吸阀2m以上的高度。
(2)加油区防雷。加油站建筑物包括加油棚、营业室、宿舍楼及其他附属建筑物,属于II类防雷级别,要求接闪器滚球半径R=45m。对加油站建筑物防雷施工时,可利用建筑物框架结构作为垂直接地体,屋梁及承台作为水平接地体,柱内两条主筋可作为引下线,屋顶的板筋设为接闪网格,沿天面四周设置接闪带,屋顶阳角分别设接闪杆,长度50cm即可。值得注意的是,接闪杆材料应≥Φ12mm。加油棚若为尖顶型结构,尖顶处应安装接闪杆,可采用直径≥16mm的圆钢或直径为25mm的钢管材质的高度达到100cm以上的避雷针;顶棚可加设接闪带,在非金属屋面屋檐阳角增设材料≥Φ12mm的50cm高度的接闪杆。油气输送管线处应采用附有限压阀的无缝钢管连接,连接处采用≥6根螺栓连接的法兰盘连接,并用胶质垫圈密封连接处,防止油气泄露。
2.感应雷防护
(1)电磁脉冲防护及静电接地。雷暴天气出现闪电时,强大的放电电流可产生较强的电磁感应,即使闪电未直接击中电器等物体,这种电磁感应也会感应出强电流沿架空的金属线路进入室内破坏电子元件、设备等,因此进入加油站建筑物的金属线路必须安装与所保护设备耐压水平相当的电涌保护器作防感应雷电流保护。加油站油品在大量聚集和运输流动过程中由于摩擦作用可产生大量静电电荷,这些电荷遇适宜条件就会自燃或爆炸,因此油品管道等均应做好静电接地防护,要求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工作接地极信息系统接地接地电阻≤4Ω,油品管道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应≤30Ω。要求汽油罐车卸车场地设置防静电接地装置及可检测跨接线和监视接地装置状态的静电接地仪;埋地油罐与露出地面的管道之间要作电气连接并接地。当防静电接地装置单独设置时,接地电阻<100Ω即可。
(2)线路系统防护。加油站配电系统可采用TN-S系统,总配电箱引出的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与P线、N线之间要分开设置,这样用电设备就会形成等电位连接,PE线路在正常情况下不能带电流。所有线路均应敷管埋地进入加油站场所,金属线路和敷设的金属保护管两端均要可靠接地;线路端要按照防护等级设置与防护设备耐压水平相等的SPD保护器。进入加油站的信号电缆线要穿钢管或采用铠装电缆,信号电缆线金属外皮和钢管两端要接地。
三、结语
加油站属于雷电高风险区域,完善的防雷装置直接影响着加油站建筑设备及人员生命安全。因此,加油站业主和员工要了解必要的雷电常识,掌握简单的防雷装置日常维护管理技能,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尽快解决处理,防患于未然,远离雷电灾害。每个加油站都应严格按照雷电防护规范规定,做好防雷工程建设,并每半年定期接受防雷检测部门防雷装置检测,消除防雷安全隐患。新建加油站防雷工程设计图纸要交由防雷部门审核,审核通过后由具有防雷工程施工资质的队伍建设施工,工程过程中遇到问题要随时上报防雷机构进行指导处理,完工后要严格进行审核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并定期接受防雷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