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学经典故事情景剧小剧本【三篇】

热门文章 |

时间:

2022-02-19

|

【www.stokuaidi.com--热门文章】

广义的汉学是指中国历代的文化传承和学术记载,包括中国古代的历史、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书画、音乐、易学、蜀书、医学、占星术、建筑等。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国学经典故事情景剧小剧本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

第1篇: 国学经典故事情景剧小剧本

  甲:节目一个比一个精彩。尤其是开场舞(注:一男生与六名女生合跳),太火爆了,看得我眼都直了(用手擦口水状)。

  乙:还回味呢。

  甲:我可喜欢了。

  乙:有你什么事啊。

  甲:这里面我最喜欢的,就是穿衬衣带领带那大姐。

  乙:唉,什么眼神啊,人家是男的。

  甲:男的?不可能?人家跳得多好,我给你模仿一段啊。(模仿双枪那动作),我这身段,怎么样?

  乙:唉呀,您这模仿的是双枪老太婆吧。

  甲:(甲用双枪瞄准乙射击,撩起大褂做踢状)太伤我自尊。今天是咱们局馆一年一度新春联欢的日子,人来提很齐啊,还有好多老领导、老同事也来了,他们退休之后跟大家见面的机会不是很多,今天一见都感到非常的亲切,都有着说不完的话。

  乙:是。

  甲:刚才我在门口碰到付处,那拉住我就不让走了。

  乙:叙叙旧。年会小品

  甲:付处拉着我的手,非常动情的对我说了一句话,听得我现在心里还热呼呼的。

  乙:说的什么呀?

  甲:你欠我那200块钱什么时候还?(做钻地缝状)

  乙:啊,还有这事,赶快还钱。

  甲:开个玩笑,我不欠付处钱,是他欠我200块钱,总之,今天是欢聚一堂,其乐融融。我们哥俩给大家助助兴,说段相声,名字叫我爱国学,现在流行国学热,很多人都在学。

  乙:没错,我就给孩子报了个这样的班。

  甲:学点什么呀?

  乙:学点“琴棋书画”什么的。

  甲:巧了,我们孩子也在学,不过我比你强。我不用报班,我就自己教,省钱还能保证质量。

  乙:你行吗?

  甲:当然行了,我,“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乙:平时看不出来啊?

  甲:真人不露相嘛。

  乙:那你能不能在这演示一下?

  甲:演示什么?

  乙:就演示你是怎么教你们孩子的,我也跟着学学。

  甲:没问题,你想学什么?

  乙:都想学,琴棋书画,就先从琴开始?

  甲:要说琴,这里应该是指古筝,不过时代进步了,现在孩子们都学钢琴、小提琴、手风琴、不过呢,这

  些乐器相对来说有点复杂,我就教简单的,比如说口琴。

  乙:口琴你行啊。

  甲:行。

  乙:机会难得,你就现场给演示一下吧?大家说怎么样?(面向观众)

  甲:不行,没带着啊,下次吧,下次有机会给大家表演。

  乙:(拿出来)新买的,正好跟您学学。

  甲:嚯,早有准备啊,那这来一段简单的吧。一首老歌,再回首,时间有限,就一段。(表演完,约一分钟)谢谢大家。

  乙:这歌不错,可孩子也听不懂啊,你应该教他简单的。

  甲:对,我媳妇也说了:“这歌不错,这歌孩子也听不懂啊,你得教他简单的”。(手指兰花状)

  乙:(做无语状)那你就教他简单的呗。

  甲:我就会这一段

  乙:啊,就会一段啊。那算了吧。下棋你也行啊?

  甲:行,我不但棋艺高超,而且还非常讲究呢。

  乙:怎么讲究法?

  甲:每次与人对弈之前,我要先洗个澡,(洗澡的动作),洗得干干净净的,然后换上干净的衣服,点上一枝上好的檀香。

  乙:沐浴焚香。

  甲:唉,懂行。还没完呢,再放上古曲“高山流水”,那意境,然后规规矩矩的坐好,右手轻轻的拿起一粒棋子,慢慢的放下(用舌头发出声音,手做兰花指状),军长。

  乙:啊,军棋啊。

  甲:又拿起一工兵,(兰花指)知道吧,这工兵能飞(做飞状),碰,哈哈····

  乙:怎么了?

  甲:剋一地雷。我又拿起一师长。

  乙:唉唉,别下了,别下了。那得教孩子下围棋,顶不济也是象棋啊。

  甲:对,我媳妇也说了:“唉唉,别下了,别下了。那得教孩子下围棋,顶不济也是象棋啊”。

  乙:好嘛,我成他媳妇了。行了,书法你也行啊?

  甲:行,毛笔字,我最拿手。

  乙:你练什么体,都学过谁?

  甲:我学的人多了,都是古代大家。

  乙:哦,王羲之,王献之?

  甲:没学过

  乙:颜、柳、欧、赵?

  甲:没有年会小品剧本

  乙:苏、黄、米、蔡?

  甲:你还知道不少,你说的这些人我都不学,因为学他们的人太多了,不新鲜了。

  乙:那你学谁啊?

  甲:西汉有一位大文豪,司马迁,知道吗?

  乙:写《史记》的那位。

  甲:对,书写得好,那字写得也好。(兰花指做书写状)

  乙:还有谁?

  甲:东汉有一位,蔡伦

  乙:发明造纸术的那位?

  甲:对,那字写得也好(兰花指做书写状)

  乙:

  还有吗?

  甲:明朝天启年间,有一位大人物。

  乙:哪位?

  甲:魏忠贤,那字。。。。(兰花指做书写状)

  乙:哦,呵呵,那晚清的李莲英你也不能不学啊?

  甲:唉,你是怎么知道的。

  乙:这大家都听出来了,司马迁、蔡伦、魏忠贤这都是太监啊。你这是练字啊还是练葵花宝典啊?

  甲:葵花宝典像话吗?讨厌(兰花指)。

  乙:好嘛,真快了,(指着我的手)看看,我说打上台这兰花指就没断过,这都练出后遗症了。

  甲:懂不懂,这叫艺术?

  乙:行为艺术。

  甲:跟你没共同语言。

  乙:那咱说点别的,画画也行啊?

  甲:画画,这不跟各位开玩笑啊,这我真行,我小时候拜过名师,受过专业训练。

  乙:哦?那你擅长山水啊,还是人物啊

  甲:人物,我特别擅长画肖像。我还有一绝活,不管是谁,只要让我瞄上一眼,然后我刷刷刷,30秒之内,就能画出一幅神形兼备的肖像。

  乙:说得够悬的啊?我不太相信。

  甲:不信可以试试啊。

  乙:试试就试试,你就画我。

  甲:行啊。

  乙:30秒,还得像啊

  甲:是

  乙:不像怎么办?

  甲:别矫情,你说不算,我说也不算,像不像大家说才算,好不好?

  乙:这纸和笔都有,来吧。

  甲:那我就画了。

  乙:画吧。

  甲:让我看最后一眼,行了,转过去吧?

  甲:(小时候画的丁老头)这就画好了,我再提个款,签个名。杨公XX雅正,己丑年冬饿狼,我的网名,有想聊天的加我,尤其是跳舞的那大姐。(乙:还惦记着呢)己丑年冬饿狼画于干部俱乐部,盖上章,(用嘴哈手指,然后按上)OK,完活。(展示给大家)大家说我画的像不像?(观众:像,太像了)

  乙:(转头)你画的这是个什么东西?

  甲:这是你啊嘛,这不是东西。

  乙:这,这哪像啊,乱七八糟的?

  甲:不懂了吧,我这画属于那个(思考状),对,抽风派。

  乙:抽风派?啥意思?

  甲:就是那画出来的画,特别扭曲,像抽了风似的,抽风派。

  乙:抽像派吧?

  甲:噢,对,(不好意思状)也叫抽像派。

  乙:我不管你什么派的,反正是不像。

  甲:这大家可都认可了,再说了,我这名也提了,章也盖了,来,送给你,回家放保险柜珍藏起来。

  乙:我不要。

  甲:真不要,这位老同志可能不知道这幅画的价值。

  这样吧,我呢现场组织个拍卖会,把这幅画帮你拍卖出去,所得款项全部归你。女士们,先生们,ladies还有gentlemen,下面我们拍卖的是抽风派大师饿狼,啊,不,是抽像派大师饿狼先生的得意作品,杨XX的画像。再次提醒一下,拍卖所得款项全部归杨XX先生所有。拍卖正式开始,起价5000刀勒,5000刀啊,有没有加价的?

  观众:5块,5毛、5分、负的。

  甲:负的?负多少?

  乙:(抢过来,装起来)我要了,我要了。

  甲:唉,你怎么又要了?

  乙:我再不要,我得倒找他钱了。

第2篇: 国学经典故事情景剧小剧本

  甲乙上

  甲:多日不见,打电话总是关机,到什么地方去

  了?

  乙:这几天,自己封闭自己,关在书斋里,潜心研

  究,什么人都不见。

  甲:研究的是什么重大课题?

  乙:对联。

  甲:对联?对联有什么研究?

  乙:对联是汉语独一无二的文学形式。源远流长,

  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是文学艺术百花园中一

  朵四时不谢之花,八节长春之草。年会小品

  甲:这倒是不错。我看祖国的名山大川,古迹寺

  庙,亭台楼阁,过春节,婚丧喜事,学校商

  店,没有一处不用对联的。

  乙:你说得不错。即使送礼,也有人送对联的。我

  国的对联遗产丰富,需要我们深入地系统地研

  究。

  甲:你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埋头研究,究竟研究出一

  些什么名堂?可不可以介绍介绍?

  乙:我经过几十个小时的研究,发现对联虽然十分

  地复杂,其实他的原则就那么几条。我现在就

  敲一点给你尝尝。

  甲:请讲

  [1][2][3]下一页

  ,我洗耳恭听。

  乙:第一条是,上下联的相对部分词性必须相同,

  语法结构应该相同;比如说,上联是吃饭,下

  联就要烹茶。吃是动词,饭是名词,烹是动

  词,茶是名词。吃饭是动宾结构,烹茶也是动

  宾结构。

  第二条是上下联相对部分声调必须相反,仄声

  字对平声字,平声字对仄声字。如吃饭是仄

  仄,烹茶就是平平。

  第三条是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同。

  总之一句话,上下联必须工力悉敌,旗鼓相

  当,相反相成,等量齐观,------

  甲:敬聆指教!单单理论,我还不怎么明白,是否

  跟我们来几个实例?

  乙:光说不练是假把式,我们来演练一番。

  甲:我出上联,你来对下联。

  乙:就这样办。开始!

  甲:开始!从简单到复杂。豆。

  乙:油。

  甲:两碟。

  乙:一瓯。

  甲:两碟豆。

  乙:一瓯油。

  甲:我说都是“两蝶斗。”

  乙:我对的是“一鸥游。”

  甲:花间两蝶斗。

  乙:水上一鸥游。

  甲:我说都是“厨中两碟豆。”

  乙:我对的是“桌上一瓯油。”

  甲:月。

  乙:风。

  甲:明月。

  乙:清风。

  甲:旧时明月。

  乙:当代清风。

  甲:今人不见旧时明月。

  乙:古哲难吹当代清风。

  甲:旧时明月文章好。

  乙:当代清风花卉迷。

  甲:石蒜。年会小品剧本

  乙:玉荷。

  甲:山间石蒜。

  乙:湖上玉荷。

  甲:山间石蒜媚。

  乙:湖上玉荷香。

  甲:问鼎。

  乙:移樽。

  甲:弄笛。

  乙:弹琴。

  甲:倚楼人弄笛。

  乙:映月客弹琴。

  甲:蝉琴。

  乙:蛙鼓。

  甲:蝉琴新院落。

  乙:蛙鼓旧池塘。

  甲:桃叶渡。

  乙:木兰舟。

  甲:春来桃叶渡。

  乙:秋上木兰舟。

  甲:饱食聊摊饭。

  乙:安眠懒著书。

  甲:我说渔人,举网捞明月。

  乙:移蓬卧晚风。

  甲:江湖双桂棹。

  乙:风雨一蓑衣。

  甲:一回酒渴思吞海。

  乙:几度诗狂欲上天。

  甲: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

  乙:客官寓宫宦,富室宽容。

  甲:闭门推出窗前月。

  乙:荡桨划开水底天。

  甲:两个黄鹂鸣翠柳。

  乙:一行白鹭拨清波。

  甲: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乙:东当典,西当典,东西当典当东西。

  甲: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

  乙: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山川。

  甲:山重水复。

  乙:柳暗花明。

  甲:守株待兔。

  乙:缘木求鱼。

  甲:瓜熟蒂落。

  乙:水到渠成。

  甲:白米白鸡啼白昼。

  乙:黄村黄犬吠黄昏。

  甲:六尺丝绦,三尺系腰三尺挂。

  乙:一床锦被,半床遮体半床寒。

  甲:小憩新荷重。我说的是蜻蜓。

  乙:潜停弱草低。

  甲:月来满地水。

  乙:日出一湖金。

  甲:博园博客皆文士。

  乙:学院学员俱艺人。

  甲:夕阳无限好。

  乙:新月特殊清。

  甲:羚羊挂角。

  乙:老马识途。

  甲:尝新即止。

  乙:见好就收。

  甲:随手出题。

  乙:任心答案。

  甲:平生喜作对。

  乙:一贯好成联。

  甲:平生喜作对,不爱跟人做对。

  乙:一贯好成联,也欣与彼结联。

  甲:且听下回分解。

  乙:还邀异日交谈。

第3篇: 国学经典故事情景剧小剧本

  甲:为了办好2009年“中-国《论语》年”,我们最近创作了一段相声,名字就叫作——《走近孔子》。

  乙:哎哎哎,打住,打住。我来问你,孔子逝世2000多年了,走近孔子干什么去?你还想跟他握手呀?

  甲:不是那个走近,我是说啊,作为中-国人,起码要了解孔子,从思想上走近孔子、了解孔子。

  乙:毛主席他老人家说过:“孔夫子是个圣人,几千年只此一个”。这谁都知道。

  甲:好,既然知道,我来问你,联合国大厅里悬挂着一个条幅,上面写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此作为各国交往的规范和准则。条幅上那8个字出自哪里,您知道不?

  乙:不知道。

  甲:告诉您吧,出自《论语》,是孔子说的。我再问你,2005年9月28日,为纪念孔子诞辰255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我国6家单位在孔子故里——中-国曲阜联合举办了隆重而盛大的首届“全球联合祭孔”活动,您知道不?

  乙:不知道。

  甲:2005年10小品搞笑大全月1日,联合国首次以中-国人的名字命名设立了最高奖——“孔子教育奖”,您知道不?

  乙:不知道。

  甲2007年9月27日由文化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组织发起了每年一次的“世界儒学大会”,您知道不?

  乙:不知道。

  甲:我国政府决定在世界各地修建1000所“孔子学院”,现在已经建成200多所,您知道不?

  乙:不知道。

  甲:为了体现北京“人文奥运”理念,国人从《论语》中选出孔子及其弟子的名言编排成文艺节目在奥运会开幕式上演出您知道不?

  乙:知道,可惜没怎么听懂。

  甲:好嘛,涉及孔子的6件世界性大事,有3件是联合国实施的。这是咱中-国人民和世界华人、华侨、华裔的荣誉、骄傲和自豪。您可倒好,一问5不知,连人家外国朋友都会笑话你的。

  乙:这,我也想走近孔子,了解孔子,不是因为忙,没有机会学习嘛。

  甲:那可不行,现在您得补上这一课了。哎,您想了解孔子吗?

  乙:想啊!

  甲:那好,我问最简单的一个问题,您知道孔子的大名怎么称呼吗?

  乙:孔子的大名就是孔子啊!

  甲:不对。孔子并不是他的大名,那是别人对他的尊称。

  乙:他的大名么?我记不准了。他的小名我可知道,他叫“孔老二”,对不对?

  甲:什么对不对呀!那是没文化的人对祖先的不尊重。如果您的太爷排行老二,你能称呼他“老二”吗?

  乙:那肯定不会,谁管我太爷叫“老二”我就跟他急!

  甲:还是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嘛!就是说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施加给别人。对于祖先可不能乱称呼。不然,就显得你没有文化,愚昧无知,没有礼貌,缺少教养了。

  乙:那,孔子的大名怎么称呼呢?

  甲: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年出生于鲁国陬邑,就是现在的山东曲阜,逝世于公元前479年,享年72岁。

  乙:不是说73岁吗?

  甲:那是虚岁。据考证,孔子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后来避难到鲁国定居。孔子的父亲孔纥,又叫叔梁纥,做过陬邑大夫,但在孔子出生后不几年他就去世了。

  乙:据说孔子3岁丧父,那谁来抚养他呢?

  甲:慈爱的母亲颜征在,强抑悲恸,遵礼治丧,担负起养育后代的责任。这时孔家家道已经衰落,所以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意思是我小的时候地位低微,所以学了一些技艺谋生。

  乙: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啊!哎,姜老师,听说孔子的名字和他的长相有关——有人说孔子的头顶像“尼山”之形,中间凹下去,四周凸出来,所以他名字里有一个“丘”字和一个“尼”字,有这回事吗?

  甲:不可能有这回事。想想看,一个人的头顶如果像“尼山”的地形,中间凹下去,四周凸出来,那岂不成了怪物了吗?哪有那样的人哪?

  乙:那您说说,孔子为什么名丘,字仲尼呢?

  甲:因为孔子出生在尼山地方的一个丘下,所以孔子的父母给他起名字时主要想的是:第一姓孔——所以取一个“孔”字,第二孔子出生在“夫子洞”里,“夫子洞”就在一个在丘下——所以取一个“丘”字,第三孔子在弟兄中排行第二——所以取一个“仲”字。第四此地为尼山——所以取一个“尼”字。

  乙:哎呀,孔子名丘,字仲尼,原来是这么来的啊。那这个名字有什么讲究吗?

  甲:有啊!想想看,孔子的姓名是不是和姓氏、排行以及家乡的丘地和山名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乙:是呀!

  甲:再想想看,孔子的姓名中有“孔、丘、仲、尼”四个字,“丘”和“尼”都是表示方位和地名的,对不对?

  乙:对呀!

  甲:那,孔子的父母用地名“丘”和“尼”给儿子起名字,是不是寄托着希望儿子长大成人以后,勿忘出生地,勿忘故里,要热爱家乡,要为尼山人民争光的美好愿望啊?

  乙:有这层意思。您这么一讲啊,我就豁然开朗了——孔子的父母热爱家乡,通过起名字也期望儿子长大成人以后不忘家乡,热爱家乡,可真是既朴实又深刻呀!哎,我想知道,“孔子”两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甲:这不难理解,按现在的说法“孔子”就是“孔先生”的意思。比如,“子曰”也可以翻译成“孔先生说”。

  乙:原来如此啊!

  甲:我们了解了孔子姓名的来由,有人给孔子编造的谎言也就站不住脚了,也就不攻自破了。

  乙:什么谎言?

  甲:不是有人说“孔子的头顶像‘尼山’之形,中间凹下去,四周凸出来”吗?

  乙:哪里有那样古怪的人呢?纯属瞎编乱造。大家可不能听信谎言啊!那孔子到底是个什么形象?

  甲:孔子的名字很朴实,他的长相和常人没有多大区别。据考证,孔子身材伟岸,身高1米92,相貌端庄,举止文雅,心地善良,性情温和,崇礼尚德,知识渊博,精通“六艺”,是一位遐迩闻名的先生。

  乙:听您这么一说,我明白了,孔子不但品德高尚,知识渊博,才能卓著,是一位圣人,而且还是一个美男子啊!

  甲:是啊,您知道孔子的成就是怎么取得的吗?

  乙:不是说孔子一生下来就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是天生的吗?

  甲:不对,世界上没有一生下来就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人。前面我们说过,父母用地名给孔子起的名字一直激励着孔子勇于探索,勇往直前……

  乙:孔子用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回报父母,为父母和家乡人民争光,可真是不简单哪!那,您说孔子一生“勇于探索”,他探索了些什么呢?

  甲:任何一个伟大人物的出现都是与时代息息相关的。孔子出生在礼崩乐坏、诸侯纷争、战乱不断的春秋末期。这一时期“弑君36——国君被杀了36位,亡国52——有52个小诸侯国灭亡,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诸侯到处奔跑,江山不保”……战火连天。

  乙:哎呀,老百搞笑剧本姓要受苦啦。

  甲:当时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老百姓渴望和平,渴望和谐,渴望发展,渴望幸福。孔子一生探索的就是“怎样和平,怎样和谐,怎样发展,怎样幸福”的道理。

  乙:“和平、和谐、发展、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那么“和平、和谐、发展、幸福”的前提和基础是什么呢?

  甲:人类“和平、和谐、幸福”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孔子一生归纳总结出来的“中-华十德”,也就是“中-华十大传统美德”。

  乙:“中-华十德”?哪“十德”呀?

  甲:“中-华十德”只有10个字,就是“仁、义、礼、智、信、忠、孝、勤、公、省”。

  乙:这10个字就能给人类带来“和平、和谐、发展、幸福”吗?

  甲:按着“中-华十德”去做,不但可以给古人带来“和平、和谐、发展、幸福”,而且也是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中-国与和谐世界的法宝。因为孔子的道理具有前瞻性、教育性、指导性和永恒性。这方面的研究,还没有人达到孔子的水平哩。

  乙:那“中-华十德”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对构建和谐社会有什么用呢?

  甲:“中-华十德”具体内容之一就是“仁”——要以“仁”为核心,要培养公民的“仁者爱人”这一美德。单立人加两横那个“仁”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爱人”的意思,做到我爱人人,人人爱我。如果不是“爱人”,而是蒙人骗人、坑人害人,就会出“危险品”,构建和谐社会就困难了。

  乙:没错儿。

  甲:“中-华十德”具体内容之二就是“义”——要以“义”为标准,要引导公民思义、言义、行义,培养公民“见利思义”这一美德。如果不是“见利思义”,而是见利忘义,就会出“危险品”,构建和谐社会就困难了。

  乙:没错儿。

  甲:“中-华十德”具体内容之三就是“礼”——要以“礼”为载体,要教育公民知礼、明礼、行礼,培养公民“礼让谦和”。如果不是“礼让谦和”,而是失礼非礼,就会出“危险品”,构建和谐社会就困难了。

  乙:没错儿。

  甲:“中-华十德”具体内容之四就是“智”——要以“智”为凭借,要教育公民辨荣辱、知廉耻、明是非,培养公民“智者不惑”这一美德。如果不是“智者不惑”,而是愚昧无知,相信流言蜚语,盲目行动,就会出“危险品”,构建和谐社会就困难了。

  乙:没错儿。

  甲:“中-华十德”具体内容之五就是“信”——要以“信”为行动,要教育公民讲究诚信,知恩报德,培养“信实知报”这一美德。如果不是“信实知报”,而是假冒伪劣、坑蒙拐骗、恩将仇报,就会出“危险品”,构建和谐社会就困难了。

  乙:没错儿。

  甲:“中-华十德”具体内容之六就是“忠”——要以“忠”为目标,要教育公民爱国爱乡,报效祖国,培养公民“尽忠报国”这一美德。如果不是“尽忠报国”,而是误国害国、叛国卖国,就会出“危险品”,构建和谐社会就困难了。

  乙:没错儿。

  甲:“中-华十德”具体内容之七就是“孝”——要以“孝”为基础,要把“孝心献给父母”,培养公民“孝敬父母”这一美德。爱老师、爱同学、爱朋友、爱他人、爱社会、爱祖国都是从“爱父母”这里升华出来的。如果不是孝敬父母,而是打爹骂娘、虐亲害亲,丧天害理,就会出丧失人性的“危险品”,构建和谐社会就更困难了。

  乙:没错儿。

  甲:“中-华十德”具体内容之八就是“勤”——要以“勤”为根本,培养公民“勤劳俭朴”、“勤劳致富”、“勤政廉洁”、“勤学向上”这一美德。如果不是勤劳俭朴、勤劳致富、勤政廉洁、勤学向上,而是好逸恶劳、骄奢淫逸、迷恋游戏,就会出“危险品”,构建和谐社会就困难了。

  乙:没错儿。

  甲:“中-华十德”具体内容之九就是“公”——要以“公”为理念,要引导公民为公众着想,培养公民“天下为公”这一美德。如果不是为公众着想,不是“天下为公”,而是损公肥私、掠取济私,就会出“危险品”,构建和谐社会就困难了。

  乙:没错儿。

  甲:“中-华十德”具体内容之十就是“省”(醒)——要以“省(醒)”为内求,教育公民自省自查,有过则改,培养公民“反躬自省(醒)”这一美德。如果不是“反躬自省”,而是文过饰非、执迷不悟,过而不改,那个“危险品”就会继续危害自己、家庭、他人、社会、民族和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就困难了。

  乙:没错儿。

  甲:总之啊,每个公民都遵循“中-华十德”去做,人的素质就高了,个人品德就好了,坏人坏事就少了,社会就会和谐有序了,人人就会尽职尽责了,经济就会快速发展了,人民就会安宁幸福了,国家就会繁荣富强和长治久安了。是不是这个理儿啊?

  乙:说得太好了啦!

  甲:不是我说得好,而是孔夫子探索总结的道理好。对此啊,宋朝宰相赵普说过:“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这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来由。

  乙:看来赵普宰相对《论语》理解得还挺到位啊!

  甲:因此啊,毛主席他老人家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乙:是应该好好总结总结。

  甲:因此啊,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得出结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2500多年前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乙:是应该好好从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甲:因此啊,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说:“我们东方文化是有些好东西,如《论语》中的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做到这八个字,到共产主义也不过这个水平。类似这么精辟的话多得很。历史上宋太宗时赵普说过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话,有人说是胡说八道,我看实际上用不了半部,有几句话就能治天下。”

  乙:季老的话,有的放矢,掷地有声,真不愧是国学大师啊!

  甲:孔子是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在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中名列首位,所以古今中外的仁人志士、莘莘学子、男女老少出自对孔子的敬仰和怀念,不远千里万里前往曲阜拜谒孔子圣像。就连美国、英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儒学友人也纷纷蹈海涉江前来给孔子圣像行叩头大礼。特别是在每年的9月28日“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儒学友人云集曲阜,参加盛大而又隆重的祭孔典礼呀。

  乙:前往曲阜缅怀孔子的有伟人名人吗?

  甲:有啊,自汉高祖刘邦开皇帝祭孔先河之后,先后有14位皇帝27次莅临曲阜祭孔。乾隆皇帝曾经9莅曲阜8次祭孔,还把女儿嫁给孔子第72代嫡孙衍圣公孔宪培。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伟大的诗人李白和杜甫也先后莅临曲阜,重读孔圣书,再走仲尼路,并为后人留下了不可多得的稀世墨宝。《孔子世家》就是司马迁亲临曲阜留下的珍贵史料,《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就是李白和杜甫在曲阜石门山上置酒话别时李白吟诵的不朽名篇啊!

  乙:那么,近代有哪些伟人名人去过曲阜呢?

  甲: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以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邓颖超、江泽民、李鹏、朱熔基、李瑞环等伟人名人都到过曲阜参观“三孔”、缅怀孔子。毛泽东曾经去过曲阜两次。毛泽东去曲阜看孔林、瞧小溪、观小镇、瞻古树、论圣人、说颜回、谈孟子,无不流露出他的缅怀之情。

  乙:那么,外国政要有前往曲阜缅怀孔子的吗?

  甲:有啊,比如尼赫鲁、胡志明、李光耀、西哈努克、金日成、吴作栋、甘地、李显龙、金大中、村山富市等外国元首政要也到过曲阜参观“三孔”、缅怀孔子。

  乙:看来,孔子不但是中-国的圣人,而且是世界的圣人啊!https://www.xiaopin58.com

  甲:但是,时至今日还有人继续往孔子身上泼“脏水”扣“黑锅”,说孔子是“老古董”,甚至有人公开辱骂孔子。比如说吧,《论语》共512章,被曲解的就有100多章,曲解率近30/100,已经迷惑困扰人类2000多年。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文化史、儒学史、思想史、人物史上的四大损失、不幸、遗憾和怪事啊!

延伸阅读
运动会终于开始了。简短的开幕式,精彩、激烈、紧张的比赛都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圣诞节主题学校作文集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5-10-09
万圣节,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传统节日;而万圣节前夜的10月31日是这个节日最热闹的时刻。在中文里,常常把万圣节前夜(Halloween)讹译为万圣节(AllSaints Day)。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六年级作文300字【八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5-10-09
中国的春节庆祝冬天的结束和温暖春天的来临。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的作文集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5-10-09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清明节作文六年级650字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5-10-09
重阳天燥别心急,柔润饮食送给你,温馨关怀不可替,愿你天天好心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重阳节的作文600【四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5-10-09
每年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被定为父亲节。在父亲节那天,人们选择特定的花来表达对父亲的尊敬。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父亲节的作文600字(合集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5-10-01
  在计划执行过程中,人们往往有一句老话:计划赶不上变化。其实这是因为很多人在做计划的时候往往高估了客观及自身情况,比如时间资源的有限性、执行人能力的问题。采用很多有效的计划管理软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此类问题。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除夕作文600字精选八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2025-10-01
祝福语是指对人们的美好祝福的语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创意母亲节的作文300字【12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2025-10-01
工作计划是,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工作中都制定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实际上有许多不同种类,它们不仅有时间长短之分,而且有范围大小之别。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作文300字精选八篇,欢迎品鉴!
2025-10-01
2月14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45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320天(闰年则还有321天)。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国家传统的情人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一个人总结(合集12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5-10-01
  • 推荐访问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stokuaidi.com/www/caches/caches_template/default_lx/content/show.php on line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