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学校校长致辞稿
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朋友们:
星雨绿波荡旧岁,长安翠榕贺新年。在这辞旧迎新、继往开来的美好时刻,我谨代表福建师范大学,向全体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海内外校友和所有关心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
众志凝心佳绩创,全员聚力硕果丰。即将过去的年,我们并肩奋斗,捷报频传,令人难忘,这是全体师大人乘势而上、善谋实干、满载收获的一年。
这一年,让我们倍感自豪的是,我们不断取得了瞩目成就。我们坚定不移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发展,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我们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在各类高水平学科和创新赛事中成绩斐然,实现“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零的突破。我们坚持人才优先,成立学校高层次人才工作办公室,全面加强人才工作,高端人才数量不断攀升。我们坚持创新引领,自然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加速提升,根据英国《自然》出版集团发布的NPI指数,学校居全国高校第89位、师范类院校第7位;社会科学研究特色和优势更加彰显,荣获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3项,再创历史新高,得到了省委书记尤权等省领导批示肯定。我们坚持服务社会,成立自贸区综合研究院、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新型智库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我们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产学研用合作更加紧密,科技服务有力有效;成功承办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男子足球U16、蹦床两项赛事,3000多名志愿者出色完成服务保障工作,书写了青运会精彩的“师大篇章”。
这一年,让我们深受鼓舞的是,我们广泛凝聚了发展能量。我们突出问题导向,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充分释放办学的活力和潜能。我们坚持依法治校,深化综合改革,公布实施学校章程,制订学术委员会章程,编制综合改革方案,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快促进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着力先行先试,拓展对外交流合作广度和深度,互动交流日益频繁,深度合作更加深入,海外“好伙伴”越来越多。创新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三严三实”教育,新媒体育人工作品牌影响广泛,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实现几代师大人的梦想。
这一年,学校其他各项工作也有序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全体师大人的智慧和心血,离不开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谨向大家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喜衔硕果金羊远,大展宏图玉猴临。即将到来的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们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关键之年。新年孕育新希望,新年当有新作为。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知明行笃,立诚致广”校训精神,勇于责任担当,敢于攻坚克难,敏于创新创造,用梦想点燃改革的激情,用改革续写发展的篇章,用发展拓展共享的红利,努力让广大师生有更多获得感,为学校实现“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加快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再立新功、再创辉煌!
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福建师范大学的明天更加美好!衷心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学业进步、事业有成、幸福安康!
第二篇: 学校校长致辞稿
同学们:
回望东师的七十年,是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的七十年,是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七十年,是厚积薄发、日新又新的七十年。
70载的历史,见证着东师人“知所从来,初心不改”的情怀。巍巍学府,根溯延安,心系国家,育才兴邦,积淀了东师70年丰厚的政治优势。这份炽热情怀,让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思想引领,凝聚人心,汇聚合力,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建功立业。
70载的历史,激荡着东师人“明其所趋,兴教为民”的追求。学校因师而立,由师而兴,依师而荣,奠基了东师70年坚持服务和引领基础教育的发展道路。这份执着追求,让东师人面对曲折,义无反顾,面对难题,勇于破解,始终高举旗帜,开创新模式,探索新路径,努力为国家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开辟新天地。
70载的历史,凝铸着东师人“格物致知,勤奋创新”的风范。探究本原,勤勉敬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汇就了东师70年日新月异、蓬勃发展的源头活水。这种精神风范,体现在为学上,慎思明辨,崇真求是;体现在做事上,踏实谨严,锐意进取;体现在文化上,自由包容,鼓励创造,为东师开拓了求索创新、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
70载的历史,彰显着东师人“正己成人,为人师表”的品格。敬业奉献,责任担当,谦逊友善,品学厚重,形塑了东师人70年铸魂育人、师表传承的品格风貌。这种文化根脉,赋予了一代代东师人“知识扎实,作风踏实,为人朴实”的鲜明特征,为东师铸就了两代师表、大爱育贤的响亮品牌。
第三篇: 学校校长致辞稿
第四篇: 学校校长致辞稿

老师们、同学们:
上午好!
今天是东北师范大学70华诞,也是新中国第32个教师节,我们欢聚一堂,共忆峥嵘岁月,共话美好未来。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莅临庆典的各位领导、海内外嘉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长期关心和支持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各级政府、各界朋友和广大校友,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向全体东师人致以最亲切的节日问候!
承国运而生,与时代共进。东师历经70载风雨沧桑,若参天大树起于毫末,每一道年轮都凝铸着使命与梦想,谱写了新中国师范教育砥砺前行、开拓奋进的壮美乐章。
东师从革命圣地延安的曙光中走来。红色传承,星火东渐。遵照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在东北创办一所“我们自己的大学”。1946年,学校在烽火硝烟中诞生。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辗转办学,汇源聚流,培养中坚,发展壮大,成为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创建的第一所,当时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
东师从共和国冉冉升起的旭日中走来。国纲初定,百废待兴。学校应国家师资培养的迫切之需,1950年易名为东北师范大学,是当时中央教育部直属的三所师范大学之一。时任校长、著名教育家成仿吾先生,首次明确学校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方向,并首开中国高师函授教育之先河。由此,学校满腔赤诚,培育英才,成为“人民教师的摇篮”。
东师从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走来。春风浩荡,百舸争流。学校紧扣高等教育发展的有力脉搏,乘势而上,锐意创新,豪迈前行,各项事业蒸蒸日上。
从闯出服务农村基础教育的“长白山之路”,实施“优师工程”,到开创UGS办学模式,辐射带动地方基础教育发展,学校勇做中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先行者;
从本部校区的全面改造,到净月校区的拔地而起,学校实现了两区办学、师范与非师范相得益彰的办学格局;
从“四高”科研目标的确立、“科研攀登工程”的全面实施,到“科研强校”战略的扎实推进,文科智库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决策、一次性摘取两项国家人文社科最高奖,理科四年三次斩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学校形成了“文科振兴繁荣、理科提升突破、工科培育成长”的学科布局。
从提出“一流的管理水平”,到率先实施教授委员会制度,回归学术本位,尊重学术创造,现代大学制度日臻完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走向现代化。
从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发明的PDS脱硫催化剂,将我国的湿法脱硫技术,至少向前推进了50年,成功推出云芝肝泰药物、中子管、小冰麦、锂离子电池等一批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到部分政策建议写入中央文件、研制农村教育重大政策、辐射引领城市社区文化发展,学校已经成为服务地方的科研重镇、人才高地和文化名片。
从中日政府合办留学生预备学校,服务国家战略的教育援外基地、海外孔子学院建设,到与世界一流大学合作共建纽瓦克学院,学校国际合作交流朝着高端化、实质性、深层次的“开放之路”不断迈进。
从首批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到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学校办学地位不断提升,已跻身世界大学500强,理学学科200强。
第五篇: 学校校长致辞稿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迎来了上海杉达学院25周年华诞。我们感恩社会各界的扶持支持!感恩兄弟高校的帮助提携!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出席庆典的尊敬的你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
我们一进会场,就融入在浓厚的温情中,体验到了学校与广大校友的学缘之情,学校与社会的联动之情,民办高校与兄弟高校的互助之情。杉达校庆日,校友、社会各界的新朋老友济济一堂,光彩照人,充分体现了学校“社会办学、同仁办学、民主办学”。高朋满座充分证明了,杉达是一所富有责任心与爱心情感的学校,是学子的成长平台,教师的发展舞台,校友的温馨港湾。
我们一进会场,就融入在深切的真情中,体验到了爱校荣校的真情,体验到了学校的精气神。学校立正气,聚英才,汇风气,凝心聚力要靠人物。作为人物三者俱全:一具正确的价值观,二具强烈的责任感,三具承担能力和操作能力。志向宏大、风范高超、工作敬业的人物群,是学校的中流砥柱和精神支柱。我们的举办者荣誉职工是前辈人物,我们的老师们是人物,校友们是人物,同学们是人物。我们民办大学有了这样的人物群,就有了富有特色的风骨和风气,这也是杉达快速发展、声名鹊起的根本原因和文化底蕴之所在。
我们一进会场,就融入在可贵的激情中,体验到了杉达“追求品质,打造民办品牌”的宏伟愿景,建校25年,杉达坚守“公益性、非营利”的办学宗旨、践行“诚信、公平、质量”的办学方针,靠的就是昂扬的激情和实干的态度。激情是充满希望和极度热爱的表现,我们热爱教育事业,我们热衷为学生服务,我们热切为社会奉献,我们对民办教育充满希望。我们的校庆,庆出了历史感,庆出了现代梦,庆出了杉达的精神,庆出了民办的责任!
讲到历史感,说说我们的校庆徽标。图案隐含飞翔的形象,象征学校与日俱进、蓬勃发展,“扶摇直上九万里,达济天下定可期”。但也有人说,怎么看也像鸭子,其实,鸭型也正是杉达发展的真实写照,借用苏轼的著名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沪上民办第一家,改革风来杉达时。改革开放,国家腾飞,教育发展,杉达因势乘便,由率先面世的、有理想有追求的民办“丑小鸭”,弘毅务本、砥砺奋进,终于蜕变成了民办示范的“白天鹅”,我们为之而感到自豪!
杉达学院的发展,是国家改革开放和民办教育发展的鲜活案例,概括的说:改革开放促就民办高校破茧而出,前辈学者亲领民办教育改革发展,政府政策引导民办教育内涵提升,社会贤达捐助民办教育公益办学,学校理想引领民办高校师生成长。
讲到现代梦,说说我们的校庆献歌,“挺拔的杉树”,歌词贯穿着我们的办学理想和办学理念:“那一年的春风里,你把梦想深稳栽下。一棵青翠的杉树,在开发热土上茁壮隽拔。勤奋求是,伸展探索的根须,开拓创新,是我对现实的奋发。每一圈的年轮里,我把足迹清晰刻下。一棵端直的杉树,在教育丛林中茂盛发达。与众不同,蓬勃独特的塔冠,追求品质,是你对未来的回答。枝繁叶茂,共建杉达,我是你的学子成材壮大。绿荫遍地,共享杉达,你是我的荣耀家国天下”。
杉达学院二十五年的历程,显现的是人的发展和办学活力,学校坚持适度规模发展,在校生稳中有升,生源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坚持人才强校,生师比趋于合理,教师队伍不断优化;学校坚持内涵建设,教学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学生综合素质充分体现;学校坚持条件保障,实验教学设备优选优建,办公生活条件大幅度改善;学校坚持机制创新,以现代大学制度保证党的领导,保障校社紧密携手、校企深度合作;学校坚持民主管理民生优先,待遇年年增长、实现和谐劳动关系。我们在杉达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亲身参与还是亲历见证,都体验到了满满的获得感。
杉达学院二十五年成就,将托起学校更高起点的发展,实际上讲的是弘扬杉达精神,传承杉达文脉,拓展杉达事业。更高起点的发展必须有积极的反思。也就是说,校庆必须将热烈的庆祝与冷静的思考融合起来,校庆是欢快的回顾的,更是忧患的前瞻的。我们不但向以往的成就和贡献者致敬,更要瞄准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思考学校未来的发展,民办教育已然破茧,但是仍需破题。我们反思对学生的关爱,还要进一步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我们反思对教师的付出,还要进一步为教师全身心投入立德树人创造什么样的机会;我们反思对社会的贡献,还要进一步瞄准社会需求行业需求搭建什么样的平台;进而立足建设应用型、国际化的高水平大学,注重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为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释放更大的能量。
我们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对杉达的厚爱!热烈期盼社会各界对民办高校更多的支持!在我们的生日庆典上,借着喜气,向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举办者捐资者、各位荣誉职工、各位校友和全体师生员工道一声:祝愿!祝福!
谢谢大家!
第六篇: 学校校长致辞稿
老师们、同学们:
历史的车轮即将碾过,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谨代表学校党政工团,向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120多位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问候,你们辛苦了;向寒窗苦读上下求索的2200多名学子致以新年的祝贺,你们又进步了,校长新年晚会致辞。
孔子万世风骨在,一腔热血写春秋。老师们,教育是火尽薪传生生不息的人类工程,教师是追逐太阳九死不悔的灵魂工程师。有人说,教育是文化,文化是空气,我希望老师们在新的一年每天都能更新空气,因为只有自己站得更高,才能让学生看得更远。新一轮的365,我们一如既往,手执教鞭长空舞,舞动中学世纪的魂,千年的梦!学校近几年在发展在壮大,每一位教师都功不可没。目前,学校又面临一个大发展的好时机,我们正在构思一个更新更美的蓝图,只要老师们继续甘守清贫,执著地追求,蓦然回首,我们将在“灯火阑珊处”看到一个惊喜。
中学生朋友们,巍巍长城告诉我们什么是中国人,浩浩长江告诉我们什么是中国心。国际形势日益复杂,我们怎样打造自己,才能直面这个科技不断翻新、竞争异常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并报效祖国呢?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校园绝不只是学园,学习之余,我们还要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挖掘潜力,发展能力。今天,中学为你们提供了一个展示素质的大舞台,舞台下面我们满是期待。“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世界,这是一个呼唤创新的时代,让我们牢记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这句话:“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勇敢、主动的去开拓、去创造,只要具备了绵延不绝的创造力,你们就会成为托起民族未来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