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调查报告高中【汇编四篇】

调查报告 |

时间:

2023-09-15

|

推荐访问

【www.stokuaidi.com--调查报告】

调查:是汉语词语,拼音是diàochá,意思是进行了解;考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调查报告高中【汇编四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调查报告高中1

20xx年10月,本人开始对目前浙江省高中地理教育的情况进行了一定的抽样调查,选择了10所浙江省重点中学(包括桐乡市高级中学、桐乡市茅盾中学、永康一中、嘉兴一中、绍兴一中、武义一中、象山中学、上虞中学、金华二中和景宁一中等)作为调查对象,以电话聊天或面谈的方式进行调查,经过半个学期的调查,了解了抽样学校的地理教育的情况,对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可以看出整个高中地理教育的许多优缺点,现整理如下。

从地理教师的数量上看,由于近几年高中学生人数的扩大,各个学校的地理教师的人数都在增多(具体数量与班级规模有关),但与实际教学需求人数比,都处于紧张、短缺状态。使得地理教师的工作量偏大,如许多的高一年级的地理教师要上5个平行班的课,就意味着每周的工作量为15节课,压力大;许多教师一定要跨年级任教,备课的任务重。

从地理教师的学历结构上看,已经达到100%为本科学历,总体知识层次比较高,保证了教师的专业业务素质。

从地理教师的职称结构上看,与年龄结构相对应的是,一级和二级职称的教师所占比例在65%以上,高级教师和特级教师的人数不多。

高一年级开设2节课,主要目的是迎接全省会考;高二年级每周3节课(有单双周之分,双周5节);高三年级每周4节,双周5节。

(一),下学期复习世界地理;高三上学期复习中国地理,新授选修

(二),复习高一必修上,下学期复习高一必修下,及总复习。此种安排较合理。

1、教学模式上:

教师在教学中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以接受式教学为主。为何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另外的教学模式,大致因素有:学生的情况很能控制;教师备课的难度太大;总的课时紧张,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地理学科的知识特点很难让学生参与等等。

2、教学手段上:

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上课的教师所占的比例很高,使用多媒体课件中,运用ppt的比例最高,而技术含量高一些的flash和authorware设计课件的比重就低的多。从课件来源看,大多数的教师是利用在网络上的课件,再进行修改使用,也有部分是自己制作的。

3、教学方法上:

在教学中,由于教材的稳定性,备课所花的时间随教龄的增长而下降的情况很普遍,值得警惕。认为教学是一门艺术的地理教师达100%,但对教学各个环节(如:导入、过渡、板书、提问技巧、结尾等)精心设计的教师不多,除非是公开课。认为目前的公开课中,表演大于实质的占90%,值得深思。

5、教学评价上

由于大多数的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形式单一,以所任教班级的成绩在平行班中的排名情况来评价,使得教师评价学生的方式也以分数为最主要的方面,至于学生在地理识图、地理实践上的能力并不看重。往往用大考的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地理能力的。

学校有独立的地理教研组,也有每周2次的教研活动,但教研活动的内容集中在对教材中重、难点和考试范围的探讨上。对于教材长期变化较少的地理学科,内容当然陈旧、乏味。大多数的教研活动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的状态,有文件、会议精神就传达一下,没有就聊天,教师觉得没效果,对地理教学几乎不起作用。对参加校外的教研活动的情况:几乎每位地理教师每学年会有参加的机会,但共同的感受是:形式单一,就是听课、说课、评课和听报告,在加上目前的公开课有太多的表演性质,对实际的教学几乎没有启发,还有评课的时候过分讲好话,使评课往往变成相互吹捧的场合,让人厌烦。

从调查看,由于教师的工作的烦琐性、复杂性;还有教师的待遇不高;教师的社会认可度的下降;学生对老师认知的偏差;教师岗位的事业性差;教师的重复性工作多;教师的精神压力大等等因素,使得大多数地理教师有工作的厌烦情绪,积极性不高,没有工作的热情。

大多数地理教师认为地理学科是小学科,在学校的整体课程中处于弱势,在教师考核、职称评定中都有弱势,再加之学生不重视,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从调查看,大多数教师都关注新课程改革,对课程改革寄予希望。对新课标中的要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等非常期待,也有信心从自己做起,努力地适应对地理教师的新要求。

对于课改,许多地理教师认为,初中的地理教学的安排要同步改,对于目前学生区域地理知识差的情况,地理教师的感受是一样的,到高三时,要对学生的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知识进行重新的学习,这种属于精力的重复浪费。本来应该在初中打好的地理基础,要到高中再来补!

调查报告高中2

你认为这次活动达到了学校预期的目的了么?

2.参加活动前你有没有什么目的?如果有,你达到了么?

3.哪一次活动对你印象最深?

4.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了解工厂、农村、部队、学校近年来改革开放的情况,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2.虚心学习工人、农民以及部队官兵艰苦创业的思想、勤劳朴实的作风;体验劳动和军营生活的甘苦,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练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另外50%的同学认为,学校的目的是空谈,并没有真正达到,但是自己有其他方面的收获。2.50%的同学的目的是锻炼自,使自己在精神上、体格上更加强壮。40%的同学在出发前希望能到乡下去换换环境、舒缓心情,从而更好地迎接新一轮的学习生活。其余同学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

3.30%的同学认为第一天的32公里步行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因为路途实在太遥远了。40%的同学觉得下乡体味农村生活十分难忘,他们尝到了自己很难预见的生活。剩余30%的同学觉得汉阳监狱之行意义深刻对自己影响最大。

4.60%的同学发现自己在社会实践之后更深刻的感悟了生活、更真切地了解了自己、更详实地认识了农村,在各方面都有所成长,这是最大的收获。另外的40%同学有着个人的一些意外收获。

5.90%的同学希望开展类似的活动,以加深自己的社会体验,从而更好地做人、生活、学习。10%的同学不希望再来一次,理由是这种活动搞多了就变味了、不新鲜而令人兴奋了。从调查的结果上看,本次活动基本上有了不错的效果,达到了一些预期的目的,特别是在锻炼同学们这一点上,取得了成功。本次活动在同学们中反响甚好,令人记忆颇深。然而由于调查手段的限制,我不能做出更为详细周密的调查,于是我仅以我自身的经历结合调查结果来谈谈关于本次活动的一些事情,希望可以折射出一些被埋没的亮点和被隐瞒的失误。但是由于资料、时间、精力的限制,我只能泛泛而谈,无法深入。

6、有关农村问题本次活动一个重点就是要调查农村的生活情况以及相关的问题。就此,很多同学在活动的第3天做了一些工作。他们有的对农民们进行面对面的采访,有的在饭桌上以一种闲聊的方式了解了情况,有的参加了农民们的日常劳动、参观了农民的房舍。这些工作是有成效的,下面节录了一位同学的调查笔记:…村民:王xx家庭成员:丈夫、自己、儿子、女儿主要收入种田同学们在采访村长田地数量:3亩主要作物:水稻年收入:xxxx元面临问题:孩子上学学校学费负担过重…这是小小的一部分,我借阅过几个同学的笔记(可能是因为我借阅的较少,不能全面地反映问题),发现调查的结果都类似,一般都是生活上的普通问题,即家庭基本状况。对于面临的问题,一般都记录地比较肤浅。同学们在劳动就此,我认为,做类似的调查,应该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不能如此散兵游勇似的进行表面的调查,这样的调查没有多大的意义。由于我们本身的原因,农民们不可能跟我们说出最深刻真实的内幕,我们更不可能帮助他们改变什么。首先,我们没有接受正规的采访的训练,问问题的方式不当、方向不对。例如:一位同学连问一位农妇,你家一个月收入多少啊?你每天干些什么阿?你儿子多大了?你种的作物是很么阿?…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

调查报告高中3

超一半的学生作业时间超标,58%学生因学习压力大而苦恼,76%学生因考试而心情不好。非常喜欢去学校学习的中学生占15%,觉得上学很正常没什么感觉的占61%,高达24%的中学生觉得每天到学校去心情很不愉快。

在50份调查问卷中,对于“你感到学习有压力吗?”这一问题,36%的中学生感觉学习压力比较大,46%的中学生表示一般,自己还能够承受。而认为自己学习压力非常大,有点力不从心的占4%,觉得自己对待学习游刃有余没有丝毫压力的只有2%。

(一)、压力来源

1.不被人理解和成绩不好,导致自己考试不好时得不到必要的鼓励,丧失对学习兴趣。

2.父母期望过高。笔者查阅资料显示,91.7%的父母希望孩子获得大专以上学历,其中54.9%以上的父母希望孩子读到博士学位。而《中小学生学习与生活状况研究》课题组赵霞老师指出,“大学扩招到今天,高校入学率也只在19%左右,能获得博士学位的更是少之又少。” 而针对83.6%的中学生父母要求孩子考试成绩要在前15名的调查结果,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连说:“这绝对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因此,很多儿童成了“失败者”,丧失了自信,陷入恐慌和痛苦之中。

3.竞争意识强烈。学生学习动机已经被扭曲,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仅仅是取得一个更好的名次,而非学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种现象强化了高中生学习的竞争意识,而弱化了认知的需要,从而使大部分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内在持久的动力,恶性循环地陷入到成绩排名的焦虑之中。

4.心理承受能力差。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压力面前都曾产生过绝望的想法,仅仅几次打击就使他们陷入沉沦,失去骄傲和尊严,自甘成绩滑落。而大多数情况下老师和家长并不能及时察觉到学生的灰心,不能给予及时的鼓励,反而进行批评。大部分学生可以从失败和批评中找到动力,但有小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斗志完全瓦解,卷入社会中不良风气中。

(二)、压力影响

1.学生厌学。失去学习兴趣的学生注定无法取得好成绩,而这种恶性循环造成偏科甚至引发老师和学生等一系列矛盾。

2.丧失对生活的希望。部分学生觉得在学校暗无天日,每天浑浑噩噩,不知道自己做什么,活下去没有任何意义。而报纸上自杀的现象已是屡见不鲜。

3.引发父母、老师与学生的矛盾。调查显示,老师、父母和学生发生争吵,基本全部因为学习原因。学生作为未成年人,对好坏是非的判断能力偏弱,而在压力面前,学生更变得烦躁,不够理性,对老师和家长严厉的爱抱以仇视的态度,甚至怨恨老师和家长,引发了一系列矛盾。

(一)、调查显示,中学生最渴望得到父母的信任,父母应了解到学生面临的压力,给予适当的批评和鼓励,让学生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二)、学校及家长应给予学生足够的休息与娱乐时间。 培训班已经成为部分孩子的压力来源,剥夺了他们玩耍、娱乐、休息的时间,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三)、学生自己需要更早地成熟,理性地看待压力,学习排名等问题。学会认知现状,采取积极的方式,选择恰当有利的道路,调节自己的心情,更好地面对压力,以及压力带来的问题。

调查报告高中4

首先,我们来到宣传台,认真阅读了展示牌上的环保知识宣传,了解了关于泰兴市污染治理及成果。紧接着,我们通过浏览网页,了解了污水处理情况和流程,展望了泰兴市未来发展规划和积极构建全社会关注环保的人文环境、绿色环境。

“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发泡塑料饭盒,各种塑料袋,农用地膜等给环境造成的污染。“白色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聚丙烯(pp)、聚苯乙烯树脂(ps)。在这些污染物中,还加入了增塑剂,发泡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等。

1、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处置,垃圾没有实行分类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许多企业对于生 产过程中产生的白色垃圾没有科学地处理,放任自流。

3、我国现有的法律没有对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制定出过硬的相关法规。

4、尽管在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镇的口号下,我们的县城变得整洁得多,但是总的来讲,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滥用和随意乱倒塑料制品现象相当普遍。

(一)视觉危害:

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对破坏了市容景观。如散落在自然环境、街头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超薄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

(二)潜在危害:

1、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2、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后,会导致动物死亡。

3、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如果将它们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分解。

4、部分的塑料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装的材料,这样对人体的健康不利。

5、使臭氧层变薄。 白色污染经过太阳光照射而把塑料中大量的毒物排入大气层,大气层上面是臭氧层,这样使臭氧层的气体逐渐变薄。

延伸阅读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工伤事故调查报告(合集四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2025-04-10
论文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ùnwén,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调查报告格式模板范文(精选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5-04-10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六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2025-04-10
火灾(huǒzāi)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新的标准中,将火灾定义为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火灾事故调查报告锦集三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5-04-10
业余,汉语词语,读音为yèyú,指工作时间以外,本业之外;非专业的。出自《花城》。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家乡群众性业余文化活动调查报告三篇,欢迎品鉴!
2025-04-09
公共政策是指国家通过对资源的战略性运用,以协调经济社会活动及相互关系的一系列政策的总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锦集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5-04-09
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它可以在报刊上发表,也可以供领导机关作为处理问题、制定政策的依据或参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城镇建设论文3000字 小城镇建设调查报告范文五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5-04-05
报告是一种公文格式,专指陈述调查本身或由调查得出的结论,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使用范围很广,报告的风格与结构因各个机构的惯例而有所不同。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报告高中生精选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5-04-02
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家乡文化生活调查报告高一范文(精选三篇),欢迎品鉴!
2024-10-17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300字(锦集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10-02
  • 推荐访问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stokuaidi.com/www/caches/caches_template/default_lx/content/show.php on line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