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头鼠窜bào tóu shǔ cuàn
成语解释:抱着头,象老鼠那样惊慌逃跑。形容受到打击后狼狈逃跑。
成语出处:《汉书·蒯通传》:“始常山王、成安君故相与为刎颈之交,及争张黡、陈释之事,常山王奉头鼠窜,以归汉王。”
例 句:夫陆贾天下之辨士,吾前日遣之,智穷辞屈,抱头鼠窜,颠狈而归。(宋·苏轼《拟侯公说项羽辞》)
捻神捻鬼niǎn shén niǎn guǐ
成语解释:形容惊慌害怕的样子。
奉头鼠窜fèng tóu shǔ cuàn
成语解释:奉:捧。抱着头,象老鼠那样惊慌逃跑。形容受到打击后狼狈逃跑。
成语出处:《汉书·蒯通传》:“始常山王、成安君故相与为刎颈之交,及争张黡、陈释之事,常山王奉头鼠窜,以归汉王。”
例 句:身为国家重臣,不能以身排患难,但要奉头鼠窜,将何原则上见天下士乎?(《大宋宣和遗事·利集》)
草木皆兵cǎo mù jiē bīng
成语解释: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成语出处:《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例 句:这一天大家都是惊疑不定,草木皆兵,迨及到了晚上,仍然毫无动静。(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九回)
惶惶不可终日huáng huáng bù kě zhōng rì
成语解释:惊慌地连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惊恐不安到了极点。
惊慌失措jīng huāng shī cuò
成语解释: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成语出处:《北齐书·元晖业传》:“(元)孝友临刑,惊慌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例 句:遇到危险情况,应该沉着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惊惶失措jīng huáng shī cuò
成语解释: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成语出处:《北齐书·元晖业传》:“(元)孝友临刑,惊慌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例 句:遇到危险情况,应该沉着冷静,不要惊惶失措。
恐慌万状kǒng huāng wàn zhuàng
成语解释:形容害怕惊慌到极点。
六神无主liù shén wú zhǔ
成语解释:六神:道家认为人的心、肺、肝、肾、脾、胆各有神灵主宰,称为六神。形容惊慌着急,没了主意,不知如何才好。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吓得知县已是六神无主,不有甚心肠去吃酒。”
例 句:那里我这个人六神无主,失张失智的。(朱自清《笑的历史·笑的历史》)
狗吠不惊gǒu fèi bù jīng
成语解释:吠:狗叫声。狗偶尔的叫声不会引起惊慌。形容社会太平安定。
成语出处:《后汉书·岑熙传》:“(熙)迁魏郡太守,……视事二年,舆人歌之曰:‘我有枳棘,岑君伐之;有蟊贼,岑君遏之;狗吠不惊,足下生氂。’”
屁滚尿流pì gǔn niào liú
成语解释:形容惊慌或欣喜到极点。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六回:”耍和尚烧得头焦额烂,麻婆子赶得屁滚尿流。”
失魂落魄shī hún luò pò
成语解释: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二折:“饿的我肚里饥失魂丧魄,冻的我身上冷无颜落色。”
例 句:那知我福气薄,叫神鬼支使的失魂落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七回)
亡魂丧胆wáng hún sàng dǎn
成语解释:形容惊慌恐惧到极点。
亡魂失魄wáng hún shī hún
成语解释: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二折:“饿的我肚里饥失魂丧魄,冻的我身上冷无颜落色。”
例 句:孔子好象受了当头一棒,亡魂失魄的坐着,恰如一段呆木头。(鲁迅《故事新编·出关》)
张皇失措zhāng huáng shī cuò
成语解释:张皇:慌张;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成语出处:清·采蘅子《虫鸣漫录》:“遍索新郎不得,合家大噪,远近寻觅,廪生与表妹亦张皇失措。”
例 句:不管风浪多大,他也不会张皇失措的。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fēng shēng hè lì,cǎo mù jiē bīng
成语解释:唳:鸟鸣。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成语出处:《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例 句:狼狈逃窜的匪徒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吓得魂不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