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敌致果shā dí zhì guǒ
成语解释:致:使得到;果:果敢除敌。勇敢杀敌,建立战功。
成语出处:《左传·宣公二年》:“杀敌为果,致果为毅。”
例 句:要知道这种举动,和战士在战争时的杀敌致果,功罪是绝对相反的。(鲁迅《且介亭杂文附集·“立此存照”》)
见义勇为jiàn yì yǒng wéi
成语解释: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成语出处:《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例 句:见义勇为真汉子,莫将成败论英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四回)
一人善射,百夫决拾yī rén shàn shè,bǎi fū jué shí
成语解释:古谚语,意思是为将者善战,其士卒亦必勇敢无前。比喻凡事为首者倡导于前,则其众必起而效之。
勇而无谋yǒng ér wú móu
成语解释:谋:计谋。虽然勇敢,但没有智谋。
成语出处:唐·陆贽《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王)武俊蕃种,有勇无谋。”
例 句:吕布,豺狼也,勇而无谋,轻于去就,宜早图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六回)
勇猛果敢yǒng měng guǒ gǎn
成语解释:形容处事勇敢决断。
成语出处:《汉书·翟方进传》:“勇猛果敢,处事不疑。”
急流勇退jí liú yǒng tuì
成语解释:在急流中勇敢地立即退却。比喻做官的人在得意时为了避祸而及时引退。
成语出处:宋·苏轼《赠善相程杰》诗:“火色上腾虽有数,急流勇退岂无人。”
例 句:官人宜急流勇退,为山林娱老之计。(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一)
无所畏惧wú suǒ wèi jù
成语解释:畏惧:害怕。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
例 句:为了达到建设新中国的目的,对于什么困难我们共产党人也是无所畏惧。(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怯防勇战qiè fáng yǒng zhàn
成语解释:小心设防,勇敢出战。
成语出处:《梁书·冯道根传》:“怯防勇战,此之谓也。”
一身都是胆yī shēn dōu shì dǎn
成语解释:极言胆大勇敢。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裴松之注引《云别传》:“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例 句:曾在当阳长坂,与曹操大战三日三夜,百万军中抱得后主回还。曹操称我子龙一身都是胆,信不虚也。(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
挺身而出tǐng shēn ér chū
成语解释:挺身:撑直身体。挺直身体站出来。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
成语出处:《旧五代史·周·唐景思传》:“后数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
例 句:有的挺身而出,被关在拘押所里。(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勇冠三军yǒng guàn sān jūn
成语解释:冠:位居第一;三军:军队的统称。指勇敢或勇猛是全军第一。
成语出处:汉·李陵《答苏武书》:“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
勇猛精进yǒng měng jīng jìn
成语解释:原意是勤奋修行。现指勇敢有力地向前进。
成语出处:《无量寿经》卷上:“勇猛精进,志愿无倦。”
例 句:是僧闻言,即对佛发愿,勇猛精进,自是宴然无梦矣。(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四)
勇往直前yǒng wǎng zhí qián
成语解释: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全书·道统一·周子书》:“不顾旁人是非,不计自己得失,勇往直前,说出人不敢说的道理。”
例 句:人人惧摩拳擦掌,个个勇往直前。(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三回)
万夫不当之勇wàn fū bù dāng zhī yǒng
成语解释:当:抵挡。一万个人也抵挡不住。形容非常勇敢。
成语出处:元·施君美《幽闺记·罔害璠良》:“此子六韬三略皆能,有万夫不当之勇。”
智勇双全zhì yǒng shuāng quán
成语解释:又有智谋,又很勇敢。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五侯宴》第三折:“某文通三略,武解六韬,智勇双全 。”
例 句:要讲究策略,有勇有谋,智勇双全。
装怯作勇zhuāng qiè zuò yǒng
成语解释:本来胆怯,却装出勇敢的样子。
例 句:我以为“打死老虎”者,装怯作勇,颇含滑稽,虽然不免有卑怯之嫌,却怯得令人可爱。(鲁迅《坟·“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群威群胆qún wēi qún dǎn
成语解释:威:力量;胆:胆识。集中群众的力量和胆识。形容大家团结一致英勇战斗时表现出来的力量和勇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