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号巷哭háng háo xiàng kū
成语解释:行:路;号:大声哭叫。道路上和大街小巷里的人都在哭泣。形容人们极度悲哀。
成语出处:晋·刘琨《劝进表》:“苟在食土之毛,含气之类,莫不叩心绝气,行号巷哭。”
豺狼当道chái láng dāng dào
成语解释:当道:横在道路中间。比喻坏人当权。
成语出处:《汉书·孙宝传》:“豺狼横道,不宜复问狐狸。”
例 句:男子汉非不以功名为念,那堪豺狼当道,不如只在家中侍奉尊堂兄弟。(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一折)
道远日暮dào yuàn rì mù
成语解释:暮:太阳落山。道路很遥远,而且太阳西沉了。比喻还有很多事要做,可时间不多了。
成语出处:《吴子·料敌》:“六曰:道远日暮,士众劳惧,倦而未食,解甲而息。”
幡然改途fān rán gǎi tú
成语解释:幡:通“翻”;幡然:很快而彻底;途:途径。指迅速地完全改变原来的道路。
成语出处:《孟子·万章上》:“汤三使往聘之,既而幡然改途曰:‘与我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
清宫除道qīng gōng chú dào
成语解释:清、除:洒水扫除;宫:古代房屋的通称。打扫房屋和道路。指准备迎接贵宾到来。
成语出处:《战国策·秦策一》:“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
例 句:吏民歌吟思汉久矣,故更始举尊号而天下响应,三辅清宫除道以迎之。(《后汉书·邳彤传》)
道不同不相为谋dào bù tóng bù xiāng wéi móu
成语解释: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成语出处:《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例 句:我非不知银行之可以发财也,其如“道不同不相为谋”何。(鲁迅《两地书·六六》)
道殣相望dào jìn xiāng wàng
成语解释:殣:饿死。道路上饿死的人到处都是。
成语出处:《左传·昭公二年》:“宫室兹侈,道殣相望。” 汉·刘向《新序·善谋下》:“相攻击十年,兵凋民劳,百姓空虚,道殣想望,槥车相属,寇盗满山,天下摇动。”
承前启后chéng qián qǐ hòu
成语解释:承:承接;启:开创。承接前面的,开创后来的。指继承前人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
成语出处:明·朱国祯《涌幢小品·曾有菴赠文》:“公承前草创,启后规模,此之功德,垂之永久。”
例 句:至于青年之急待攻击,实较老年为尤甚,因为他们是承前启后的桥梁,国家的绝续,全在他们肩上的。(鲁迅《两地书》一一)
荆棘丛生jīng jí cóng shēng
成语解释:荆棘:荆条蒺藜。丛:聚集成堆。荆蔓蒺藜成群地生长出来。比喻前进道路阻碍很大,困难极多。
鸣锣喝道míng luó hè dào
成语解释:封建时代官吏出门时,前面开路的人敲锣喝令行人让路。比喻为某种事物的出现,制造声势,开辟道路。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六:“时而作一得意想,便仿佛坐在四人大轿里,鸣锣开道的去接印一般。”
七高八低qī gāo bā dī
成语解释:形容道路不平坦。
成语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三回:“独自一个,在这七高八低的小路上,一脚绊一脚的望前走去。”
弃旧图新qì jiù tú xīn
成语解释:抛弃旧的,谋求新的。多指由坏的转向好的,离开错误的道路走向正确的道路。
例 句:出岔子不可救药者外,不是采取排斥态度,而是采取规劝态度,使之翻然改进,弃旧图新。(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十字路口shí zì lù kǒu
成语解释:两条道路交叉的地方。比喻处在对重大事情需要决定怎样选择的境地。
背道而驰bèi dào ér chí
成语解释:背:背向;道:道路;驰: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杨评事文集〉后序》:“其余各探一隅,相与背驰于道者,其去弥远。”
例 句:道学先生于是乎从而禁之,虽然很象背道而驰,其实倒是心心相印。(鲁迅《坟·从胡须说到牙齿》)
修桥补路xiū qiáo bǔ lù
成语解释:修建桥梁,补好道路。旧喻热心公益,解囊行善。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一折:“我贾仁也会斋僧布施,盖寺建塔,修桥补路,惜孤念寡,敬老怜贫。”
鹰犬塞途yīng quǎn sāi tú
成语解释:鹰犬:打猎时追捕禽兽的鹰和猎犬,比喻爪牙;塞:堵塞;途:道路。坏人的爪牙塞满道路。
例 句:这是后来和现在的话,当时可不然,鹰犬塞途,干儿当道,魏忠贤不是活着就配享了孔庙么?(鲁迅《伪自由书·文章与题目》)
赭衣塞路zhě yī sàī lù
成语解释:穿囚服的人挤满了道路。形容罪犯很多。
成语出处:《汉书·刑法志》:“而奸邪并生,赭衣塞路。”
例 句:昔商俗未移,民散久矣,婴网陷辟,日夜相寻,若悉加正法,则赭衣塞路。(《梁书·武帝纪中》)
继往开来jì wǎng kāi lái
成语解释: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
成语出处:明·王守仁《传习录·三》:“文公(韩愈)精神气魄大,是他早年合下便要继往开来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将来昌明圣教,继往开来,舍我其谁?”
例 句:将来昌明圣教,继往开来,舍我其谁?(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
艰难险阻jiān nán xiǎn zǔ
成语解释: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危险和障碍。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例 句:南极考察队的队员们,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终于完成了考察任务。
斗折蛇行dǒu zhé shé xíng
成语解释: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像北斗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曲折行进。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漂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必由之路bì yóu zhī lù
成语解释:由:经由。必定要经过的道路。泛指事物必须遵循的规律或做事必须遵守的法则。
成语出处:《孟子·告子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宋·朱熹注:“义者行事之宜,谓人之路,则可以见其为出入往来必由之路,而不可须臾舍矣。”
例 句:那山离此有六十里远,正是西方必由之路,却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围寸草不生。(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九回)
蹈其覆辙dǎo qì fù zhé
成语解释:蹈:踩;覆:颠倒;辙:车迹,指道路。重走别人翻车的路。比喻不接受教训,重犯别人犯过的错误。
披荆斩棘pī jīng zhǎn jí
成语解释: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成语出处:《后汉书·冯异传》:“为吾披荆棘,定关中。”
例 句:这却正见出他是在开辟着一条新的道路;而那披荆斩棘,也正是一个斗士的工作。(朱自清《闻一多先生怎样走着中国文学的道路》)
赴险如夷fù xiǎn rú yí
成语解释:赴:投身进去;险:危险;如:像;夷:平坦。走向危险的道路,看作像平坦的大道。形容不避艰险。
成语出处:《魏书·于什门等传论》:“史臣曰:‘于什门等或临危不挠,视死如归;或赴险如夷,惟义所在。’”
蹈人旧辙dǎo rén jiù zhé
成语解释:辙:车迹,指道路。走别人走过的路。指因循旧说,无主见地人云亦云。
成语出处:宋·朱弁《曲洧旧闻》第七卷:“秉笔之士所用故实,,有淹贯所不究者,有蹈前人旧辙而不讨论所以来者,譬侏儒观戏,人笑亦笑。”
改辕易辙gǎi yuán yì zhé
成语解释:辕:车辕;辙:车走过的痕迹,借指道路。改变车辕的方向,走新的路。比喻改变原来的态度和做法。
成语出处: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张秦》:“其初改辕易辙,如枯弦敝轸,虽成声而跌宕不满人耳;少焉遂使师旷忘味,钟期改容也。”
山长水远shān cháng shuǐ yuǎn
成语解释:比喻道路遥远艰险。
成语出处:唐·许浑《将为南行陪尚书崔公宴海榴堂》诗:“谩夸书剑无好处,水远山长步步愁。”
高歌猛进gāo gē měng jìn
成语解释:高声歌唱,勇猛前进。形容在前进的道路上,充满乐观精神。
例 句:中国的体育健儿正再接再厉,高歌猛进。
视为畏途shì wéi wèi tú
成语解释:畏途:可怕的道路。看成可怕的、危险的道路。也比喻看成困难的、可怕的事情。
成语出处:《庄子·达生》:“夫畏涂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
例 句:近来刑部,因批驳严,参罚重,缙绅中视为畏途。(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九回)
广开言路guǎng kāi yán lù
成语解释:言路:进言的道路。指尽量给下面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
成语出处:《后汉书·来历传》:“朝廷广开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贷。”
例 句:从穆宗崩逝,两宫太后再度垂帘,广开言路,谏劝的奏折,很少留中。(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误入歧途wù rù qí tú
成语解释:误:受惑;歧途:错误的道路。由于受煽惑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例 句:然被告等皆年幼无知,误入歧途,不无可悯。(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写于深夜里》)
慌不择路huāng bù zé lù
成语解释: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成语出处:元·施惠《幽闺记·山寒巡逻》:“陀满兴福来到此间,所谓慌不择路,饥不择食,只得结集亡命,哨聚山森。”
例 句: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慌不择路,贫不择妻。(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回)
一路福星yī lù fú xīng
成语解释:路:本为宋代的行政区域名,后指道路;福星:岁星。原指一个行政区域为民谋福的好长官。后用作祝人旅途平安的客套话。
成语出处:宋·秦观《鲜于子骏行状》:“福星往矣,安得百子骏布在天下乎!”宋·戴翼《贺陈待制启》:“福星一路之歌谣,生佛万家之灯火。”
例 句:《四友斋从说》:“宋鲜于侁,人谓之一路福星。”(清·翟灏《通俗编·祝诵一路福星》)
壶浆塞道hú jiāng sāi dào
成语解释:壶浆:以壶盛着酒浆;塞道:挤满道路。形容群众欢迎自己所拥护的军队的场面。
成语出处:《周书·于翼传》:“襄城民庶等喜复见翼,并壶浆塞道。”
怨声载道yuàn shēng zài dào
成语解释:载:充满。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
成语出处:《诗比·大雅·生民》:“实覃实訏,厥声载路。”《后汉书·李固传》:“开门受赂,署用非次,天下纷然,怨声满道。”
例 句:凡有些余利的,一概入了官中,那时里外怨声载道,岂不失了你们这样人家的大体?(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六回)
鸣锣开道míng luó kāi dào
成语解释:封建时代官吏出门时,前面开路的人敲锣喝令行人让路。比喻为某种事物的出现,制造声势,开辟道路。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六:“时而作一得意想,便仿佛坐在四人大轿里,鸣锣开道的去接印一般。”
擿埴索涂zhì zhí suǒ tú
成语解释:擿埴:敲地;索:探求;涂:道路。指盲人用杖点地探求道路。比喻暗中摸索,事不易成。
成语出处:汉·扬雄《法言·修身》:“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
同归殊途tóng guī shū tú
成语解释:归:归宿;殊:不同;途:道路。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成语出处:《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例 句:一道题,往往有几种解法,但同归殊途,答案只能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