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闻达bù qiú wén dá
成语解释:闻:有名望;达:显达。不追求名誉和地位。
成语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不求闻达于诸候。”
例 句:因此不事王侯,不求闻达,隐姓埋名,做庄家,学耕稼。(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一折)
背本趋末bèi běn qū mò
成语解释:古代常以农业为本,手工、商贾为末。指背离主要部分,追求细微末节。
成语出处:《汉书·食货志上》:“时民近战国,皆背本趋末。”
舍近求远shě jìn qiú yuǎn
成语解释:舍去近处的,追求远处的。形容做事走弯路。
成语出处:《孟子·离娄上》:“道在迩而求诸远。”《后汉书·臧宫传》:“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
例 句:可见咱们天天是舍近求远。现有这样诗人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六回)
寻根究底xún gēn jiū dǐ
成语解释:追求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了。”
例 句:这个学生对学习有股钻劲,什么问题都想寻根究底。
朝闻夕死zhāo wén xī sǐ
成语解释: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成语出处:《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例 句: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
如蝇逐臭rú yíng zhú chòu
成语解释:象苍蝇跟着有臭味的东西飞。比喻人奉承依附有权势的人或一心追求钱财、女色等。
好高骛远hào gāo wù yuǎn
成语解释:好:喜欢;骛:追求。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成语出处:《宋史·道学传一·程灏传》:“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
例 句:但是好高骛远,贪抄捷径的心理,却常常妨碍人们去认识这最普通的道理。(秦牧《画蛋·练功》)
舍本逐末shě běn zhú mò
成语解释: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成语出处:《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例 句: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舍本逐末。
唯利是图wéi lì shì tú
成语解释:唯:只有;图:图谋,追求。只要有利可图,什么事都干。
成语出处:《左传·成公十三年》:“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例 句:原来这黄祸居乡,唯利是图,无恶不作。(清·颐琐《黄绣球》第五回)
粗衣粝食cū yī lì shí
成语解释:粝:粗米。穿粗布衣,吃粗米饭。形容生活水平很低。也指不追求生活享受。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三:“粗衣遮寒,粝食活命。”
例 句:粗衣粝食,三十年如一日。(清·叶廷绾《鸥陂渔话·侯忠节公父子为僮宾作书》)
寻枝摘叶xún zhī zhāi yè
成语解释:比喻追求事物次要的、非根本的东西。
成语出处: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建安之作全在气象,不可寻枝摘叶。”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rén wèi cái sǐ,niǎo wèi shí wáng
成语解释:旧时俗语。意思是为了追求金钱,连生命都可以不要。
如蚁附膻rú yǐ fù shān
成语解释:附:趋附;膻:羊肉的气味。象蚂蚁趋附羊肉一般。比喻许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不好的事物。也比喻许多人依附有钱有势的人。
成语出处:《庄子·徐无鬼》上说:“蚁慕羊肉,羊肉膻也。”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dàn bó míng zhì, níng jìng zhì yuǎn
成语解释:澹泊:不追求名利;宁静:心情平静沉着。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作为。
成语出处: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是故非澹漠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例 句:至于宽闲之野,寂寞之滨,每自寓其天怀之乐,而澹泊明志,宁静致远,未尝不处处流露。(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三)
杀妻求将shā qī qiú jiàng
成语解释:春秋时,吴起杀掉妻子以求得到鲁国的信任和重用。比喻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灭绝人性的事。
成语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舍本求末shě běn qiú mò
成语解释:舍:舍弃;求: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例 句: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舍本求末。
餐腥啄腐cān xīng zhuó fǔ
成语解释:比喻追求功名利禄。
成语出处:《庄子·秋水》:“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哧!’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哧我邪?”
利傍倚刀lì bàng yǐ dāo
成语解释:倚:靠着。“利”的偏旁是刀字,意指追求私利犹如倚在刀口上。比喻贪利常得祸。
成语出处:《古诗源·古诗二首》:“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利傍有倚刀,贪人还自贼。”
舍身求法shě shēn qiú fǎ
成语解释:舍身:舍弃身体;求法:寻求佛法。原指佛教徒不惜牺牲自己,远道求经。后比喻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自己。
例 句: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
梦寐以求mèng mèi yǐ qiú
成语解释:做梦的时候都在追求。形容迫切地期望着。
成语出处:《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例 句:这一切,也正是鲁迅所梦寐以求并终生为之奋斗的!(茅盾《联系实际,学习鲁迅》)
心慕手追xīn mù shǒu zhuī
成语解释:慕:羡慕;追:追求。心头羡慕,手上模仿。形容竭力模仿。
成语出处:《晋书·王羲之传赞》:“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例 句:京口程君梦湘同游焦山,一路论诗,渠最心折于吾乡樊榭先生,心慕手追,几可抗手。(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三)
巧伪趋利qiǎo wěi qū lì
成语解释:巧:奸诈。伪:虚伪。趋:追求,靠近、趋向。奸诈虚伪,唯利是图,唯势是从。
成语出处:《汉书·地理志下》:“周人之失,巧伪趋利。”
例 句:凡巧伪趋利之徒群集之处,定是聚敛无厌之官藏身之地。
寻根追底xún gēn zhuī dǐ
成语解释:追求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例 句:这个学生对学习有股钻劲,什么问题都想寻根追底。
群蚁附膻qún yǐ fù shān
成语解释:附:依附;膻:羊肉的气味。许多蚂蚁趋附羊肉。比喻许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不好的事物。
成语出处:《庄子·徐无鬼》:“羊肉不慕蚁,蚁慕羊肉,羊肉膻也。”
淡泊明志dàn bó míng zhì
成语解释: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
成语出处:三国·蜀·诸葛亮《戒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例 句:至于宽闲之野,寂寞之滨,每自寓其天怀之乐,而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未尝不处处流露。(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三)
不务空名bù wù kōng míng
成语解释:务:追求。切实地工作,不追求虚名。
例 句:工人中间应该教育出大批的干部,他们应该有知识、有能力,不务空名会干实事。(毛泽东《〈中国工人〉发刊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