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一代如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篇1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_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这一殷殷嘱托,是习近平总书记寄予当代中国青年的深切期望,是对当代中国青年要勇于担当的明确要求,更是向当代中国青年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发出的新的动员令。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国家的进步刻录着青年的足迹、凝结着青年的奉献。抚今追昔,100年前,在中华民族苦难深重之时,五四一代的先驱们上下求索、挺身而出,把小我融入大我之中,“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开辟出广阔的新天地,迎来中国奔向黎明的曙光。而今,整整一个世纪过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秉承五四精神,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敢做时代先锋、勤于追逐梦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接力拼搏,最终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祖国呼唤青年担当,时代赋予青年重任,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迫切需要当代中国青年具备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
每一代青年都会留下属于自己的青春印迹和时代答卷。新时代中国青年只有不断增强责任感,明确自身对于国家和人民的责任,自觉把自身需要与社会需求相统一、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相结合、把个体发展与民族振兴相联系,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才能担当时代大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青年者,国之魂也。”青年是新时代的生力军,是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青年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切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一不能怕难怕苦,二不能怕跌倒怕吃亏,任何逃避祖国和时代赋予的伟大责任的思想和行为,都应受到摒弃。在新时代继承和发扬好伟大的五四精神,当代青年就要切实担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把家国情怀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在担当中作为,在磨砺中成长,在实干中推动国家和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有道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在每一个时代都会涌现出大量青年才俊,他们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脊梁,在时代变迁的历史大潮中,推动着中华民族这艘巨轮不断破浪前行。百年前的五四运动,就是当时一大批杰出青年聚集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创造的一场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伟大运动。在此后中国共产党成立、北伐战争、抗日战争等划时代的历史事件中,一代代有为青年迎难而上,不畏艰险,不怕流血牺牲,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奉献了青春和热血。
新中国成立后,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英杰,以艰苦奋斗、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投身伟大祖国的各项建设,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投入本职工作,让青春成为中华民族高歌猛进的亮丽风景,让杰出青年成为驱动时代发展的强劲动力,让新中国以更加自信的姿态,一步步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属于青年,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当代青年只有充分融入新时代,树立与这个时代的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用火热的青春创造更大的价值,方不辜负美好年华,不辜负这个美好的新时代。今天,五四运动百年之际,站在这一新的历史起点,新时代中国青年须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执着追梦,永不低头,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在青春里拼尽全力,做自立、自强、自信的时代弄潮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如此方能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的期待、民族的重托。
青年一代如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篇2
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第一,新时代青年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
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我们电大的青年学生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
1919年5月4日,属于青年人,属于青年学生的高光时刻。五四运动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由此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那一年李大钊,30岁;毛泽东,26岁;蔡和森,24岁;周恩来,21岁;邓小平,15岁。那一刻,他们的人生道路从此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紧紧相连,并为之矢志奋斗。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牺牲时28岁;“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方志敏牺牲时36岁;“誓志为人不为家”的赵一曼牺牲时31岁;“竹签是用竹子做的,共产党人的意志是钢铁”的江姐牺牲时29岁。“断肠明志”“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陈树湘牺牲时29岁。这些勇立时代潮头的年轻身影,在中华民族历经考验之际,自请长缨、奋起抵抗,用青春和热血激活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
新时代青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不断坚定“四个自信”,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
第二,新时代青年要热爱伟大祖国。
习近平总书记说,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孙中山先生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我们常讲,做人要有气节、要有人格。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的。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我们要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秉承中华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1919年5月4日,来自北京10多所学校的3000多名青年学生齐集天安门,举行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大游行,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的爱国主义运动——五四运动!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五四运动时,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
“五年归国路 十年两弹成”的钱学森,冲破外国的重重阻拦,发誓要为中国研制原子弹、氢弹;“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18岁的戍边战士陈祥榕写下的战斗口号。如此纯粹,又如此炽热,如此柔软,又如此坚韧;青春之热血,永远为祖国而奔腾。他们对脚下的这片黄土地爱得深沉。
新时代青年要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
第三,新时代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
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迫切需要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只要青年都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能充满活力、充满后劲、充满希望。
青年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青年在成长和奋斗中,会收获成功和喜悦,也会面临困难和压力。要正确对待一时的成败得失,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使顺境逆境都成为人生的财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要知行合一、做实干家,面向实际、深入实践,严谨务实、苦干实干。
第一代塞罕坝造林人平均年龄不到24岁,郎平助力中国女排奥运夺冠、实现“三连冠”霸业时24岁;用生命坚守初心使命的黄文秀,将自己30岁的芳华定格在扶贫路上。中国“天眼”科研团队平均年龄约30岁;“北斗天团”平均年龄31岁;神舟团队平均年龄33岁;嫦娥五号团队关键岗位平均年龄33岁;“复兴号”设计团队平均年龄37岁;新冠疫情发生之际90后00后成为抗疫战场上披坚执锐、一往无前的青春力量,脱贫攻坚决胜之时,无数青年燃一点星火,书写了波澜壮阔的“脱贫答卷”。这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新时代青年要珍惜这个时代、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让青春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广阔天地中绽放,让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追逐中展现出勇敢奔跑的英姿,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四,新时代青年要勇于砥砺奋斗。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没有广大人民特别是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接续奋斗,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更不会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天。包括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学生,今天的成就都是自己辛苦奋斗得来的。
今天,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奋斗精神一点都不能少,青年永久奋斗的好传统一点都不能丢,特别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奋斗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往往荆棘丛生、充满坎坷。强者,总是从挫折中不断奋起、永不气馁。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数以千万计革命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前赴后继、蹈死不顾,深刻诠释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广大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向困难进军、向荒原进军,把青春献给祖国,树起了“青年突击队”、“青年垦荒队”等一面面闪亮的旗帜。改革开放时期,青年一代发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勤勉工作、开拓奋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进入新时代,当代青年秉持光荣传统,自觉听党指挥,在科技创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领域处处可见年轻人拼搏奋斗的身影。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毫不畏惧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用青春和汗水创造新奇迹!
第五,新时代青年要练就过硬本领。
青年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这既为青年施展才华、竞展风采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青年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不论是成就自己的人生理想,还是担当时代的神圣使命,青年都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需要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要惜时如金、孜孜不倦,下一番心无旁骛、静谧自怡的功夫,特别是要克服浮躁之气,静下来多读经典,多知其所以然。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是爱学习、好读书的典范,在陕西梁家河插队的7年知青岁月里,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对书籍爱不释手,见缝插针学习读书,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选择电大继续读书的学生,证明你们还想进一步提升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拓宽知识视野,
要增强学习紧迫感,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人文素养,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更好胜任本职岗位工作。
第六,新时代青年要锤炼品德修为。
人无德不立,品德是为人之本。止于至善,是中华民族始终不变的人格追求。青年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面对复杂的世界大变局,要明辨是非、恪守正道,不人云亦云、盲目跟风。面对外部诱惑,要保持定力、严守规矩,用勤劳的双手和诚实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拒绝投机取巧、远离自作聪明。面对美好岁月,要有饮水思源、懂得回报的感恩之心,感恩党和国家,感恩社会和人民。要在奋斗中摸爬滚打,体察世间冷暖、民众忧乐、现实矛盾,从中找到人生真谛、生命价值、事业方向。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让清风正气、蓬勃朝气遍布全社会!
“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殷切寄望。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作为新时代青年要深刻理解把握时代潮流和国家需要,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要在感悟时代、紧跟时代中珍惜韶华,自觉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锤炼自己、提高自己,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坚守终身学习理念,立足岗位作贡献,在拼搏奋斗中成就事业华章。
青年一代如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篇3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时代的青年,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_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鼓足干劲、砥砺前行,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担负起民族复兴之重任。
的爱国情怀。在战争年代,无数青年为了国家富强和人类解放进行艰苦卓越的抗争,甚至奉献出宝贵的年轻生命,爱国情怀在一次次波涛汹涌的革命浪潮中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和平时期,作为先锋力量的青年人总能第一时间出现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出坚定而又有力量的呐喊:“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上世纪60年代末,为响应国家三线建设号召,来自天南地北的热血青年汇集到十堰这座山城,为建设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挥洒汗水,从风华正茂到年逾古稀,从朝气蓬勃到两鬓斑白,他们克服一个个艰难险阻,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在东风汽车技术研发和产业创新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为十堰建成“中国第一、世界前三”的商用车生产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生逢其时重任在肩的担当意识。北宋理学大师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道出了古代圣贤先哲们远大的人生愿景和政治抱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代青年要心怀天下,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我作为市委党校一名青年教师,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自己的人生理想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在理论研究方面,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敢于发声亮剑,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当好“布道者”和“熔炉工”。加深对市情方面知识的理解与把握,重点研究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为十堰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在理论宣讲方面,要注重联系实际,加强社会实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特别是面对干部年轻化、高学历化、基层工作经历丰富等情况,充分运用活泼生动的教学方式和喜闻乐见的传播模式,更好开展干部培训工作。
时不我待攻坚破难的奋斗精神。“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中的这段话道尽了每一位奋斗者所要面临的艰苦磨难和严峻考验。当今时代,信息传播迅猛,知识更新速度飞快,机会稍纵即逝,青年一代更应该有自强不息、只争朝夕、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面对困难和问题要有岿然不动的定力、破釜沉舟的勇气、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和有志者事竟成的努力。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走好“新长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博大胸襟和“不待扬鞭自奋蹄”的昂扬斗志,涵养初心、把握时机,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十堰建设“绿色生态市、现代新车城”作出新的贡献。
青年一代如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篇4
20xx年8月21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重中之重是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号召:“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由此,将“育新人”提到了党和国家的战略高度。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有人去奋斗,为此,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造就一批又一批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时代新人的成长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既需要个人加强自身学习,也需要组织的关怀培养;既需要个人加强自身修养,也需要组织给予指导帮助;既需要个人加强实践锻炼,也需要组织搭建平台。这就是说,要想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必须将鼓励个人努力与加大培养力度有机结合起来。
一、加强政治引领,铸造忠诚之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取得的根本成就,也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不断向前发展。要从根本上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变色、不变质,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
(一)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最核心的任务就是铸造对党的忠诚之心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由我们党在带领中华民族不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进程中,日益彰显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这些都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将政治引领贯穿其成长的全部过程
必须不断增强对党的历史的敬畏,增强对党的领导的信任,增强对党的决策的尊崇,确保始终忠诚于党。作为时代新人,必须始终不忘党对自己的培养,始终记得自己是在党旗下成长进步的,自觉在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实际行动中,充分彰显自身的忠诚品格。这也是时代新人立身做人、干事创业必须遵循的最大的政治原则和政治操守。
(三)真正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对党的领导一定是坚决拥护和主动接受的
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深度参与到全球竞争中的中国,自身改革发展不仅要面对复杂的基本国情,也受到世界范围的广泛影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办好中国的事情,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需要广大时代新人矢志不渝忠诚于党,听党话、跟党走。时代新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既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系,又与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密切相连。在对党忠诚这个问题上,态度必须鲜明、立场必须坚定、行动必须自觉。只有心中有党,才能做到时时处处为党立言、为党分忧、为党建功。
二、加强立场引领,打好人生底色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自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身的初心和使命。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党的工作重点和具体任务不断发生变化,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是党的根本宗旨和行为准则,人民立场从未改变。
(一)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人民立场理当是其根本政治立场
今天,作为执政党,我们党依然坚定不移地恪守人民立场,积极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是,如果因为自身的成就而丧失根本政治立场,我们党也同样会被人民抛弃。因此,党时刻警醒自己,“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把夯实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的坚定立场作为根本任务。
(二)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始终坚信自己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始终明白自己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
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有赖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推动实现社会变革离不开人民群众这支决定性力量。我们党对此十分清醒,毫不动摇地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中形成了党的群众路线,并成为党的优良作风得到不断传承和发展。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真正在思想上尊重人民群众,在感情上亲近人民群众,在工作上为了人民群众,视人民群众为亲人、把人民群众当主人,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落实到自身一言一行之中。
(三)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把目光瞄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使各项工作都能有效对接人民群众的期盼,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
人民群众身处经济社会生活的第一线,时代新人必须到人民群众中去,把田间地头、楼道车间当作工作的主阵地。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了解人民群众心声,以人民群众诉求为工作目标,以人民群众智慧为工作思路,以人民群众力量为工作动力。同时,还要看到,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认识水平和思想觉悟不同,人民群众的诉求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倾听其呼声就要既广泛深入又理性分析,反映其愿望就要既真实准确又科学提炼,关心其疾苦就要既满腔真情又立足长远。
(四)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能否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不在于其工作时间的长短,而在于其历经沧桑仍怀有赤子之心,仍怀有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意味着崇高的褒奖,更意味着重大的责任,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条件。支持可以形成向心力,拥护可以产生凝聚力。为此,必须始终牢记我们要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要坚持以人民群众为镜观照自己,通过人民群众这面最澄明、最清晰的镜子看看自己的工作部署、措施、作风、成果,看看“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只有饱含把人民群众当亲人的真情,肩负人民群众利益重于泰山的责任,才能坚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
三、加强学习引领,淬炼过硬素质
加强学习,是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每个人的终生任务。要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要有知识危机感和学习紧迫感,自觉把不断学习新知识、催生新观念,作为成长成才的基本途径,坚持在学习中构筑人的精神高度,挖掘人的潜在能力,在学习中让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
(一)要构建起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核心、以专业知识为主干、以丰富的相关知识为基础、以广泛的人文和自然科学知识为补充的合理完善的知识结构
学习的内容要广泛、深入,首先,就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其次,就是学习自己从事职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不断从中汲取履行职责、干好工作、发展事业的职业智慧和专业素养;最后,就是学习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科技、管理、历史、军事等方面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的学习与提高完成本职工作任务的质量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除从理论书籍中汲取知识营养外,还要加强对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在推动历史进步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崇高精神的学习
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在学习中,只有汲取先进的、科学的、正确的知识营养,才能不断提升和完善自身的政治素质和知识结构。除从理论书籍中汲取知识营养外,还要加强对实践中成功经验的学习。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学习成功经验,少走弯路。同时,还要加强对在推动历史进步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崇高精神的学习,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乐观主义精神,形成蓬勃向上的团队作风、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三)要始终坚持学为立身做人用,学为党的事业用,自觉把学习的成果运用于主观世界的改造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学到了知识,不用或者乱用,都不会成就自己的事业。学为知,知为用,用促学。要在学习中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强化自己的政治觉悟,陶冶自己的生活修养,升华自己的品德情操;自觉把学习成果运用于干事创业的实际,在学习中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增强把握客观规律的能力,校正自己开展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加强和推进本职工作向纵深发展的实践。
(四)无论个人还是组织,都要认清培训是最好的福利
对个人来说,要珍惜组织上提供的每一次培训机会。对组织来说,要采取有效措施,拓展培训渠道、创新培训形式、提供培训机会。一方面,要自主开展相关培训活动。比如,就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邀请相关专家、学者作相关理论或学术报告;就事业发展涉及的相关领域,定期开展业务讲座;就相关技术或业务难点,组织开展攻关活动;对有发展潜力的人员,及时安排业务骨干进行传帮带,等等。另一方面,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选送有关人员外出培训。主要是根据时代新人自身发展的需要,确定送其参加何种培训;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选送有关人员参加专门培训,等等。
四、加强品德引领,涵养人格力量
真正的时代新人,应有完美的人格。无数事实表明,一个人的人格是否高尚,是其基本素质的反映。依据科学的人格范畴,作为时代新人,不仅要从生命的自身价值和自我完整性出发来看待人生的意义,而且要从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来理解人生存的意义。
(一)人格作为一个人道德追求的基础,它所要求人们的,不仅仅是外部行为,而且是人们行为动机的高尚、善良
一个人,如果没有人格的基础,政治思想就无处生根、无以为本。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在“德”上下更大的功夫,促进人格的完美。道德品质高尚的人,不会为权力所驱、为金钱所动、为美色所惑。有了这三条作底子,人们就会集中精力干事创业。然而,受客观不良环境的影响和诱惑,一些意志薄弱者的道德操守或许也会动摇。从这个意义上说,培养和造就时代新人之“德”,不仅仅是要确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更要促进品德修养的稳固化。
(二)注重从思想上培养人,造就出一大批善于涵育“德”、乐于拥有“德”、敢于践行“德”的时代新人
从思想上培养人,就需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正面灌输的原则,引导人们树立远大的理想。远大的理想不是自发产生的,必须通过长期、大量的理论灌输。要注意针对教育对象思想变化的特点,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式和方法,善于将大道理化为若干小观点,由小及大,把“大”道理讲“小”;善于用教育对象身边的事实说话,寓理于事,析事明理,把“空”道理讲“实”;善于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融知识、趣味、道理于一炉,把“死”道理讲“活”,努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思想性和可接受性。
(三)大力弘扬积极因素,有助于用先进的思想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促其升华精神境界和道德操守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发展,生活中不断涌现出一些反映时代要求和社会进步的积极因素。这些积极因素是一笔宝贵的资源,不开发出来,不仅是浪费,甚至还有可能转化为消极因素。要高度重视这些积极因素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积极作用。一方面,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及时总结推广新鲜经验,大力培养和宣传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坚持用典型引路;另一方面,要因势利导,引导时代新人把心力和体力都聚集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来。
(四)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是激励时代新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情感基础
感恩之心,人皆有之。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为遇到困难者办一件好事、做一件实事,对组织来说,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对一个具体的人来说,可能解决的就是一个大问题;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可能解决的就是一桩大事。而一句暖心的话,一个充满善意的笑脸,也会让人心生感动,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并产生向“善”和向“上”的力量,使时代新人更加热爱工作,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力量。
五、加强环境引领,营造成长生态
政治生态环境具有丰富的内涵,既能给人以有形的教化,也能给人以无形的感染。有形的教化,把向上的力量赋予人的感观;无形的感染,让向上的愿望直抵人的灵魂。因此,对于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环境而言,必须“软硬兼备”,使“软环境”与“硬环境”互为表里,相得益彰,协调发展。
(一)有形的教化,是“硬环境”
“硬环境”,指的是按规定升挂国旗,奏唱国歌,张贴反映健康向上文化的标语、优秀人物的画像,建立和完善历史陈列室、荣誉室设施,等等。有了这样的“兰芷之室”,每个人置身其中,就会感到浓郁的政治气氛扑面而来,其心灵会得到净化,情操会得到陶冶,思想会受到启迪,有助于走出人生误区,走好人生之路,从而有效地激发求知成才和爱岗敬业热情,强化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指引人们奋发有为地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担当尽责。
“硬环境”,还包括运用制度规定约束,使人们不敢、不能不顾及道德底线、恪守道德底线,有利于促成人们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境界。从国家层面来说,有法律法规的约束;从行业层面来说,有行业行规约束。对于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来说,也应该有本单位、本部门的规章制度。因此,要高度重视制度规定在培养和造就时代新人良好品德中的作用。坚持立足于事业发展的实际,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调动人们加强品德修养、立足岗位成才的积极性的制度规定。要通过积极的研究和探索,把现行制度规定中的欠妥之处改正过来,把不足的地方完善起来,把没有的东西建立起来。
(二)无形的感染,是“软环境”
“软环境”指的是组织的形象和作风。“润物细无声”的功能和作用是客观存在的。“川渊深而鱼鳖归之,山林茂而禽兽归之,刑政平而百姓归之,礼义备而君子归之。”如果一个组织特别是组织里的负责人,不能做到身正影正、表里如一,说的和做的不一样,当面和背后不一样,台上和台下不一样,对上和对下不一样,对己和对人不一样,也难以使人信服严重影响人才队伍的培养。
“软环境”,还包括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党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倡导”,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时代新人的重大问题。国家有了明确的价值目标,社会有了明确的价值取向,公民有了明确的价值追求,就能更好地涵养国家、社会和公民的精神面貌,从而持续不断地为时代新人坚定理想信念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六、加强实践引领,恪守责任担当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实践舞台,让实践成为时代新人提高能力素质的最好课堂。
(一)要有意识地将一些急、难、险、重的任务交给可以培养和造就的时代新人
将一些急、难、险、重的任务交给可以培养的人,让他们在认识和处理实际工作的种种矛盾中,不断增长才干,锻炼作风,提高本领。一个人面对要事,能够不改初衷;面对急事,能够沉稳应对;面对难事,能够迎难而上;遇到险事,能够不畏艰险;面对大事,能够举重若轻,并做出成绩,就说明是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反之,就难以培养成时代新人。当然,对于那些愿意担当重任的人,也不能放手不管,而是要与他们一道分析情况、共同研究解决的办法,给予持续不断的指导和帮助。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广大时代新人在实践中既得到锻炼,又可以不走不必要的弯路。
(二)要有意识、有计划地把那些可造的时代新人,安排到一些相对艰苦的环境中,安排到工作第一线去
艰苦环境,最能检验一个人的意志力、适应力和胆识。因此,真正意义上的时代新人,其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其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不会有丝毫的改变,并最终克服障碍,达到预期目的。所以,组织上要有意识、有计划地把那些可造的时代新人,安排到一些相对艰苦的环境中,安排到工作第一线去。这也是对时代新人能力素质的一个实际考验。如果在艰苦的环境中,能同群众打成一片,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事,并通过努力战胜艰苦环境,打开工作局面,就说明具有发展潜力,具有培养价值。
(三)要有计划地开展以代职、挂职、见习和岗位互换为主要形式的大跨度换岗和交叉锻炼
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仅应有某方面的专长,而且也应有对全局工作的把握力。事实表明,具有丰富经历的人,比只有一种经历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思想和独创的见解。这启发我们,一定要有计划地开展以代职、挂职、见习和岗位互换为主要形式的大跨度换岗和交叉锻炼。通过各个层面、各个岗位的摔打,让真正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中汲取各个层面的营养,经受各个岗位的挑战,从而不断转变思想观念和拓宽工作思路,增强组织协调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有效性,提高驾驭全局和宏观决策的能力和水平。
(四)要在优化组织环境、引入竞争机制、建立保护制度等方面下功夫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更多的时代新人是在实践中磨炼出来、成长起来的。对其进行实践锻炼,对于组织来说,需要在优化组织环境、引入竞争机制、建立保护制度等方面下功夫。时代新人成长需要一定的组织环境,而在方向目标上与时代潮流相一致,是使其成长的外部环境优化的表现。组织上要善于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具体地规划组织目标,以此鼓励人们奋发努力,使大批时代新人涌现出来。把竞争机制引入到时代新人培养中来,是加速其成长成才的需要。组织上应鼓励竞争、强化竞争,建立机会均等、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并建立一套完整、配套的人才保护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