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语文选修古代诗歌鉴赏|高三古代诗歌鉴赏分项专题指导与训练(6)

【www.stokuaidi.com--专题心得体会】

高三古代诗歌鉴赏分项专题指导与训练(6)

文章来自:爱师网

高三古代诗歌鉴赏分项专题指导与训练

【第一节】分析诗歌的形象和意境

【解题技巧】总体要求

一、首先要看清诗歌标题,有些标题就显示或暗示了诗歌的内容或诗人主要思想感情;还要看看作者是谁,熟悉的可以通过他的其它诗来帮助读解。有的注释也不容忽视。

二、研读诗作,整体感知,透过意象、意境揣摩诗人所抒之情。

不管题干有没有问这方面的问题,这一思考步骤是少不了的。因为它是解答其他鉴赏问题的前提和入门。如果是比较熟悉的诗人的作品,还须知人论世:通过诗人的生平和诗风,类推诗人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三、审读题干,弄清要求,认真细分鉴赏要点,要求答什么就答什么。抓准答题的角度和切人点。直奔鉴赏中心话题。作答时一定要扣紧诗句,适当摘录诗中词句作答,才会既简洁、又充实。

【解题技巧】答题格式类型

1.先观点后理由,解题时先表明观点,再陈述理由。

2.先分后总式,答题时,先分说后总

3.先总后分式,答题时,先总说后分说。

4.分点作答式,答题时,分成几点,列出答案。

【解题技巧】分类解析:

(一)形象意境类

形象――形象理解和分析,是诗歌鉴赏的要点。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事象、物象、意象(事象物象以特定的情意构成了固定的关系)等,既是指叙事诗中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与物。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都是诗歌中的形象。诗歌中的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意境――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图景。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考查方向:1.对抒情主体形象的认知理解2.对诗歌意象的识别理解3、对诗歌意境的体味(色彩、构成、情味等)

题目类型:

1.“╳╳的寓意是什么”,“╳╳指什么”,“╳╳在诗中是什么意思”等。

2.“表现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什么意思”,“营造了怎样的气氛”,“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景物有什么特点”等。

3、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变体: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解题格式:

1、人物形象:身份 性格

2、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 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

3、体会意境:客观形象图景 主观感受 交融了什么意境。

答题要领:可分为三个部分:

分析形象含义、描摹诗歌图景;概括形象意境特点;剖析作者思想

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写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可以利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适当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部分,在描摹出图景后,结合主旨分析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或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雄浑壮阔、高阔远深,或恬静优美、或萧瑟凄凉、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冷清……准确体现其特点和情调。

第三部分,根据这首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

答题步骤:

形象类:

(1)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2)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3)结合文章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4)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意境类:

(1)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再现画面时既要忠于原诗,又要力求语言优美(3)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4)分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

【强化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新晴野望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尘垢:尘埃。

②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答:

【分析】抓住意象“农人”“南亩”,配合关键词“倾家”“事”。

【答案】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

文章来自:爱师网

高三古代诗歌鉴赏分项专题指导与训练

【第一节】分析诗歌的形象和意境

【解题技巧】总体要求

一、首先要看清诗歌标题,有些标题就显示或暗示了诗歌的内容或诗人主要思想感情;还要看看作者是谁,熟悉的可以通过他的其它诗来帮助读解。有的注释也不容忽视。

二、研读诗作,整体感知,透过意象、意境揣摩诗人所抒之情。

不管题干有没有问这方面的问题,这一思考步骤是少不了的。因为它是解答其他鉴赏问题的前提和入门。如果是比较熟悉的诗人的作品,还须知人论世:通过诗人的生平和诗风,类推诗人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三、审读题干,弄清要求,认真细分鉴赏要点,要求答什么就答什么。抓准答题的角度和切人点。直奔鉴赏中心话题。作答时一定要扣紧诗句,适当摘录诗中词句作答,才会既简洁、又充实。

【解题技巧】答题格式类型

1.先观点后理由,解题时先表明观点,再陈述理由。

2.先分后总式,答题时,先分说后总

3.先总后分式,答题时,先总说后分说。

4.分点作答式,答题时,分成几点,列出答案。

【解题技巧】分类解析:

(一)形象意境类

形象――形象理解和分析,是诗歌鉴赏的要点。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事象、物象、意象(事象物象以特定的情意构成了固定的关系)等,既是指叙事诗中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与物。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都是诗歌中的形象。诗歌中的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意境――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图景。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考查方向:1.对抒情主体形象的认知理解2.对诗歌意象的识别理解3、对诗歌意境的体味(色彩、构成、情味等)

题目类型:

1.“╳╳的寓意是什么”,“╳╳指什么”,“╳╳在诗中是什么意思”等。

2.“表现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什么意思”,“营造了怎样的气氛”,“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景物有什么特点”等。

3、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变体: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解题格式:

1、人物形象:身份 性格

2、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 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

3、体会意境:客观形象图景 主观感受 交融了什么意境。

答题要领:可分为三个部分:

分析形象含义、描摹诗歌图景;概括形象意境特点;剖析作者思想

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写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可以利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适当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部分,在描摹出图景后,结合主旨分析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或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雄浑壮阔、高阔远深,或恬静优美、或萧瑟凄凉、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冷清……准确体现其特点和情调。

第三部分,根据这首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

答题步骤:

形象类:

(1)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2)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3)结合文章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4)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意境类:

(1)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再现画面时既要忠于原诗,又要力求语言优美(3)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4)分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

【强化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新晴野望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尘垢:尘埃。

②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答:

【分析】抓住意象“农人”“南亩”,配合关键词“倾家”“事”。

【答案】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

,

文章来自:爱师网

高三古代诗歌鉴赏分项专题指导与训练

【第一节】分析诗歌的形象和意境

【解题技巧】总体要求

一、首先要看清诗歌标题,有些标题就显示或暗示了诗歌的内容或诗人主要思想感情;还要看看作者是谁,熟悉的可以通过他的其它诗来帮助读解。有的注释也不容忽视。

二、研读诗作,整体感知,透过意象、意境揣摩诗人所抒之情。

不管题干有没有问这方面的问题,这一思考步骤是少不了的。因为它是解答其他鉴赏问题的前提和入门。如果是比较熟悉的诗人的作品,还须知人论世:通过诗人的生平和诗风,类推诗人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三、审读题干,弄清要求,认真细分鉴赏要点,要求答什么就答什么。抓准答题的角度和切人点。直奔鉴赏中心话题。作答时一定要扣紧诗句,适当摘录诗中词句作答,才会既简洁、又充实。

【解题技巧】答题格式类型

1.先观点后理由,解题时先表明观点,再陈述理由。

2.先分后总式,答题时,先分说后总

3.先总后分式,答题时,先总说后分说。

4.分点作答式,答题时,分成几点,列出答案。

【解题技巧】分类解析:

(一)形象意境类

形象――形象理解和分析,是诗歌鉴赏的要点。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事象、物象、意象(事象物象以特定的情意构成了固定的关系)等,既是指叙事诗中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与物。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都是诗歌中的形象。诗歌中的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意境――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图景。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考查方向:1.对抒情主体形象的认知理解2.对诗歌意象的识别理解3、对诗歌意境的体味(色彩、构成、情味等)

题目类型:

1.“╳╳的寓意是什么”,“╳╳指什么”,“╳╳在诗中是什么意思”等。

2.“表现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什么意思”,“营造了怎样的气氛”,“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景物有什么特点”等。

3、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变体: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解题格式:

1、人物形象:身份 性格

2、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 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

3、体会意境:客观形象图景 主观感受 交融了什么意境。

答题要领:可分为三个部分:

分析形象含义、描摹诗歌图景;概括形象意境特点;剖析作者思想

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写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可以利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适当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部分,在描摹出图景后,结合主旨分析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或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雄浑壮阔、高阔远深,或恬静优美、或萧瑟凄凉、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冷清……准确体现其特点和情调。

第三部分,根据这首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

答题步骤:

形象类:

(1)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2)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3)结合文章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4)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意境类:

(1)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再现画面时既要忠于原诗,又要力求语言优美(3)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4)分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

【强化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新晴野望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尘垢:尘埃。

②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答:

【分析】抓住意象“农人”“南亩”,配合关键词“倾家”“事”。

【答案】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

文章来自:爱师网

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晓上空泠峡①王罔运②

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

注:①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上。②王罔运(1832—1916),近代著名诗人。他早年怀有远大的敢治抱负,然而屡遭控诉,于是绝意仕进,归而授徒。

①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答:

【分析】诗的前两句,我们应该抓住“南风”“驿亭”“空泠”三个意象,配合关键词“拂”“牵缆”“五更”(或诗题中的“晓”)“上”,就可以勾勒出画面。

【答案】拂晓时分,猎猎南风吹拂着江边驿亭。诗人乘坐小船在纤夫的牵引下向空泠峡溯流而上。

【第二节】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考点阐述】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浅层次是理解句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高层次是赏析语言的特点和表达效果,能力层级为E级。一切文学作品的艺术体现为语言的艺术,作为文学冠冕的诗歌更是如此。因此,鉴赏古代诗歌语言是必考题。

诗歌的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有很强的感染力。诗歌语言的鉴赏以理解为基础,通过调整、想象、联想、比较等多种方法,领悟其中的妙处。

【知识梳理】

古诗的语言特点:

1.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一般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如陶潜的诗的特点主要是平淡,有时候也不乏清新,而王维、孟浩然的诗则相对比较清新。

2.平淡。或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但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平淡不同于平庸与淡而无味,它是用语上的返朴归真,是将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的语言说出,富有情味。

3.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再如王维《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句,前一联色彩清淡,形象优美;后一联则色彩绚丽,形象生动。

4.明快。其特点是直接,明朗,爽快,泼辣。就是不绕弯子,一语道破,一语中的。明快莫过于白居易,例如他的《忆江南》。

5.含蓄。有时也称蕴藉,其特别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再如《扬州慢》“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一句,表面上是对桥边芍药发问,实际上含蓄写出金兵入侵的战火过后扬州的萧条冷落景象。

6.简洁。其特点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如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7.精练。要求用尽量少的语言去表达丰富的内容,用语要准确、生动、形象。如陈子昂《送魏大从军》中“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句,一个“横”字写出雁门山地理位置的重要,它横亘在代州之北;一个“接”字,既逼真地描绘出飞狐塞的险峻,又点明飞狐塞是与云中郡连成一体的。语言相当精练。

8.生动。使用的词语将某种情景写得活灵活现。如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写出了春日枝头、红花盛开的景象,花团锦簇,春意盎然,美丽热闹。“闹”字使用得相当生动。

9.隽永。语意深长,耐人咀嚼。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0.工丽。“工”是对偶工整,“丽”是有文采。如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好像一幅彩色工笔画,清新秀丽。

【方法点拨】

1.注意调整句序、词序。古诗讲究平仄、对仗、押韵,有时为了适应格律的要求,或者为了取得特殊的表达效果,词序和语序要发生变化,这给阅读理解带来了麻烦。在阅读时,如果对这些变化了的词、句作些句法分析,进行调整,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比如苏轼《浣溪沙》中的“簌簌衣襟落枣花”,分析句子可以看出,其中“枣花”应是主语,“落”是谓语,“衣襟”是落的宾语,“簌簌”在句中应是状语,所以这个句子中词语的顺序应是:“枣花簌簌落衣襟”。

2.注意上下句的联系。在古诗词中,有的语句需要对上下两句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如辛弃疾《西江月》中的“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旧时茅店”是“忽见”的景物,而“忽见”的时间是“路转溪头”之时,“社林边”又是“茅店”所处的位置。这样上下两句联系起来分析就好理解了:“在路转溪头时,忽见社林边的旧时茅店。”

3.抓关键词语

⑴动词:在鉴赏诗歌时,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例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王之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

⑵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例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凉州词》王之涣)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

⑶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

①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即: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②拟声词:作用可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③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词用。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④数量词: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⑤虚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4.注意修辞。古诗词中使用辞格非常普遍,如果不注意辞格分析,阅读古诗词时常常会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比如刘禹锡《竹枝词》中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里把“晴”雨的“晴”用来暗指感情的“情”,实际是“道是无情还有情”。又如王昌龄《出塞》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用了互文可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关。如果不知道用了互文辞格,只是望文生义,就会出现理解上的错误。所以理解古诗词语句一定要注意辞格上的分析。

文章来自:爱师网

【强化训练】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宫词朱庆馀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⑴从语言风格角度赏析这首诗。

答:

【答案】语言风格含蓄。诗中宫女含情不吐,欲说还休。她们不说宫廷中的黑暗恐怖,不说被关锁在宫中的痛苦,诗人只写她们在会学舌的鹦鹉前头不敢说话,从而曲折地表达了宫女们幽怨暗恨和如履薄冰的恐惧心理。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歌子黄庭坚

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玉人邀我少留行。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

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别时不似见时情。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

⑴请分析“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两句写景的特色及作用。

答:

⑵词的下片层次清晰,角度有变,试作简要赏析。

答:

【答案】⑴特色:对仗工整,槐叶浓绿,榴花火红,“窗暗”“眼明”渲染叶之绿,花之红;

“绿”与“红”“暗”与“明”在色彩与光度上构成强烈对比,衬托了离别的伤感(即以乐景写哀情)。⑵先写离别之时伊人蹙眉而歌,泪如雨倾的情状,后写分别后月色皎洁,江水悠悠的情景。这样虚实结合,既拓展了本词的意境,又显得含蓄蕴藉,意味无穷。

【第三节】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这也是高考诗歌鉴赏题考查的一个重要知识点。表达技巧本身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在诗歌鉴赏中,我们主要要掌握:表达方式(写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和篇章结构四大类。

【表达技巧之一——表达方式(写法)】

1、记叙:分析鉴赏主要集中在诗歌中运用的“倒叙”和“铺叙”(铺陈叙事)。

2、议论:分析鉴赏主要集中在诗歌中运用的“卒章显志”。

3、描写:分析鉴赏主要集中在诗歌中运用的动静结合、正侧结合、远近结合、高低结合、视听(声色)结合、虚实结合(描写的角度);“工笔与白描”(描写的详略)、“渲染与烘托”(描写的用意)。

4、抒情:分析鉴赏主要集中在诗歌中运用的“直抒胸臆”(直接抒情)、“借景(物)抒情”、“借古抒怀”“寓情于景(物)”、“托物言志”四种抒情方式。

【表达技巧之二——表现手法】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想象、联想、象征、铺垫、映衬、烘托、先声夺人、以小见大、乐(哀)景写哀(乐)情等。

【表达技巧之三——修辞手法】

古代诗歌中运用的常见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对偶、对比、衬托(反衬)、夸张、借代、比拟、双关、用典、设问、反问、互文等手法。

【表达技巧之四——篇章与结构】

常见的篇章结构特点有音韵与节奏、开门见山、首尾呼应、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等。

【强化练习】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

端居①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⑵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虹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并以“愁”字直接点明心绪,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后池上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⑵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答:

【答案】一、二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子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美。诗既写出来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3、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间题。

凉州词注(其一)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碛(qì)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

(1)“无数铃声遥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

答:

(2)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1)长长的驼队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2)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

文章来自:爱师网

【第四节】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1忧国伤时: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全诗即景抒情。

2、建功报国

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年,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

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兵车行》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

3、思乡怀人

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温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4、生活杂感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5、长亭送别

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

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评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答题模式之比较异同型

1.提问方式:两诗在某某方面是否相同,请说出理由。

2.解答分析:出题者常常在思想、语言风格、塑造形象等方面设题,考出考生对不同诗作的感受。

3.答题步骤:①回答是否相同。②两诗各自的特点。③为什么诗作表现出来的特点不同,结合具体意象、意境、作者的思想、主旨来谈。

【强化训练】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②“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

【分析】抓住意象“露”“阶”“苔”,“露”的特点——清冷,“阶”下生“苔”表明久无人迹,只见风吹露水,滴落阶下,不见人来,可见幽静。当此之时,作者思念友人,孤独寂寞之情流泻而出。

【答案】渲染了清冷、幽静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孤单、寂寞的情怀。

文章来自:爱师网

2、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征人怨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②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

【分析】题目中说,句句有怨,那么答题的时候就要句句分析,抓住关键词“岁岁”“朝朝”“三春白雪”“黄河”“黑山”,就能明了“征人”为什么怨了。

【答案】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3、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夜独坐(节选)唐?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4分)

答:

【分析】王诗:一、二句中,我们抓住“独坐”“空堂”两词,就可明白诗人此时的孤寂,抓住“悲双鬓”一词,就可知诗人感慨岁月流逝的悲伤。三、四句是写景的,那我们就抓住意象来分析,雨中果落,灯下虫鸣,氛围凄清,漫出哀伤之情。周诗:写的是夜间读书之事,抓住“不知”这个关键词,不知室外景物变化,可见出诗人读书的专注和认真。

【答案】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1分)一、二句写是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1分)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1分)一、二句写是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是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1分)

4、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海棠(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惜牡丹花(唐)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答:

【分析】苏诗我们应抓住“崇光”“恐”“照红妆”这些词,结合注释,可以看出诗人对盛开的海棠花的喜爱。白诗我们应抓住“惆怅”“残”“惜”这几个词,可以看出诗人对牡丹花凋零的惋惜之情。

【答案】苏诗爱花之盛开,白诗惜花之将谢。

【第五节】古代诗歌鉴赏比较鉴赏

【比较原则】

诗歌比较鉴赏在设题上基本是遵循“求同辨异”的原则,即所选诗歌在题材相同或相近的基点上比较辨别其他方面的异同。

选材类型

1、不同诗人相同内容的比较(出现频率最高)

2、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3、同一诗人相同内容的比较

设题角度

1、内容、情感比较2、意象、意境比较

3、语言赏析比较4、手法、技巧比较

具体举例分析:

1、内容、情感比较

【方法指津】理解内容、把握情感,前提是读懂诗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读诗的题目,题目往往点明了诗的主要内容,定下了感情基调。

②了解作者身世及所处的朝代,即知人论世。同样的景物,因诗人境遇、心情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

③抓关键词语,分析作者的喜怒哀乐等感情。

④注意诗的最后两句,古人写诗常常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⑤熟悉常用感情基调用语,结合全诗,把握两诗不同的感情基调。

2、意象、意境比较

【方法指津】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象即诗中的形象,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景和物,意就是作者的情思。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一般来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与全篇对应。离开意象,无以谈意境。故诗词中,起点是意象,终点是意境。比较时要做到:披“象”入“意”,由“象”至“境”。

人物形象与意象的设题形式表现为判断人物的言行、心情、品质、追求,判断人物身份,塑造人物的方法技巧与语言特点的分析,对人物形象的评析,意象的特点,意象蕴含的品质或寄托的思想感情,作者的评价等。

【解答要领】①要把握刻画人物的常用方法,诸如细节刻画、烘托、对比衬托、比兴手法、抒情方式(直抒胸臆、情景交融、寓事于情等)。

②就意象来说,既要把握常见诗词意象的内涵,如秋风多写离愁,蝉多喻高洁之士等,又要善于分析意象在特定语境中的表层含义与深层含义。

③扣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加以分析,才能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倾向。

④注意诗歌的不同类别

文章来自:爱师网

3、语言赏析比较

【方法指津】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抓两个方面:

一是品字析句抓关键字词,首先抓动词,其次抓形容词,再抓数词、副词和其他虚词。弄清要求对比的字词的字面义。分析字词在表情达意及表达效果方面的作用,从而品评出优劣。

二是分门别类抓语言风格,或朴素自然,或婉约细腻,或清新明丽,或幽默讽刺,或沉郁顿挫,或悲壮慷慨等。

4、手法、技巧比较

【方法指津】①熟知各种表达技巧的术语及内涵。如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表现手法有比兴、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结构安排常用的模式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铺垫、层层渲染、先总后分、过渡、先景后情、卒章显志、伏笔。此外还有各种修辞方法。二要了解各种表现手法、艺术技巧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②把握题干中要考查的表达技巧的角度。

③结合诗句比较分析各自的表达技巧及其效果。

【强化训练】

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独坐(节选)(唐)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

答: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

答:

答案:(1)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下虫鸣的现象;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王诗描写的是动景,周诗描写的是静景。

(2)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诗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

2、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

春雪(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同是描写春天,这两首诗在内容上却有许多不同之处。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说明。

答:

(2)这两首诗在炼字上都很见功夫,请从两诗中各找一字分析其妙处。

答:

答案:(1)①地点不同:韩诗写庭院,高诗写野外。②时间不同:韩诗写初春,高诗写盛春。③天气不同:韩诗写雪天,高诗写晴天。④景物不同:韩诗写雪、草(芽),高诗写草、莺、杨柳、儿童、纸鸢等。

(2)韩诗:“惊”字,表现了作者初见草芽时的惊讶与喜悦。(或:“嫌”字,运用拟人手法,明写雪,暗写人,表达了盼春早来的急切之情。)高诗:“醉”字,运用拟人手法,明写杨柳,暗写诗人,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美景的陶醉。(或:“忙”字,表现了儿童急切的心情,同时也描绘了一群儿童放风筝的热闹场面;“拂”字表现了杨柳枝条的柔媚多姿。)

3、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春夜闻笛(唐)李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1)这两首诗都因笛声而起思归之情,但具体情感又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哪里?

答:

(2)两首诗都写了景,但作用却不同,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看法。

答:

答案:(1)《夜上受降城闻笛》抒写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感情,而《春夜闻笛》抒写的是迁客的归怨。

(2)《夜上受降城闻笛》的前两句写色(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用以烘托征人心境的孤独、悲惨、凄凉,为后面“尽望乡”作铺垫。《春夜闻笛》借大雁待春天一到就急切北飞来反衬诗人不能北归的遗憾和怨愁。

【诗歌鉴赏答题格式】

1、形象:身份 性格

2、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 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

3、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 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

4、体会意境:客观形象 主观感受 交融了什么意境

5、品味关键词句:含义 手法 表达作用(句意 文意 主旨情感)

6、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 分析表达作用(句意 文意 主旨情感)

7、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 叙(描写)什么 抒什么情

8、赏析表现手法:手法 表达作用(句意 文意 主旨情感)

9、概括评价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 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 通过什么手法 抒发什么情感 评价(总分总式)

看过《语文选修古代诗歌鉴赏|高三古代诗歌鉴赏分项专题指导与训练(6)》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延伸阅读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第一专题心得体会精选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2-02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以学铸魂专题心得体会范文(精选四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12-15
讲座由教师不定期地向学生讲授与学科有关的科学趣闻或新的发展,以扩大他们知识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或由主讲人向学员传授某方面的知识、技巧,或改善某种能力、心态的一种公开半公开的学习形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以学正风专题心得体会精选五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2023-12-05
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坚持依法治警、从严治警,全面加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不断开创武警部队建设新局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专题心得体会 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12-02
作为一名党员,要时刻铭记入党誓词,严守党的纪律,以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标准要求自己,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扎根一线,勤奋工作,不记得失,无私奉献;工作中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维护组织团结,执行党的决定,积极为党工作,不断增加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不断提高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全面履行工作职责,做好
2023-11-16
四史”学习教育落脚到解决问题、推动事业发展上来,推动全市党员干部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当好善作善成实干家,奋力创造新时代上海发展新奇迹。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史教育专题心得体会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11-08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党章和党规专题心得体会精选四篇,欢迎品鉴!
2023-11-07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教育整顿专题心得体会【四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11-02
 心得体会是一种产生感想之后写下的文字,主要作用是用来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是一种读书和学习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文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党史专题心得体会范文(精选四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2023-10-26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党章和党规专题心得体会【四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10-12
  • 推荐访问